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來臨,六一兒童節前後,兒童類醫療機構接受幼兒急疹病例比例有增無減,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和幼兒急疹成為困擾下幼兒的三大「遊擊隊」,醫院的走廊、大廳、診室和病房以及抽血、藥房隨處看到帶孩子就診的家長,不斷傳過來幼兒的哭聲和家長的說話聲。我們在可馨育兒平臺上多次講解了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的相關科普內容,在這裡,我們先了解下幼兒急疹的概念。
嬰幼兒急疹連續3天高燒至40度,父母如何緊急應對
最近,有寶媽就經歷了這樣的事情。寶媽給寶寶剛洗澡,孩子很開心,在水裡玩的不亦樂乎,還有水槍玩射擊。等洗完後,玩了30分鐘左右,小傢伙狀態還是蠻好的,可過了2個小時後,孩子的外婆突然喊了聲,寶寶發燒了。趕緊給寶寶測體溫,雖然小傢伙很不情願,38.5℃,每次就出一點點汗,寶媽看著寶寶成了一個「小火團」,急的快哭了,這三更半夜的,不能折騰孩子去醫院吧。趕緊採取物理降溫,用水擦拭身體和額頭貼上冰冰貼。一夜之間高燒飆到了近40℃,第二天就帶寶寶看醫生了,接著孩子連燒了3天,忽高忽低,父母在和高燒打一場「拉鋸戰」,退燒後第二天寶寶臉上長出了疹子,第三天身體上也出現了「紅色的玫瑰」,並伴有輕微的咳嗽,流鼻涕,寶媽心裡暗想,以後一定要給寶寶做好衛生了,真揪心!寶寶體溫降下來並穩定了,媽媽的心臟終於可以踏實了,煎熬了幾天,睡不好也吃不好,讓老母親也操碎了心。
什麼是嬰幼兒急疹
嬰幼兒急疹是由於孩子身體受到了皰疹病毒的感染,致其身體出現皮疹的疾病。多發於3個月到一歲半的嬰幼兒,超過3歲的寶寶患病的機率就很少了。它具有出疹快、發病急的特點,體溫常會升高到39-40℃,故稱之為「急疹」。高熱早期重症患者可能會伴有驚厥,還有的患兒會出現輕微的咳嗽、流鼻涕、眼結膜炎、眼瞼部浮腫等,還有可能伴有噁心嘔吐、食慾不佳、輕度腹瀉、輕度便秘等症狀。該疾病由呼吸道傳播,有著不是太強的傳染性。但全年都有可能發病,春秋兩個季節發病最多。嬰幼兒急疹的典型症狀是寶寶突然患病,連續3-5d天的高燒,退熱後身體出現皮疹,數小時後皮疹開消消退,並在2-3d內消失殆盡。
多數父母為此擔驚受怕。這種疾病在醫院學上稱之為幼兒急疹,又有別稱燒疹、嬰兒玫瑰疹,嬰幼兒的這種常見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是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所致。父母不用過於擔心,幼兒急診均可自愈,康復後沒有不良症狀。
嬰幼兒急疹如何護理
如果寶寶身體高燒體溫過高,孩子就會煩躁不安,哭鬧不止,可採取物理降溫或使用少許退燒藥物,免受發生驚厥,父母如果遇到這樣的狀況,不要急著馬上去給寶寶採取退燒處理,應該及時查看接種疫苗的情況,並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父母也要注意多給寶寶喝白開水,聽從醫生的建議做好用藥及日常護理工作。
你對寶寶急疹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可馨育兒,一個有溫度的自媒體。喜歡我們的內容,記得收藏關注分享哦。圖片來源網絡,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