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著名的的八大寺廟,佛教八大門派的祖庭

2020-12-06 佛系物語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其中佛教文化更是傳承許久十分昌盛。而在佛教文化的眾多特質當中,寺廟作為其中的載體無疑是最為顯著的一個標誌,能夠深刻展現出佛教文化的特色與精髓。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最著名的八大寺廟,每一座都古老無比香火旺盛,佛教八大門派的起源。

1、法華宗發源地──浙江國清寺

法華宗又稱天台宗。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稱天台宗。天台宗是中國最早的本土化的成熟佛教宗派,並於9世紀初被日本僧人最澄傳到日本。

天台宗創始人智覬(538—597年),俗姓陳,18歲出家,聰明好學,23歲拜慧思為師。公元567年到金陵(今南京)。不久,開始講《法華經》。智覬認為大乘佛教《法華經》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眾經中最重要的一部經。《法華經》認為人人都具有佛的本性,這是與生俱來的。如果通過修行,克服各種貪慾,轉迷為悟,人人都可以覺悟成佛。

天台宗學統自稱有九祖: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章安大師)、智威、慧威、玄朗、湛然。另有以慧文禪師為初祖,或以智顗大師為初祖。智顗大師為慧思禪師之徒,承繼中國南方的禪觀,與北方三論宗的中觀見,尊奉《妙法蓮華經》,因此也被稱為法華宗。

國清寺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城關鎮,始建於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寺廟佔地面積7.3萬平方米。隋代高僧智顗在國清寺創立天台宗,為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影響遠及國內外。鑑真東渡時曾朝拜國清寺。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經,從道邃學法,回國後在日本比睿山興建沿歷寺,創立日本天台宗,後尊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為祖庭。

國清寺現存建築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浙江天台國清寺與濟南靈巖寺、南京棲霞寺、當陽玉泉寺並稱中國寺院四絕。該寺曾駐錫不少有名高僧,包括唐一行法師、寒山、拾得、濟公和尚、日本東密開宗祖師空海大師、日本臺密開宗祖師最澄大師等。2006年,國清寺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禪宗發源地──嵩山少林寺

禪宗,又稱佛心宗,漢傳佛教宗派之一,始於菩提達摩,盛於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後成為漢傳佛教的主流,也是漢傳佛教最主要的象徵之一。漢傳佛教宗派多來自於印度。其核心思想為:「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六祖壇經》《五燈會元》等是禪宗的佛經,《百丈清規》是禪宗的律。撰寫《百丈清規》的百丈禪師認為《瑜伽菩薩戒》和《瓔珞菩薩戒本》雖屬大乘,卻只是佛陀根據印度情況而制定的戒律,墨守成規會顯得生搬硬套。因此百丈禪師根據風情、地理、人士風俗等,博採大小乘戒律中適合中國國情的合理部份,制定出一部新的管理制度,這就是《百丈清規》。

慧能傳承的禪宗,讓中國人知道佛教不從外來,如眾生的佛性本具。得佛心者知佛不從外得,信佛教不從外來。印度達摩西來傳的就是這個心印。慧能指出佛性人人皆有,創頓悟成佛之學,一方面使繁瑣的佛教簡易化,一方面也使從印度傳入的佛教中國化。因此,他被視為禪宗的真正傳承人。

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於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叢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與都城洛陽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佔地面積約57600平方米,現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門釋永信。

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漢傳佛教的禪宗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被譽為「天下第一名剎」。因其歷代少林武僧潛心研創和不斷發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揚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說。

3、華嚴宗發源地──長安縣華嚴寺

華嚴宗,又稱賢首宗,漢傳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華嚴經》為所依,故稱為華嚴宗。以唐之帝心杜順和尚為始祖,雲華智嚴法師為二祖,賢首法藏法師為三祖,清涼澄觀法師為四祖,圭峰宗密禪師為五祖。宋朝加入馬鳴、龍樹而為七祖。實際創始人是法藏,但傳統上以龍樹菩薩為初祖。因法藏受封賢首國師,故此宗或稱為賢首宗。

