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國道:楚粵古道、石板路、同樂亭

2020-12-23 交通強

古代的人類居住沿著江河小溪而行,這也構成了古代交通路線,長江、黃河、珠江等以及眾多的支流成為古代最早的國道網絡。中原和西北到達湖北的漢江、武漢後,有十條左右路線往南:

1、轉湘江到嶽陽、長沙、衡陽、永州、桂林,通過靈渠轉桂江到達廣州;

2、在衡陽轉耒水、便江、郴江到達郴州,轉陸路到達宜章轉水路北江到達樂昌、韶關、廣州;

3、在衡陽轉耒水、便江到達桂陽,轉陸路到達臨武、宜章、乳源、韶關、廣州。

4、在九江、通過鄱陽湖到南昌、贛江、吉安、贛州、大餘,轉陸路梅嶺古道,到南雄轉水路到韶關、廣州。

今天介紹第2條古代國道,郴州至廣州:到達郴州裕后街碼頭後,轉陸路到兩江洞,有兩條路線,一條往南到達宜章縣城轉水路到達樂昌、韶關、廣州。一條往東南經過宜章東部山區到達樂昌、韶關、廣州。

同樂亭位於湖南郴州宜章東部,G76廈蓉高速公路、G535國道、S346省道附近,是湘粵古道沿途的一個亭子,原來的涼亭已經坍塌,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現在依舊矗立,至今有148年歷史。

