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湖南的米粉版圖裡,因為米粉的形狀、湯底的秘方或是碼子的種類,14個市州有14×N種可能,「霸得蠻」的湖南人相互不服氣,「米粉大擂臺」應勢而生。
4月14日至23日,由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接待服務中心主辦,湖南省餐飲行業協會、紅網等協辦的「米粉大擂臺」我為家鄉米粉代言在長沙九所賓館四號樓西餐廳舉行。
紅油的香氣四溢和米粉的圓潤Q彈相得益彰,成了邵陽米粉的標誌,在朋友圈打卡也變成一種流行!
走過那麼多城市,最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是這一碗邵陽米粉...
熟悉的味道不只是味蕾的滿足,更是無盡的鄉愁...
「嗦」上一碗邵陽米粉,感嘆一句「就是這個味兒,我太想這碗粉了!」
小哥哥小姐姐們,來跟著小編一起助力投票,轉發朋友圈pick邵陽米粉吧!
「選我選我,我超好吃!」
你不投我不投,邵陽米粉何時能出頭!
一起來助力!送邵陽米粉出道!
投票點這裡!湖南米粉大擂臺|我為家鄉米粉代言
【成員2號:老武崗銅鵝粉】
成員介紹:
大約在唐朝以前,武岡同保山(又名銅寶山)寺庵裡有一位僧人外出化緣,捕獲到一對野天鵝,將它們精心飼養在沒底江畔。此後數量增多,庵裡僧人又將其贈送給附近農戶飼養。周圍群眾見這種鵝的肉特別好吃,又容易侍候,也跟著大養起來。這兒環境特好,到處有溪流草地。
野天鵝經過多年數代繁殖、馴化,終於成了一種新的禽類品種。因其喙、蹠、蹼呈橙黃色或青灰色似黃銅或青銅,鳴叫聲洪亮似打鑼,又因其與銅寶山有緣,故稱之為武岡銅鵝。
老武崗創始人劉小平,少年隨父親在民間做鄉宴,四十多年尤憶當年父親的一碗鵝湯,後親嘗全國各地百十餘種湯粉,無數次親自調試改良,可謂:千錘百鍊始成鋼,百湯嘗盡成一湯。
成員特點:
銅鵝營養價值高,肉質鮮嫩,回味濃醇。
老武崗堅持現熬鵝湯,更加注重健康飲食的今天,老武岡用心選用天然高質的食材,文火慢燉,熬煮出一碗最有人情味的鵝湯米粉。
參賽宣言:
從一道民食記憶,到一門小生意,再到一個大事業,用時間、用良心、用堅持為天下食客做好一碗粉。
【成員2號:南門口王師傅米粉】
成員介紹:
百年相傳的武岡米粉位於武岡市梯雲橋旁的南門口米粉店前身是始創於清朝光緒六年(1881年)的德和粉館,一百多年來制粉、炒粉工藝一脈相承到現在。
成員特點:
武岡米粉的每一碗米粉都要通過「過三關,蓋八景」這一道嚴密的烹煮工序,只有這樣做出來的武岡米粉既能保持了米粉筋力韌性,又能將各位作料的味道慢慢滲入到米粉中,這種做法在全國都是獨有的,也是武岡米粉能夠長盛不衰的原因。
參賽宣言:
「用心做人,匠心煮粉」。
為「邵陽」點亮紅心,助力邵陽米粉!
「選我選我,我超好吃!」
投票點這裡!湖南米粉大擂臺|我為家鄉米粉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