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位於肥沃的杭嘉湖平原,不僅富甲天下,而且人文底蘊深厚。儘管當前處於長三角經濟發展的核心區域,但一直以來始終是文化氣息大於商業氣息。是世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更是「禪茶一味」思想的發源地。轄區內霞幕山的古「天湖庵」就曾名垂禪史,遠揚海外。
霞幕山位於湖州市西南25公裡處,山中靈氣充沛,風景秀麗,目前還處於未開發的純天然原生態。對於許多遊客來說,霞幕山沒有什麼印象,反而是位於山間的「陸羽古道」吸引了許多的戶外愛好者,陸羽古道是全國十大古道之一,相當於江南的「茶馬古道」,孕育了世界的茶文化。我們沿著陸羽古道上的「戶外指引」,來到霞幕山頂,見到了座落於山凹中破舊的「雲林禪寺」。寺廟周邊,滿山遍野都是茶樹,鬱鬱蔥蔥。
雲林禪寺,原名「天湖庵」,是韓國臨濟宗(現稱太古宗)的祖庭,也是一代宗師石屋清珙禪師的道場,為元代高僧石屋清珙所開創。據史料記載,天湖庵鼎盛時期有南、中、北三庵,「道俗緇素,戶履滿庭,納徒四至,竟成叢林」,說明了當時天湖庵的盛況,霞幕山也因此聞名天下。可惜,到了清代中期後,天湖三庵就逐漸衰落了。
霞幕山與天湖庵,因石屋清珙和和他高麗國的二位傳法弟子而名揚四海。石屋清珙是元代著名高僧,中國臨濟宗第十九世祖師,在中國禪學史和中韓禪學關係史上都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和影響,首參天目山高峰原妙禪師而道名遠揚。兩位弟子中,其中一位是高麗國師太古普愚禪師,得到了石屋禪師印可,傳以袈裟和禪杖,成為中國臨濟宗第二十代祖師,韓國臨濟宗(現稱太古宗)第一代開山祖師;另一位高麗國弟子是白雲景閒禪師,為高麗「無心禪」創始人。
石屋禪師被尊稱為「僧中之仙」,其禪學思想精深高妙、究竟廣博,但他同時又是一位與眾不同的「禪茶僧」。他的茶道文化和「禪茶一味」思想逐漸深入民間、走向海外,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的茶文化和禪宗思想的發展,也為韓國的禪宗和茶道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上世紀九十年代,韓國禪茶界人士多次進山尋訪三位先人的法跡後,曾經被淹沒的霞幕山佛、禪、詩、茶文化才被引起關注。
如今的霞幕山頂視野開闊,連綿碧綠的萬畝茶園,滿目蒼翠,茶園中金黃色瓦屋頂的「雲林禪寺」建築群朝著東南方相嵌其中,那是在原天湖庵「南庵」的遺址上建立起來的。山門處有幾棵合抱的古木,和一個陳舊的放生池,萬壽亭旁曾經十三層的金靈千佛塔早已倒塌,僅剩底座。雖然寺廟小而舊,已今非昔比,而且只有2名僧人在維持日常,但寺內各種結構還算俱全。
「莫幹山景,霞幕山水」,霞幕山風景秀麗,保持著一千多年前的純天然風景,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唐代隱逸詩人張志和:「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指的就是霞幕山。那麼,您知不知道霞幕山?有沒有來過湖州遊玩?以後會不會去「禪茶一味」發源地之一的霞幕山頂看看?歡迎您的精彩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