古道的石板路,保存完好的已經不多了,大部分路段已經淹沒在荒草中,有些已經被水泥公路覆蓋了,具體路線、同樂亭見附圖。

相關焦點

  • 光明茶馬古道
    最後決定與先生一起探尋光明茶馬古道。百度: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大概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西非紅海海岸。2013年3月5日,茶馬古道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走最美318國道林拉段,看消逝的米拉山口,遊唐蕃古道的太昭古城
    一早坐上了去林芝的車,那時候林拉高速還沒有完全貫通,走一會高速,走一會318國道。也得益於高速未全線貫通,有機會走318國道的米拉山口,否則許多遊客將無緣此山口,漸漸消逝於我們的視線。先來看一下太昭古城,太昭古城與唐蕃古道連為一體,古道成就了古城,古城守護著古道。唐蕃古道是古代吐蕃與內地聯繫的交通要道,建於松贊幹布時期。松贊幹布就是由此到柏海(青海扎陵湖)迎娶了文成公主。從唐朝和吐蕃聯姻開始,西藏與內地的聯繫就日益密切,軍旅客商往來不絕,此地的角色就越來越重要。
  • 杭州最美森林古道出爐,有你知道的嗎?
    杭州最美森林古道出爐,有你知道的嗎?古道,在古代道路不順暢的年代,是溝通兩地唯一的道路。找一些親朋好友,約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大家一起去走一走這些杭州的森林古道吧~蕭富古道盡享回歸大自然的樂趣經繞城高速公路從蕭山至富陽,不過40分鐘,然而在古代,人們卻要翻山越嶺走上一天甚至更多時間。許多古道而今已日漸荒廢,即使是世居山中的村民,也未必能說得上來。穿越蕭富古道,可以當一回古人,一邊欣賞沿路如畫般的風景,也順便體驗一下古時「行路難」的感受。
  • 郴州發現秦始皇南徵古道 堪稱公路「祖宗」(圖)
    紅網郴州10月13日訊(記者 湯紅輝)「這條古驛道,自古就是打通湖南至廣州的咽喉要道,路面的青石板上可以通過清晰地騾馬蹄窩,看出當年這條古道的繁榮。毫不誇張地說,這就是古代的一條國道、一條高速公路。」湖南省文物局副局長何強站在湘粵古道上,感慨良深。
  • 秦蜀古道轉劍門古道,倆老漢摩旅在108國道上穿越千年古柏林
    2020年6月6日@如風和@007起了個大清早,與友人告別於勉縣駛上了G108國道。秦蜀古道上的七盤關接著繞過四川人們經常走的都是G108國道,看到的劍門峰只是一個面。今天走的G108國道是1936年完工的「陝川公路」的前身,再往早的說是秦蜀古道,過了劍門關以後就叫蜀道了。
  • 古中國古「國道」長100多公裡,他是什麼做的?
    惠饒古道,又名「徽州大道」,建於唐代。他是用四英尺長的青石板做的。這是商人們從長江到徽州的唯一途徑。在古代,他被稱為「古徽路」,他是古老的「國道」。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表現對土地和地貌表現出極大的熱情。
  • 南山發現「鹽茶古道」 馬幫叮噹縱貫川黔(圖)
    古道的石板路 「我愛南岸」供圖  華龍網訊 說起古代西南地區的重要交通要道,大部分人第一個就會想起著名的「茶馬古道」。但實際上,重慶往東的重重大山裡,還有一條不遜色於茶馬古道的交通要道,那就是川黔鹽茶古道。近日,幾名資深地理愛好者在南山老廠附近發現了古道的遺蹟,沿著遺蹟行進,探尋出了這條古代交通要道的原貌。  老廠古道到底通哪裡?  「南岸老廠,隱藏著一條幾百年歷史的川黔鹽茶古道。這是古代重慶乃至整個四川的對外交通要道,重要性可堪比『茶馬古道』。
  • 被人遺忘了的楚粵古道,那兒曾有楚粵亭,如今兩村合成楚粵村
    湖南永州 雲山霧海原創 楚粵古道是從湖南零陵向西南過廣西全州白寶鄉通往灌陽、陽朔、恭城、平樂、荔浦等地的古道,或穿山過嶺,或涉水跨橋,或經過村莊,或蜿蜒于田洞之中,全程用卵石或石板覆蓋路面。仍保留的古道
  • 秘境中國,唐蕃古道,穿越千年的進藏路線。
    整個古道橫貫中國西部,跨越舉世聞名的世界屋脊,聯通我國西南的友好鄰邦,故亦有絲綢南路之稱。這是連接青藏線和川藏線的青康線,國道編號214。在走古代吐蕃到唐朝長安的道路不止一條。但大多數人所指的「唐蕃古道」,214轉317這條「曲折」的路線。
  • 浙江這條古道,深藏在白際山脈裡,是一條千年鹽糧古道
    白際山脈是橫亙於浙江淳安西北且毗鄰安徽歙縣、休寧縣之間的一條交界山脈山峰多在海拔一千米以上,在這崇山峻岭之間,有一條用青石板一塊一塊鋪成的古代官道,那便是名噪千年的歙嶺古道。歙嶺古道,開鑿年月無從考究,據現有史料記載及殘存建築推測,至今已存千年以上,是古代兵家自嚴州進入徽州的戰略要道,山中至今仍殘留著諸多古戰爭遺址。歙嶺古道,全程約16公裡,其中徽州歙縣和浙江淳安段各有8公裡。
  • 中國又一絕美國道,青海、西藏、雲南萬千美景,媲美318國道
    >公路西藏至雲南段是沿歷史上的「茶馬古道」路線於1976年竣工的滇藏公路1988年被正式命名為214國道「中國最美的景觀大道」但若跟214國道相比哪個更美只有去過的人才知道了!青海·西寧西寧古稱「湟中」,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高原古城,被譽為「中國夏都