大唐道璇律師於日本天平八年,齎《華嚴宗章疏》入日本,新羅之審祥往大唐,從賢首學華嚴,後至日本,住於大安寺。日本始有華嚴宗。十宗略說華嚴為經中之王,秘於龍宮,龍樹菩薩乘神通力誦出略本,流傳人間。

華嚴寺位於大同古城內西南隅,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兼具遼國皇室宗廟性質,地位顯赫。後毀於戰爭,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寺院坐西向東,山門、普光明殿、大雄寶殿、薄伽教藏殿、華嚴寶塔等30餘座單體建築分別排列在南北兩條主軸線上,布局嚴謹。

華嚴寺佔地面積達66000平方米,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4、密宗發源地──西安大興善寺

密宗,中國佛教宗派之一,由印度傳來,可分為兩派,一為胎藏界,一為金剛界。唐一行得兩宗真傳。唐惠果長老時,將密宗傳於日本空海。日本密宗,分為東密與臺密。包含真言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秘密乘、金剛乘等宗派。佛教密宗綜合了各國家地區密宗的傳承。八世紀時印度密教,由善無畏阿闍梨、金剛智阿闍梨、不空法師等宗派祖師傳入中國,並傳僧一行。僧一行從此修習傳授形成密宗,被稱為密宗領袖,並著有《大日經疏》,為《大日經》的註解。此宗派依《大日經》、《金剛頂經》等建立三密瑜伽,事理觀行,修無上本尊秘法。

密宗以密法奧秘,不經阿闍梨親自灌頂,不經阿闍梨親自授三昧耶戒,並持執不怠,不經傳授不得互相傳習及顯示非密宗信眾,因此稱為「密宗」。

由於三武滅佛等歷史原因,從唐朝以後,密宗在我國幾乎沒有完整的傳承。正如近代大德虛雲長老在自述年譜中所說——密宗一法,經一行禪師發揚之後,傳入日本,我國即無相繼之人。 直到1991年,臺灣大毘盧寺成觀法師,至日本真言宗的總本山、高野山(弘法大師所創之真言宗總本山),修學真言宗密法。 密宗是大乘八大宗派之一。

虎衣明王(藏語稱為達拉美巴 第一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是密宗三大師祖之一,他在以五勝金剛為主的修法中對所修法門作了詳細闡釋、編撰、結集、研究,將父續密法與母續密法相結合,並傳授給智藏龍師,稱為子續密宗,也就是大圓滿修法。

大興善寺,「密宗」祖庭,是隋唐皇家寺院,帝都長安三大譯經場之一,位於長安城東靖善坊內(今西安市小寨興善寺西街)。《長安志》卷七載:「寺殿崇廣,為京城之最。」大興善寺始建於晉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已1700餘年歷史,是西安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開皇年間擴建西安城為大興城,寺佔城內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興」二字,取坊名「善」字,賜名大興善寺至今。隋開皇年間,印度僧人闍那崛多、達摩笈多等先後來長安,在大興善寺譯經弘法。

唐開元年間印度僧人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先後駐錫本寺,翻譯經典,設壇傳密,再經一行、惠果傳承弘揚,形成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寶庫――唐密,後來又經空海、最澄等傳之日本、韓國,再傳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流布廣泛,影響久遠,大興善寺成為舉世公認的中國佛教唐密祖庭。 隋唐時代,長安佛教盛行,由印度來長安傳教及留學的僧侶在寺內翻譯佛經和傳授密宗,大興善寺因此成為當時長安翻譯佛經的三大譯場之一,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2015年5月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陪同印度總理莫迪參觀大興善寺。

大興善寺是一座具有中外影響的古剎,1956年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

5、法相宗發源地──西安大慈恩寺

法相宗(又稱唯識宗、俱舍宗、慈恩宗)是中國眾多佛教派系中以法相立宗的大乘佛法派系,也是直接修證和修煉佛法的融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最高佛學宗派。法相宗源起於到印度遊學18年而後回國的唐代高僧玄奘,是玄奘全面學習印度佛教理論和全程考察釋迦如來業跡、了悟佛及佛法之後而創立的有益於修行、修煉、修持的方便之門。法相宗微妙玄通,深不可識,非專業人士難以窺其奧妙。唯真正懂佛法、知佛性、明佛理的人可以由此踏上坦途。

