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一生只做一件事

2021-01-20 認真畫畫的小馬

對於學畫畫的人來說,這位大師的名字會很親切一點也不陌生,因為莫奈是「印象派領導者」,是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不過不學畫畫的人應該也對莫奈大師有所了解,提起莫奈的時候,大多數人的腦海中的第一個畫面可能並不是他的外貌,而是一輪隱藏在薄霧中正在升起的紅日。即使是不關注藝術的人,提起他的名字時,總能想到《日出·印象》,這幅於1872年在勒阿弗港口創作的作品,這也是他在美術史上影響最大的一幅,也是印象主義的開山之作。

《日出·印象》 莫奈

因為在學畫畫的時候,色彩老師一定會和你說起莫奈大師的印象派代表作品,大家一起學習,臨摹大師的作品。莫奈是法國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論和實踐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廣。莫奈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最重要的風格是改變了陰影和輪廓線的畫法,在莫奈的畫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確的陰影,也看不到突顯或平塗式的輪廓線。光和影的色彩描繪是莫奈繪畫的最大特色。

這張作品《睡蓮》也是非常有名的,在這之後,可能出了更多的景色描繪,莫奈大師的畫面中有一個人物經常出現在畫面裡,從1865年到1879年,整整14年間,這個女人都出現在了莫奈的畫裡,起初還是大張幅的人物肖像。

1870年之後她開始更多地出現在風景畫中,有時候只是一個隱約的輪廓,出現在遠處的花草附近,甚至她離開這個世界的瞬間,莫奈竟然都捕捉了下來了。

熟悉莫奈作品的隊友估計早就猜到了這位神秘女子的身份,沒錯,她就是卡米爾,莫奈的第一任妻子。卡米爾十幾歲就出來給各種畫家當模特,1865年她遇到了莫奈,這個後來畫了她一輩子的男人。

莫奈善於在畫布上表現光影,能夠在靜止的繪畫中描摹出了動態的光影瞬間變化。我們能從其畫面中感受到季節和時辰。這完全改變了過去古典油畫的固有光影表現方法。為了研究同一物體在不同光照下的瞬間感受,莫奈常常會創作一系列同一題材的繪畫作品,最為知名的作品包括《大教堂》系列、《乾草垛》、《睡蓮》系列等。我們能從其畫面中感受到季節和時辰。在靜止的繪畫中表現出了時間的流淌,就好像是電影鏡頭快放,將捕捉到的瞬間連續在一起,展現出動態的效果。

莫奈大師說過:我一生只做兩件事,畫畫和愛你

莫真的太愛卡米爾了。他畫她在花園時歇息的景象,畫她撐著陽傘回眸的姿態(還是很符合現代攝影審美的仰視角度),畫她在海邊吹海風的情形,畫她在一片紅豔的花田旁刺繡的時候……唯有卡米爾,他怎麼畫都畫不膩。

