元氣森林:渠道變革與工業機會|Z世代商業

2021-01-09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報記者 陳白 實習生 程家玟 「人類之所以進步,主要是下一代不怎麼聽上一代的話。」在談到正在發生的新消費浪潮時,長江商學院市場營銷學副教授李洋引用了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的這句表述作為總結。

在2020年歲末的長江青投論壇上,李洋和包括元氣森林副總裁宗昊在內的三位潮流一線品牌運營者,展開了一場對話。迄今舉辦已經7年的青投論壇,如今把目光聚焦在國潮新消費領域。

作出這一選擇的背景是,一大批國產潮流品牌正在消費的各大領域如雨後春筍般集體崛起,從故宮口紅,到完美日記、花西子、喜茶、元氣森林、波司登、飛鶴奶粉,一輪輪的國貨消費熱潮持續升溫。

不過,其中最為耀眼、競爭也最為激烈的,是飲料市場——今年以來,已有數十億元資本進擊新式茶飲市場,喜茶、奈雪的茶IPO消息頻傳。「新茶飲第一股」尚未落幕,更傳出4元一杯的蜜雪冰城估值已高達200億元的消息。

元氣森林毫無疑問是茶飲新品牌中最受關注者之一。和喜茶不一樣,主打罐裝飲料的元氣森林,進入的是一個更為古老的戰場——這片紅海中隨處都是競爭者,其中最老的玩家,比如可口可樂,已經有百年歷史。

李洋在接受經濟觀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消費品的飲料,正在成為不同代際之間進行自我區隔的「武器」。「一個00後,他大概率不會選擇香飄飄這一類『上個時代的飲品』,喝屬於年輕人的飲料,這是他們取得社交認同的方式之一。」李洋說。

李洋所說的00後,被定義為Z世代,指在1995年-2009年間出生的人。

在李洋看來,飲料這樣的並沒有太高核心生產門檻的行業,真正的差異還是在於營銷,在於能不能抓住Z世代的新用戶。確實,無論是元氣森林還是花西子等等,他們在成立初期,其生產都是由代工廠進行。

「傳播品牌和傳播品牌的名字,這個差別很大。」李洋說。「企業有的叫商標,一個企業能不能把一個商標做成一個成功的品牌,能不能在消費者內心佔據一定的地位,能夠讓人家一旦有消費需求的時候,能對你產生足夠多的聯想,能夠去搜索你、去購買你,這才叫做品牌。」

元氣森林的消費者、大四學生夏俞晴是95後。她說,元氣森林亮眼的包裝在貨架上一下子就吸引力她的注意,於是就有了第一次的嘗試,「我最喜歡的是卡曼橘口味的氣泡水,而且它零糖、喝起來沒有什麼負罪感。」至於香飄飄,她說自己已經很少喝了,畢竟現在外賣上奶茶店都很豐富。

國際巨頭、本土玩家,加上奶茶外賣,留給罐裝飲料再創新的空間並不算多。

宗昊選取了一個百年前的案例來佐證元氣森林當下所面臨的變局。

一百多年前,福特汽車的創始人到處問用戶想要什麼樣的交通工具。用戶馬上回答想要一匹更快的馬。福特是一個汽車公司,沒有成為一個馬廠。實際上,福特創始人的理解是,用戶並不是想一匹更快的馬,核心想要的是一個更舒適、更便捷、更快速的到達目的地的工具。

渠道與工業

就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最後一天,在B站「2020最美的夜」的跨年晚會視頻彈幕裡,總冠名商元氣森林的LOGO格外明顯。

B站與元氣森林,如果要在商業世界找到符合Z世代的CP,這一對放在一起,相信不會有人覺得違和。

就在一個月之前,在2020年的雙十一大戰,元氣森林首次超越可口可樂,在天貓和京東均成為銷量第一的水飲類品牌。

如果我們回看元氣森林出現之前的中國飲料市場,事實上主要被這兩類公司所佔據:一類是進入中國數十年,已經品牌固化的全球品牌,最具有標誌性的是兩大可樂及其衍生品牌;另一個是本土品牌,它們往往主打價格優勢,主攻相比全球品牌稍低一個層次的市場。

在傳統的水飲市場中,品牌營銷推廣和產品鋪貨銷售,事實上處於兩個維度之中。以香飄飄、優樂美等等為代表的中國茶飲公司,其標誌性的打法就是試圖在大眾媒介上不斷重複其品牌,以使得消費者對品牌產生認知。

李洋說,傳統飲料的打法是重金投入最火爆的節目,競標大眾主流媒體,之後在大眾中形成品牌認知,從而幫助產品的線下銷售,「但他們更多只是在重複品牌的名字,而沒有任何的內容和情感上的相關性,只是為了出現而出現。」

