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洪雅 | 故鄉苦筍鮮

2021-02-17 最洪雅

洪雅原創歌曲


 

我的故鄉位於成都平原西南端,左邊有青衣江流過,右邊有岷江蜿蜒,與三蘇故裡眉山僅數十裡之遙,所以傳承了許多東坡遺風,比如對於竹的崇敬,對於苦筍的偏愛。

故鄉的山野平壩、街巷院落,隨處可見翠竹的影子,或鋪排成茫茫竹海,或搖曳成園圃的竹林。在這些嘉篁幽竹中,苦竹是最不起眼的,比起楠竹、毛竹甚至茨竹來,它不僅所佔林地較小,枝幹也不粗壯,平常往往被人們所忽視甚至遺忘。只有到了草長鶯飛的仲春時節,故鄉人才記起苦竹的存在,記起苦筍鮮美的味道來。

這是人間四月天,桃花早已謝了春紅。隨著一陣驚蟄雷聲炸響,一場霏霏春雨過後,深藏地下的竹鞭就立即甦醒過來,開始潛滋暗長,萌發,抽筍,拱出泥土或石縫,然後一個勁地沐著春風往上長。故鄉的山坡地坎,房前屋後,凡竹鞭所到之處,都會有苦竹筍的影子,都會飄滿苦竹的清香。這時走在苦竹林中,要輕提腳步小心慢行,稍不注意就會被冒出地面的苦筍絆著,或者被長高的竹筍撞著。低頭一看,那些才露出尖尖角的竹筍,胖乎乎圓鼓鼓的,如剛出生的嬰兒一般,煞是可愛;而長高長粗的竹筍,裹著殼,帶著露,挺拔俊俏,亭亭淨植,如英俊少年。而那些頭頂的竹葉,紛紛伸出母親的手臂,相互交叉蔭蔽著,營造出一個溫馨溼潤的空間,以便稚嫩竹筍們能夠吸足水分和營養,茁壯地向上生長。
  

此時,在布穀鳥啼鳴的苦竹林裡,常行走著一些背筐提簍的人們。他們趟著林中的露水,睜大期盼的眼睛,逡巡著,採摘著。苦筍的採摘很簡單,不需要鋤頭、砍刀之類的工具,只需一彎腰一伸手一用勁,一根根苦筍就被拔出了酥鬆的地面,鮮嫩地出現在人們欣喜的目光中。然後輕輕抖落筍子上的泥土,輕輕扔進攜帶的背簍或竹籃裡。但識別苦筍的鮮嫩是個技術活,那些剛冒出地面的,筍肉不夠豐滿;那些長出地面太長的,筍肉則纖維化了。只有那些鑽出土層一尺左右的苦筍,筍肉既豐滿又鮮嫩,採摘剛好。

採摘苦筍的目的是為了嘗鮮,但採回家的苦筍不能放太久,要在儘量短的時間裡,用小刀去掉鎧甲般緊裹的筍殼,剝出其中白嫩的肌膚來。再趁著清新苦澀的芳香正馥鬱之時,迅速按照預定的程序和手法進行烹飪,烹飪出春天的味道,故鄉的味道。如果擱太久,苦筍就會因為逐漸纖維化而無法食用。

在我的故鄉,烹飪苦筍的花樣繁多。最簡單的是涼拌苦筍,就是將剝好的苦筍切成細絲,加入食鹽、蒜末和香油拌勻,就是一道時鮮的山珍,爽口清香,又不失脆嫩清爽、苦中回甜的本味。也可切塊燒雞,讓雞的肉香和苦筍的清香形成互補,融合出一道風味鮮美的佳餚。當然,苦筍做湯也不錯。將苦筍和豬肉切片備用,在鍋裡加入適量的水,放入生薑、胡椒和少量食鹽熬湯,有的人還喜歡加入農家醃製的酸菜來提味,然後放入筍片和肉片,煮熟後裝盆,清亮的湯色、白嫩的苦筍,夾雜著鮮美的肉片,色香味俱佳。當然,故鄉人對於苦筍的烹製,遠遠不止這些樣式,還有什麼苦筍炒肉片,苦筍燒排骨,苦筍燉雞湯,炭燒苦筍撕絲涼拌,筍末碎肉清蒸獅子頭、苦筍紅燒鯉魚、白油清燒苦筍等等,組合成一桌地道的苦筍宴,風味獨特又琳琅滿目,常常贏得一片喝彩。

  

