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多家火鍋店不公示鍋底添加劑 國家規定成擺設

2020-12-12 環球網

記者調查20家火鍋店發現只有1家公示鍋底裡的食品添加劑

近期廣州天氣比較冷,不少火鍋店門口排起了長隊。國家去年已出臺規定,要求火鍋鍋底如有添加劑要明示,剛實施時廣州中心城區明示添加劑成份的中高檔火鍋店達九成以上,1年後情況又如何呢?

記者連日暗訪20家火鍋店,僅1家公示了鍋底使用的添加劑,其餘19家火鍋店有的說「無添加任何添加劑」,有的說「配方秘制不便公示」。有資深火鍋店老闆透露,好的火鍋底料成本可達120元,就算店家收60元以上,都是在做虧本生意,除非使用添加劑才有錢可賺,而記者調查發現,價格在120元以上的鍋底卻不多見。

記者近日隨機選取了20家火鍋店進行暗訪,僅金撈火鍋1家火鍋店明示了火鍋鍋底使用的添加劑。不僅在菜單上對6種鍋底明示了其成份,其中「麻辣鍋底」還清晰地說明了火鍋料生產廠家名稱及QS認證號、火鍋料成份。

該店相關負責人稱,去年開始就按照規定明示使用的相關添加劑,「剛開始是為了應對檢查,後來發現將添加劑標在菜單上之後,來了不少回頭客,我們就堅持下來了。」

自稱不加添加劑 拒絕參觀廚房

2日晚8時左右,在環市東路上一家羊門小將火鍋店,熱氣騰騰的火鍋店內座無虛席,服務員不斷地為消費者添加火鍋湯,而記者在該火鍋店內未發現任何位置有明示火鍋鍋底的添加劑,只在店內的牆面上看到不少菜品的介紹。

即使在呈給消費者看的菜單上,也僅有鍋底和菜品的簡單介紹,並沒有對鍋底材料或添加劑的任何文字說明。此外,在菜單最右下角還有一行標為紅色的小字,上面寫著:「因本店鍋底秘方獨特,謝絕打包。」

該店的服務員告訴記者,該火鍋鍋底是自己熬製的,「除了顧客看得見主要的食材之外,沒有放任何添加劑」。但該服務員對於記者提出的鍋底熬製的具體時間及流程三緘其口,稱並不知情;對於為什麼鍋底不能打包,服務員稱是該店的規定,並喊來了大堂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這是防止鍋底被顧客帶回家後再次煮沸涮鍋、重複食用,因為鍋底多次煮沸後對消費者的身體無益。」

隨後,在記者提出希望到廚房了解具體製作流程、是否真如介紹的「不添加任何添加劑」時,該負責人一口回絕,稱「餐廳的廚房怎麼可以給你隨便看」。

隨後,記者在傣妹、品鍋、八爪魚海鮮火鍋酒家、千味涮、渝鳳樓重慶老灶火鍋、朝天門渝香園、喜宮、酷鍋重慶火鍋專賣店、小肥羊9家火鍋店遇到了類似的情況,以上9家火鍋店內均未在店內的顯著位置公示鍋底是否使用添加劑或具體成份,菜單上關於鍋底的描述也僅顯示鍋底名稱及單價。

添加劑介紹含糊 鍋底謝絕打包

記者調查發現有骨氣等9家火鍋店雖然在大堂或菜單上明示了鍋底熬湯的主要食材,卻無一告知消費者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了添加劑。

在北京路附近的麻田會火鍋店,菜單上大部分明示了鍋底主料,但在一款「麻辣鍋底」中對添加劑的介紹比較含糊,僅標明用了「麻田會獨家麻辣醬料」等,該店服務員也以「秘制配方,原料或添加劑需要保密」為由,並未向消費者公示鍋底添加劑的相關信息。

記者發現歡樂鍋火鍋店的7種鍋底介紹中大部分明示了湯底材料,但沒有明示添加劑,被問及原因時,服務員指著菜單上的「選用西北高原、廣西山區的香料」、「選用大蝦、蓮藕和本店的秘制配方炒制而成」等食材說明,稱「這就是所有的添加材料」;此外,雖然金本臺灣涮涮鍋在9種湯底中大部分明示了湯底材料或添加劑,不過不乏「秘制」等含糊字眼。