不過,元氣森林從誕生開始就出現了差別。

宗昊介紹,元氣森林在2019年時,線上成交量佔到了總銷量的4成,這並不是一個小數字,「尤其是像水這種快銷品,其實是傳統的重品。一瓶淨含量大概是500毫升,按照1斤計算,一組是15瓶加上包裝,運輸的重量應該是在17斤左右。這個是很重的,配送成本是很高的。」

但元氣森林之所以還願意這麼做,「你要改造的是用戶習慣。」宗昊說。

和傳統品牌相比,元氣森林淘寶官網旗艦店粉絲量達到了335萬,超越了農夫山泉的105萬、康師傅飲品旗艦店的47.1萬以及可口可樂的72.2萬。

除了在電商銷售上的布局,直播帶貨、KOL口碑推廣是元氣森林快速崛起的另一重助燃劑。

元氣森林在微信、微博、抖音、B站、小紅書等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上曝光度極高,不僅有明星發文關注,更有直播界一哥李佳琦等頭部KOL推薦。其中在小紅書上,元氣森林的種草文章已經有近萬篇,是同為無糖茶飲的東方樹葉的五倍。

除了電商和KOL口碑推薦,元氣森林在其目標用戶群中有更多一重曝光。711的統計數據顯示,20 歲至 40 歲消費者在便利店消費人群中的佔比已經達到 88%,與元氣森林這類新消費品牌的用戶群高度重合。而搶佔便利店鋪貨,在過去兩年一直是元氣森林的重點。

對於元氣森林來說,在上一個時代被割裂的品牌營銷和產品銷售真正意義上被融合起來,而且,這種方式並沒有引起年輕人的反感。

在宗昊看來,元氣森林抓住了兩個「時代機遇」,首先是渠道的變革。「通過連鎖便利店和電商平臺這兩大「新興渠道」,能夠更有效地連接消費者。」

但他也提到,元氣森林是快銷品,用戶如果不能快速復購,做什麼都是錯;如果建立一個模式,用戶喝完第一口到快速把一瓶喝完,甚至還會建立成囤品,長期消費的習慣證明你做的所有東西都對,「所以,我們還是專注於工業機會。」

這裡的工業機會,是指赤蘚糖醇的使用。這是宗昊認為元氣森林抓住的另一重機遇。

他們率先使用了赤蘚糖醇——這被認為是相比傳統碳酸飲料添加的阿斯巴甜更為安全的甜味劑。赤蘚糖醇提取自玉米澱粉,是天然的甜味劑,0熱量,甜度是普通蔗糖的60%-70%,但價格卻比蔗糖高不少。

事實上,無論是在口號上主打零糖零脂零卡,還是在工業原料使用上率先使用赤蘚糖醇,這在飲料市場其實都並非首創。

宗昊也承認,「(我們)之所以能夠創新,完全是因為做到零糖零脂零卡還好喝,同時好喝又健康。」

產品與用戶

但即便如此,圍繞在元氣森林周邊的質疑從未減少過,除了最開始品牌LOGO上的日系擦邊球質疑,更大的焦點正在與赤蘚糖醇的應用上。

在搜尋引擎中輸入關鍵詞「元氣森林」,出來的聯想除了「偽日系」「包裝設計抄襲日本LUPICIA和不二家」等負面之外,出現最多的疑問是「喝元氣森林不會長胖嗎」?

不過,好喝健康不長胖,恰恰是元氣森林對年輕消費者需求的洞察。

從元氣森林的創始團隊來看,幾乎都是網際網路出身,並沒有傳統飲料行業的從業者。

而且,赤蘚糖醇到底多安全也並無真正定論;此外,元氣森林將無糖與肥胖等相關聯,被業內質疑為誤導消費。

在元氣森林京東旗艦店的產品宣傳中,其蘇打氣泡水在廣告文案中被定義為「喝不胖的氣泡水」,同時文案中提到蔗糖吃多了會導致肥胖、加速皮膚老化鬆弛、腐蝕牙齒。此前,元氣森林還因無糖、不引起齲齒等宣傳語被消費者告上法庭。

無論如何,至少在資本市場上,元氣森林的故事已經講通了:其經營主體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於2016年4月成立,不到5年時間裡已經獲得了多輪融資。

據媒體報導,元氣森林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後估值將為20億美元,約140億人民幣。新晉投資方為紅杉中國以及元生資本,另外有部分老股東跟投。

