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600家餐廳公示食品添加劑 用途用量須備案

2020-12-21 搜狐網

  非常關注

  松肉粉用於醃製肉類,吉士粉用於製作布甸,泡打粉和發酵母用於製作面點……這是一份張貼在旺角海鮮菜館新洲店大堂內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及食品添加劑使用名單。根據相關規定,今年5月底前,自製火鍋底料、自製飲料、自製調味料的餐飲服務單位須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進行公示備案。距離規定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一周時間,相關餐飲服務單位的公示情況如何? 深圳商報記者 肖 健

  記者昨日走訪市場監管部門及部分經營者後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目前約有600家餐飲服務單位已率先開始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名稱全部公示

  昨天下午5時左右,記者走進小肥羊梅林店,只見門口左側牆面上已依次張貼著《食品添加劑使用指南》、《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承諾書》及關於嚴打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嚴格規範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使用的公告3份文件,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名單就位於承諾書下方。該店提供的食品共使用5種添加劑,包括富麗磷11號、TG酶、特香靈、超霸味A以及泡打粉。店長危紅英告訴記者,該店於5月18日開始公示食品添加劑名單,同時,所有食品原料均由位於龍華的深圳市小肥羊實業有限公司配送,分店只負責銷售,不涉及加工製作。

  在旺角海鮮菜館新洲店,經營者則將食品添加劑使用名單醒目地公示在了酒樓大堂的梁柱上,且每一種添加劑均公布了使用的品牌,如松肉粉為「家樂牌」,吉士粉為「獅牌」,泡打粉為「早苗」,發酵母用的是「安琪」。在該酒樓廚房盡頭,記者找到了用於存放食品添加劑的專櫃,據該店業務經理翁鳳珠介紹,為了確保添加劑衛生安全,專櫃平時是上鎖的,鑰匙由麵點師傅專門保管。

  據福田市場監管分局梅林監管所統計,截至目前,梅林片區實現食品添加劑公示的餐飲服務單位約100家左右。

  記者隨後走訪了位於星河COCOPARK負一層吉之島購物公園店內的兩家餐飲門店。在冰雪皇后冷飲店,食品添加劑公示名單中只寫著「香草液」。經營者對此表示,除了香草液,該店目前暫未使用其他任何一種食品添加劑。在麵包新語,記者發現該麵包店周圍各個角落均貼滿了食品添加劑的公示內容及相關資料。據觀察,該店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包括酵母、麵包柔軟劑和麵包改良劑3種。據店長張明常介紹,雖然麵包店不屬於此次規定中必須公示的餐飲服務單位,但該店為了令消費者吃得放心,便主動要求參與公示。這也是本次公示中唯一的一家麵包店。

  據福田市場監管分局食品安全監管科介紹,星河COCOPARK購物廣場內共有49家餐飲服務單位,目前已全部做到食品添加劑公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昨天下午,深圳全市已公示的餐飲服務單位約600家左右,其中福田約450家,鹽田為69家。

  用途用量須向監管部門備案

  按規定,相關餐飲服務單位不僅要公示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還須將原料生產單位、採購單位、配置比例、用於加工製作的食品品種(用途)等情況,以及使用的含有人工色素(包括胭脂紅、誘惑紅、檸檬黃等)的食品添加劑和食品調味料的產品名稱、生產單位、採購單位、用於加工製作的食品等情況,向市場監管部門備案。

  在小肥羊梅林店,經營者提供的一份食品添加劑使用登記表詳細註明了每一種添加劑的用途、配製比例和使用量。如富麗磷11號和TG酶用於魚丸保水,特香靈用於魚丸增香,超霸味A用於魚丸增鮮,泡打粉可以令羊肉包子、金銀饅頭和黃金大餅變得膨鬆;在1公斤魚丸中,富麗磷11號、特香靈和超霸味A的使用量均為1.49克,TG酶則為0.74克;同樣以1公斤為單位,羊肉包子、金銀饅頭和黃金大餅使用的泡打粉劑量分別為3.79克、4.67克和3.56克。

  在旺角海鮮菜館新洲店,添加劑使用登記表就張貼在食品添加劑專櫃旁,表中詳細記錄著使用添加劑的劑量和時間:5月21日,吉士粉,5克,用於製作布甸;5月23日,泡打粉180克,用於製作面點;同日,發酵母,25克,用於製作面點……

