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扶貧齊魯行丨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致富經:鄉村美 產業興 百姓富

2020-12-11 澎湃新聞

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五井鎮隱士村航拍圖。(攝影:韓春義)

「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文旅扶貧齊魯行第一小組媒體採訪團最後一站合影留念。(攝影:韓春義)

10月14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大眾網·海報新聞承辦的「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文旅扶貧齊魯行活動正式啟動。人民網、中新社、中國文化報、中國旅遊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山東商報、大眾網等十餘家媒體單位記者兵分兩路,奔赴臨沂、濱州、淄博、濰坊、棗莊、濟寧、菏澤等7市深入採訪,用鏡頭與圖文融媒報導山東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助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生動實踐,共同見證山東文旅扶貧的新成就、新亮點。

10月17日上午,「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文旅扶貧齊魯行第一小組媒體採訪團,來到活動的最後一站——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五井鎮的隱士村,在這座依山傍水、林紅柿子繁的小山村,記者們恰巧趕上了一場獨具當地民俗特色的婚禮。

記者們在採訪中恰巧趕上了一場獨具當地民俗特色的婚禮。(攝影:韓春義)

媒體記者採訪團參觀隱士村紀念館。(攝影:韓春義)

窮山村成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鞭炮聲聲,鑼鼓喧天,位於臨朐、青州、博山三界交界處,被群山環抱的狹長山嵧中,一場新人婚禮讓坐落其中的隱士村熱鬧起來。

新郎官身著紅色長衫馬褂站立一旁,新娘子頭蓋紅紗鳳冠霞帔倚椅端坐。喜婆舉著香菜、蔥葉,給新娘「香香手」心靈手巧、「香香嘴」嘴也巧。兩個男童端著紅色臉盆,給新娘「烤烤腳」「烤烤手」,意味著小日子越過越美好、好日子越過越長久。婚禮主持人巧舌如簧,圍觀的村民歡聲笑語,外地的遊客沉浸其中,整個山村都洋溢著熱烈、喜慶的氛圍。

婚禮過後,新郎新娘的親朋好友陸續走進相隔不遠的隱士村農家土菜館,菜館經營者馮濤忙碌地招呼著鄉裡鄉親。

「新郎是從咱們村考出去的大學生,工作後他們小兩口還是選擇了回到村裡辦婚禮。今天新郎新娘的親朋好友都到了,總共在我這訂了13桌宴席。」婚宴席間,人聲沸騰,馮濤提高了嗓門,「靠著鄉村旅遊,我家的民宿、餐館每周末都爆滿。」

隱士村,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窮山村,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隱士村農家土菜館經營者馮濤接受記者採訪。(攝影:韓春義)

隱士中心村主任、平安地村黨支部書記劉傑接受記者採訪。(攝影:韓春義)

「2014年,隱士村還是省級貧困村,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那年省領導來我們這調研時,發現這裡原生態保存比較好,提出可以搞鄉村旅遊。2015年,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山東泰山文化和旅遊規劃設計院為我們的一線十村做了整體規劃。從2016年開始,隱士村的鄉村旅遊正式開建。」隱士中心村主任、平安地村黨支部書記劉傑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隱士村脫貧的發展脈絡。

環顧整個隱士村,10個自然村、672戶靠著河岸陽坡傍山而建,民房鱗次櫛比,錯落有致,這裡環境優美,林果飄香,石村古樸。通過四年多的環境整治和文化挖掘,原生態的自然景觀和淳樸的鄉土風情,結合「停下養生、融入養心」的隱士文化,將隱士村打造成了集觀光旅遊、農業產業、修行研學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鄉村旅遊度假區。

2020年9月4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隱士村成功入選。在擁有了「國家森林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這些稱號後,隱士村的名字前,又增添了一個新名號。

柿子是隱士村的傳統種植項目,全村柿子樹種植面積有1.5萬畝。(攝影:韓春義)

柿子是隱士村的傳統種植項目。(攝影:韓春義)

產業扶貧帶動村民脫貧增收

隱士村搞鄉村旅遊,並不是一帆風順。

村主任劉傑回憶說,2018年8月19日,颱風「溫比亞」登陸,將村裡在建的旅遊項目全部衝毀。「但是,受了水災,但也託了水的福,」劉傑講到,「當時省裡主要領導都來了,他們察看災情後,及時為我們撥付了災後重建的資金,還把村裡的道路也給重新拓寬了。」