不少火鍋店不僅對於鍋底添加劑的使用「三緘其口」,還明確表示不接受顧客打包鍋底。 其中,渝鳳樓重慶老灶火鍋的菜單上要求「鍋底不出堂」、小肥羊在菜單上明示「鍋底謝絕打包」,重慶孔亮火鍋店也在菜單上明示「紅湯鍋底不設打包」……消費者即使懷疑鍋底料有問題,也不能帶出火鍋店。

業內人士:不超過100元的鍋底 大多有調味添加劑

「秘制湯底不便透露配方」、「無添加任何添加劑」、「避免消費者帶回家重複利用」等原因成為調查中被火鍋店提及次數最多的理由,持有這三項「金牌令箭」,其中一些火鍋店家甚至要求消費者「不可以打包鍋底」。

關於底料,位於寺右新馬路上的小肥羊等火鍋店稱是總店事先製作冷藏好的。該店大堂負責人稱,連他們都不知道是什麼配方製成,算是秘方,但敢承諾絕對安全。

記者調查的20家火鍋店,半數以上的店家都說湯底是自製的骨頭湯,但記者未能看到製作過程,不能證實店家說法的真假。而在重慶孔亮火鍋等3家火鍋店,記者所見的都是已經熬製好的骨頭湯,而更多的火鍋店對於湯底,記者只能聽其介紹,看不到製作過程,原因是「已經做好了」。

然而,一位從業20餘年的前火鍋店老闆告訴記者:「不添加任何添加劑的火鍋底料成本太大,很少有火鍋店可以承擔,不超過100元的火鍋底料多數是添加了調味的添加劑的」,不過這位老闆也表示:「並非添加了添加劑就對人體有害,但人們一聽有添加劑就很容易覺得不安全。」。

他以清湯鍋為例計算一鍋火鍋底料的成本價:「單單是用料最少的清湯鍋,就需要用筒骨或者雞架,加上山藥、平菇、茶樹菇、人參等一起熬,除了蔥、姜之外,還需要白扣、草果、丁香、桂皮、香茅草、千裡香等二三十種香料,並以適當調口味的其他調味料,專人以中火煨……如果不反覆熬煮食用,食材的成本至少七八十元,再加上水電物損及人工,稍微講究點的清湯鍋底也要120元以上。」據稱,一鍋好的火鍋底料至少要120元以上,而一鍋添加了添加劑的火鍋,二三十元就可以了。

去年管理部門已要求使用添加劑的要公示

去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發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明確規定自製火鍋底料、自製飲料和自製調味料的餐飲單位備案並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自製火鍋底料、飲料、調味料的餐飲服務提供者應向監管部門備案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並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予以公示。」此外,要求消費者詢問食品添加劑使用狀況時,餐飲服務單位必須如實告知。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統計,20家火鍋店中僅6家知道應公示添加劑使用狀況。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去年《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剛實施時,廣州中心城區明示添加劑成份的中高檔火鍋店達九成以上,記者近日調查的結果卻與一年前大相逕庭。

傣妹火鍋某門店的相關負責人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解釋:「這麼長時間過去了,配方在變……而且沒有人管」;臺北吳記老鍋底麻辣火鍋也表示:「別家火鍋店也都沒有貼出鍋底的材料,我們並不是唯一一家」等原因導致當時被稱為「添加劑陽光規定」的強制要求成了擺設。(劉冉冉)

