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懟」麥當勞懟出花樣的漢堡王,在中國玩數位化營銷也有一套

2020-12-17 知曉程序

今年 2 月,漢堡王發布了一則奇特的廣告《發黴的皇堡》:用鏡頭記錄了其招牌的皇堡在 34 天裡「變壞」的全過程,最後用一個長滿黴菌的皇堡引出了主題,「無人造防腐劑之美」。

漢堡王的這個廣告其實意有所指,對象當然是「老對手」麥當勞。在一些真真假假的故事中,麥當勞的漢堡有十年不腐敗的極端例子,所以「麥當勞一定添加了很多防腐劑」被玩成了一個梗。

老梗新用,漢堡王又玩了一次高級黑,而這只是它數十年如一日地「懟」麥當勞的一個常規操作。調侃市場份額佔優的對手,也讓漢堡王的品牌形象更加鮮明,漢堡王在美國做過一次市場調查,讓顧客用卡通形象形容兩家快餐巨頭,結果很有趣,麥當勞是白雪公主,漢堡王是怪物史萊克。帶有進攻性的「真我」(Authentic)也是漢堡王企業精神的一部分。

漢堡王中國也是一個頗有進攻性的團隊。外賣平臺剛興起時,漢堡王中國就積極接入了餓了麼,成為第一家加入第三方外賣平臺的跨國快餐品牌,這也被漢堡王中國視為其數位化轉型的第二個階段,「對漢堡王來說,最早的數位化是接入(非現金)支付,沒有支付寶、微信的時候,很多人用信用卡。」

所謂的數位化轉型,是指利用現代技術和通信手段,改變企業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方式。零售行業的數位化,更多體現在人(消費者)、貨、場關係的重塑上,企業內部全流程的改造使得業務可以全渠道展開,消費者行為的數位化則可以讓企業更了解每一個客戶,讓服務更精準、智能。

和微信、支付寶的合作,被漢堡王中國視為其數位化的第三個階段,超級平臺的海量用戶和公眾號/生活號、小程序等工具,為漢堡王連接消費者帶來了更好的便利和更大的想像力,而支付寶這樣的中心化流量平臺,甚至可以為漢堡王帶來最直接的好處——更低的獲客成本。直到今天,漢堡王最大的營銷支出依然是傳統的群發簡訊。

今年 1 月,知曉程序探訪了漢堡王中國總部,連接了其數位化營銷團隊從 1 個人成長為十餘人的故事,以及它在支付寶上探索出的增長之道,這可能也是中國快餐企業的一個範本。

快看精華版:

用戶需求和消費場景的變化是推動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根本因素;

連接消費者,讓消費者獲得一致、便捷的體驗,是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關鍵;

組織架構要隨數位化轉型改變,當然核心是滿足消費者變化的需求;

對漢堡王這樣的快餐企業來說,微信的去中心化適合商家自有渠道獲取會員,小程序則更多體現在功能性上;

支付寶的中心化流量對快餐企業價值巨大;

支付寶內的頻道、阿里體系內的其他 app 可以組成多中心化的節點,每個節點都需要關注

為什麼要做數位化:核心是 C 端需求

「餓了麼第一次跟我們接洽的時候,(儘管)當時有很多問題,但我們當時就決定要合作。」漢堡中國數字營銷總監於學濱告訴知曉程序,儘管一開始最簡單的對帳不齊,就讓財務系統抓狂不已,漢堡王也成為第一家和第三方外送平臺合作的「洋快餐」品牌。

在外賣平臺崛起前,漢堡王已經有 400 電話點餐服務,美團和餓了麼的好處是可以更便利地連接消費者,而且外賣平臺也被稱為「餐飲行業的電商」,可以保證消費者在不同的地方體驗到一致的服務。

這正是漢堡王在數位化轉型時追求的兩個目標。於學濱把數位化的源頭歸結於「從有計算機開始」,零售企業不斷嘗試把業務流程搬到線上,過去這個過程被稱為「信息化」,最近幾年,這個過程又被冠以「數位化」的名號。