大慈恩寺,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法相宗祖庭,唐長安三大譯場之一,已有1350餘年歷史。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最著名、最宏麗的佛寺,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創建慈恩寺。玄奘在這裡主持寺務,領管佛經譯場,創立了漢傳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識宗,成為唯識宗祖庭。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又是玄奘親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國內外佛教界的重視。

1961年3月4日,大慈恩寺大雁塔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初,大慈恩寺被評為首批全國4A級旅遊景區。2014年0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大慈恩寺內的大雁塔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6年5月14日,世界上現存唯一一株玄奘手植的娑羅樹子樹,經多年培育,成功移植到西安大慈恩寺。

6、淨土宗發源地──山西玄中寺

淨土宗,漢傳佛教十宗之一。根源於大乘佛教淨土信仰,專修往生阿彌陀佛淨土之法門而得名的一個宗派。淨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目的的宗派。因本宗以稱念佛名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藉著彌陀本願的他力,往生於西方極樂淨土,所以又稱為念佛宗。中國淨土宗從廬山慧遠大師倡導淨土思想,歷經北魏曇鸞、唐朝道綽、慈愍等大師的大力推弘,隨著時代的遷移,愈為後代人所奉行,是影響中國佛教民間信仰最為深遠的宗門。

唐武宗滅佛後,不少宗派一蹶不振甚至消亡,但淨土宗卻呈現出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強大生命力,宋代開始的禪淨合流,帶動了天台、華嚴、法相和律宗同歸淨土。明清以後,淨土宗更是一枝獨秀,成為中國民眾宗教信仰的中心,一句「阿彌陀佛」,不僅是中國佛教的名片,也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玄中寺位於山西省交城縣西北十公裡的石壁山上,始創於北魏延興二年(472年),建成於承明元年(476年)。因此地層巒疊嶂,山形如壁,故又改名「石壁寺」。

從北魏到隋唐,玄中寺先後駐錫過中國佛教淨土宗的三大祖師,彌陀淨土信仰從士人階層迅速向中國民間流傳,進而開宗立派,並遠播朝鮮、日本,玄中古寺成為繼廬山東林寺之後,中國佛教淨土宗的又一個祖庭。

1983年,玄中寺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12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級旅遊景區。

7、律宗發源地──長安淨業寺

律宗,因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實際創始人為唐代道宣。復因道宣住終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稱。

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也稱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實踐;戒相是戒的表現或規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該宗的主要學說是戒體論。戒體是受戒弟子從師受戒時所發生而領受在自心的法體。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構成一種防非止惡的功能。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論。

淨業寺,「律宗」祖庭,為樊川八大寺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終南山北麓,距西安市約35千米。《長安古剎提要》載:「律宗之淨業寺,猶相宗之慈恩寺也。因道宣住終南山,又稱為南山宗,今寺為各叢林之冠。」

淨業寺建於隋朝,唐初為高僧道宣的弘法道場,因而成為佛教律宗祖庭。律宗後由道宣再傳弟子鑑真傳到日本,成為日本律宗的始祖。後世研習律經,都以道宣的解釋和規定為依據,至今中國出家的僧徒仍大多以道宣的學說為自己持戒的楷模。

淨業寺是國務院確定的142座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寺外峰頂上有道宣律師舍利塔巍然屹立,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8、三論宗發源地──南京棲霞寺

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因據印度龍樹《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 《百論》三部論典創宗而得名。又因其闡揚「一切皆空」、「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後秦鳩摩羅什傳譯《三論》,盛倡龍樹、提婆之學,為創立三論宗奠定了理論基礎。後來,南朝劉宋時僧朗將鳩摩羅什、僧肇的學說傳入江南。僧朗弟子僧詮,僧詮門人法朗,數代相傳,教義漸趨成熟。法朗門人吉藏集鳩摩羅什、僧肇、僧詮、法朗等人的三論學說的大成,創立三論宗。吉藏門下有慧遠、碩法師等,碩門人有元康,繼續弘揚「三論」。但是流行不久,該宗即漸趨衰微。