有投資人說,「不了解年輕人不要緊,買了解年輕人的公司就夠了。」而Z世代的年輕人,被認為是包括元氣森林在內的一批國產品牌崛起的基礎。

李洋說,從供給側來看,傳播渠道的變化正在極大影響消費品公司的品牌構建:正如Z世代聚集的B站所呈現出來的更強烈的本土認同感和自豪感,這種群體情緒反應在商業上,是年輕人對於國產品牌的極大期待。

1998年,娃哈哈推出非常可樂,試圖打造一款「中國人自己的可樂」,最終以失敗告終。二十餘年後,當網際網路人開始進入線下,雕爺那句「所有消費品都值得重做一遍」的判斷正在變成現實:儘管最開始是以打著日貨擦邊球的方式,這家誕生於中國本土的飲料品牌正在快速擠佔連鎖便利店、商超的貨櫃。

「嶗山可樂、北冰洋汽水等很多國產飲料其實在網絡上也很火,」夏雨晴說,「但是這些網紅似乎只是存在於獵奇的段子或者情懷中,我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很少見到看它們。但元氣森林在便利店就能夠輕鬆買到。」她補充道。

相較於以前、無論是茶飲還是其他領域,她現在更願意選擇國產,國產品牌無論是在產品還是在廣告上進步都很大。她認為比起全球品牌,國產品牌更有親切感和文化上的認同感。

「但是國產品牌市場有些參差不齊,有時產品跟不上營銷,有時營銷又落後於產品。」夏雨晴表示,「全球品牌還是更標準化一些,整體質量也會更高一點。」

前瞻產業研究院一份數據顯示,排除飲用水,茶飲料在中國市場規模最大,其次是果蔬飲料和碳酸飲料。碳酸飲料尤其特殊,幾乎被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壟斷,國產品牌基本敗北。

但現在人們進入一二線城市的任意一家便利店就可以清楚發現,元氣森林的系列零糖碳酸飲料,正在瓜分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以外的冰櫃空間。

在長江商學院青投論壇的演講中,剖析年輕人成為了宗昊演講貫通的內核。

宗昊說,「年輕永遠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覺得是說我們只是用現在的這套邏輯服務現代的用戶;要知道用戶成長的非常快,我們在2016年、2017年當時做這個產品的時候,還服務的是1995年的用戶,我們現在賣這麼好的時候,已經服務的是2000年的用戶,那麼過兩年的時候,大家看到元氣森林可能真正的變成一個百億以上的公司,然後可能我們服務的就是2005年的用戶。」

在宗昊看來,當所有人都在說要堅持用戶第一、用戶至上時,許多人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到底什麼是用戶?什麼是你?「我們認為,應該聚焦到變化的本質中。」

「在對於消費者的核心需求洞察上進行產品研發。」這是宗昊總結元氣森林的打法之一。

宗昊在長江青投論壇上說,「在我們進入市場之前,我們先成立的是研究院,然後再打造產品。期間,我們發現國內的含汽飲料基本上都被國際品牌所壟斷了,但是消費者的需求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

元氣森林掌門人唐彬森,在2020年10月末的經銷商大會上表示,元氣森林還有95%的產品沒有推出,2021年將是元氣森林的「產品大年」,研發費用和研發人員都將是2020年的3倍。

在李洋看來,找到最核心的用戶群並洞察他們需求,通過他們再進行轉化,是包括元氣森林、喜茶等等在內的當下這一批國潮品牌的主要打法,「它們都遵循了這樣一個規律:我們套用流行的話來說,就是那句——用一小群人的狂歡引來一大群人的圍觀。」