  • 走遍太行:輝縣白陘古道十八盤大佛殿自駕
    白陘古道在山西陵川段比較明顯,而在河南段則相對不太知名。位於河南輝縣北南王莊村南的十八盤被認為是白陘古道河南段的出口。白陘古道河南輝縣十八盤從兩個方向均可到達,分別是S229省道愚公隧道附近南王莊村南的大佛殿過去。
  • 華夏最早的國道是米倉古道,小編講三個故事,讓您一下子記住它
    ,唐蕃古道等等。那麼您知道華夏民族歷史上的最早的國道是哪條嗎?而且這條歷史最早國道,比絲綢之路還要早1000多年。另外,這條國道上還發生過三個事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那到底是什麼呢?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這條國道就是位於陝西漢中的米倉古道,據史料記載,米倉古道這個名稱定於秦朝末年,到漢朝成為繁忙的商路,並且一直沿用到唐宋和明清。但其實在秦朝之前,這條路就修通了。據專家考證,米倉古道是「巴嶺路」的一部分,而「巴嶺路」則早在3500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 你知道古代中國對外貿易通道「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嗎?
    中國歷史上有兩條著名的陸路古道:一條是從北方的長安出發,途徑西域、中東最終到達歐洲絲綢之路;第二條就是西南的方茶馬古道,也被稱作南絲綢之路,連結川滇藏,並且延伸入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最遠可到西亞、非洲紅海海岸等。
  • 福州周邊古道行之:鼓嶺古道—南洋村—青羊座(24公裡大圈越)
    出發前臨時改變主意,反正鼓嶺古道也不長,那就沿古道徒步到過侖村。鼓嶺古道最大的詬病就是全程鋪上了石板材,雖然好走了許多,可是古道的韻味全沒有了。古道有兩個廁所,入口600米左右的一個新建,接近過侖村的翻新過(新建的暫未投入使用,翻新的可以正常使用)。想想前幾年古道上廁所的味道讓人作嘔,現在有人打理,正常使用,應該點讚。
  • 重磅:陽壺古道驚現古代摩崖石刻
    陽壺古道驚現古代摩崖石刻今年註定是個豐收年,正在進行保護性維護的陽壺古道,發現了多處石刻遺蹟,這又極大豐富了古道的文化內涵。下馬牌,是中國封建社會等級禮儀體系的象徵之一,源自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的五倫觀念,官設的下馬牌只用於與「神」、「聖」相關的建築周圍。如祭祀祠廟、皇家宮殿、帝王陵墓等建築群正門之外步道兩側。已知我國最早的下馬碑,是在清袁枚《隨園隨筆孔廟》中記載的:「金章宗明昌二年詔,孔廟前置下馬牌。」這裡所指的是山東曲阜孔廟。
  • 古道雄關高嶺風光無限傳奇頗多,在G316國道改線前,趕緊去走一趟
    它又成了兩條古道上的共同驛站;到了上世紀抗日戰爭期間,武關驛成了秦嶺交通網的父親輩,它是1937年竣工的川陝公路的必經要地。其三:當前武關驛的交通地位是兒子輩,它是兩條國道的分岔點,G316國道經它前往鳳縣,G244國道經它前往太白、眉縣。稍稍總結一下:在古代,武關驛是褒斜道、連雲棧道這兩條古道的連接點,在今天,它是G316、G244兩條國道的連接點。
  • 古道縱橫 山橫水遠雲和月
    在過去數千年的歲月中,從四川到雲南,有一條歷史悠久的古道——川滇古道(南方絲綢之路的一段),還有一條四川通往西藏的川藏古道(川藏茶馬古道)。   兩條遙遠的古道,穿越古今,連接東西南北。地處中國腹地的雅安始終處在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一條東西向的川藏茶馬古道、一條南北向的南方絲綢之路在雅安交匯。
  • 15條最適合徒步的中國古道,見證歷史風雲之旅!
    傳統的絲綢之路,是指從中國著名古都長安(今天的西安)等地出發,經中亞、西亞,一直到達歐洲或非洲,長度近8000千米,穿越幾十個國家,歷史持續2000多年的一條古代商貿之路。我們現在講的絲綢之路,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兩部分。
  • 安徽的低調景點,中國十大徒步古道之一,卻不需要門票
    所以那些知名度高的景區就不適合前去了,到景區裡面人擠人,看人頭是不理智的選擇,事實上中國還有許多精彩的景點沒有被人們所知。徒步旅行或自駕遊是近年來非常熱門的,因為這種旅行相對來說是自由的,帶有人們的感情。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真的可以邊走邊旅行,但是這兩種旅行方式對路線還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自駕遊,要求自駕遊的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