相關焦點

  • 20家火鍋店僅1家公示鍋底添加劑 相關規定成擺設
    近期廣州天氣比較冷,不少火鍋店門口排起了長隊。國家去年已出臺規定,要求火鍋鍋底如有添加劑要明示,剛實施時廣州中心城區明示添加劑成份的中高檔火鍋店達九成以上,1年後情況又如何呢?   記者連日暗訪20家火鍋店,僅1家公示了鍋底使用的添加劑,其餘19家火鍋店有的說「無添加任何添加劑」,有的說「配方秘制不便公示」。
  • 火鍋店鍋底調查:添加劑介紹含糊 鍋底拒絕打包
    近期廣州天氣比較冷,不少火鍋店門口排起了長隊。國家去年已出臺規定,要求火鍋鍋底如有添加劑要明示,剛實施時廣州中心城區明示添加劑成份的中高檔火鍋店達九成以上,1年後情況又如何呢?記者連日暗訪20家火鍋店,僅1家公示了鍋底使用的添加劑,其餘19家火鍋店有的說「無添加任何添加劑」,有的說「配方秘制不便公示」。有資深火鍋店老闆透露,好的火鍋底料成本可達120元,就算店家收60元以上,都是在做虧本生意,除非使用添加劑才有錢可賺,而記者調查發現,價格在120元以上的鍋底卻不多見。
  • 北京多數火鍋店不願按規定公示添加劑
    昨天,記者走訪朝陽、東城、通州8家火鍋店,只有2家店按要求公示,5家店置之不理;1家店通過公示「撇清」和添加劑的關係,稱未使用添加劑。  少數火鍋店主動「亮底牌」  5月19日,作為北京首家公示食品添加劑的餐飲企業,海底撈16家門店正式「亮鍋底兒」,公示10種食品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 多數火鍋店不願「亮鍋底」 番茄鍋、清湯鍋熱銷
    少數火鍋店自願「亮鍋底」根據市衛生局要求,截至本月底,各區縣衛生局應要求自製火鍋底料、自製飲料、自製調味料的餐飲單位,向監督機構備案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並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公示。不過記者發現,極少有火鍋店自願「亮出鍋底」,多數店仍堅稱「未使用添加劑」;還有些公示了鍋底配料。
  • 多數火鍋店不願「亮鍋底」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昨天,記者走訪朝陽、東城、通州8家火鍋店,只有2家店按要求公示,5家店置之不理;1家店通過公示「撇清」和添加劑的關係,稱未使用添加劑。    少數火鍋店主動「亮底牌」    5月19日,作為北京首家公示食品添加劑的餐飲企業,海底撈16家門店正式「亮鍋底兒」,公示10種食品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 多數火鍋店不願"亮鍋底" 官方稱發現罌粟殼吊銷許可證
    火鍋店公示添加劑現場探訪公示了添加劑的餐企,會得到更多信任。餐企「高調」公示添加劑,實質上是對政府和消費者宣布了一種承諾,比起不公示的餐企,將更讓人尊敬和放心。——顧客朱先生則認為,餐企即使公示了添加劑,也不會主動亮出違規行為北京市衛生局要求,截至本月底,各區縣衛生局應要求自製火鍋底料、自製飲料、自製調味料的餐飲單位,向監督機構備案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並在店堂醒目位置或菜單上公示。明天是公示令最後一天。昨天,記者走訪朝陽、東城、通州8家火鍋店,只有2家店按要求公示,5家店置之不理;1家店通過公示「撇清」和添加劑的關係,稱未使用添加劑。
  • 深圳600家餐廳公示食品添加劑 用途用量須備案
    根據相關規定,今年5月底前,自製火鍋底料、自製飲料、自製調味料的餐飲服務單位須對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名稱進行公示備案。距離規定的最後期限還有不到一周時間,相關餐飲服務單位的公示情況如何? 深圳商報記者 肖 健  記者昨日走訪市場監管部門及部分經營者後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我市目前約有600家餐飲服務單位已率先開始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 少數火鍋店「底料公示」 有商家稱怕洩露配方機密
    4月2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5月底前自製火鍋底料、自製飲料和自製調味料的餐飲單位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昨日是「大限」最後一日,記者走訪了西安的15家火鍋店,發現已經公示的只有5家,有10家都因為各種原因並未公示。
  • 南昌餐飲昨起公示食品添加劑
    昨日上午,南昌大學第一食堂和南昌季季紅火鍋連鎖店開始對他們所用食品添加劑進行公示,讓消費者在消費時知道自己所吃食品是否含有添加劑,這在南昌市尚屬首次。據了解,南昌市昨起在全市啟動食品添加劑公示制度,並要求在本月內南昌市所有餐飲企業都必須公示所用食品添加劑。南昌季季紅火鍋店在醒目位置公示食品添加劑使用情況。
