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CPI十一年來首次轉負 機構預計明年二季度轉正丨火線解讀

2020-12-24 第一財經

1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1—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7%。

豬肉價格下降帶動CPI由漲轉降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稱,從同比看,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CPI下降0.5%。其中,食品價格由上月上漲2.2%轉為下降2.0%,影響CPI下降約0.44個百分點,是帶動CPI由漲轉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隨著生豬生產不斷恢復,豬肉價格繼續下降6.5%,降幅收窄0.5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CPI同比下降0.5%,超出了市場預期,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同比基數比較高;第二個,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豬肉價格同比降幅較大,帶動了食品價格由上漲轉為下降。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來看,同比上漲了0.5%,已經連續5個月保持在這個水平,這說明通脹水平總體比較穩定,主要還是受到豬肉價格的影響。

近期豬肉價格抬頭,CPI漲幅會否繼續下行?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11月27日-12月4日,豬肉價格每公斤40.29元,環比漲2.3%,同比降5.1%。

卓創資訊分析師馬麗媛認為,11月底至12月初,全國生豬出欄均價快速上漲,其中東北漲幅尤為明顯。此輪東北豬價漲幅較大主要受南方大車拉動。國內豬價已由高位緩慢回落至相對低位,但由四川開始,兩湖、兩廣等地醃臘活動陸續啟動,部分屠宰廠開工率已翻倍增長,對豬肉需求的提振力度較強。

對於未來短期內豬肉價格的走勢,農業農村部曾在11月下旬時表示,隨著冬季特別是元旦春節消費旺季的到來,豬肉消費將持續增長,但是生產恢復將會帶動豬肉供應明顯增加。據測算,明年元旦春節期間豬肉供應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三成左右,雖然元旦春節期間消費增加可能會帶動豬肉價格出現一波上漲,但總體將低於上年同期水平。

浙商證券認為,生豬供給確定性回暖推動豬價下行,平價豬肉帶動CPI下探,預計2021年一季度CPI位於0附近。但隨著豬肉價格影響因素趨弱,二季度起,豬肉基數效應弱化,CPI翹尾因素由負轉正。

未來物價怎麼走?

海通證券指出,伴隨著經濟復甦,工業物價將趨於回升,預計未來PPI持續走高。而PPI與核心物價的走勢高度相關,其回升將會推動非食品CPI價格同步走高。

銀河證券認為,新冠疫情影響下的全球經濟復甦是緩慢運行,美國和歐洲的經濟復甦很難帶來全球大宗商品的走高。需要等待新冠疫情影響完全消失後,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的增長,大宗商品才可能走高。2021年所期盼的PPI上行進而帶動CPI的可能性也較低。2020年4季度我國CPI預計在0.6%左右,2021年CPI預計在1.6%左右。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PPI雖然在負值區間,但是降幅在收窄。結合整個宏觀經濟形勢來看,二季度轉正後,三季度、四季度都在加快恢復增長,所以下階段不存在通縮基礎。貨幣政策方面,臨近年末,由於跨年需求,市場流動性會較大。為了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會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更多通過繼續逆回購加MLF政策組合,使市場利率與整個經濟基本面相適應。

