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國的魅力之都。它有著最高的東方明珠,有著繁華的經濟,有著燈紅酒綠的夜生活。
很多人說上海是個排外的城市,但是這裡的小吃文化則足以自證並非如此。上海的小籠,生煎,鍋貼,青團可是結結實實地俘獲了全國人民的心啊。那麼上海的特色小吃你都吃過哪些呢?
首先我們不得不說的就是上海生煎了,生煎包上海最出名的有兩家,一家是大壺春,還有一家是小楊生煎。大壺春是上海的老字號,他們家的生煎是屬於清水派,也就是裡面沒有湯汁的,肉餡頗多。小楊生煎是屬於渾水生煎,加了肉皮凍,咬開皮子,裡面有很多湯汁。
大壺春生煎是創於1932年,創始人叫唐妙權,他的叔叔正是蘿春閣的創立者,另起爐灶的唐妙權沒有完全複製蘿春閣的生煎做法,蘿春閣生煎的特色是皮薄餡大,湯汁濃鬱,唐妙權決定把大壺春的生煎定位於無湯生煎,這個別出心裁的定位成為大壺春的一大特色,一直延續至今。
作為上海地區特色傳統之一的生煎,上半部分是黃橙橙的芝麻和碧綠的蔥花,下半部分是煎的金黃的外皮。看起來,相得益彰,吃起來,鬆軟可口,越吃越香。
然後就是開洋的蔥油拌麵了,它是上海的著名小吃,最簡單的海派面點,卻是上海人最難捨棄的味道。看似簡單的蔥油拌麵,要想做的好吃也不容易。
開洋蔥油拌麵 是一道以麵條、豬油、黃瓜絲、蔥、姜、鹽、雞精、醬油、白糖、料酒、桂皮、大料作為食材製作而成的家常麵食。通常是將煮熟的麵條放上蔥油一起拌著吃。麵條有韌勁又滑爽,色澤鮮豔,潤滑爽口,蝦味鮮香,蔥香撲鼻,營養豐富,十分受人歡迎。
當然不能忘記的還有小紹興。「說起白斬雞,就數小紹興」已成為上海人的一句口頭禪。「小紹興」品牌創建於1947年,70年來獨領風騷,有著73歲的「小紹興」要想有位置,全靠搶,要想吃到美味,全靠分工合作,一人佔位,一人點單,這樣才能舒心的吃一頓美味。
白斬雞配白粥,是本地人的吃法。這可是店內的人氣明星,過了午時,便是一粥難求!用雞湯原汁和粳米熬成的粥,加入一點蔥末和雞油,再淋上一點秘制醬油,輕輕一拌,粘韌滑溜,鮮香入味。
小紹興雞粥是地道上海傳統小吃,整碗粥黃中帶綠,雞肉色白光亮,光是賣相就讓人賞心悅目,食慾大增。入口後,雞粥粘韌滑溜,鮮香入味,雞肉細嫩爽口,營養豐富,越吃越香。
有些老店經久不變,它早已不僅僅是美食,更多的是一份回憶,它積累了太多的市井故事,見證者著這個城市的興衰。不知道這些上海特色,大家吃過幾樣呢?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了,關注小gai不迷路,帶大家吃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