在於學濱看來,數位化和信息化的最大差別在 2C 端,後者針對企業內部,前者則更多針對消費者:信用卡支付讓消費者擺脫了現金,微信和支付寶則讓人擺脫了現金和銀行卡,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門店開始引入大屏點餐設備,甚至可以讓消費者脫離手機。

作為和消費者距離最近的行業,零售企業的所謂「數位化」,本質上是藉助技術,讓消費者的體驗更加便捷、友好。

因此,數位化的進展和技術發展的不同階段息息相關,而在當下,由微信、支付寶主導的公眾號、生活號、小程序,以及和數字支付技術相關的收銀設備、營銷方式的演進,在連接消費者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微信和支付寶也在主動推動這個趨勢的發展。2019 年,兩家數字支付的巨頭都提出了類似的概念,即希望在電子支付之外,成為線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助手;2020 年,支付寶更是推出了大版本更新,希望由支付工具平臺全面轉型為數字生活開放平臺。

雙方目前的結合點中,國民級網際網路平臺的海量用戶以及和支付相關的優惠券、信用支付、刷臉支付、會員等能力,為零售企業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獲取用戶提供了便利。

對漢堡王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平臺對會員數的拉動。目前漢堡王的銷售額中,有 40% 來自會員的貢獻,如果加上 30% 由外賣貢獻的銷售額,以及較分散的如口碑、天貓券等渠道,數位化渠道對漢堡王的貢獻可能接近 80%。當然,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線下門店顧客的轉化。

漢堡王將一個手機號視為一名獨立的會員,會員意味著一次消費可能是下一次消費的開始。於學濱告訴知曉程序,目前最有效的促銷方式依然是向會員群發簡訊,這也是漢堡王中國每年最大的營銷支出;而在微信、支付寶上,漢堡王就有了更多的觸達用戶的「觸點」,公眾號、小程序以及它們承載的優惠券、訂閱消息等,可以在更多的場景下刺激用戶再次消費;同時,消費行為的數位化也會讓漢堡王對顧客更加了解,以在未來提供更精準、個性化的服務。

「也許在有生之年,我們就可以看到用腦電波提出需求了,這些都跟消費者有關。」

「我們是快消品牌,其實消費端決定了我們幾乎所有的東西,包括我們的架構。」消費場景的變化也在影響漢堡王中國內部的架構,於學濱剛加入漢堡王時,數位化營銷團隊只有他 1 個人,五年後的今天,這個團隊已經有 12 人,他把這個團隊看成一個網際網路公司,核心目標就是解決數位化營銷的技術問題,以及協調與其他部門的關係。

例如,和營銷部門相比,過去採購部門通常反應速度較慢,但現在的促銷活動對採購影響特別大,最簡單也最重要的問題是,促銷會不會導致斷貨?

中國數位化的高速發展也在促使漢堡王中國更加本土化,「過去我們的 POS 系統是用美國最先進的系統,但是中國變化太多了,我們要改流程、增加新的功能的溝通成本非常高,所以我們現在找了最擅長做 POS 的本土供應商。」

微信的去中心化和支付寶的「多中心化」

微信和支付寶平臺屬性的不同,讓它們在很多地方體現出截然不同的特點,針對不同的平臺採取相應的措施,就成了零售企業的數位化團隊的重點。對漢堡王來說,微信和支付寶承擔的角色也各有分工。

漢堡王中國最先做了微信小程序,作為一個國民級的社交軟體,理論上它更適合裂變和分享,但是在後續的實踐中於學濱發現,從微信小程序轉化的會員數並不多,小程序更多承擔了功能性的作用,為通過公眾號、搜索以及掃描餐廳二維碼而來的顧客提供點餐服務。

因為去中心化的特點,微信是商家用自有渠道吸引顧客和會員的絕佳場所。對漢堡王來說,公眾號以及餐廳內的二維碼是最重要的獲取會員的渠道,海量用戶加消費者既有的掃碼習慣,微信對漢堡王有巨大的貢獻。

微信也提供了很多工具供商家獲取公域流量,例如和用戶特徵相結合的朋友圈廣告,不過於學濱認為這並不適合漢堡王,「朋友圈廣告投資回報率不是特別高,我們是一個快餐類品牌,本身自帶流量,我們每天服務五十萬人。朋友圈廣告可能對奢侈品或者客單價更高的品牌來講很有效,但對我們不是,我們的朋友圈廣告更多在 branding 層面,很少是直接銷售層面的東西。」