基礎設施完善了,旅遊景點也建起來了,隱士村沒有放慢發展的腳步,又圍繞「柿子」做起了大文章。

柿子是隱士村的傳統種植項目,全村柿子樹種植面積有1.5萬畝,每年柿子產量達到2000萬斤,加工生產柿餅600萬斤,建設柿子晾房總面積達3.5萬平方米,成為江北最大的景觀柿子晾曬基地。按照「旅遊+黨支部+合作社+電商+企業+農戶」六位一體的模式,通過探索柿子精深加工、打造「柿文化」、「電商+柿餅」等路子延長產業鏈,隱士村開闢出了一條以柿子種植、產品加工、農業開發、旅遊休閒為一體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造成為柿餅年產值達4000萬元的柿餅生產模範村。不滿足於「向內發力」,隱士村還緊跟時代發展趨勢,積極探索銷售渠道的創新,建立了隱士生態旅遊度假網站和淘寶網店平臺,「隱士柿餅」遠銷韓國、日本,在國內外有了極好的口碑。

「在山村裡,我們隱士村的交通不是最好的,環境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村裡的人均收入我們不敢說是第一,但絕對是排在前幾名的。」劉傑越說越自信,「光柿子這一個產業,去年人均收入就達到了1.8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了36.4萬元。」

採訪結束時,65歲已退休的鄉村教師尹化法,專門摘了些柿子讓記者們品嘗。退休後,這位教了40多年書的老教師,將家裡的4間房屋重新裝修改造成了民宿。再過十來天,等柿子熟了,尹化法又要忙著收穫了。

鄉村教師尹化法接受記者採訪。(攝影:韓春義)

在隱士村紀念館參觀的外地遊客。(攝影:韓春義)

臨朐縣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中心四級主任科員宋立成向記者介紹隱士村農產品。(攝影:韓春義)

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自從隱士村被評選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之後,濰坊市臨朐縣積極搶抓機遇,進一步整合隱士村旅遊業和農業產業融合發展,既為遊客留住了珍貴的「鄉愁」,又帶富了一方百姓,為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力量。

臨朐縣文化和旅遊產業發展中心四級主任科員宋立成表示,發展旅遊產業應破除旅遊景點開發面面俱到的舊觀念,要集中精力策劃打造一批集旅遊度假、旅遊服務、商業購物、旅遊集散等多業態於一體的精品旅遊項目,要將文化旅遊產業作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的支柱產業來抓,努力打響文化旅遊品牌,真正帶動鄉村振興,帶動農民增收。

10月17日是我國第七個扶貧日,也是第28個國際消除貧困日。中國扶貧工作成就舉世矚目,而發展鄉村旅遊已成為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

與此同時,為期四天的「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文旅扶貧齊魯行媒體採訪活動圓滿結束。媒體活動讓更多網友跟著記者的鏡頭,看到了齊魯大地上壓油溝村、常山莊村、桃棵子村、蓑衣樊村、隱士村等一大批悄然發展的美麗鄉村,見證了它們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受到了齊魯兒女勤勞淳樸、頑強拼搏的優良品質,以及改革創新、敢為人先、擔當作為的山東精神。

這些在新時代崛起的小村莊,抓住了發展機遇,緊跟黨的好政策,依託各具特色的自然生態優勢,深入挖掘當地文化和旅遊資源,充分激發產業發展內生動力,積極探索「旅遊+」系列組合拳的模式,不斷延伸文化旅遊產業鏈,持續促進貧困村、落後村脫貧增收,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用實際成效書寫了山東「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的時代答卷 。

