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州行:入個園,品讀個中韻味

2020-12-11 三峽孬張

明代壽芝境,清朝成個園。 石疊四季景,風拂萬竹歡。

個園位於揚州古城東北隅,系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國家重點公園稱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個園模型:此園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於清嘉慶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壽芝園"的基礎上拓建為住宅園林。

個園乃中國四大名園之一,此乃古建研究專家羅哲文題詞。

個園,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勝。

個園之特色,以疊石藝術著名:筍石、湖石、黃石、宣石疊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假山。

融造園法則與山水畫理於一體的個園,被園林泰鬥陳從周先生譽為"國內孤例"。

園分為中部花園、南部住宅、北部品種竹觀賞區。

抱山樓:是座七楹長樓,艮跨一夏秋兩山之間,兩山東西依樓而掇,有多條山徑直通樓上,抱山樓在空間上連接兩山,樓前長廊環繞兩山於胸前,抱山樓得名由此來矣。

住秋閣:坐東朝西,依牆而建,三面為窗,是全園假山上最大的建築。

入蘭園,可賞竹、賞花,賞盆景藝術。

叢書樓:曾經的別院。

清美堂,堪為附庸風雅者誡。入園主住宅區,感受古時商家氣派。

漢學堂,家族私塾是也。

感念個園,孬張夫婦留影。

相關焦點

  • 楊州三月天
    揚州的美,美在水:江南的水賦予了你獨特的韻味,瘦西湖宛若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揚州古城裡,也鑲嵌在那些尋夢的人心底。走進揚州,落眼的是滿滿的綠波,流水。      揚州的美,美在園:城在園中,園在城裡。揚州園林素負盛名,古有「杭州以湖山勝,蘇州以市肆勝,揚州以園亭勝,三者鼎峙,不分軒輊」之句,可見嘉慶年間,甲天下的是揚州園林,而不是蘇州園林。
  • 揚州第一園——個園
    黃至筠,字韻芬,又字個園,是當時兩淮地區八大鹽商之一,是一名官商通吃的「紅頂商人」。從他的名和字來看,這是位酷愛竹子的人;園子造好之前,名字其實早就有了。個園自南而北由三個部分構成:住宅區、園林區和賞竹區。住宅區分東、中、西三路,每路又分前、中、後三進。按照風水學的說法,這種九宮格「井」字形布局,可以「藏風聚氣」,是聚財之形。
  • 「品讀嶺南 樂行廣東」持續升級!嶺南文化知識百科問答活動啟動
    文/蔡旭嘉 「品讀嶺南,樂行廣東,你參與了嗎?」自暑假以來,由羊城晚報社和品讀行聯合策劃的「品讀嶺南,樂行廣東」系列活動吸引了無數廣東學子參與,這股「嶺南好」的風潮席捲了南嶺大地,嶺南文化的美好和韻味讓學子和家長「上心頭」。
  • 遊」揚州慢④ 個園中的都市竹林,與它的四季風情
    早知道個園主人愛竹,但想來也不過是,窗前兩三支、道外四五叢地點到為止,我們的園林終是願意講究個「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但個園偏不是,它不用你費心地去做「羚羊掛角」的揣摩,即是愛竹,便將大半個竹林請來,滿園、滿山、滿野實實在在地交給你,隨你在哪裡,停下腳步,靜下心來,去讀萬竿搖碧,去看翠葉茫茫,去聽風吟竹語。
  • 揚州周末遊 何園|個園|東關街|瘦西湖
    關於行程周六一早從杭州出發,中午到達,下午逛何園、個園、東關街,晚上吃獅子樓的獅子頭、文思豆腐和揚州炒飯。酒足飯飽散步到東關古渡,看古運河夜景,逛東關街夜市。周日一早吃冶春茶社的湯包和燒麥,之後去瘦西湖,預留遊玩時間3-4小時,下午返回杭州。
  • 【夢境花海之煙花楊州】揚州瘦西湖風景區
    景區的景點有園中園和散列式兩種,對於園中園,一般取內向性布局形式,如白塔晴雲、靜香書屋一般講,要求地形條件有一定的寬度,方可經營布置而瘦西湖北區地形細長,故直接把建築置於水邊,取擴張離散的外向布局形式建築的主立面面對水面,明顯與中國民居座北朝南的格局不同
  • 品都洛陽城,品讀不一樣的洛陽城
    在老城、在瀍河、在西工……你隨處可以看見一群打著「品讀洛陽城」小旗、遊走在大街小巷的人群,他們就是樂此不彼於洛陽文化旅遊的「品讀洛陽城」粉絲團。品都洛陽城,此「都」最耐「品」!品讀洛陽城,「品」「讀」皆驚喜!
  • 2020想去中國揚州旅遊景點:何園,個園,東關街,萬福大橋塔
    萬福大橋塔萬福大橋橫跨淮河入江水道主河道廖家溝個園地方不算很大,但是名氣可是不小。個園是清代揚州鹽商宅邸私家園林,內裡的景觀主要有包山樓,清漪亭,住秋閣等。個園最著名的是它的假山藝術。筍石、湖石、黃石、宜石疊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園法則與山水畫理於一體,匠心巧妙。園林藝術其實對於很多人是一種很抽象的概念。假山如何建造,樹木如何種植,庭院如何布局,一草一木皆是學問。
  • 揚州 個園裡的「春夏秋冬 」
    個園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建於清嘉慶23年(公元1818年)。1988年個園被國務院授予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個園,是以竹石取勝,連園名中的「個」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邊,應合了庭園裡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裡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為竹子頂部的每三片竹葉都可以形成「個」字,在白牆上的影子也是「個」字。個園的疊石藝術,採用分峰用石的手法,運用不同石料堆疊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 漫步在絕美江都,穿越200年的時光變幻,在個園中享受片刻寧靜