莫奈大師最常用的是「戶外寫生」法,是布丹,一個把莫奈帶上印象派大師道路的,他帶著莫奈學油畫的技法,到戶外去寫生,記錄風景。

如果你也喜歡畫畫,記得支持一下啦

相關焦點

  • 法國畫家莫奈:一生只夠行一事,愛一人
    莫奈的父親是一位商人,與其姐夫在法國北部的港口合夥開了一家儀器店,莫奈的父親希望他能繼承家裡的生意,可偏偏他更想做一位藝術家。五歲的時候在父親身邊生活,學校的傳統教育束縛了莫奈的成長,相對於去學校上學,他更喜歡在海邊嘻鬧作畫,在課堂上,他也常常給老師和同學們畫漫畫。
  •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愛一個人
    一生只愛一個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世間最痛苦的事,不是「十年生死兩茫茫」,而是愛人就在面前,卻不能再多看一眼。唐婉是陸遊一生所愛,那麼寫詩,便是陸遊一生所痴。他「六十年間萬首詩」,平均每隔三天就寫一首。對陸遊來說,一輩子,只愛一次就夠了。
  • 莫奈一生,行一事,愛一人
    這位奇葩的畫家,就是鼎鼎有名的克勞德·莫奈,作為「印象派領導者」,他留下了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畫,終其一生都對光影世界充滿了執著。「社會我莫奈,人狠話不多」,每當別人攻擊他的畫作時,他所做的就是不停地畫,以超強實力打了敵人的耳光。
  • 莫奈一生只畫一個女人 此女就是前妻卡米爾
    #三八節網易藝術精編系列推薦#偉大的三八婦女節即將到來,小編每日精選傑出的、拔尖的、引以為傲的藝術女性推薦給各位,今日推薦,讓莫奈著迷一生只畫她的主角,她的身份莫奈前妻,她的名字卡米爾(CamilleDoncieux)。
  • 莫奈:一生只畫第一任妻子
    直至1926年去世,莫奈總共創作了250多幅《睡蓮》。可以說,莫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愛蓮者」。而他與第一任妻子卡米耶以及第二任妻子艾麗斯的愛情,也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資。卡米耶,莫奈最重要的模特坊間流傳,大師莫奈的一生只為一個女人畫過像,即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卡米耶。1865年莫奈在塞納河邊初遇見年僅18歲的卡米耶,便被這個美麗女子吸引住了。
  • 莫奈一生畫過的兩幅自畫像
    莫奈的其中一幅自畫像 莫奈的另外一幅自畫像 莫奈一生中只畫過兩幅自畫像,一件自畫像收藏於日本東京的Bridgestone藝術博物館,而另外一件則是去年在蘇富比拍賣上亮相的《手持調色盤的自畫像》。這兩件自畫像曾經在莫奈的幾次重要回顧展上出現過,比如1983年在巴黎大皇宮和美國大都會美術館舉辦的莫奈回顧展上。在《手持調色盤的自畫像》的畫面裡,藝術家右手拿著畫板,左手拿著畫筆,身著考究的薑黃色夾克....莫奈饒有興致的把自己畫成了一個時髦的紳士。
  • 心守一事,生死相依!88歲老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作品被羅浮宮收藏
    88歲老人一生只做一件事,作品被羅浮宮收藏:人活到極致,就是擇一事終一生…在日本,有一個特殊的行業,被稱為匠人,又叫做職人。有這樣一個匠人,他擁有驚人的平衡感。為了讓陀螺真正地達到完美的境界,他觀察了上千隻失敗的陀螺,找出每一個讓陀螺失衡的細節,對這些細節不斷優化,讓廣井政昭逐漸地掌握了平衡感,因為他深知,平衡就是陀螺的靈魂。即便88歲高齡,他還是定期推出新品陀螺,他的創造力似乎是無窮無盡的。
  • 莫奈丨一生很短 只夠愛一個人,畫一個人
    日出·印象只可惜當時巴黎的學院派並不認可印象派的風格,主流媒體的出言諷刺使莫奈和卡米爾的生活雪上加霜。多年的顛沛流離終於使身體本就羸弱的卡米爾病倒了,失去了投資人和畫作並不被認可的莫奈又陷入了舉步維艱的境地,此時的卡米爾不願成為莫奈的拖累,在莫奈為她創作了最後一幅畫像之後撒手人寰。
  • 伊例家:一生專注一件事,只做好醬油
    「一生專做一件事,只做好醬油」是伊例家創始人朱賢兵先生對事業的追求。伊例家十分重視企業文化的塑造,在完善自我的同時,期望每個員工都能發揮所長,實現自我人生價值,這種對企業文化的執著專注,也落實到了產品研發的每一個環節。
  • 徐霞客:一生只做了旅行一件事
    徐霞客壯麗的一生為旅行家做了完整定義,我們再次講述徐霞客的故事,挖掘前所未知的史料,以他的事跡紀念「中國旅遊日」。今天倡導學習徐霞客,不是要人人成為徐霞客,而是要學習徐霞客精神,領悟旅遊真諦,在「宅風」日盛、動動拇指即妄談是非的時代背景下,更多地提倡外拓意識、踐行精神、實幹態度,從實踐中汲取更充實的營養。題記:途窮不憂,行誤不悔。
  • 一入「漆門」「深似海」 從此一生只做一件事
    王磊 攝中新網成都11月26日電 題:一入「漆門」「深似海」 從此一生只做一件事作者:祝歡年輕時入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輩子只從事這樣一份工匠式的工作,這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莉爾倩一生的真實寫照。當時,成都漆器廠在楊莉爾倩母親任教的學校租了場地做漆器,她母親看到精美絕倫的漆器就覺得女兒一定會感興趣。當楊莉爾倩回到成都後,恰逢成都漆器廠的上級單位正在招工,她便報名了,並且在眾多參考者中脫穎而出。楊莉爾倩在工作室內工作。王磊 攝踏入成都漆器廠大門的這一步,對於楊莉爾倩來說便是一生。
