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為期9天的第十一屆中國武漢(漢口北)商品交易會進入第二天。
數字湖北供應鏈選品中心。記者何曉剛 詹松 攝
本屆參展商品門類涉及消費品、食品、農產品、生活服務設備、大宗商品、工業原料、五金機電、汽車等八大類,現場設立進口商品館、出口商品館、電商直播館、扶貧商品館等4個特色場館,31個省、市、區和港澳臺地區均已設立主題館,湖北17個市州精心組織荊楚優品設館參展,呈現省內各地特色名優商品。
工作人員展示巴東的柑橘。記者何曉剛 詹松 攝
數字湖北展館成為市民們追捧的熱點。恩施巴東的高山土豆、來鳳的生薑、黃岡蘄春的蘄艾、羅田的板慄以及孝昌大米、黃岡黑山羊等一大批省內特色產品逐一展出,琳琅滿目的特色商品吸引眾多市民前來參觀打卡。
孝昌大米。記者何曉剛 詹松 攝
推進消費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扶貧產品展示成為本屆漢交會的一大亮點。29日下午,記者在湖北展館看到,在恩施州巴東展位前,不少市民正在試吃來自巴東的柑橘。巴東展館負責人邱技介紹,近年來,隨著線上經濟的火熱,本地的柑橘、土豆、核桃油也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熟知並喜愛,每年大量巴東特產從田間地頭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上,帶動了大量村民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黃岡黑山羊等農產品。記者何曉剛 詹松 攝
據介紹,數字湖北線上平臺已成為我省消費扶貧的重要渠道之一,已與淘寶、天貓、京東等各大電商平臺合作,各地市的特色商品通過線上渠道銷往全國各地。
原生態大米。記者何曉剛 詹松 攝
29日,由卓爾智聯打造的「卓爾購」全球數字貿易平臺正式迭代上線,定位為全國產業網際網路超級入口、中國最大的數字貿易和公共服務平臺,無疑將成為本地特色農產品拓寬銷路,甚至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通過漢交會打造的平臺,拓展銷售渠道,讓我們的產品被更多人認識。」宜昌王小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市場負責人喬玉說,數字經濟成為發展的大趨勢,本地的農副產品必須緊緊跟上潮流,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吳曈)
來源 | 長江日報-長江網
編輯 | 宋濤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