故鄉人對苦筍的喜愛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蘇軾的青少年時期。據說蘇軾年輕時,就十分喜愛蘇母烹製的苦筍菜餚,以致成為離開四川浪跡天涯中的一份鄉愁。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七月,出任杭州知府的蘇東坡,在開倉濟災、築堤植柳的忙碌之餘,總是時時懷念故鄉。這年春天到來時,有十六個秀才要回四川去,他聽說後好生羨慕,思鄉之情再度噴湧而出。回想起那年離開眉山時與友人的荔枝之約,想到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不禁感慨萬端,揮筆寫下了《寄蔡子華》一詩,託秀才們給捎回眉州去。詩中寫到:「江南春後水如天,腸斷西湖春水船。遙想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由江南的春天想到故鄉的春天,想到故鄉三月的青衣江畔,那些閃著銀光的「桃花郎」,以及裹著紫色硬殼的竹筍,多麼令人喜愛,而且這些美味不用花錢購買,只需下河捕撈或上山採摘就行。有時鄉親們捕撈了魚兒或採摘了苦筍回家,還會作為禮物相互饋贈。蘇軾不僅是文學大家,還是著名的美食家。他稱讚故鄉的紫筍苦中回甘,齒頰留香,「待得餘甘回齒頰,已輸巖蜜十發甜。」至今來到眉山三蘇祠,還可以在詩文書畫、亭臺樓閣間,找到苦竹林的颯爽倩影,聞見數百年前的苦筍清香。

故鄉的苦筍之所以受到經久不衰的追捧,不僅是食用時爽口清香的美食享受,還因為它是一位保健的良藥。故鄉鄉場上有位老中醫曾經告訴我:苦筍是醫食俱佳的山珍。它味甘、淡、微苦,性寒,有清熱利尿、活血祛風功用,可治風溼、食積、咳嗽、瘡瘍等症。後來翻閱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面的記載果然應證了老中醫的話。書中寫到:「苦筍味苦甘寒,主治不睡、去面目及舌上熱黃,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熱氣、益氣力、利尿、下氣化氮,理風熱腳氣,治出汗後傷風失音。」

味道鮮美加醫藥保健,正好契合了人們的消費時尚需求,所以近年故鄉的苦筍大行其道。故鄉人抓住商機,改變苦竹的原始生長狀態,開始苦筍的人工栽培,在挖掘本地資源基礎上,引進優良品種進行培植,擴大面積實行基地化莊園化經營管理。往往要在冬天裡栽種、鬆土、施肥,春天裡採摘、加工、銷售,用精美的禮品盒做包裝,通過網商營銷、農商對接等各種渠道,一車一車發往外地。也有人直接辦起了農家旅遊,以苦筍為主食材的特色鄉村美食,以採摘苦筍為體驗互動項目,吸引城裡人來鄉下踏青、休閒、嘗鮮;或者直接把店子開到城裡去,在眾多賓館酒樓美食城之間,使出「一招鮮,吃遍天」的經商之道,在餐飲市場贏得一席之地。

  

今年春天回了一趟老家,走進了朋友的苦筍種植生態園。上百畝的苦竹林全是人工種植,此時已是鬱鬱蔥蔥竹影婆娑。去年冬天他就在竹林中,用曬乾的穀殼和秸稈,給地下的竹鞭鋪了一層鬆軟的被子,抗旱保暖,保溼增肥,可謂呵護備至。同時還在竹林下圈養了兩百隻土雞,蟲子餵雞,雞糞肥土,立體開發,良性循環。我來時,已經過春風化雨的一番滋潤,竹筍們紛紛鑽出土層,欣欣然地打量著林中的世界。小雞們也長成了健壯的大雞,正在尼龍網圈起的林子裡追逐撒歡。此時也是基地最忙碌的時節,要趕在苦筍尚未長高尚且鮮嫩的時候,及時採摘下來,稍作加工銷售出去。還有那些肥美的土雞,和鮮嫩苦筍相得益彰,一起賣到餐館和超市。朋友說:「一年收成就指望著這半個月的光景。錯過了,一年功夫就白費了。」原來栽植苦筍也像種莊稼一樣,十分注重時令季節,講究順應天時地利,方能得到好的收成。

回到城裡許久,故鄉的苦筍還在唇齒留香。我想,無論今天的我還是數百年前的蘇軾,對於故鄉以及故鄉的苦筍,感受都是一樣的。苦筍的清香已經深入我們的血脈和靈魂,化作我對故鄉的一份長久念想,一份揮之不去的鄉愁。

                                       