相關焦點

  • 11年來CPI首次轉負!機構表示整體數據指示意義不大 未來3-4個月或...
    今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通脹數據,數據顯示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5%。1―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7%。整體來看,11月CPI同比下降0.5%,較10月份大幅回落了1個百分點,且是2009年10月份以來CPI首次轉負。為何CPI大幅轉負?東吳證券採用兩分法拆分後發現,豬價帶動的食品價格轉負是主要拖累,但非食品項亦出現轉負。
  • 罕見:CPI時隔11年首度為負、PPI也告負 貨幣政策有何影響?
    來源:證券時報網超出市場的普遍預期,時隔134個月,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掉入負值區間。是何原因?通縮來了嗎?對貨幣政策有何影響?就此,記者採訪了多位研究機構人士。CPI同比增速為負並不常見,上一次是在2009年10月。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CPI下降0.5%是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其中,食品價格是帶動CPI由漲轉降的主要原因。市場分析對此基本認可。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記者表示,一方面與基數效應有關。
  • 市場點評|CPI同比轉負,市場擔心的現象要來了?
    2020年1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時隔11年,CPI同比增速再度落入負增長區間。 圖1:我國CPI同比增速%
  • 10年來首次由正轉負 11月安徽CPI同比下降0.6%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國家統計局安徽調查總隊官微剛剛發布消息,11月份,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由10月上漲0.4%轉為下降0.6%。據悉,這是自2010年以來CPI同比首次由正轉負。據統計,受鮮菜、豬肉、水產品等主要食品和旅行社收費價格下降以及上年高基數的綜合影響,11月份,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由10月上漲0.4%轉為下降0.6%,是自2010年以來CPI同比首次由正轉負。其中,城市下降0.4%,農村下降0.9%;食品價格下降2.5%,非食品價格與去年持平;消費品價格下降1.2%,服務價格上漲0.6%。
  • 轉正!轉正!中國經濟劃出上揚曲線
    時間:4月份 工業車間廠房加速運轉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3.9%,當月增速由負轉正;前8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累計增速實現由負轉正。時間:二季度 GDP全年將破100萬億元3.2%,二季度GDP實現正增長!0.7%,前三季度GDP累計增速由負轉正!「轉正!」「轉正!」一個個好消息接連刷了屏。在複雜形勢下,中國經濟走出漂亮的上揚曲線:一季度GDP萎縮6.8%,二季度轉為增長3.2%,三季度回升至4.9%,經濟運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復常態,全年經濟總量將突破100萬億元。
  • CPI時隔11年再現負增長,中國經濟不存在通縮基礎
    隨著豬肉價格繼續回落、油價下跌,加上去年高基數影響,11月份CPI同比增速轉為負數,這是2009年2月以來CPI同比漲幅再次進入負增長區間。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11月份全國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
  • 2009年以來首次轉負!中國11月CPI轉為同比降0.5%
    來源:環球外匯網原標題:2009年以來首次轉負!中國11月CPI轉為同比降0.5%中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十多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降,受豬肉價格大跌拖累。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三稱,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下降0.5%,為2009年10月份以來首次下降。接受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期中值為持平。此前該指數在10月份上升0.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1.5%,降幅緩解,此前10月下降2.1%。預估中值為下降1.8%。
  • 商務部:1-11月累計新車銷量同比增長3.9% 首次由負轉正
    【商務部:1-11月累計新車銷量同比增長3.9% 首次由負轉正】商務部:2020年11月,隨著汽車促消費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國內汽車市場加快復甦,消費需求繼續擴大。11月新車產銷量分別為284.7萬輛和277萬輛,同比增長9.7%和12.6%,銷量連續7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1-11月累計產銷量分別為2237.2萬輛和2247萬輛,同比下降3%和2.9%,降幅均比上半年收窄14個百分點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11月銷量為20萬輛,同比增長104.9%;1-11月累計銷量110.9萬輛,同比增長3.9%,首次由負轉正。
  • 「轉正」「轉型」「轉強」——透視2020中國經濟運行高頻詞
    復甦,源自主要指標向上攀升——  觀察「三駕馬車」,二季度,投資率先轉負為正,同比增長4.8%;6月,外貿進出口增速雙「轉正」;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復甦,源自就業民生不斷改善——  前11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城鎮調查失業率降至5.2%,連續4個月下降;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復甦,源自市場預期持續向好——  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雙雙上升,均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
  • 轉正「「轉型「「轉強「——透視2020中國經濟運行高頻詞
    復甦,源自主要指標向上攀升——觀察「三駕馬車」,二季度,投資率先轉負為正,同比增長4.8%;6月,外貿進出口增速雙「轉正」;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年內首次轉正。復甦,源自市場預期持續向好——11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和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雙雙上升,均連續9個月高於臨界點。不斷轉正的經濟指標,釋放著內需持續回暖,生產加快復甦,新興動能崛起的鮮明信號。
  • 世界黃金協會:2020年11月全球央行淨購金量再次轉負
    摘要 【世界黃金協會:2020年11月全球央行淨購金量再次轉負】世界黃金協會7日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1月份,全球央行重新回到淨售金狀態,全球官方黃金儲備總量淨下降6.5噸。
  • 商務部:1-11月累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9%,首次由負轉正
    來源:一財網【商務部:1-11月累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3.9%,首次由負轉正】商務部:2020年11月,隨著汽車促消費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國內汽車市場加快復甦,消費需求繼續擴大。新車銷量連續7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11月新車產銷量分別為284.7萬輛和277萬輛,同比增長9.7%和12.6%,銷量連續7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1-11月累計產銷量分別為2237.2萬輛和2247萬輛,同比下降3%和2.9%,降幅均比上半年收窄14個百分點左右。
  • 11月CPI、PPI「攜手」轉負:中國進入「通縮時代」?
    12月9日,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1月CPI、PPI同比均出現負增長。具體來看,2020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下降0.5%;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5%。這是有數據以來,CPI第四次進入負增長區間,也是多年來CPI首次負增長。
  • 「菜籃子」商品價格普降 11月北京CPI同比漲0.2%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與全國走勢趨同,11月北京CPI短時回落。12月10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1月北京CPI同比漲0.2%,較10月收窄0.7個百分點;環比降0.6%,在回彈至正區間4個月後再次轉負。
  • 11月份山西投資增速首次達到預期 進出口由負轉正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0日訊 據山西統計信息網消息顯示:11月份,山西全省投資增速首次達到預期,市場消費穩步回升,進出口由負轉正,財政收入平穩增長,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全省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好中提質的發展態勢。
  • 穗多項經濟指標增速實現「負轉正」
    12月1日,廣州市統計局公布了今年1—10月全市經濟運行情況。10月份,廣州市多個經濟指標增速由負轉正。其中規上工業累計增速今年以來首次轉正,實現了工業生產的完全回補。 資本市場和政府財政均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 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9%,累計增長由負轉正
    市場銷售明顯改善,網上零售持續較快增長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3324億元,同比下降7.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4.2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增長0.9%,季度增速年內首次轉正。9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295億元,同比增長3.3%,增速比8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增長。
  • 外佔轉正 結售匯7個月逆差:一正一負意味著什麼
    3月18日,央行公布數據顯示,2月末金融機構外匯佔款較上月增加422.14億元,這是在連續兩個月負增長後轉正。市場人士認為,外佔轉正略超預期,但外佔收縮是大勢所趨,基礎貨幣供給仍存缺口,預期後續會有相應貨幣政策跟進。外管局同日公布的數據則顯示,2月銀行結售匯逆差1054億元人民幣,已是連續7個月逆差。
  • 五個關鍵詞讀懂11月宏觀數據:今年全年和明年的中國經濟如何走
    來源:新京報網11月宏觀數據全面回升。其中,11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較上月小幅加快0.1個百分點至7.0%,刷新2019年4月以來單月最快增長水平,表現再超預期。投資中,11月民間投資增長0.2%,增速年內首次轉正。
  • 「轉正」,向好!宿遷1—11月經濟「成績單」發布
    ,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投資首次由負轉正。1—11月,宿遷市規上工業實現總產值2399.43億元,同比增長8.2%,較1-10月提升1.1個百分點;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741.97億元,增長6.7%,較1-10月提升0.8個百分點,增速連續3個月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