  在冰雪皇后冷飲店,記者了解到,該店唯一使用的一種食品添加劑香草液是用在一款售價26元的法式香草雪糕中,每次使用劑量為1.5克。

  採訪中,市場監管部門告訴記者,除了規定公示的食品添加劑名稱外,消費者就餐時,詢問相關添加劑的詳細情況,如用途、用量等,餐飲服務單位也必須如實回答。

  約12000家餐廳須公示

  採訪中,市場監管部門有關人士坦言,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工商總局、國家質檢總局等部門的通知規定,此次須對食品添加劑公示及備案的餐飲服務單位主要包括自製火鍋底料、自製飲料、自製調味料3類。據粗略統計,深圳目前持證照經營的餐飲服務單位約6萬多家,其中符合公示規定的約佔兩成,即12000家左右,包括各色火鍋店、砂鍋粥店和飲品店等等,菜系則以川菜和湘菜為主,同時包括酒樓餐館自製的米酒、飲料等等,自製食品中未使用添加劑的除外。但由於國家文件中並沒有明確標準界定哪一類餐飲服務主體,市場監管部門也不具備相關的系統分類,這為開展公示工作造成了較大的困難。同時,有關食品添加劑的公示規定從4月底出臺,傳達到深圳各區時已是5月上旬,留給基層市場監管部門的時間只有20天左右,5月底前做到全部公示幾乎沒有可能。

  記者對南山、寶安、龍崗等區市場監管部門的採訪情況也證實了這一點。寶安市場監管分局食品安全監管科表示,為了便於消費者了解,該部門製作了統一的公示模板,目前正在向轄區餐飲服務單位下發,並重點從規模較大的酒樓、學校食堂、工業區食堂等推廣公示,並逐漸覆蓋所有須公示的餐飲服務單位。龍崗市場監管分局食品安全監管科也表示,他們在要求餐飲服務單位公示時,會及時與上級部門溝通協調,及時確定哪些餐飲主體需要公示,並爭取在6月初全面完成公示工作。

  加強監管確保公示真實

  如何確保各酒樓餐館公示的食品添加劑內容真實,且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採訪中,深圳市食品行業協會秘書長韓香南表示,食品添加劑公示一事,幾年前就有業內人士提出過,但一直未能付諸實施。此次從國家層面強制推廣,只要不是作秀,就是件好事。消費者可以清楚了解自己吃的食品中究竟添加了哪些食品添加劑,從而更加放心。對於經營者,如果遵守相關規定,認真做好相關公示、備案工作,也是誠信經營的具體體現。韓香南同時指出,經營者能否如實公示食品添加劑的相關情況是問題的關鍵,各餐飲服務單位提供的飲食中究竟使用了哪些添加劑,每一次用的劑量是多少,以後增加的新品種是否也增加了新的添加劑,這些情況,除了靠企業自律,還離不開市場監管部門的深入監管。

  對此,寶安市場監管分局食品安全監管科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確保公示的食品添加劑內容真實,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加強對餐飲服務單位的日常監管,查驗其索證索票制度的執行情況,並不定期檢查食品添加劑的添加記錄情況。對於超量、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監管人員憑肉眼很難分辨,最有效的方式是通過檢測機構抽檢。福田市場監管分局食品安全監管科有關負責人也表示,通過落實餐飲服務單位的食品添加劑採購查驗、記錄、索證索票、使用臺帳等制度,可以實現對食品添加劑產品的追根溯源,市場監管部門在日常巡查時再與其公示備案情況進行詳細比對,從而確認某一餐飲服務單位使用添加劑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對餐飲服務單位不定期地突擊抽檢,也是確保其不濫用食品添加劑、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有效手段。

  另據了解,符合公示備案規定的餐飲服務單位如拒絕公示備案,市場監管部門將責令其進行整改;監管中發現其公示備案內容與實際不符、存在各類食品非法添加行為的,按照《食品安全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上限實施處罰;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一律吊銷相關許可證,依法沒收其非法所得和用於違法經營的相關物品。

  公示添加劑經營者不擔心洩密

  有關食品添加劑公示的消息一傳出,就在餐飲行業引起不小的爭議。部分經營者擔心公布使用的添加劑名稱、種類甚至劑量,等於洩露了加工食品的配方,有可能導致競爭對手的抄襲模仿。記者就此採訪了已經公示食品添加劑的部分餐飲服務單位。旺角海鮮菜館新洲店業務經理翁鳳珠表示,同一種食品,各個餐飲店所使用的添加劑大同小異,該店不擔心這會造成洩密。「要保證食品的品質,主要是靠廚師的手藝,如對各種配料劑量的掌握,與添加劑關係不大。」

