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華嚴宗祖庭長安華嚴寺重建啟動(圖片來源:資料圖)
中國佛教華嚴宗祖庭華嚴寺十五日正式啟動修復重建工程。
華嚴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距市中心以南十公裡,華嚴宗經由此傳播到日本、韓國等地,在佛教史上具重要的地位。歷經千百年歲月,華嚴寺主體建築基本被毀,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祖庭寺院中,唯一尚未恢復重建的寺院。
據歷史文獻記載,華嚴寺建於唐太宗貞觀年間(公元六二七至六四九年),從出土建築遺蹟看,其建築年代最早可推到漢代。華嚴宗五代祖師在這裡住持寺院和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圓寂後在寺內建塔供奉。一行、開元三大士在寺裡為世界佛教和天文學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華嚴宗初祖杜順大師倡導華嚴學說,在寺內依據《華嚴經》思想開創了華嚴宗。因高僧輩出,影響巨大,寺院一度成為「世界佛教中心」。
清乾隆年間,華嚴寺所在的少陵塬發生坍塌,華嚴寺主體建築基本被毀,僅存的杜順大師和澄觀大師舍利塔也因水土流失衝擊發生傾斜。據測量,杜順大師舍利塔目前已向南偏二十七釐米,向西偏十五釐米。在二00八年的四川汶川地震中,塔基處還出現了十釐米左右的裂縫。據了解,在下一步寺院的修建中,將對塔基處進行有效的保護性措施。
據華嚴寺主持寬昌法師介紹,恢復華嚴祖庭既是佛教界的歷史責任,也是海內外佛教界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願望。重建工程預計十年左右完成,以寺院傳統布局為主適當調整,根據地理環境將窯洞式建築和唐式建築相結合。整個寺院根據功能劃分為開放和封閉兩個模式,分三個區域體現。在中軸線上建造供四眾弟子進行佛事活動、朝聖禮佛的公眾殿堂「開放區」。左邊完善以僧人為主的修行、生活居住「封閉區」。右邊建造以信眾為主的學修、生活居住「封閉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