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時節,這7種「秋果」抓緊吃,清甜解渴緩秋燥,錯過又等一年

2020-12-21 有點煮意

立秋時節,這7種「秋果」抓緊吃,清甜解渴緩秋燥,錯過又等一年。立秋到了,鄰居家的柿子樹掛滿了柿子,在這炎熱的天氣裡增添了一點秋意。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雖然正式進入秋天,但夏天的尾巴還在,天氣依然那麼悶熱,這樣的高溫天氣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立秋後的天氣反覆無常,有時氣溫比夏天還要高,所以這段時間又被稱為「秋老虎」。

立秋正處於夏秋季節的過渡期,夏季的暑熱還未散去,秋燥又來了,從這時開始,我們的飲食就要開始慢慢過渡了,「貼秋膘」還太早,此時正是潤燥生津的最佳時期,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多吃一些應季水果,以下是立秋節氣時令水果推薦,趕緊來看看吧。

鮮棗

秋天是水果成熟的季節,而鮮棗則是秋天不能少的水果之一。俗話說「一日吃仨棗、終生不顯老」,鮮棗不僅甜脆多汁,口味鮮美,而且營養豐富, 每 100克鮮棗的維C量為300毫克,被稱為「VC之王」,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所需營養。鮮棗買回來後要儘快食用,因為鮮棗不耐保存,如果放得太久不但會失去脆嫩的口感,也會造成營養流失或變質。

葡萄

葡萄在秋季成熟,現在正是吃葡萄的時節,我們這很少人去水果店買葡萄,因為當地有很多葡萄園,果農和小販們都是把葡萄擺在地上或者用大竹籃裝著售賣,一串串紫葡萄看起來非常誘人。葡萄不但甜美多汁,而且營養豐富,葡萄之中含有大量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天氣炎熱容易食慾不佳,吃葡萄不但生津解渴,還能增進食慾。

釋迦果

釋迦果又叫番荔枝,是世界上五大熱帶名水果之一,到了秋季,釋迦果才會完全熟透,也是食用的最佳時期。水果店的釋迦果外形漂亮,個頭也很大,要10幾元一個,不過我還是喜歡買當地果農自己種的,雖然個頭小,但是裡面的果肉軟綿多汁、清甜可口。釋迦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糖類、蛋白質、不飽和胺基酸等多種營養物質,不但能促進消化,還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體質。

無花果

無花果是8、9月的應季水果,不但果期短,而且不易保存,每年無花果上市,我是見到必買,我們這的無花果7元一斤,肉質鬆軟、香甜多汁,怎麼也吃不膩。無花果又名文仙果、蜜果、奶漿果、隱花果等,營養價值非常高,維C、胺基酸的含量比同類水果高出好幾倍,被譽為「水果皇后」,無花果中還含有較多的植物酸和糖分,不但有著消食健脾的作用,還能緩解便秘。

桃子

江南一帶有立秋食秋桃的習俗,立秋吃桃後,把桃核保留到除夕那天再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祈求順順利利。立秋到了,別忘記「食秋桃」,立秋前後正是黃桃成熟的季節,黃桃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維生素,營養十分豐富,又被稱為「養生桃」,不但生津解渴,還能潤喉去燥,使人清爽舒適。

山捻子

估計只有年齡30+的朋友才會認識這種野果了,山捻子又叫桃金孃,又稱「崗捻子」,是民間廣泛食用的一種野生果類。八月上中旬是採摘崗捻子的最佳時段,小時候放暑假最喜歡和小夥伴們拿著袋子上山,一邊摘一邊吃,圓滾滾的、烏黑髮亮的山捻子清甜可口,回味甘甜。山捻子還可制果醬、煲湯、釀酒,有著非常好的滋養作用。

奈李

奈李又叫青布林,在立秋前後成熟,它的形狀像桃子,肉質像李子,清甜多汁,奈李有青色的,也有金黃色的。在青果的時候套上袋子密封著,成熟後就變成了金黃色的奈李,又稱為「黃金奈李」,黃金奈李金黃爽脆、清甜多汁,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極有利於人體健康,是秋季滋潤解燥的上上佳品。

以上7種水果,我最喜歡吃的就是無花果了,你呢?