  小肥羊梅林店店長危紅英也持類似觀點。她認為,食品添加劑多為防腐、增鮮、保水等用途,與食品配方的概念不同。如該店在為魚丸保水時使用了富麗磷11號和TG酶,為了令羊肉包子、金銀饅頭、黃金大餅等麵食變得膨鬆則使用了泡打粉,各個酒樓對此大同小異。同時,該店所有食品原料均由總公司的中心廚房加工後統一配送,由此也不存在洩密問題。她同時表示,公示食品添加劑,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提高經營者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透明度,可以令消費者吃得更加放心。

(責任編輯:UN955)

相關焦點

  • 南昌餐飲昨起公示食品添加劑
    昨日上午,南昌大學第一食堂和南昌季季紅火鍋連鎖店開始對他們所用食品添加劑進行公示,讓消費者在消費時知道自己所吃食品是否含有添加劑,這在南昌市尚屬首次。據了解,南昌市昨起在全市啟動食品添加劑公示制度,並要求在本月內南昌市所有餐飲企業都必須公示所用食品添加劑。南昌季季紅火鍋店在醒目位置公示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
  • 北京多數火鍋店不願按規定公示添加劑
    ——顧客朱先生則認為,餐企即使公示了添加劑,也不會主動亮出違規行為  北京市衛生局要求,截至本月底,各區縣衛生局應要求自製火鍋底料、自製飲料、自製調味料的餐飲單位,向監督機構備案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並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公示。明天是公示令最後一天。昨天,記者走訪朝陽、東城、通州8家火鍋店,只有2家店按要求公示,5家店置之不理;1家店通過公示「撇清」和添加劑的關係,稱未使用添加劑。
  • 餐飲店自製食品須公示「配料」 鮮榨果汁成分一看便知
    餐飲店自製食品須公示「配料」 鮮榨果汁成分一看便知 2012年11月01日 08:39:15   浙江在線11月01日訊火鍋底料、鮮榨果汁、糕點……去飯店吃飯時,經常會吃到各種自製食品,但是,這些看起來五顏六色、吃起來味道鮮美的食品裡面放了哪些添加劑,
  • 通知:錦州夜市、早市食品小攤販須做到亮證經營
    近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早(夜)市、食品小攤販經營須知,須做到亮證經營。市場開辦方要在醒目位置公示營業執照,設立專門公示牌,公示經營區域、經營時間和禁止經營目錄,並嚴格按要求組織經營者經營。食品小攤販要在市場開辦方劃定的區域和攤位線內經營,不得超攤位線亂擺亂放;應當到經營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辦理登記,並取得食品攤販登記備案卡,經營時置於醒目位置,經營場所經營品種等事項要與備案登記卡內容一致;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生產加工人員應當持有有效的健康證明,經營期間做好食品的防蠅、防塵、防鼠工作,並穿戴白衣、白帽、白手套。
  • 20家火鍋店僅1家公示鍋底添加劑 相關規定成擺設
    國家去年已出臺規定,要求火鍋鍋底如有添加劑要明示,剛實施時廣州中心城區明示添加劑成份的中高檔火鍋店達九成以上,1年後情況又如何呢?   記者連日暗訪20家火鍋店,僅1家公示了鍋底使用的添加劑,其餘19家火鍋店有的說「無添加任何添加劑」,有的說「配方秘制不便公示」。
  • 廣州:多家火鍋店不公示鍋底添加劑 國家規定成擺設
    記者調查20家火鍋店發現只有1家公示鍋底裡的食品添加劑近期廣州天氣比較冷,不少火鍋店門口排起了長隊。國家去年已出臺規定,要求火鍋鍋底如有添加劑要明示,剛實施時廣州中心城區明示添加劑成份的中高檔火鍋店達九成以上,1年後情況又如何呢?
  • 「三小」食品經營單位今後須全部備案登記
    3月20日下午,我市召開新聞通氣會,專題解讀《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經營店及攤販管理條例》(以下簡稱「三小」條例),從3月1日起施行的「三小」條例,從監管備案、認定標準、事中事後監管機制等方面規範了食品業態「三小」的監管空白。 「三小」領域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風險隱患突出、群眾普遍反映強烈。
  • 《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31日正式發布實施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胡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31日正式發布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加強對餐館、快餐店、小吃店、飲品店、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中央廚房的食品安全管理,並對餐廚廢棄物、食品添加劑管理等提出具體要求。    據國家食藥監局食品安全監管司副司長陳諝介紹,《規範》增加了一系列新制度、新要求。