棲霞寺位於南京市棲霞區棲霞山中峰西麓,又稱棲霞古寺,始建於南齊永明二年(484年),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四大名剎之一,佛教「三論宗」的祖庭,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朝時期與雞鳴寺、定山寺齊名,是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

南齊永明二年(484年),平原居士明僧紹隱居江乘攝山(即棲霞山),因舍宅為棲霞精舍以居之,是為棲霞寺之始;南梁僧朗於此大弘三論教義,被稱為江南三論宗初祖;隋朝高祖時期於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詔以蔣州棲霞寺為首;唐朝高祖時期時稱功德寺,規模宏大,與山東靈巖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國清寺並稱天下四大叢林,高宗時期御製明徵君碑,因敕改功德寺為隱君棲霞寺;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重建,賜額稱棲霞寺;清朝乾隆年間五次南巡,均駐蹕棲霞寺,撥幣增建法幢,達二千餘間,殿閣宏麗,冠絕東南。

1983年4月,棲霞寺被確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同年創建中國佛學院棲霞山分院;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列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相關焦點

  •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祖庭知多少?其中六個在西安
    大興善寺是著名的隋唐皇家寺廟,在佛教界地位非常高,貴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密宗祖庭寺廟。除了密宗祖庭大興善寺之外,八大宗派都是那些?他們的祖庭之地都分別是什麼呢?對於中國來說外來宗教,從西漢時期傳入我國,經過數百年的發展,經過幾代中國僧眾的努力,佛教也早已經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已經是成為了體系嚴密,宗派類別齊全的宗教。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通常上講就是:性、相、臺、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 佛教八大宗派祖庭:雖很多已成為旅遊景區,但仍是教眾心中聖地!
    那麼,佛教八大宗派的祖庭分別在哪裡?佛教八大宗派的祖庭:1、三論宗祖庭:草堂寺草堂寺,「佛教八宗」之一「三論宗」祖庭,是中國第一座國立翻譯佛經譯場,也是佛教三大譯場中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譯場,是佛教中國化的起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戶縣圭峰山北麓。
  • 漢傳佛教八大宗派 ,一首偈子可以概括!【圖說漢傳佛教八大宗派祖庭】
    佛教的八大宗派雖是中國佛教的產物,但其根本依據均不離佛所說的教法。每派都有其完備的體系和經典理論依據。《華嚴經》起源於印度,傳到中國之後,經過中國祖師大德的智慧的融合,將華嚴法界緣起的思想發揮得最圓融最究竟,並提出種種的觀法,寓哲理於實踐中。由於歷代大德對華嚴思想所作的創新與發明,使華嚴哲學在中國佛教史上開出了奇葩,而成為中國佛教的傳統信仰。即所謂「傳統華嚴」。「修身律」開示了律宗的特色。律宗以研習及傳持戒律而得名。
  • 中國大乘佛教八大宗派祖庭巡禮
    漢傳佛教在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禪宗、淨土宗、華嚴宗等八大佛教宗派。 「 漢傳佛教八宗祖庭的最大歷史貢獻,是在八宗祖庭創造了漢傳佛教八宗。
  • 浩浩宗風傳法脈·巍巍祖庭蘊哲思 《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
    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叢書,但既全面系統又通俗易懂地闡釋中國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及其祖庭的叢書這還是第一部。大家都知道,佛教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不了解佛教就不可能對中華文化有透徹而準確的理解。而一提起佛教,大家往往都會說,中國佛教有三論宗、唯識宗、淨土宗、律宗、華嚴宗、密宗、禪宗、天台宗等八大宗派,不懂這八大宗派就難以理解中國佛教。此言不虛,八大宗派是中國人選擇和理解印度佛教的結晶,不但代表著佛教的中國化,而且形成了中國佛教最深厚的理論支撐,是塑成中國特色佛教文化的靈魂。