支付寶小程序則完全不同。2019 年六一,漢堡王和支付寶會員聯合舉行了「六一寶貝節」,上線了經典的貪吃蛇小遊戲,吃了東西不斷長大的貪吃蛇,暗合漢堡王可以無限加層的皇堡,用戶玩遊戲達到一定的分數,就可以免費獲得一個漢堡。活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類似這樣的中心化節點,每一個都可以為漢堡王帶來巨大的流量。例如和支付寶合作的「雙十二」活動,漢堡王的「一元小皇堡和薯條」活動,在限定只有會員可領的前提下,有超過 400 萬人領取了權益,最終核銷超過 20 萬,帶來 210 萬新會員,銷售額超過了 800 萬元;和螞蟻森林的合作,帶來了 150 萬新會員,「支付寶每個渠道都是上千萬、上億的流量,這個對於我們品牌來講價值非常大。」

改版後的支付寶更強化了生活服務的地位

除了支付寶內部,天貓、餓了麼、高德地圖等,都有可能成為新的中心化節點,而小程序就承擔了讓創意「出圈」的任務。目前,支付寶小程序已經升級為阿里小程序,並將陸續在阿里體系下的多個超級 app 中打通,不同的端的消費者都可以通過消費者獲得一致的體驗。例如用戶使用高德地圖導航去漢堡王,可以直接在地圖上領券,甚至點餐後到店領取。

於學濱將支付寶平臺的特點總結為「多中心化」,它可以覆蓋更多的消費場景,同時和不限於會員、顧客之外的更廣大人群互動,後者對快餐企業獲客有巨大的作用。

「有一次有一個特別大的平臺跟我說有特別好的獲客方案,加一個微信粉絲大概九塊錢,我們一定是付不了這個成本的。還有很多客單價更高的行業,比如醫美,一個會員成本 150 塊,當然醫美的客單價很高,但這樣的成本對我們快餐行業來說難度非常高,怎而獲得用戶和流量?平臺的活動就非常重要。」