  • 鍋底中漂浮多條蛆蟲?廣州一火鍋店被要求暫停營業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丁玲昨日(8月6日)晚間,多名消費者稱其在位於廣州白雲區白雲大道北的龍老爹老火鍋(安華匯店)用餐時,發現鍋底中漂浮多條蛆蟲,消費者在向店員反映後,隨即報警並撥打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舉報。
  • 季季紅火鍋鍋底,辣椒精兌的
    近日,有媒體暗訪長沙步行街季季紅火鍋店,發現該店用自來水兌乳白液體竟成「美味」骨頭湯。長沙市天心區衛生監督所對該店進行了執法調查。該所廖元平書記說,「已對該店立案查處,發現該店違規使用辣椒精製做火鍋鍋底。我們對這類現象,發現一家查處一家,依法從重打擊,絕不手軟。」
  • 成都火鍋店改用一次性鍋底 價格上漲可打包(圖)
    從上月28日起,成都市部分火鍋店鍋底悄然漲價 攝影記者 陶軻  從上月28日起,成都多家火鍋店鍋底悄然漲價。昨晚,成都商報記者連夜走訪了重慶胖媽爛火鍋、德莊火鍋、蜀九香火鍋等多家火鍋店,發現火鍋店鍋底普遍漲價,不少火鍋店稱,兩三天前就開始漲價了,還有一些火鍋店稱暫沒漲價,但漲價是大勢所趨。
  • 南昌著手調查季季紅鍋底事件
    江西季季紅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多家季季紅連鎖門店反映,已有監察執法人員前往調查季季紅鍋底是否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目前季季紅方面尚未接到有關部門發現其鍋底存在問題的反饋,各門店也未接到因鍋底問題導致停業整頓的通知。記者聯繫上南昌市食品化妝品監督所。
  • 涉嫌重複使用湯底油 廣州冷記重慶火鍋店被立案查處
    記者王越顧客吃剩的湯底紅油,過濾後重複使用,吃剩的青菜,火鍋店回收後再次售賣?6月18日下午,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火鍋店進行了查處。在位於海珠區南石頭街江燕南路的廣州冷記重慶火鍋店,將客人使用過的紅油、剩菜等回收,過濾分撿後二次售賣,瓜果蔬菜、肉類等食材未分類存放,且不做清洗直接切片擺盤,以及後廚工作人員未佩戴口罩和手套、無健康證……因存在涉嫌經營使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製作食品的行為,該店當即被立案查處。
  • 涉嫌回收鍋底廢油二次使用!屯溪新黃山商業步行街莽子火鍋店被立案...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4月17日,有黃山市本地媒體報導稱,4月7日,屯溪區市監局根據群眾舉報,當晚對中心城區某火鍋餐飲店突擊檢查,現場看到有顧客吃過的鍋底廢料在過濾,同時發現疑似回收使用的火鍋紅油一桶等。
  • 用添加劑熬出火鍋"老湯" 少量料精可兌一桶水
    記者近日暗訪了解到,近年來島城火鍋店呈遍地開花之勢,而且生意也非常火爆,可不少火鍋店出於成本等方面考慮,採用食用香精、動物油脂添加劑等調製火鍋老湯,對顧客卻稱是由豬骨、牛骨加上老雞等燉出來的「老湯」。不少業內人士提醒市民,那些看上去顏色白且比較濃的火鍋老湯,多是用各種動物油脂添加劑勾兌出來的。
  • 海底撈、味千、DQ走下神壇 管理半徑失控成主因
    陪同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小包裝內的調料就是他們這裡三鮮鍋底的原材料,是上海總公司調配好後發過來的,他們在使用之前加入一定配比的水就可以了。  記者注意到,該份調料的配料註明包括:雞精調味料、蝦米、淡菜以及食用鹽。  常去海底撈火鍋店的消費者都知道,該火鍋店最有特色的是49元的鴛鴦鍋底。
  • 常州溧陽一火鍋店被曝用「口水鍋底」
    9月5日,現代快報接到市民報料稱,溧陽一家名叫胡南山的火鍋店將客人食用過的火鍋鍋底回收,清除掉食物殘雜後盛出「口水油」,再進行加工,做成新鍋底後重新端上餐桌。  舉報人隨後報了警,當地警方和市場監管部門對胡南山火鍋店展開突擊檢查。目前,火鍋店已經停業,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該火鍋店的10名涉案人員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食客一天不吃就特別想 火鍋店往底料裡加罌粟籽
    自製鍋底現非法添加劑今年上半年,巴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例行檢查中發現,龍洲灣某火鍋店的自製鍋底內含有那可丁、嗎啡、可待因、罌粟鹼等非法添加劑。因該火鍋店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巴南區公安分局迅速介入調查。
  • 季季紅火鍋陷「辣椒精」鍋底風波
    與廖元平的說法不同的是,周紅認為,目前並沒有任何規定要求火鍋店不得使用「辣椒精」。她向記者出示了季季紅火鍋店所使用「辣椒精」的生產者——上海染料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相關證照,以證明「辣椒精」的生產獲得了相應的生產許可。  記者看到一份名為《上海燃料研究所有限公司產品檢驗報告單》的材料,上面所記「食品添加劑辣椒精2%」的產品檢驗結論是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