  • 佛學常識:佛教八大宗派你了解多少?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佛教也不是只有一門一派,佛教是有八大宗派的,但是對這些宗派你又了解多少呢?佛教八大宗派:三論宗(法性宗),瑜伽宗(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天台宗(法華宗),賢首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真言宗)三論宗(法性宗)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學習三論的僧侶,通常也會兼習其他書籍。
  • 西安是個神奇地方 佛教八大祖庭這裡有六個 今天來看看香積寺
    佛教最早發源於印度,後來通過文化交流逐漸傳入中國,今天中國信佛的人士也非常多了,這些信眾都會在重大日子到各自的佛教祖庭去拜謁,目的地大多是一個地方——西安,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神奇地方?西安這個二線城市居然有佛教八大祖庭的六個。今天,就一起看看淨土宗的祖庭香積寺吧。
  • 埋藏於西安的千年古剎,盛名遠播海外,佛教八大宗派之密宗祖庭!
    青龍寺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祖庭,是唐朝佛教真言宗祖庭。1996年,青龍寺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時候的長安城,是「佛教第二故鄉」,擁有漢傳佛教「四大譯場」,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中的六個都起源自西安。大家都知道,中國在唐朝盛世時期,是世界上的超級聖國。許多國家都來中國學習與取經,日本就是一個特別崇拜唐朝的國家,當時日本什麼都以唐朝的標準為標準,包括漢字,文化,以及佛教影響都比較大。
  • 陝西十大著名寺廟排行榜 陝西香火旺盛的寺院 陝西最靈驗的寺廟
    陝西以悠久的歷史著稱,千年文化的積澱,讓佛教文化也在這裡根深蒂固。枝葉繁茂的菩提樹下,是隨處可見的寺廟。佛教文化的璀璨也令陝西的寺廟景點吸引著成千上萬的遊客來訪,那麼你知道陝西有哪些寺廟嗎?3、大慈恩寺大慈恩寺位於唐長安城晉昌坊(今陝西省西安市南),是中國佛教唯識宗(又稱法相宗、俱舍宗、慈恩宗)的祖庭,唐長安三大譯場之一,迄今已歷1350餘年。大慈恩寺是唐長安城內著名、宏麗的佛寺,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為了追念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創建慈恩寺。
  • 揭秘: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的來源!
    中國佛教文化源遠流長、佛教歷史更是綿延兩千多年,在其漫長的傳播與發展過程當中,根據對佛教經典理解與修行方法的不同,慢慢地分裂出不同的流派。這些流派大多是自古有之,更甚者就來源於古代佛教外籍僧人的傳播,直到今天在漢傳佛教中,影響力或者說名氣比較大的,有八大門派:三論宗、法相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
  • 盤點河北省人氣最高的八大寺廟,第一名竟然免費參觀
    河北省佛教歷史悠久,自西漢末年傳入以來出現了一大批名寺古塔、大德高僧及重要的佛教流派,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下面我來盤點一下河北省內人氣最高的八大寺廟,看看你去過沒有?普寧寺又稱大佛寺,建於清乾隆時期,是乾隆皇帝為會盟的蒙古王公修建的一座藏傳佛教寺廟,也是我國北方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整個寺廟建築精美恢弘,寺內曾有眾多高僧造訪加持。普寧寺的前院是漢式建築,後院則是以壯觀的大乘之閣為中心的藏式建築。參觀寺廟一定要看的是大乘之閣內的千手千眼觀音,觀音像高約三十多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極為珍貴壯觀。
  • 浙江省有名的八大寺廟,院內石雕精美絕倫(上篇)
    浙江是我國歷史發展的見證,其境內已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已經有一百多處,最古老的是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6000多年前的馬家浜文化,5000多年良渚文化,可以說新石器時代見證了浙江的歷史。這些所謂文化是靠什麼記載流傳下來的呢?就是石頭。由石頭打造的各式各樣的石器,上面書寫著當地的歷史。正因為石器是最好的文化載體,所以無論是從古至今的佛教寺院,都會雕刻擺放一些石制產品。
