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技術員,你有空嗎?幫忙來我家地裡看我這橘樹怎麼了?」「好的,我馬上就來」……
村民口中的「向技術員」,是辰谿縣潭灣鎮楊溪村種橘大戶向愛珍,2014年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靠種植柑橘,不僅早早脫了貧,還蓋起了小洋樓,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在潭灣鎮,像向愛珍這樣的脫貧摘帽的有1283戶4666人。他們的幸福蛻變,也成為潭灣鎮脫貧攻堅戰役中的美麗畫面。
優化服務,脫貧有底氣
「我家今天的幸福日子多虧了政府幹部,是他們在幫扶我,幫我選種子,教我如何栽培,如何養護,在豐收時還幫我一起收割。」說起政府的服務,杉林村村民歐道良豎起了大拇指。
現年63歲的歐道良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因兒子突發疾病去世,家境一度陷入貧困。在鎮村兩級及扶貧工作隊的多次上門幫扶中,歐道良開始振作精神,栽種了10畝田地,有8畝是從鄰居家流轉過來的,栽種有玉米、水稻、西瓜等農作物。2018年,歐道良全家年收入達4萬元,順利甩掉了「窮帽」。
據悉,潭灣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產業扶貧,成立由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任副組長的產業扶貧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建立了目標管理考核機制,確定「政府引導、龍頭帶動、扶貧到戶、做大產業」的產業扶貧工作思路。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認真做好產業「前、中、後」各期的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工作。生豬、水稻、油菜、臍橙等傳統產業不斷優化,南豐蜜桔、血橙、藍莓、火龍果等特色產業逐漸形成規模,全鎮構建了「一村一品,多村一業」的產業化扶貧發展格局。
截止目前,該鎮種植大棚蔬菜達800餘畝、黃桃1000餘畝、血橙900餘畝、臍橙2000餘畝,南豐蜜桔基地3000餘畝。
全力扶持,脫貧有奔頭
這幾天,馬路坪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劉際望在辰谿縣金順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酉莊「千畝採摘園」裡忙著採摘南豐蜜橘。「在這裡勞作既有工資可以拿,年底還有分紅。」劉際望一臉幸福。
潭灣鎮楊溪村的南豐蜜橘遠近為名,南豐蜜橘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果」。該村採取「黨支部+能人+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由村黨支部書記牽頭,加上該村致富能人等創建了楊溪村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村合作社提供樹苗、肥料、技術和銷路,許多農戶紛紛加入,現如今一畝柑橘地平均收入達6000元以上。
潭灣鎮黨委書記戴德軍說:「發展合作社模式,就是想提高村民尤其是貧困戶的參與,讓產業的紅利真正的惠及到貧困人口,幫助他們實現脫貧夢」。
據悉,該鎮積極支持和鼓勵村(種養大戶)成立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引導群眾加入專業合作社,推動產業發展走「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能人+合作社+農戶」等發展模式。
該鎮先後註冊創立了辰谿縣千鑫生態農業合作社、辰谿縣五溪生態農民專業合作社、辰谿縣湘子坡牛業養殖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種養業產業組織。酉莊與「大酉人家」62戶228名易地扶貧搬遷對象進行結對幫扶,參與分紅或勞務就業,帶動貧困戶增收。全鎮農民合作社共流轉貧困戶土地達2000餘畝,年長期或臨聘貧困家庭勞動力達230餘人次,人均增收3000餘元。
據統計,該鎮已培育家庭農場16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達54家,培養致富帶頭人100餘人。
智志雙扶,激發內生動力
為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潭灣鎮堅持扶貧先扶志,把開展技術培訓作為重點,按照「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原則,制定具體可行性方案,並全力推動實施。積極與
縣涉農、電商部門對接,每年到產業重點村開辦種植、養殖專題培訓班。安排農技人員對農戶進行跟蹤性產業指導,根據需求將農業生產及產業技術送到貧困戶及業主家中、手中,為產業脫貧和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據悉,潭灣鎮每季度開展一次農林方面的技術培訓,安排專技人員定期或不定期的下到田間地頭培訓。2019年,全鎮舉辦了2期易地搬遷戶技能培訓班,勞動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4期,
同時,選派90名種養能手、技術人才、貧困戶到安江、長沙等地參與「致富帶頭人」培訓,杉林、楊龍、長坡、柏林、楊溪等6個產業大村組織黨員幹部、種養能手、貧困戶赴鄰市、縣、鎮參觀學習,開拓思路,尋找差距。
該鎮引導酉莊、千鑫生態農業等企業(合作社)與省農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開發和引進新品種、新技術,促進產業增產增效增收。
固本強基,脫貧見實效
「村裡開展亮化工程以來,村主幹道都安裝了路燈,晚上走路方便多了!」「感謝政府為我們修了這些機耕道,稻穀的收成不要硬性用人力了,可以直接用車子運輸,省時省力。」說起如今的變化,潭灣鎮廣大村民如數家珍,一臉幸福。
潭灣鎮黨委、政府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助推脫貧攻堅。在農村通組公路工程、農田水利建設、農網改造、地質災害點建設、自來水改造等方面下重拳。完成三甲塘等10個村主幹線路農網改造、完成馬路坪等3個村亮化工程、投入100多萬元完成橋梁建設2座、投入200多萬元完成「兩村一帶」潭灣段建設。先後投資200多萬元修建長坡新村地災點治理工程、投資1100多萬元在野貓洲修建防洪堤等。辰浦公路建設、野貓洲治理等重點項目建設順利。
據統計,今年以來,該鎮爭取生產發展和產業設施配套建設等扶貧項目14個,資金近600萬元。
(蒲娟)
【來源:掌上懷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