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飲用紅酒,在很多重大的場合,我們都能看到紅酒的身影。
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人共計消費了19億瓶葡萄酒,已經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第八大進口國。
但是,你會買紅酒嗎?紅酒瓶上面都是一些很難看懂的英文和法文,很多人去買紅酒的時候,很容易被銷售員誤導,以很高的價格買了一瓶廉價的進口紅酒。
那麼,我們作為外行人,該怎麼分辨呢?
其實,紅酒瓶上面的一些英文暗藏著紅酒的真正價格,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讓我們以法國葡萄酒為例,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法國葡萄酒總共可分為四級。若以金字塔來表示價格,由基部至頂部的順序為:日常餐酒 (VCE)、地區餐酒 (VDP/IGP)、優良地區餐酒(V.D.Q.S)、法定地2113區葡萄酒(A.O.C/AOP)。一般來講,越接近金字塔頂部,價格越高。
1、日常餐酒 (VCE)
日常餐酒是最低檔的葡萄酒,作日常飲用,由不同地區的葡萄汁勾兌而成,但是不得用歐共體外國家的葡萄法。其產量約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38%。
如果你看到紅酒瓶上面標有VCE的話,那麼一般來說真正價格都不會超過50塊,超過這個價格就別買了。
2、地區餐酒 (VDP/IGP )
地區餐酒可以用標明產區內的葡萄汁調配,但僅限於該產區內的葡萄。這類葡萄酒常以"Vin de Pays+ 產區名"的形式標示,如"Vin de Pays d'Oc(奧克地區餐酒)"。
在新法規下,IGP(全稱為 Indication Geographique Protegée)取代了原來的 VDP,一些酒莊在酒標上也相應作出了調整。
這類紅酒品質比日常餐酒 (Vin de France)好一點,但是價格超過100塊,就不值得購買了。
3、優良地區餐酒(V.D.Q.S)
優良地區餐酒酒瓶標籤標示為 Appellation(命名)+產區名+Vin Delimite de Qualite Superieure。但這個級別的酒其實非常少見,其產量只佔法國葡萄酒總產量的2%。
一般來說,價格高於1000的話,就是虛高了,真正的價格介於500—600之間。
4、法定地區葡萄酒(A.O.C/AOP)
最高等級的法國葡萄酒,其使用的葡萄品種、最低酒精含量、最高產量、培植方式、修剪以及釀酒方法等都受到最嚴格的監控。只有通過官方分析和化驗的法定產區葡萄酒才可獲得A.O.C證書。
不同的AOC產區之間還是有差異的, A.O.C後面帶有的產區越小,那麼其價格就越高。
後來,在新的體系下,把 AOC 中的 C 換成了 P,於是就成了 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egée,即 AOP,翻譯過來就是"原產地命名保護"。但大多數生產商還是習慣標註AOC,提到法國等級制度更習慣說AOC級別,如果在市面上看到這兩種標示也很正常。
只要大家認清楚這些標示,那麼就可以大概清楚紅酒的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