  • 西安周邊最值得一去的寺廟,你都知道嗎?
    西安周邊最值得一去的寺廟,你都知道嗎?西安在歷史上是中國佛教的中心之一,也是漢傳佛教的發源地之一,日本的佛教都是從西安傳過去的, 佛教幾個主要宗派在西安都有祖庭。西安周邊那些最值得一去的寺廟有哪些?一起看看吧。
  • 浙江八大寺廟的石雕之美
    正因為石器是很好的文化載體,所以無論是從古至今的佛教寺院,都會雕刻擺放一些石制產品。當人們細細遊覽省內的寺廟時,會發現石材雕刻品幾乎處處可見,而這八座有名的寺廟,院內的石雕更是精美無比。杭州靈隱寺。法喜寺是天竺三寺中規模大的一座寺廟,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在杭州有這樣一種說法,外地人參拜觀音菩薩去普陀山,本地參拜觀音菩薩的更傾向於法喜寺。參悟佛教思想的同時,不僅要注意觀察室內各個佛像、建築布局,也要注意看一下周邊的景觀、走過的每一步路都散發著佛教文化的氣息。
  • 盤點北京人氣最高的八大寺廟,其中兩座寺廟門票免費
    北京的寺廟很多,每逢傳統佳節或一些重要的日子,總會有很多人去寺廟中拜佛許願,同時這些寺廟也是遊客們喜歡參觀的地方。下面我來盤點一下北京人氣最高的八大寺廟,其中有兩座寺廟門票免費喲!法源寺始建於唐朝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原名「憫忠寺」,後來清雍正皇帝重修後賜名「法源寺」,是北京市區內最古老的佛教寺廟。法源寺內文物眾多,有著眾多遼明清時代的碑刻及佛像,是中國佛學院、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佛教文化和佛學研究的中心之一。
  • 寧波最著名的寺廟,已有1700多年歷史,還是日本佛教曹洞宗的祖庭
    我們坐了一個多小時的車才來到「天童寺」,但是這裡清新幽靜的環境一下就吸引了我,不愧是朋友口中所說的寧波最著名也是最有地位的寺廟,果然器宇不凡。天童寺始建於西晉永康元年,也就是公元300年左右,迄今為止已經有1700多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剎」。
  • 被稱為「眾剎之首」的古寺,雖是3A級景區,但卻是日本真言宗祖庭
    這種古文化的表達不僅僅是在古鎮或者名勝古蹟,在寺廟和古剎也是如此。今天,將介紹一個最近很受歡迎的西安寺廟景點——大興善寺。這個景區始建於公元226年,原名「遵善寺」,是我們所知的佛教八大門派之一。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至今仍是中國3a級景區,同時,隨著不斷的擴建,隋朝隨著西安的擴建而改名為大興寺,這個名字一直叫到現在,在西安的時間還是最多的。
  • 是峨眉山八大寺廟之一,也是峨眉山歷史最悠久的古剎之一
    寺中環境清幽,留存有大量歷史碑刻,其中最著名的是宋代書法家米芾手書的「第一山碑」。萬年寺,座落在峨眉山景區內,依山而建。 寺內人頭攢動,香火繚繞,十分火爆。據觀察,觀光攬勝的遊客要多於燒香拜佛的善男信女。萬年寺為峨眉山歷史最悠久寺院之一,很值得一看。
  • 中國最寬的山脈,橫跨四個省份,是金庸小說八大門派之一所在地!
    我們國家既有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高達8848米,又有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的河流長江,長達6280千米。而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是我國最長的山脈。這座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四川境內,全長約2500公裡,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裡,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裡。
  • 中國佛教華嚴宗祖庭長安華嚴寺重建啟動
    中國佛教華嚴宗祖庭長安華嚴寺重建啟動(圖片來源:資料圖)中國佛教華嚴宗祖庭華嚴寺十五日正式啟動修復重建工程。歷經千百年歲月,華嚴寺主體建築基本被毀,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祖庭寺院中,唯一尚未恢復重建的寺院。據歷史文獻記載,華嚴寺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公元六二七至六四九年),從出土建築遺蹟看,其建築年代最早可推到漢代。華嚴宗五代祖師在這裡住持寺院和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圓寂後在寺內建塔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