相關焦點

  • 漢堡王說:懟麥當勞,我可是最專業的
    專注懟麥當勞60年其實,漢堡王和麥當勞之間的競爭由來已久,而漢堡王用各種廣告懟麥當勞,是從在座的各位還沒有出生的60年前就開始了。我們來看看幾個最典型的例子。上世紀80年代,漢堡王直接打出了「完勝麥當勞的美味」的口號,還拍了一套挑戰意味濃厚的廣告:麥叔叔本人都喬裝打扮地來漢堡王買漢堡,因為漢堡王家的更好吃。當然,麥當勞也不是個只會受氣的包子。面對漢堡王的挑釁,麥當勞曾推出一則廣告:在公路旁豎起一座牌子,上面寫著前方麥當勞5公裡,並在旁邊豎起一座指示牌表明距漢堡王256公裡。
  • 麥當勞漢堡王終於正面互懟了!
    在漢堡王頻繁懟麥當勞,還經常因此獲得坎城創意節獎項後,麥當勞終於主動出擊了。幾天前,麥當勞攜手TBWA比利時,在漢堡王的新店店面旁邊,安裝了一款戶外廣告,詢問消費者「由國王服務,還是像國王一樣被服務?到麥當勞來感受我們的餐桌服務吧。「不僅用非常有視覺衝擊的大字設計,還用麥當勞的logo」M「組成了王冠的樣式,左邊選擇麥當勞上菜只需2分鐘,右邊選擇漢堡王需要5分鐘。
  • 麥當勞和漢堡王用戶外廣告互懟,誰贏了?
    實際上,這種不動聲色的「互懟」,只不過是兩者間長期掐架的一點水花而已。幾年前的某個萬聖節,漢堡王為店面精心準備了一套「鬼怪裝扮」:自己的門店打扮成麥當勞幽靈的樣子,就連包裝外都畫上了類似麥當勞logo的標記。
  • 漢堡王懟麥當勞的野路子盤點!快餐一哥的世紀之爭
    霸道總裁懟上我 分別成立於 1953 年的漢堡王和 1955 年的麥當勞可以說是在開始在同一起跑線上,但在 CHD Expert 和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的統計中,2014 年 6 月麥當勞佔全美漢堡市場的 34.3%,而漢堡王(15.4%)只有一半還不到而已。
  • 疫情也要懟起來,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上演營銷「三國殺」
    但不得不說,麥當勞香港的這一套平面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前幾年肯德基的一套「烈焰」平面稿,肯德基在稿件中通過烈焰來表現出產品的熱辣口感。 在洋快餐品牌中,廣告創意上玩的最「野」的依舊是漢堡王。無論是針對疫情,還是針對老冤家麥當勞,各地的漢堡王在傳播上都相當及時,值得廣告營銷人員進行借鑑。
  • 漢堡王強吻麥當勞!相愛相殺為了啥?
    論和麥當勞相愛相殺,肯德基可能還不夠格,倒是漢堡王頭鐵到不行,懟天懟地懟空氣……這麼多年來,漢堡王打廣告就一個原則:噁心麥當勞! 這不又來了。
  • 和麥當勞「相愛相殺」,漢堡王玩出「碰瓷」新花樣
    而漢堡王與麥當勞「相愛相殺」的歷史足足有六十多年,但漢堡王每次的「碰瓷」不但不會引起消費者的反感,反而引起消費者的興趣,讓大家越發期待它又會玩出怎樣的碰瓷新花樣。到底為何如此?這給企業品牌提供哪些營銷新思路呢?我們來逐一解讀。
  • 麥當勞&漢堡王:握手言和了?
    表面上看起來,他們總是通過一些營銷事件抬高自家,然後順便懟一懟對方,隔三差五就幹上一架,每次還總是腦洞大開,一個比一個雞賊,不過雖然看起來是互撕,卻也是一種共贏,這不,表面上針鋒相對的老冤家,背地裡卻搞成了cp,猝不及防被塞了一口狗糧。
  • 經典「互撕」品牌營銷案例:漢堡王VS麥當勞,好基友相愛相殺60年
    經典營銷案例,不得不提麥當勞和漢堡王這對好基友了,這對老冤家在營銷上已經是相愛相殺近60年,我們每每談起「互撕」的品牌,必然不會忘了這倆。他們總是通過一些營銷事件抬高自家,然後順便懟一懟對方,隔三差五就幹上一架,每次都是腦洞大開,一個比一個雞賊。而大多數時候雖然是互撕,但一直都共贏。肯德基估計內心OS:這倆貨怎麼總是不帶上我。
  • 麥當勞、星巴克、漢堡王的數位化競賽:金拱門一年收購三家科技公司
    Brightloom自身原有的技術和星巴克數位飛輪技術聯合,打造出基於雲的「一站式服務」。簡單說下星巴克的數位化創新幾個案例,一方面與阿里巴巴開展了合作,包括天貓旗艦店、餓了麼等平臺為星巴克導入了大量的流量,同時,在微信錢包裡可以方面互送星享卡。另一方面,星巴克新品和限量周邊產品的推出,成為星巴克線上平臺流量變現的重要渠道,貓爪杯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 你是我心內的一首歌:麥當勞與漢堡王的相愛相殺|FLASHBACK
