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一代巨星鄧麗君逝去15周年紀念日前夕,其三哥鄧長富在臺北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披露妹妹生前三件憾事:未能修一個學位、未及赴大陸唱歌、未能婚嫁。 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5月4日,一代巨星鄧麗君逝去15周年紀念日前夕,其三哥鄧長富在臺北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披露妹妹生前三件憾事:未能修一個學位、未及赴大陸唱歌、未能婚嫁。圖為鄧長富向記者展示新近發行的鄧麗君逝去15周年紀念郵冊。 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東方網5月5日消息:本月8日是一代巨星鄧麗君逝世15周年紀念日。她的三哥、鄧麗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鄧長富在臺北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披露妹妹生前三件憾事:未能修一個學位、未及赴大陸唱歌、未能完成終生大事。
「在我眼裡,妹妹是一個中國傳統女性,自信、細心,性格外向但內心堅強。她走得那麼突然,連她自己都沒有想到。15年來,我至少3次夢見她。」
泰國猝逝:肇因哮喘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在泰國清邁溘然長逝。關於她的死因,曾經眾說紛紜。
談及此,與鄧麗君兄妹情深的鄧長富仍難掩哀傷。他說,妹妹走得突然,直接原因是哮喘發作。「家裡人事先也不知道她有哮喘,之前過年的時候,她回臺探親時就一直患感冒。泰國氣候潮溼,恐怕也是一個誘因。妹妹哮喘發作後,送醫途中又遭遇大塞車,本來7分鐘的車程卻耗費了足足20分鐘。如果不是這樣,或者有人懂得急救,也許還有(救活的)機會。」
鄧長富透露,5月1日,他正在臺北陽明山獲授少將軍銜,妹妹打來電話祝賀,並說自己身體不舒服。他於8日晚得到妹妹的不幸消息,但不信,直到次日太太飛赴泰國,打回電話,才確信妹妹真的走了。
「在清邁整理妹妹遺物的時候,家人發現有一個哮喘噴霧器是空的。」
據清邁下榻旅館的人員表示,鄧麗君哮喘發作,還剩一口氣的時候,在「喊媽媽」。
鄧長富表示,妹妹在臺灣、香港、海外開演唱會的時候,通常是鄧媽媽陪同,只是這一次,只有法國男友在身邊。
生前憾事:未及「登陸」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眾所周知,鄧麗君在中國大陸擁有數不清的擁躉,早年在特定時空下被稱為「靡靡之音」,坊間亦有「白天聽老鄧(鄧小平),晚上聽小鄧」之說。生前未能赴大陸開演唱會,是鄧麗君的一大遺憾。但阻力為何,說法不一。
鄧長富透露,沒來得及「登陸」,的確是鄧麗君的一個遺憾,可以說是她的「三大憾事」之一。
在上世紀80、90年代,鄧麗君至少有兩次登陸機會。「妹妹很期望赴大陸,在大陸民眾前一展歌喉,她的想法很單純。記得有一次,大陸發出邀請,行程已經談好,她來問我,我說『我可以退伍陪你去』。當時,我在軍中任上校,她擔心影響我。軍方高層關切,稍話『鄧小姐去大陸會影響民心士氣』,因此無法成行。」
鄧長富還透露,他最近在整理物品時,發現1988年的一封大陸來信,是由北京一家媒體寄來的,邀請鄧麗君赴福建參加一個文藝晚會。「文頭有那家媒體的名字,如今信紙已泛黃。」
歷史巧合:與「8」結緣
上世紀70、80年代,鄧麗君曾赴港發展、定居。香港人崇拜數字「8」(發),也許受此影響,鄧麗君在港的住處也選在8樓,臺北買的車牌號是「1588」。
「很奇特的是,妹妹過世是5月8日,在臺舉行的告別式為5月28日。這些日子均與『8』有關,並非刻意,是事後發現蠻巧合的。」
鄧長富說,鄧麗君和家人信奉天主教。「最近我夢見妹妹對我說:『三哥,我的房子呢?』我一下子驚醒了。根據中國人的傳統,我特意去了她的墳前燒了寫有地址的紙錢,對她說:『是媽媽怕睹物思人,才忍痛把你在臺北的房子處理了。』」
系列紀念:捐助公益
為紀念鄧麗君逝去15周年,臺灣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將舉辦「但願人長久」系列活動。包括發行紀念郵冊、網絡歌曲票選、舉辦學術研討會、兩場演唱會、籌拍傳記電影等。
鄧長富透露,5月14日將在成都體育館舉行「鄧麗君金曲慈善演唱會」,已邀得周杰倫、羽·泉、張靚穎、梁靜茹、許景淳等兩岸三地知名歌手參加。這是鄧麗君文教基金會認可的大陸第一場鄧麗君演唱會,門票收入將捐贈川震、青海地震、「88風災」災後重建。
「我希望鄧麗君優質演唱會今後能在大陸常態化,版權收入及演唱會所得,將部分捐助大陸公益、孤兒、教育事業。妹妹的歌在華人世界歷久彌新,我們感到光榮,也願意持續推廣她的音樂,讓她在兩岸流行音樂正面交流中繼續扮演一定角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