明日立秋,這7種水果不容錯過,常吃滋潤解秋燥,順利過秋天。喜歡美食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有點煮意」,小編每天都會分享不一樣的美食菜譜。本圖文作品系「有點煮意」原創,您的關注、轉發和評論對有點煮意是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嚴禁不良自媒體盜用,盜用必究!

相關焦點

  • 立秋到了,記得要「食五果」,這5樣水果最該多吃,輕鬆緩解秋燥
    馬上就要立秋了,幾場雨下來,讓人感覺到了絲絲的涼意。這個季節是各種水果豐收的日子,老話說「夏吃瓜,秋吃果」,而民間有立秋「食五果」、「五果為助」的說法,多吃些水果可以很好的緩解「秋燥」帶來的不適,而且可以很好的補充水分和維生素,尤其這5種果子,立秋前後真是味道好,營養足的時候,碰上可千萬別放過。
  • 今日立秋,一份養生攻略送給您:修得樂心與歲長,又是一年好時節!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 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 雖然「立秋」已至,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天氣依然很熱,立秋之後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舊要注意防暑。
  • 秋分吃什麼?「三果二菜一花」別錯過,做好兩件事,秋天心懷常樂
    秋分吃什麼?「三果二菜一花」別錯過,做好兩件事,秋天心懷常樂時光荏苒,秋分快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何為秋分?秋分的「燥」是「涼燥」,白露的「燥」是「溫燥」,秋分時節細心的你將會發現,自己的皮膚會開始漸漸地變得乾燥起來,嘴巴和喉嚨也會比較幹,特別早起醒來後,總會忍不住想要清一下嗓子,這主要因為秋季裡空氣中的水分較少,而我們的身體,又在暑夏裡出了很多的汗水,使得體內水分有所不足。
  • 立秋,咬秋
    傳說明代時有一年,南京城裡許多人長了癩痢瘡,有人便效仿廬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讓「癩痢」落疤自愈的故事多吃西瓜,結果瘌痢瘡果真好了。大部分的說法是立秋啃瓜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還有人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
  • 白露至秋意濃,宜吃這7種食物,防秋燥抗秋乏
    「立秋不入秋,天涼白露後」,進入白露之後,氣溫下降天氣轉涼,秋風帶走暑氣的同時,把空氣中的水分也吹乾了,很多人都會出現口鼻乾燥、皮膚幹癢等症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秋燥」。此外,在炎熱的夏天人的身體處於過度消耗階段,入秋後人體的各項功能逐漸正常,此時人們常常感到很疲憊,即「秋乏」。所以,白露開始,人們在飲食方面應多吃一些清潤滋補的食物,以應對秋燥秋乏。
  • 立秋後,絲瓜靠邊站,秋天最該吃此菜,煲湯鮮甜解渴,潤肺降秋燥
    立秋後,絲瓜靠邊站,秋天最該吃此菜,煲湯鮮甜解渴,潤肺降秋燥。入秋啦,入秋後初期的氣溫依然還是很炎熱,但還很乾燥,秋燥天飲食上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各種湯湯水水的可以多喝,既能消暑解渴,還能潤肺降秋燥。
  • 立秋|一葉落,便知天下秋
    立秋作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夏天的結束,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民間有這樣一句話:早上立了秋,晚上涼颼颼。從這一天起,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下降。雖然天氣依然在伏天暑熱裡,但是早晚吹來的微風裡,已經開始有了絲絲涼意。
  • 立秋,重在防「秋老虎」!謹記這兩個字,多吃這三秋果,身體好
    立秋重在防「秋老虎」,秘訣在於「收養」二字!這就是秋季養生的最高境界!那麼具體怎麼「收養」呢?1、早睡早起養肝護肺;2、晚上9點以後不要劇烈運動出汗過多;3、多食三秋果。很多人都不知道三秋果是什麼?我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記得多吃去秋燥哦!
  • 明日立秋,飲食要「忌3物,吃2果」,美味營養,可以給家人囤點
    天氣也開始逐漸從熱轉為寒冷,這是一個陽長陰消的季節。所以飲食方面也是很有講究的,要多吃一些可以潤燥益氣的食物。還要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水果。很多的東西適合夏天吃的東西,立秋以後可不能亂吃了。立秋的飲食要「忌3物,吃2果」,這2果美味營養,可以多給家人囤點。
  • 立秋後,苦瓜絲瓜靠邊站,最該吃的菜是它,滋補去秋燥,不懂可惜
    立秋後,苦瓜絲瓜靠邊站,最該吃的菜是它,滋補去秋燥,不懂可惜。自古就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立秋後,三伏尚未結束,「秋老虎」發威,需更多注意防暑降溫。在飲食上還應堅持祛暑,但飲食講究順應時令,與盛夏不同,入秋後應逐漸轉為祛暑與降燥兼顧。