(作者:朱仲祥)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苦筍:峨眉最具特色的山珍
    蘇東坡才華橫溢,千古流芳,不僅如此,他更是歷史少有的美食家,大概最懂得這其中雅趣,留下了許多品茶吃筍的詩詞,至今為眾多吃貨津津樂道。距蘇東坡故鄉眉山不遠的峨眉山,以「峨眉天下秀」的山水風光聞名於世,以好茶聞名於世,也因此,峨眉山的苦筍反倒顯得寂寂無聞,使得很多人錯失這一人間美味。
  • 揭西大洋苦筍:味鮮,回苦甘來
    我們致力於打造最接地氣記錄揭西趣聞 真性情百姓故事 超時尚前沿資訊  點滴記錄 精彩呈現 竹筍是中國傳統佳餚,食用和栽培歷史極為悠久,它因味香質脆自古被當作「菜中珍品」。竹筍的種類有多種,根據採摘季節分為冬筍和春筍,而根據口感來分類,還有一種入口先苦,其後回甘、別具風味的竹筍,人們稱之苦筍。在粵東地區,揭西大洋山區出產的苦筍因質佳味美而遠近聞名。
  • 愛吃苦筍的赤水人快看!苦筍竟然…
    苦筍最美就在一個「鮮」字苦筍周期非常短只有二十來天的筍季  下面這些是苦筍的經典吃法也是壇哥的最愛下面這些苦筍的經典吃法是赤水人的拿手好菜首先,是大家最常吃的▼用點鮮肥肉熬油,拍塊生薑,把準備好的酸菜一起加水煮開,然後放入肉片,估計肉要熟的時候把苦筍放進去滾一道水,(切記,滾一道水即可,這樣才能保留苦筍的清香微苦味哈)起鍋時放點香蔥,這樣一份美味的酸菜苦筍肉片湯就搞定了哦!只說香,壇哥家就經常做這個吃!
  • 愛吃苦筍的合江人快看!苦筍竟然…
    苦筍最美就在一個「鮮」字苦筍周期非常短只有二十來天的筍季  下面這些是苦筍的經典吃法也是新聞哥的最愛下面這些苦筍的經典吃法是合江人的拿手好菜首先,是大家最常吃的▼用點鮮肥肉熬油,拍塊生薑,把準備好的酸菜一起加水煮開,然後放入肉片,估計肉要熟的時候把苦筍放進去滾一道水,(切記,滾一道水即可,這樣才能保留苦筍的清香微苦味哈)起鍋時放點香蔥,這樣一份美味的酸菜苦筍肉片湯就搞定了哦!只說香,新聞哥家就經常做這個吃!
  • 散落在洪雅的明鏡,鳥的天堂,魚的故鄉——漢王湖
    推薦景點】漢王湖【適宜季節】一年四季【地點】四川省眉山市【亮點】漢湖秋月、沿湖徒步、垂釣【交通】可自駕前往,成都出發2h到達【門票】免門票在洪雅,有兩個藍色的湖泊一個溫婉嫻靜,恰如雅女有「仙山瑤池」之稱一個蜿蜒迴環,清如明鏡有洪雅八景之「漢湖秋月」美譽
  • 大埔苦筍煲
    梅州特色「大埔苦筍煲」採用山上野生苦筍,搭配豬腳腕肉或三層肉、客家酸鹹菜、黃豆、蠔豉一起燜煲,將肉片跟筍片夾在一起吃,口感獨特
  • 苦筍你知道,可你知道苦筍的故事嗎?
    因為,我算中的至愛一苦筍, 出林了。做個南方人是幸福的。漫山遍野的竹林,生長出種類各異的竹筍。當然,北方些地方, 也有竹子,也產竹筍。不多,而且,肯定沒有苦筍。我一直毫無道理印非常國執地認為,吃不來苦算或者沒有吃過苦筍的人,就不知道筍子的箇中味。懷素著名的(苦筍帖) ;『苦筍及茗異常佳, 乃可徑來。懷家上。」多寶十四字,說盡對苦筍的大喜歡。「乃可徑來」 ,無須多問,直接上來,多多益善。
  • 散落在洪雅的明鏡,鳥的天堂,魚的故鄉——漢王湖
    推薦景點】漢王湖【適宜季節】一年四季【地點】四川省眉山市【亮點】漢湖秋月、沿湖徒步、垂釣【交通】可自駕前往,成都出發2h到達【門票】免門票在洪雅,有兩個藍色的湖泊一個溫婉嫻靜,恰如雅女有「仙山瑤池」之稱一個蜿蜒迴環,清如明鏡有洪雅八景之「漢湖秋月」美譽
  • 今天巡場金沙村五組挖苦筍,鮮、嫩、美、苦筍要霸佔珙縣人的餐桌了!
    今天巡場金沙村五組挖苦筍,鮮、嫩、美、苦筍要霸佔珙縣人的餐桌了!
  • 洪雅,低調的「中國柬埔寨」!
    不僅是世界杜鵑花的王國、還是中國鴿子花的故鄉,更被稱為一個巨大的諾亞方舟!來到這裡,全身的細胞都在呼吸最純的氧氣!顏值超耐打的七裡坪,每一幀都美得一塌糊塗!洪雅是最美的故鄉,在洪雅人心裡,無論走到哪裡永遠都是老了最想回到的地方。
