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李巧 實習生尹玉洋
一家打著「澳門新葡京」名頭、公司本部卻設在菲律賓某地的網絡賭博公司,通過「客服」人員線上線下四處搜尋所謂「玩家」,吸引全國各地的賭徒上網玩紙牌、打麻將、「釣魚」,靠著玩家大把充值網絡虛擬遊戲幣謀取暴利。短短10個月時間,該賭博網站就吸納賭資總計逾17.772億元人民幣。
2019年8月至11月,南昌警方開展抓捕行動,在該跨國賭博公司工作的全某、林某、孟某、黃某、劉文某等5人全部歸案。
近日,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全某、孟某、黃某等5人因犯開設賭場罪,全部被判處實刑,同時被並處罰金、追繳全部違法所得。
公司選址菲律賓專門「狩獵」國內賭徒
全某等人服務的這家賭博公司全名為「澳門新葡京網絡賭博公司」,於2015年在柬埔寨建立,次年公司搬遷,轉移至菲律賓。
據判決書披露,雖然這家網絡賭博公司以「澳門新葡京」命名,卻與其毫無關係,僅僅是利用「澳門新葡京」的名頭吸引更多的賭徒。而公司之所以在柬埔寨、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輾轉,是因為他們「狩獵」目標盯準的全都是國內賭徒,並先後開設至少6個網站,以逃避國內警方打擊。
為了迎合賭徒不同的需求,該賭博網站設置了多個種類的賭博遊戲,其中包括棋牌類、電子遊戲機類等。在這些種類中,還有更為詳細的分類,包括百家樂、捕魚遊戲、老虎機等幾十種賭博遊戲。記者進入該賭博網站發現,網站除了可以在網站直接註冊、登錄,還可以下載手機App,方便賭徒由手機客戶端進入遊戲。
短短10個月時間吸納了17億餘元賭資
在線支付充值,只需滑鼠輕輕一點,三五萬元甚至幾十萬元就不見了,幾分鐘的等待後,換來的可能是幾十倍的回報,但更多時候是血本無歸。大部分「玩家」就是抱著僥倖心理,深陷賭博圈套無法自拔。
一審判決書披露,賭徒進入賭博網站註冊、登錄後,需要通過網上支付的方式充值、購買虛擬遊戲幣。賭徒購買虛擬遊戲幣時,全部按1∶1的比例付費充值,然後才可以進行遊戲押注賭博。南昌警方偵查發現,「澳門新葡京網絡賭博公司」主要是以賭徒充值後的賭博資金來謀取利益,他們在吸納賭資後,通過事先準備好的銀行卡再分批轉入十餘個第三方支付平臺「洗白」。
2019年1月至10月,「澳門新葡京網絡賭博公司」接受投注賭資人民幣1777266965.10元,平均每日資金流水至少有50萬元。截至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凍結涉「澳門新葡京網絡賭博公司」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資金流轉。
賭博公司「組長」負責盤口的運營管理
記者梳理一審判決書發現,本案中的全某、林某、孟某、黃某、劉文某等5人幾乎有著一模一樣的「工作經歷」——他們都是經人介紹前往「澳門新葡京網絡賭博公司」工作,並先後擔任「客服」「組長」,且都是在擔任賭博公司「組長」期間負責小組(賭博盤口)的運營及管理。
記者了解到,所謂賭博網站「客服」「組長」,就是專門負責通過電話、微信、QQ等方式,線上線下為賭博網站打廣告、做宣傳,四處尋找玩家。在鎖定目標人群後,再通過「發紅包」「給福利」等蠅頭小利,吸引玩家成為賭博網站的忠實賭徒。
據了解,全某等5人在「澳門新葡京網絡賭博公司」擔任「客服」「組長」期間,按照其「工作能力」,年收入輕鬆就能10萬元起步。其中,全某在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間,共非法獲利542956.09元。
5名「組長」獲刑並處罰金追繳違法所得
2019年,南昌市公安局東湖分局接到群眾舉報稱,有人利用網絡進行賭博活動。獲此線索後,南昌市公安局東湖分局全力開展案件偵破工作。
全某、黃某等5人雖都服務於同一家公司,但因其籍貫所在地均在省外,且都長期居住在菲律賓,不定期「休假」回國,給案件偵破增加了一定難度。
經縝密偵查,南昌警方於2019年8月17日,在福建廈門機場將黃某抓獲歸案。此後,同案疑犯劉某、林某、全某以及孟某陸續在遼寧、浙江以及江蘇等地落網。判決書披露,涉案的5人中年齡最小的劉某,在「澳門新葡京網絡賭博公司」入職時年僅21歲。
近日,南昌市東湖區人民法院已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分別判處孟某等5名被告人2年3個月至1年6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人民幣50萬元至10萬元不等的罰金;追繳5名被告人違法所得180餘萬元上繳國庫,對已凍結的資金依法上繳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