  • 預付卡要備案 15家企業13家沒聽說
    預付卡要備案 15家企業13家沒聽說 2013-02-28 08:25:54  來源: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編輯: 申海娟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山東德州6月1日起食品「三小」有了準入標準
    饅頭房、煎餅果子、老豆腐,這些街邊小吃的經營行為都在《條例》的約束之內,經營者必須要經過政府監管部門的登記或備案才能從事這一行業。嚴格登記備案對食品小作坊、小餐飲實行登記制度,食品攤點實行備案制度;符合條件的,對小作坊、小餐飲15日內發放登記證,對食品攤點可以當場製作並發放信息公示卡。
  • 一滴食品添加劑 整鍋清水變高湯/圖
    可是如果您吃下肚的高湯辣油是用廉價且成分不明的添加劑調製出來的,您還敢吃嗎?近日,本網記者聯手四川電視臺《聯播四川》走訪了成都市的幾家食品批發城,親眼見證了這些食品添加劑的神奇功效。     記者在食品批發市場購買的幾種常用食品添加劑。  8月31日下午1點左右,記者喬裝成餐館的老闆,首先來到了位於二環路南一段的成都市華豐大型食品批發城。
  • 克莉絲汀等20家企業登上「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商務信用警示企業...
    超額發卡、無法正常兌付、備案信息沒及時變更、數據未及時申報……今天下午,上海市單用途預付卡協會發布本市首批單用途預付卡商務信用警示企業名單。上海克莉絲汀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可頌食品有限公司、極樂湯(上海)沐浴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震軒美容美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磐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登上「警示榜」。
  • 深圳通報14家不合格餐廳
    深圳市場監管局近日發布《2020年第三十二期食品安全抽檢通報》。本期抽檢餐飲食品、肉製品、農產品、食用油等多類食品,在14家餐廳檢出不合格食品,涉及家喻戶曉的火鍋店,以及學校、單位食堂,問題包括農藥殘留、微生物汙染、違禁食品添加劑、重金屬汙染等。
  • 自製火鍋底料 「放料」須公示 江西省全面清查火鍋底料
    3日傍晚,記者從江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獲悉,該局將加大對火鍋底料等的監督檢查力度,並對火鍋底料中的罌粟鹼等5個指標進行快檢和抽檢,從嚴從快處理違法分子。  據了解,我省將加大對火鍋類餐飲單位食品原料和調味料採購的監督檢查力度,重點檢查餐飲單位食品進貨渠道是否正規,索證索票是否齊全,採購記錄是否完整規範。
  • 火鍋店鍋底調查:添加劑介紹含糊 鍋底拒絕打包
    [導讀]記者暗訪20家火鍋店,僅1家公示了鍋底使用的添加劑,其餘19家火鍋店都說「無任何添加劑」。業內人士透露,好火鍋底料成本可達120元,就算店家收60元以上,都會虧本,除非使用添加劑才有錢可賺。國家去年已出臺規定,要求火鍋鍋底如有添加劑要明示,剛實施時廣州中心城區明示添加劑成份的中高檔火鍋店達九成以上,1年後情況又如何呢?記者連日暗訪20家火鍋店,僅1家公示了鍋底使用的添加劑,其餘19家火鍋店有的說「無添加任何添加劑」,有的說「配方秘制不便公示」。
  • 一些餐飲店無視消費者健康 有意多用添加劑……
    誠然,只要來路正規,使用食品添加劑本身並不違法;但如超範圍、超量使用,就涉嫌違法了。本是「非必要不使用」的添加劑,如今,卻成了一些餐桌上的「常客」。如何杜絕濫用、超用添加劑,已成為眼下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題」。  如果說,添加劑的過度使用短期內無法遏止,那麼,是否吃了添加劑、吃了什麼添加劑,消費者理應享有「知情權」和選擇權。
  • 2014年度「深圳食品名片」推選結果公示
    原標題:2014年度「深圳食品名片」推選結果公示   2014年度「深圳食品名片」推選活動自開展以來,各主辦單位高度重視、精心組織,深圳本土優秀企業積極參與,並在深圳第一新聞門戶網站—深圳新聞網開通網絡投票專區。
  • 4種食品添加劑不能用
    據市質監局監督抽查,我市市場上銷售的食品添加劑合格率整體較高,僅有13.34%的樣品被判為不合格品。  本次食品添加劑抽查的主要是我市部分食品添加劑經銷單位,共抽查了30家受檢單位經銷的30個批次的樣品,合格26個批次,合格率為8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