  • 勞動節|日本工匠精神:阿波羅鋼琴一生只專注做一件事
    因為在他們的觀念裡,把手頭正在做的事做透是應份的。用一生的時間鑽研做一件事情,甚至十幾代人一起做一件事情,是本分。可以說日本匠人支撐起了日本的品牌、品質與信譽。阿波羅鋼琴就是為「日本工匠精神」而誕生。如果你對阿波羅鋼琴不了解,那麼說起HELLO KITTY鋼琴,你就應該有印象了。
  • 寵妻狂魔莫奈一生只畫一人:我不關心世界,我只關心你
    但要說到深情和寵妻,有這麼一位畫家,深情程度不遜色與乾隆皇帝,他就是莫奈。莫奈一生遺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畫及2700封信件。足跡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從法國到倫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寫生,留下無數的作品。
  • 一生都在自然中把握當下的莫奈
    有個梵谷就夠了,對莫奈,真是莫之奈何,從沒有深入去了解的欲望,昨無意間撇見介紹莫奈生平的小冊子,裡面有小插圖,非常美,竟想一看究竟,竟然兩小時動都沒動一口氣地看完了。印象派,現在是在世界藝術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可在當時第一次辦展覽,受到官方的排擠,不予承認,觀眾不認可,評論家們竭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因為他的《日出-印象》,成就了「印象派」,卻是當時評論家勒魯瓦嘲弄他印象的產物,他說「這玩意兒的完整義還不如毛坯牆紙!」
  • 職人精神:一生只做一件事
    在日語中有兩個詞專門用來形容職人:一個是「一生懸命」,即把一生都貢獻在所從事的職事上,是其敬業精神的寫照;一個是「一筋」(類似於中國話裡的「一根筋」,但卻不含貶義),即專注於一道一藝,從一而終,決不變心。因此在日本,「職人」是一個令人肅然起敬的稱謂。
  • 莫奈一生唯一的愛心籤名
    1879年,莫奈的妻子卡米耶因病去世。面對失去了摯愛的悲痛,莫奈卻一反常態的平靜。他注視著自己亡妻枯黃的臉頰,在黎明黯淡的光線下,留下了眼淚,會想起當初美好的戀愛時光和他們一起走過的艱苦歲月,莫奈決心為她的妻子卡米耶最後畫一幅畫像,莫奈一生為妻子畫像無數,但是這一次他卻不可能有原來那樣的時間去作畫了,他在畫布上快速作畫,將死亡與悲傷化成灰白與灰藍交織的色彩,把卡米耶的深刻記憶埋葬在顏料之中。最終他完成了這一幅油畫作品>。
  • 莫奈——一生的追光者他留住了光卻留不住她
    日出·印象莫奈一生都在追求著光影,很多人知道他是因為他的這張日出印象,他把光和影帶入到了那個時代大眾的視野裡,這讓我們記住了這位印象派的代表大師,卻少有人知道,莫奈一生中最為真摯的一幅畫作是什麼撐陽傘的女人在莫奈的一生中,這個叫卡米爾的女人陪伴了他14年,在此期間,莫奈的作品裡都出現了卡米爾的身影,這也留下了後來人們對莫奈一生只畫一人的評價。
  • 莫奈一生最出名的17張名畫!
    莫奈一生遺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畫及2700封信件足跡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從法國到倫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寫生三隻小船在薄塗的色點組成的霧氣中顯得模糊不清。船上的人與 物依稀能夠辨別,還能感到船似在搖曳緩進。遠處的工廠煙囪、大船上的吊車……這一切,是畫家從一個窗口看出 去畫成的。莫奈以輕快而跳躍的筆觸,表現出水光相映,煙波渺渺的印象。莫奈畫過許多水題材的畫,最具世界聲譽的是這幅描繪旭日初升、霧氣迷濛港口的畫。畫家所描繪的是勒阿弗爾港口的一個多霧的早晨。
  • 侯孝賢「封神」:被日本名導尊為父親,他用一生只做一件事
    娛樂圈都玩「跨界」的今天,他用一件事獲得了「終身成就獎」。最近,「跨界」一詞很火,起因是跨年晚會中,各大演員紛紛拿起話筒獻歌。這本無不對,但是許多人「假唱」被抓現行,觀眾們表示買票就給我看這?於是,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從一種客觀事實變成一種討論現象,那些一生只專注一件事的人被相繼提起。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個熱愛電影,專注電影,獲得「終身成就獎」的老人,他叫侯孝賢。侯孝賢已鮮少出現在觀眾面前,近乎以一種俠隱的方式隱沒在人群外。關於他最近的消息則是一個多月前,臺灣第57屆金馬獎授予他「終身成就獎」。
  • 色達啟示:人生究竟是做很多事,還是只做一件事?
    人這一生,有很多事可做,但在色達,人們只做一件事:修行。而且這一件事,貫穿人的一生,從每一天開始,甚至從小孩開始。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平行宇宙,相似之處我們都是人,而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我們要考慮工作,要考慮收入,要為孩子擇校奔走,考慮孩子的學習成績,考慮房子、車子、子女婚姻,甚至孩子的孩子……我們有太多的責任和義務,有很多正經事要做——並為此,耗盡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