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筍粿,筍香和粿條的米香同時溢出,非常誘人

2020-12-18 美食天下

炒筍粿

By _蒍鉨變乖々

埔田筍粿只是當地對埔田特產的「竹筍炒粿條」的簡稱。竹筍炒粿條,選用鮮竹筍切絲,粿條亦切成細絲,慢火翻炒至粿條略帶赤色,筍香和粿條的米香同時溢出,非常誘人。埔田當地盛產竹筍,是竹筍之鄉,因為竹筍講究新鮮,當天早晨打的竹筍中午吃和晚上吃就是兩個味,因此埔田當地的筍粿享盡地利之邊,既有上好的粿條,又有最新鮮的竹筍,大受歡迎。

原料:粿條、筍絲、蔥花、生抽、沙茶醬、花生油。

做法步驟:

第1步、刨細焯過水的竹筍絲,竹筍想要口感好還是用刀切細絲好,這是朋友給的所以就著用了。

第2步、準備適量的手工粿條。

第3步、香蔥洗淨切蔥花。

第4步、碗中少許生抽,沙茶醬攪拌均勻成醬汁備用。

第5步、鍋中熱油先將筍絲炒幹水份。

第6步、放入粿條,用筷子撩散。

第7步、淋上備好的醬汁。

第8步、繼續用筷子撩均勻。

第9步、鍋邊再淋上少量的花生油,將粿條小火慢煎至兩面焦香。

第10步、最後灑上蔥花即可。

第11步、另外一份成品煎的焦脆了一點!口感是外焦裡嫩!