  • 大洋野生山珍,揭西苦筍正當時!
    揭陽市域內以揭西大洋出產的苦筍最多最為出名,口感也最佳,大洋苦筍也因此成為潮汕著名特產之一。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位於客家山區的揭西大洋,因其高海拔和亞熱帶氣候特點,使這裡經常雲霧繚繞,再配以優質的水源和清淨的空氣,獨特的自然條件向生活在這裡的人們饋贈了許多品質優良的農作物。「大洋炒茶」「大洋番薯」「大洋苦筍」等,均是名揚四方的特色名產。
  • 客家特色菜-客家苦筍煲
    苦筍又名甘筍、涼筍,野生於崇山峻岭之中。苦筍在客家山區都有出產,其中以廣東梅縣(松源鎮)、大埔縣出產最多。
  • 線路推薦 | 散落在洪雅的明鏡,鳥的天堂,魚的故鄉——漢王湖
    【交通】可自駕前往,成都出發2h到達【門票】免門票在洪雅一個蜿蜒迴環,清如明鏡有洪雅八景之圖源:豹走天涯相較於洪雅的瓦屋山漢王湖果真是鳥的天堂,魚的故鄉
  • 苦筍燒雞怎麼做?
    我的回答是:苦筍,我最愛的食材之一,苦筍的做法多種多樣,可拌、炒、燒均可。不管哪一種做法,風味都很獨特,苦中帶點回甜。做常見的做法就是:苦筍燒雞、苦筍燒排骨、苦筍炒肉、清炒苦筍。尤其是苦筍燒雞,是我們四川地區的家常菜代表,此種做法很家常,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 樂山苦筍研究報告!
    苦筍還擺上了各大餐館酒店,苦筍肉片湯,苦筍燒雞鴨鵝兔等,開發出多種菜品。苦筍除供應本埠市場,還製成袋裝、罐頭,遠銷全國。今年的苦筍最先出來的時候能賣到十多塊一斤,不過最近三四塊一斤也能買到。下面這些苦筍的經典吃法是樂山媽媽們的拿手好菜也是樂山娃兒們的最愛重口樂山菜從苦筍開始,翻滾吧,苦筍黨!首先,是大家最常吃的
  • 樂山苦筍深度研究報告.doc
    輕戳底部,容易按壓出指痕的越鮮嫩。筍尖沒有出青的竹筍。吃起來比較嫩。5、用點鮮肥肉熬油,拍塊生薑,把準備好的酸菜一起加水煮開,然後放入肉片,估計肉要熟的時候把苦筍放進去滾一道水,(切記,滾一道水即可,這樣才能保留苦筍的清香微苦味哈)起鍋時放點香蔥,這樣一份美味的酸菜苦筍肉片湯就搞定了哦!小時候聽到「吃筍子炒肉」不一定是一件好事畢竟在樂山,這道菜有「挨打」的意思
  • 徒步洪雅桃源 齊樂人間仙境
    徒友們迅速吃完早點,分乘5個車車兒,在寧靜的早晨,沿隧資眉高速向洪雅桃源方向駛去。到洪雅時又有兩個洪雅籍的徒步愛好者加入了爬山隊伍。        在止戈下高速,穿過柳江古鎮,往瓦屋山方向,在近趙河處向右前行,便駛上了一條十多公裡蜿蜒向上的鄉村盤山公路。雖然路面平坦,但車道較窄,彎道急又多,我注意力高度集中。
  • 這才是最美味--大埔苦筍煲,甘中帶苦,苦中帶甜...
    苦筍一般有三種做法:燜煲、炒、拌,風味以鹹鮮清淡為主。其中就以苦筍煲最為人熟悉,是一道特色客家菜,是客家飲食文化的體現。梅州特色「大埔苦筍煲」採用山上野生苦筍,搭配豬腳腕肉或三層肉、客家酸鹹菜、黃豆、蠔豉一起燜煲,將肉片跟筍片夾在一起吃,口感獨特,而苦筍甘爽清涼的餘味湧起,回味無窮,更具有消炎、清腸胃積熱等保健作用。
  • 又進一步 中國茶葉百強縣洪雅排名21位
    原標題:又進一步 中國茶葉百強縣洪雅排名21位   11月18日,在第十六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上,洪雅縣入圍2020年度中國茶業百強縣,排名全國第21位,相比去年的第
  • 家常小菜:小炒苦筍,牛肚小炒,冬筍小炒肉
    小炒苦筍 天氣越來越熱了起來,吃點苦的東西能清熱去火,今天介紹的小炒苦筍,做法和食材都很常見,味道清新中略帶苦味,口感非常好,再配上豬肉的肉香和荷蘭豆的豆香,吃起來口味很是豐富濃鬱,非常適合這個時節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