  • 立秋後,祛秋燥,教你3道家常菜做法,好吃又好做
    轉眼間,炎炎夏日已經漸漸離我們遠去,隨著立秋的開始,天氣也將逐漸轉涼。從立秋起,飲食應該開始慢慢過渡,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礎。夏季主「長」,秋季主「收」,現在開始,飲食上應該注意。很多抵抗力較弱的朋友,往往會在換季的時候生病,因此大家也應該根據季節的變換及時為家人調整飲食了。那麼,立秋吃什麼好?
  • 立秋吃什麼傳統食物好:10種傳蔬菜水果+8個立秋養生小常識
    夏日和長夏時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天氣火熱而生機旺盛,即人體新陳代謝處於最旺盛之時。中醫常說「春夏養陽」,也就是說即使在赤日炎炎之時仍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具體來說要注意攝入適當的補養之物,同時可多進搭配適當的湯水和粥品,這不但能清涼解暑、生津止渴,還能補養身體。
  • 立秋吃什麼傳統食物 2020立秋吃什麼養生 立秋習俗民俗介紹
    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後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後,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因此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  3、北京「貼秋膘」吃肉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習俗要吃肉食,即「貼秋膘」。京城一些老字號肉食櫃檯前,選購肉食製品的顧客就會排起了長隊。一旦立秋,雖仍然很熱,而人們的身上再無溼粘不適之感,畢竟涼爽的秋天快要到了。
  • 秋日話「秋茶」,此時節宜喝什麼?
    秋茶的時節茶俗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荈賦》中第一次寫到種茶的規模,第一次寫到秋茶的採摘,第一次寫到用器為陶瓷,第一次寫到茶湯特點。作者和朋友在初秋時節,趁著農事稍微閒下來的時候上山遊玩,看到滿山布滿茶樹,便即興採摘起來。 唐代,茶聖陸羽獨尊春茶,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秋茶就銷聲匿跡了。
  • 今日立秋 |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2、食秋桃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桃子吃完後把桃核留下來。等到除夕,再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 今日立秋 ‖ 暑不曾去,而秋已來
    雖說「暑去涼來」,但實際上立秋時節的天氣並沒有快速涼爽下來,反而會短期回熱。「秋涼風至」通常是北方人才能體會到的幸福,南方往往還是「秋後一伏熱死人」。當老日曆翻到「立秋」頁時,大多數中國人還在汗流浹背地與酷暑鏖戰。
  • 立秋後,最該吃的水果不是西瓜,而是它,蒸一下再吃,可以潤秋燥
    立秋後,最該吃的水果不是西瓜,而是它,蒸一下再吃,可以潤秋燥立秋後,天氣依然很熱,而且是燥熱,畢竟三伏天還沒過,俗話說:熱在三伏,立秋後還有一伏。立秋代表著秋天到來,但是不代表著馬上就涼爽起來,但是炎熱中帶著乾燥,很容易讓人缺水上火。
  •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立秋
    ,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立秋是較早確定的八個節氣之一,交節日期在公曆8月7日至9日,太陽運行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節氣。今年立秋的時間為北京時間8月7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秋也」。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的季節就要到了,暑去秋來。
  • 2012年立秋是幾月幾號?立秋吃什麼養生?
    立秋是哪天?2012年立秋是哪天?2012年什麼時候立秋?立秋 (the Beginning of Autumn)立秋是哪天:2012年立秋時間是08月07日 10:30:32時間:08月7~9日三候: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 立秋吃什麼傳統食物好:10種傳蔬菜水果+8個立秋養生小常識
    夏日和長夏時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天氣火熱而生機旺盛,即人體新陳代謝處於最旺盛之時。中醫常說「春夏養陽」,也就是說即使在赤日炎炎之時仍要注意保護體內的陽氣,具體來說要注意攝入適當的補養之物,同時可多進搭配適當的湯水和粥品,這不但能清涼解暑、生津止渴,還能補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