    「品牌主張與行為如何反映和塑造時代?」這是每一位營銷人都會面臨的課題。在胖鯨的這個專題下,我們將回顧經典品牌創意主張的變與不變,以此照向未來。麥當勞和漢堡王這對你來我往,相愛相殺的「怨侶」。在長達60餘年且不斷刷新的時間長度裡,從商業決策、品牌營銷、廣告策略及技術進步等多個維度,展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競爭史。
  • 漢堡王又對麥當勞發起廣告攻擊
    記者 | 馬越1就像一部永不落幕的連續劇,麥當勞和漢堡王之間的相愛相殺,以其花樣百出腦洞吸引了全球消費者的圍觀——隔三差五就要問上一次,今天這對CP互懟了嗎?正值史蒂芬·金小說改編的恐怖題材電影《小丑回魂2》上映宣傳期,漢堡王藉此機會,想把顧客從麥當勞「嚇走」——在麥當勞放置在餐廳的電影宣傳冊中夾帶廣告,引導顧客掃描下載漢堡王的app,隨即會獲得可以在最近的漢堡王餐廳使用、AR效果的「逃離小丑」優惠券,1美分就能買到一個皇堡。
  • 餐飲屢被點名,「漢堡王們」能用數位化翻盤嗎?
    關注【首席數智官】,看身邊的數字商業在7月16日的315晚會上,漢堡王被點名了。原因因為漢堡王江西某店存在使用過期麵包製作漢堡的問題。對此,漢堡王在16日晚9點半左右通過漢堡王中國官方微博發出聲明,表示「立即對餐廳進行停業整頓,全力配合調查」。
  • 「十萬個品牌故事」天天懟麥當勞的漢堡王到底想幹啥
    在拉摩的眼中,真正好吃的漢堡肉片必須是火烤出來的,不是油炸,於是他下血本改良機器,創造出了火烤牛肉漢堡,而且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加減各種原料。漢堡王在大漢堡這種產品上幾乎沒有對手。而這個漢堡,到現在還是漢堡王的鎮店之寶——皇堡。
  • 「營銷鬼才」還是「虛假宣傳」?麥當勞評論區淪陷被要求道歉
    這不,另一個餐飲巨頭麥當勞也搞事情了。 起因是兩天前,麥當勞開始為新品造勢宣傳,這次的主題被定為「麥當勞5G新品」。連發了一連串科技感滿滿的海報之後,粉絲們開始浮想聯翩,麥當勞門店支持5G?麥當勞出手機了?麥當勞烏雞漢堡?
  • 漢堡王強吻麥當勞
    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馬越1漢堡王麥當勞這對經常在廣告營銷上「互懟」的歡喜冤家似乎再次停戰了。麥當勞大多數時候並不會理會漢堡王的挑釁,但也有反擊的時候。比如麥當勞2016年推出的經典廣告,便是在法國一條公路邊立了一個超級長的指示路牌,上面詳細解釋了你要如何經過複雜而漫長的路線才能到達最近的漢堡王——那也需要開車258公裡才行,而麥當勞在5公裡外就有一個。麥當勞公路廣告。
  • 漢堡王免費為麥當勞打廣告,這是什麼「騷操作」?
    提到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漢堡王和麥當勞這些互為競爭對手的品牌,我們總能想到它們「互踩互黑」的經典營銷案例。可是,你能想到,一向愛「碰瓷」麥當勞的漢堡王,有一天會免費給麥當勞打廣告、讓消費者去麥當勞訂餐嗎?但這件事,就發生在「魔幻」的2020年。漢堡王葫蘆裡到底賣著什麼藥?
  • 漢堡王和麥當勞又槓上了,這次主動的是麥當勞
    記者 | 劉雨靜漢堡王和麥當勞這對歡喜冤家在市場營銷上的對壘已經是數不勝數,我們寫過漢堡王潛入麥當勞前高管後院,在院子裡放了漢堡王的肉餅烤爐,也寫過漢堡王讓消費者用自家App的AR特效燒掉麥當勞的海報,這麼做就能得到免費的皇堡
  • 漢堡王與麥當勞激情相吻,與對手相愛比相殺更容易打動人心
    )的活動,藉此次活動傳達出對LGBTQ群體的包容、理解以及支持。而之所以能夠引起如此大的反應,歸其根本就在於一直以來漢堡王與麥當勞這對競爭CP給人的就是「打打殺殺」的冤家形象,恨不得使出一切手段來擠兌對手。例如幾年前的萬聖節裡,漢堡王就在店面上做了一套鬼怪裝扮:麥當勞。
  • 懟完火車站的麥當勞被懟了,外賣比堂食貴15元,打上法律擦邊球?
    剛懟完北京南站的麥當勞,22日就被曝出存在外送價格高於堂食的現象。有網友爆料稱,其在麥當勞app上發現同樣的產品外送和到店的價格差較多。其中某套餐價格相差11元。7月23日—24日,AI財經社走訪發現,麥當勞的這一「玄機」確實存在,外賣價格均比堂食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