相關焦點

  • 元氣森林如何「攻略」Z世代?
    7月4日,被Z世代都Pick的元氣森林與天貓超級品牌日共同主辦的「無糖更自由」工廠開放日在安徽滁州舉辦,讓大家真切的了解到一瓶真材實料的元氣森林是如何誕生的。眾所周知,隨著年輕消費者的觀念轉變,高顏值、健康的產品越來越重要,在這樣背景下,元氣森林應運而生。
  • 引領客戶變革的M&Z世代
    如今,隨著M世代(即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不斷壯大,聯絡中心及整個客戶服務行業又將迎來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  新生代引發員工及客戶新需求  M世代通常被定義為出生於1981年至1996年之間的一代人,而1997年及以後出生的人則被稱為Z世代,即傳說中的「95後」。
  • 元氣森林成功俘獲挑剔善變的「Z世代」消費者
    元氣森林成功俘獲挑剔善變的「Z世代」0糖是近幾年飲料界比較流行的概念,已經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關注。隨著國民養生的浪潮不斷襲來,健康飲食作為國民話題在「Z世代」消費群體中也被日益重視起來。在競爭激烈的飲料行業,0 糖 0 脂 0 卡的元氣森林蘇打氣泡水脫穎而出,被稱為「飲料中的二次元,無糖飲品領先者」。元氣森林有著強烈的品牌定位和特色,憑藉潮流、個性、時尚、健康等標籤在飲料行業中殺出重圍,深得消費者的喜愛。無糖飲料千千萬,為什么元氣森林能夠脫穎而出。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作為飲料的最直接感受——口感。
  • 瘋狂「收割」年輕人,元氣森林爆紅的秘密
    正是由於這些變化,才有了元氣森林的機會。 市場對元氣森林的認知是一個靠營銷出位的公司,但實際上,我們是捨棄了傳統消費品的營銷套路,先用戶後品牌,一切都是圍繞用戶來做。 面對變化,我們更應該聚焦到變化的本質中,聚焦用戶到底是要什麼。
  • 元氣「小正太」+人間Z世代,這是什麼神仙組合?
    區隔於七八九零後,恪守一成不變的標籤,Z世代一出道就重新加載了頭上的光環。昨晚,在熊本熊、斑馬森林、動漫手辦、街舞輪滑等跨界加持下,東風Honda首款小型車LIFE在上海正式上市,起售價:9.78萬-11.28萬元。你看TA甜暖Q萌,元氣up的樣子,就會自動對標那個註定爆款的中文名:來福醬。
  • 元氣森林再推新品,拆解飲料界「新銳黑馬」元氣森林的爆品邏輯!
    搭乘便利店渠道東風 線下多元化場景銷售+線上種草謀求增量 作為飲料界的網紅品牌,元氣森林的成功,其在渠道層面的創新打法也功不可沒。而元氣森林之後的操作也驗證了這個邏輯。 元氣森林的產品並沒有在傳統渠道上與巨頭們進行正面對決,而是專注於便利店這個精細化的渠道+網紅爆品的打造。
  • 元氣森林:一款氣泡水飲料的奢侈品牌野心
    現在,金鷹國際購物中心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奢侈品」品牌:元氣森林。成立於2016年,元氣森林只用了4年時間,就在一片紅海的飲料市場硬生生擠出一條路,從0做到月銷售額近億元,它旗下的爆款產品燃茶、元氣森林蘇打氣泡水出現在小紅書等各種種草筆記中。
  • 元氣森林,一款氣泡水飲料的奢侈品牌野心
    是頗具時尚的國際知名品牌、精緻優雅的商業設計還是每天穿著時尚的萬千少女?無數答案中,相信很少會有人把其與元氣森林聯繫在一起。作為上海乃至全中國最具代表性和國際時尚感的高檔商業中心,上海金鷹國際購物中心位於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西路和陝西北路交匯處,與恒隆廣場、中信泰富、梅龍鎮廣場毗鄰而居,中心外的廣告牌更是被各大頂級品牌爭相角逐。
  • UNI-MALL:從人居到商業的「元氣變革」
    UNI-MALL「元氣生活」釋放城市生活新維度《管子·度地》中「內為之城,外為之廓」是古人對城市的最原始定義,而「日中為市」,則蘊含著更多商業內涵:城市不僅是人們居住生活的聚落,也是人們進行經濟、商業活動的場所。現代社會中,城市的意義不斷豐富。
  • 元氣森林副總裁宗昊:元氣森林如何創造不同?
    B站上面的聲音實際上代表了未來年輕人的選擇和渠道。之後是網上買多方便,逛街還不是為了吃喝玩樂,元氣森林2019年和2020年連續兩年獲得了全網水飲銷量第一,目前為止天貓店鋪用戶關注度比整個中國頭部食品企業的加總還要大,天貓雙十一公布了三百多個當天成交過億的品類和新的品牌。這代表了什麼?
  • 元氣森林:我不是「網紅」 無糖飲料的「後浪還有機會嗎?