第12步、成品。

來自 美食天下 _蒍鉨變乖々 的作品。

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相關焦點

  • 當粿條和筍絲相遇埔田,埔田人把它們炒成了一餅粿
    家養走地雞,現打的筍,讓我對埔田筍和雞的鮮甜自動關聯。然而,這一次朱家阿弟兄卻說,本地還有一種做法——炒筍粿,既是家常味道,也登大雅之堂。筍粿,顧名思義,即是竹筍炒粿條。說得興起,說做就做。「銅盤」蒸粿條,熟後取出,接張米香四溢、晶瑩剔透的粿條就在眼前。蘸點醬油,入口微甜,柔嫩中帶著韌,越嚼米香越出。
  • 筍絲炒粿條
    路經揭陽,同事提議:「不如去嘗嘗這裡的筍粿?慰勞一下自己吧。」這話正中我下懷!我一聽到好吃的,立刻就忘了累和困。筍絲炒粿條、筍鴨湯、煎筍餃、蝦仁筍絲……這是一頓以竹筍為主料的午餐,個個吃得「人生無憾事」!尤其是那一大盤筍絲炒揭陽粿條,顏色呈金黃,筍絲與粿條絲相間,筍香淡淡,粿香倒濃,入口香滑,名不虛傳!吃粿條前,先來一碗鮮筍鴨湯滋潤一下喉嚨,粗筍塊熬在湯裡,爽口!
  • 潮汕粿條的N種食法,你嘗試過嗎?
    「粿條」一名是福建閩南地區和廣東潮汕地區的叫法,同屬於閩南語系地區的海南省全省和廣東、福建、臺灣等省份的客家人則將其稱為「粄條」。粿條不同於河粉,其口感比河粉更具彈性。另外閩南、潮汕、海南和臺灣地區對於凡是用米粉為主料,麵粉、薯粉等輔料經過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粿」或「粄」。所以閩南語系地區的所謂粄、粿,實際就是別處所稱的糕,但包括的範圍又不單純是「糕」。
  • 一筍兩吃,10分鐘搞定!時令春筍這樣吃更惹味
    酸筍配田螺同樣相當精彩,與醃製過的筍一起燜,酸鹹可口。筍切成粒狀,加入酸菜粒、辣椒粒和豬肉粒等清炒,那是一道下飯好菜。達哥說,時間足夠時,他們會準備好粉皮,將這筍粒酸菜粒等一同埋入粉皮裡,裹起來後像腸粉一樣蒸,出爐後,點著醬油吃,這是從化特色的「粉包」,也是當地的傳統手工菜。有時,也會用將其包裹在餈或者餃子中,作為飯後的點心。即便煮湯,也是合適的。
  • 石磨現蒸,新鮮現吃有米香,在廈門也能吃上地道潮汕粿條
    說到潮汕美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粿條,和曾經上過《舌尖2》的蠔烙。不過現在已不需要千裡迢迢跑到潮汕,在廈門就能吃到地道的潮汕粿條、蠔烙等美食。位於廈門華潤萬象城二樓的臻品鮮粿·粿條世家,門面古樸大氣,店內透出的暖黃燈光,令人倍感溫馨親切。
  • 原來《想見你》裡的白糖粿還有這層寓意,編劇你很會啊!
    粿皮是用艾草或是鼠麴草擠出來的青汁與糯米粉和成的。裡面包的餡料沒有定式,芝麻花生糖、豆沙、豬油炒筍丁、蝦幹蘿蔔絲……鹹甜皆可。 / 人類對脂肪和碳水的偏愛,可是寫進了基因裡的。所以米粿和油脂才是絕配。這裡的早點攤,油條油餅也很常見,但油炸「粿」顯然更受歡迎。
  • 竹筍炒粿條清鮮爽脆,米香濃鬱!不妨自己試試
    「粿條」不知道有多少朋友了解,它是廣東潮汕的特色食材。外形和河粉看上去很像,但是實質天壤之別,關鍵在口感上。粿條的勁道明顯比河粉大,石子頭一次吃粿條時以為是河粉,現在想來真有點好笑的。「炒粿條」是潮汕最有特色的小吃,就如同廣州的炒米粉和炒河粉。粿條在潮汕是主食,幾乎家家都有。做法千變萬化,但是由於本身食材地道,所以烹飪出來的味道自然不一般。
  • 潮汕「粿」品種多,美味爽口
    在潮汕的飲食中,「粿」是一種最為家常的食物,去到潮汕,你可能聽的最多就是關於「粿」的食物了。潮州人對於凡是用米粉、麵粉、薯粉等經過加工製成的食品,都稱「粿」。相傳在潮汕的祖先從中原遷徙到潮汕,因祭祖需要用麵食製作而成的果品祭拜,南方沒有小麥,以至於將大米打磨成漿製作成果品,由此就產生了「粿」。粿,在潮汕食文化中歷史悠久。它的品種繁多,美味爽口,粿在潮汕地區發展已經發展成一種色、香、味俱全的 小食,也成為潮汕食文化的一個代表。那麼關於「粿」的都有哪些吃法呢,一起看看吧。
  • 來潮州旅遊,膠己人帶你吃遍各種「粿」!
    不過呀,潮州可不止出名的牛肉火鍋,還有神奇的各種「粿」!潮州的「粿」有沙茶粿、牛雜粿條、無米粿、鹹水粿 、菜頭粿、芋頭粿、草粿、紅桃粿等等。大家會好奇,咦,這「粿」是什麼東西呀,還有那麼多的種類呢?下面,就讓我們走進潮州的「粿」界,給你的美食清單加點料!首先,介紹一下「粿」是什麼。
  • 「這一碗粿條,一吃就是25年」
    在許多揭陽人的味蕾記憶中 一碗熱騰騰的鴨雜粿條湯 便是魂牽夢繞的家鄉味道~ 「有著25個年頭的粿條老店」
  • 潮汕美食的「粿」,是怎樣一個神奇的東西,做法大全
    包好的筍粿放進蒸籠蒸熟就可進食了,蒸熟的筍粿還可以放入平底鍋,以豬油煎至兩面金黃,蘸醋來吃,也相當開胃。夾起一筷子,是介於米粉和麵條之間的味道,沒有太多調料,嘴裡留下一腔米香。不過,最令人難忘的是粿汁上的滷汁和滷味,讓讚不絕口。
  • 一碗粿條,潮汕小吃要稱霸了
    日式的單人粿條隔間牛肉粿專門店 才開門不到1個月,陸陸續續吸引不少粿條愛好者前來打卡單身狗的小隔間一人一間一碗,二樓有著跟日式拉麵店一樣的獨立小隔間牛肉粿條製作所牛肉為保證新鮮以及口感,牛肉每天會分別從上午10點半,下午4點半,還有晚上的11點半到店。從屠宰場到桌上不超過4小時,在涮肉只需4-5秒達到8成熟即可。高湯用了60斤的牛骨和20斤牛腸熬製3-4小時才能保證湯味道夠濃。
  • 牛肉韭黃炒筍絲,鮮香下飯
    牛肉韭黃炒筍絲By 藍雨陽光780913牛肉蛋白質含量高,加入筍絲、芹菜和韭黃同炒,青椒調味,由於加入了芹菜和豆豉,菜餚還有魚肉的香味哦!原料:韭黃、牛肉、芹菜、方竹筍、青椒、胡椒粉、姜粉、十三香、紅酒、豆豉。做法步驟:第1步、韭黃切段用鹽碼味。第2步、方竹筍用水煮熟後,切成絲;芹菜切成段,青椒切成短絲備用。
  • 最正宗的潮汕炒粿條,牛歡喜、牛鞭能想到的都能吃到!
    潮汕火鍋的重點是挑選新鮮的好牛肉,然後把肉按照不同部位仔細分解、剔取和切割。吃牛肉火鍋的時候總是很貪心,什麼肉都想試試。牛肉炒粿條這是攝影師阿波到現在還年念念不忘的炒粿條!正宗潮汕粿條的精髓是什麼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鑊氣夠,趁熱吃粿條軟糯入味。
  • 沒想到在天河南民居裡的這家店,吃到了廣州最地道的潮汕牛肉粿!
    牛肉也是特別的鮮嫩,牛肉足夠新鮮,刀工到位,牛肉口感吃起來非常棒。牛肉丸同樣非常勁道,而且肉汁豐盈,吃得出牛肉丸也是拿了好貨來做的。粿條也是嫩滑爽口,米香濃鬱,非常好吃。紅燒牛肉的味道也很棒,較比火鍋牛肉切法的牛肉,紅燒牛肉的口感更加勁爽,而且滷汁非常入味,每一口都是那麼鮮香醇厚!沙茶粿這也是毛哥最愛的潮汕粿條的吃法了,這裡的出品同樣不賴,鮮香的沙茶醬和香濃的芝麻醬帶來陣陣濃鬱的香味,真的讓人饞涎欲滴!
  • 潮汕粿條吃著究竟有多好?在潮汕遊子心裡,是一份獨特的家鄉記憶
    三起三落後,在沙茶醬中滾一滾,入口鮮嫩滑香。吃肉的滿足感在這一瞬間到達頂峰。而這樣的滿足感,離開了火鍋,同樣存在。比如一碗鮮掉你眉毛的牛肉粿。講究些的牛肉粿會分立兩鍋,一鍋熱水,一鍋新鮮牛筒骨熬出的鮮湯。
  • 廣州「溼炒牛肉粿條」指南,潮汕人看到都哭了
    單提炒牛河,在廣州幾乎都是指幹炒,但在潮汕,反而是指溼炒牛肉粿條,沙茶香的芡汁+米香彈滑的粿條,跟幹炒有完全不一樣的魅力。潮汕地區的溼炒牛肉粿條,用的一定是粿條而不是河粉,粿條比河粉更為窄厚,無光澤且呈不透明乳白色,口感更飽滿,米香味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