    如果你要開啟一段江南之行,蘇州絕對是熱門之地。但這座全國聞名的旅遊城市一年四季都是遊人如織,比較影響遊客的遊玩品質,如果你想在平靜安和的氛圍中感受江南的美麗,那麼揚州的個園絕對不會讓你失望。個園地處揚州市中心的廣陵區,具體位置在鹽阜東路附近。這座典型的江南園林從開始建造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一名清代中期的商人在前朝的園林基礎上再建的園林。
  • 壺天精妙自藏春——個園「四季假山」的前世今生
    己亥冬日,讀金沙人先生大作,說「個園四季假山這個大亮點,並不是前人的有意之作,而是後人無意發現,並精心提煉的產物」。筆者循線研讀,方知當年圍繞個園四季假山之說,還有一場學術討論。關於四季假山說法的由來,朱江先生在1984年出版的《揚州園林品賞錄》曾有提及:「近有一說:個園以宣石為冬山,黃石為秋山,湖石為夏山,門景為春山,有四季假山之設。」
  • 世界文化遺產——個園
    「個園」——是揚州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藝術價值的藝術園林,位於揚州古城北隅,以疊石精巧而聞名於世。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建於清嘉慶23年(公元1818年),現已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文化遺產因園主人愛竹,並在園內種竹萬竿,所以個園的名稱也是由竹而來。跟著導遊,首先進入的是北大門,迎面而來的就是萬竿修竹。園內現有竹種60餘種。
  •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種楊州炒飯
    說起炒飯,無人不識楊州炒飯。它到底有什麼魅力,可以名楊海內外。楊州炒飯其實就是蛋炒飯的升級版。在蛋炒飯中加入 各色蔬菜和肉類。讓炒飯色澤亮麗,色彩繽紛,口感清香。但同樣叫楊州炒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吃到的楊州炒飯為啥會完全不一樣。到底什麼樣的炒飯,才稱得上正宗的楊州炒飯。
  • 個園的環境是極美的有大片的竹林和草坪
    中國四大名園,有一種說法是包括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和揚州個園,當然也有其他的說法,有分歧不糾結。早上還沒有旅遊團來到個園,非常清淨,有些晨練的老人已經入園了,路邊都是竹子。假山旁邊的紅楓是最多的,這裡的遊客也最多,假山是個園最大的特色。這裡的假山是黃山上的石頭,非常堅固,遊人可以上去,假山上賞紅楓別有韻味。
  • 周武忠:個園的邏輯
    記得有一次拜讀周維權先生的《中國古典園林史》,看到書中記述的與夏山上的那棵檜柏不符,我還寫信給周先生指出來;他還覆信我說修訂時更正。 唯一讓我覺得有點陌生的是個園的邏輯。
  • 揚州有個個園?這個名字有點奇怪!
    揚州最著名的園林揚州最著名的園林是個園和何園,前者還是世界文化遺產,同時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和蘇州拙政園、承德避暑山莊、北京頤和園齊名,個園門外和園內可以看到中國四大名園的標誌,對於這個稱號,民間是有爭議的,在有的版本裡,揚州並沒有園林入選四大名園,個園的位置被蘇州留園取而代之,個園這座清代揚州鹽商宅邸私家園林
  • 個園前世壽芝園,您聽說過嗎?
    一說壽芝園是明代園林,朱江先生《揚州園林品賞錄》②說:「個園裡的黃山和棣圓裡的黃山,前者傳為明代壽芝園舊築,後者傳是清初小方壺遺構,均為一代名園山石。」但朱先生的依據和出處在哪裡,還不清楚。二說壽芝園存在於清代中葉以前。陳從周先生在《揚州園林與住宅》③一文中說:「清中葉前,鹽商多萃集在東關街一帶,如小玲瓏山館、壽芝園(個園前身、百尺梧桐閣、約園與後來的逸圃等)。」
  • 巴東創業能手楊州:把紅色土地建成「綠色銀行」
    每天有上百名茶農在村裡採茶打工,綠葉子變成了紅票子,這一改變源自楊州。 甘家坪舊名茶園村,所產羅圈巖茶在《巴東縣誌》中有記載,宋朝曾是貢茶。2006年,楊州高中畢業後到成都打拼,升至公司白領。在成都生活9年,楊州發現當地茶館林立,飲茶是成都市民的消費習慣,一杯茶動輒上百元,他從中捕捉到商機。
  • 個園「小姐繡樓」 9月開放(組圖)
    按照我市打造文化博覽城的總體要求,個園住宅鹽商文化生活展示被列入2010年建設項目。今年4月起,個園開始整改南部住宅陳設布置,再現百年前奢華鹽商豪宅場景。昨天,記者走訪個園發現,南部住宅改造已經初露芳容,小姐、老爺起居室等場景布置初步完成,預計9月就可與遊客見面。
  • 揚州個園:鹽商豪府邸 竹石雅乾坤
    秋從夏雨聲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尋。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6月3日,來揚出席全國網絡媒體聯盟宣傳研討會的媒體代表100餘人走進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個園採風,實地欣賞四季假山的變幻風情,親身體驗清代鹽商的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