    中國消費者越來越關注飲食健康,尤其是作為飲料主力消費群的年輕消費者,他們既要滿足口腹之慾,又希望享受低脂無糖的健康生活方式,這才給了無糖飲品比如元氣森林們崛起的機會。那麼,口味是影響飲品能否暢銷的唯一因素嗎?截至目前,元氣森林已經有燃茶、蘇打氣泡水、乳茶、功能性飲料等多個系列產品,僅元氣森林氣泡水就有8種口味。
  • 國潮覺醒與資本融合 國內時尚進入「Z世代」
    「新消費人群、國潮時尚、渠道變革、IP打造...」,這些當下行業中的熱門話題,都意味著隨著資本融合,國內時尚產業正在轉型升級。與此同時,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刺激國內時尚產業加速變革,也吸引資本投資,催化新一輪行業洗牌。  事實上,隨著國內品牌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如何催生更多、更好的中國原創品牌,迎接國內時尚創業與投資的黃金時代,成為業內不斷深入探討的命題。
  • 元氣森林的「走紅」邏輯
    文 | 礪石商業評論,作者 | 牛麗芳及團隊01 搞網際網路的,賣飲料?如果要問誰是2020年飲料界最大的黑馬,非「元氣森林」莫屬,這一年它從一個默默無名的業界新秀一夜成名。因此,「元氣森林」在產品設計方面,走的是充分滿足「年輕群體」這一目標客戶的「用戶思維」模式,讓「年輕群體」對產品有了認同感。渠道傳統飲料巨頭的渠道模式,以國內最大的飲料巨頭「農夫山泉」為例,其核心渠道為「小雜貨店」、「大型商超」等傳統線下渠道,線上渠道或便利店等渠道佔比較低。
  • 搶下B站跨年晚會,元氣森林動了誰的蛋糕?
    對於廣大年輕人,特別是已經基本遠離傳統電視的Z世代來說,這場晚會也許是告別畫風突變的2020最好的方式。 而從商業視角來看,冠名這場晚會,不僅能獲得中國市場上最具消費潛力群體持續數小時的「眼球資源」,更重要的是,在這個群體一年中情緒最激蕩的時間裡,品牌收穫的好感度難以度量。這也就是為什麼10多年前,當傳統媒體仍有絕對霸權之時,商家不惜代價也要爭奪春晚標王。
  • 元氣森林霸屏分眾 掀起無糖飲料新熱潮
    俘獲養生「Z世代」,瞄準無糖新風口如何在幾近飽和的飲料市場開闢一個新藍海,如何做出挑剔善變的「Z世代」消費者也喜愛的新飲品——這是所有新晉飲料品牌必須解決的問題。而這一次,元氣森林率先攻克了難關。「國貨中的潮流風格,飲料中的二次元品類,無糖飲品中的領先者」,這一句話或許可以概括元氣森林的品牌特點。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品牌的定位和特色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也越來越大。「Z世代」們更追逐二次元風格,更喜歡潮流、個性、時尚的國貨……在這些方面,元氣森林做到了全方位滿足。
  • 元氣森林「大躍進」
    元氣森林管理層展示的一份PPT顯示,元氣森林2020年針對線下渠道設定的銷售目標為21億元,2021年的相應目標則一口氣被提高到了75億元,將銷售目標增長定為300%,在傳統中國飲料市場幾乎難以實現,但對於秉承著「網際網路」基因的元氣森林來說,似乎一切皆有可能。元氣森林的做法在網際網路行業中並不陌生,即以資金換取流量。
  • 元氣森林最大的競品竟是7-Eleven便利店?渠道的進擊,拆解真實的...
    元氣森林作為褒貶不一的飲料新秀,最新的估值已經達到了140億,更是在小紅書上火的一塌糊塗,成為年輕人新寵。當然,它的競品也沒閒著,喜茶也推出了對標元氣森林的0糖0脂喜小茶汽水,賣了好幾年的東方樹葉也大張旗鼓地把自己的賣點改成了「0糖0脂0卡「,還有不少對手在暗處較勁。
  • Z世代群體活躍的主要圈子有哪些
    Z世代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念不同的世代,對於品牌,這是有機會一起既是一個挑戰,可以通過一些品牌的經驗可以發現,品牌打入代Z世代的圈子有一些創新,高顏值的樣子,新的產品理念,加上一些黑技術
  • 元氣森林完勝可口可樂 現象級創新源於何處?
    恰恰,這是元氣森林等「新國貨」的崛起機會。吳曉波頻道《2020消費品牌增長洞察報告》顯示,通過分析包括元氣森林在內的100多個品牌發現,增長良好的企業都抓住了新中產和Z世代這兩大增長型客群,核心特徵是數量多、購買力強、消費觀新。
  • 搶佔「Z世代」:京東推波助瀾,國妝品牌逆襲造「潮」
    大型商場百貨、購物綜合體的化妝專櫃幾乎清一色的被國際大牌佔據,國妝品牌被迫在CS渠道艱難求存,依靠街邊化妝品店和媽媽、奶奶們的「節儉」「度日」。但隨著網際網路電商的興起,Z世代(95後)成為消費主力軍,國妝品牌終於迎來在新興渠道裡與國際大牌「同場競技」的機會。在不久前的京東618當天,國妝品牌揚眉吐氣,14個國貨美妝品牌成交額同比增長100%以上,其中同比增長最高的品牌WIS超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