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鐘內可完成6節編組列車定員1408人疏散;地鐵站臺和車廂內「禁止飲食」
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地鐵4號線列車司機室前端將開啟「逃生門」,疏散乘客。這種獨特的緊急疏散門設計,在國內(除香港)是首次應用。
「緊急停車按鈕」乘客勿碰
4號線首節車廂和司機室的連接處設有緊急出口按鈕,如發生意外,乘客按下按鈕可進入司機室。司機解開門鎖後可自動操作直至把疏散坡道完全伸展成為下車坡道,供乘客疏散。
「為增強安全性,加快通過速度,疏散坡道放棄了過去的階梯設計,改為平緩防滑坡道。」工作人員說,該設計可滿足30分鐘內完成6節編組列車定員1408人的疏散任務。
除了緊急疏散門,一些在北京地鐵中從未出現的新元素也將在4號線開通後一一亮相。
比如「緊急停車按鈕」。當遇到火災等極端意外情況時,工作人員憑鑰匙開啟按鈕後,隧道中行駛的車輛會收到信號並及時停車,不再進站,以免事態擴大。
當然乘客不能觸碰這個按鈕,紅色按鈕下方也有醒目的中英文提醒:「非法使用承擔法律責任」。
喝水等常規行為不會制止
習慣在地鐵裡吃東西的乘客也要注意了,當你在4號線內進食時,可能會有站務員上前勸阻。
在4號線的站臺和車廂裡,「禁止飲食」的標誌隨處可見。
由京港地鐵公司負責運營的地鐵4號線,引入了一些香港地鐵的經營理念,其中就包括「禁止飲食」。
京港地鐵一名工作人員解釋說,地鐵車廂內比較擁擠,乘客在此進食,一是不利於保持環境衛生,二是熱的食物、飲料,可能燙傷其他乘客。此外,手持食物時,乘客自身也不容易在晃動的車廂內保持平衡,容易摔傷。
在香港,出於保持環境衛生考慮,有明確的法令禁止乘客在地鐵車廂內飲食,如勸阻無效,地鐵公司有權對乘客處以最高5000港幣的罰款。
京港地鐵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北京的實際情況,站務員只會對進食的乘客進行勸阻。當然,對一般喝水等常規行為不會制止,只有當乘客食用味道較大的食品並影響到其他乘客時,站務員才會上前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