(來源:大眾報業·海報新聞)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文旅扶貧齊魯行丨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致富經:鄉村美 產業興 百姓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旅遊+扶貧」助力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
    從優先選擇貧困地區作為旅發大會承辦地,到將扶貧重點區域納入觀摩線路與項目,再到形成一批帶動性強的鄉村旅遊龍頭項目,旅遊和扶貧的關係越來越緊密,動能越來越強大,作用越來越凸顯。「旅遊+扶貧」,助力生態環境美起來。「旅遊+扶貧」,既是改善農村環境的重要路徑,又是打造生態宜居空間的重要手段。
  • 塔峰鎮六七甲村:黨建引領 產業興 百姓富
    紅網藍山縣分站12月24日訊 (通訊員 潘有娣)今年來,塔峰鎮六七甲村堅持「黨建+產業」引領,帶動了群眾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呈現出「黨建強、產業興、百姓富」的良好態勢。湖南智慧型生態循環農業扶貧產業園,是六七甲村通過招商引進的一個智慧農業物聯網新型營銷模式和精準水肥一體化的項目,據技術人員付增同介紹,以前人工灌溉施肥,費時費力,現在引入水肥一體機後節水節肥。離開土壤的瓜果青菜,在六七甲村煥發新的生機。
  • 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玉林又一個村實現美麗逆襲!
    美麗密碼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發布《關於公示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的公告》,此次全國共有680個鄉村擬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在這份名單中,廣西有22個鄉村上榜,其中玉林市陸川縣沙坡鎮高慶村名列其中,這也是至今為止玉林市唯一一個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村莊。高慶村,憑藉哪些優勢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7月29日,記者走進陸川縣沙坡鎮高慶村探訪。龜嶺谷景區開發的登山小長城,將景區風光一覽無遺。
  • 鄉村旅遊扶貧「什寒模式」——海南瓊中什寒村的產業扶貧新途徑
    什寒村有貧困戶40戶188人。什寒村依託「黨員驛站」黨建服務品牌,通過實施生態旅遊脫貧工程,走出了一條具有瓊中特色,符合瓊中實際的鄉村旅遊扶貧新路子,實現了「黨建實、百姓富、產業強、生態美」,目前什寒村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0%。2018年什寒旅遊接待12.9萬人次,其中過夜9303人,實現旅遊收入1419.7萬元,發展農家樂38家,小賣部20家。
  • 產業興了 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 嘉峪關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產業興了 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嘉峪關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田野,凝聚著豐收的希望; 鄉村,激揚著振興的號角。嘉峪關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努力打造都市現代農業,著力壯大「精細蔬菜、優良畜禽、優質林果、花卉與蔬菜制種、非農經濟」五大支柱產業,大力發展精品、珍品、旅遊觀光城郊型特色高效農業;著力培育「一村一品」特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鼓勵恆翔、豐祥等產業園積極帶動農戶發展種養產業,今年上半年畜禽飼養總量達到20.4萬頭/只/羽,規模以上養殖場達到32個。
  • 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再獲金融支持大禮包
    為深入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推進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以下簡稱重點村)建設,促進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中國農業銀行辦公室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支持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擴大專項政策和產品適用範圍、加大信貸支持力度、
  • 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甘肅酒泉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見聞
    新華社蘭州9月12日電題: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甘肅酒泉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見聞新華社記者王銘禹乾旱少雨、戈壁廣布曾是甘肅省酒泉市農業發展的短板。近年來當地巧打「氣候牌」,利用戈壁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變劣勢為優勢,培育出了高產高效的戈壁農業。
  • 巫溪已有2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近日,國家文旅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其中巫溪縣紅池壩鎮茶山村入選,加上2019年第一批入選的古路鎮觀峰村,目前我縣共有2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2018年以來,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開展,茶山村在各級黨委政府及幫扶集團的幫助下,深度改善交通道路、安全飲水等基礎設施條件,探索「小組團、微田園、生態化、有特色」的農旅融合模式發展之路,堅持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路子,變農田為景區、變民房為民宿、變農特產品為旅遊商品。發展鄉村旅遊改變了茶山村的容貌。
  • 思南縣:拓展鄉村旅遊業,美了鄉村、贏了市場、富了鄉親
    思南縣:拓展鄉村旅遊業,美了鄉村、贏了市場、富了鄉親 發布時間:2020-09-14 15:29:13      來源:貴州網   近年來,思南縣聚焦自然生態
  • 【鄉村振興】「農」墨重彩繪就固安富美鄉村新畫卷
    農業興則農民富,倉廩實則百業興。作為京津地區的「菜籃子」「米袋子」,近年來,固安縣立足豐富的資源稟賦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引領,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 花開嵩明鄉村美 產業興旺百姓富
    隨著農村綜合性改革(以下簡稱「農綜改」)試點試驗工作的穩步推進,一朵朵盛開的鮮花悄然綻放出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圖景。玫瑰種植基地花開了,鄉村面貌換新顏花木掩映的人工湖、整潔的健康步道、漂亮的小廣場……正成為嵩明縣小街鎮哈前村的新面貌。
  • 鄉村美 產業興 村民富——漢濱區早陽鎮發展五大產業紀實
    百姓渴望致富的願望如何實現?早陽鎮因地制宜,按照「高山興煙芋、淺山興果蔬、科學環保興畜禽」的產業發展思路,以「壯龍頭、培基地、樹品牌、提檔次」為目標,大力發展烤菸、魔芋、畜牧、經濟林果、高山露地蔬菜等五大產業。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早陽鎮烤菸面積穩居漢濱區之首,魔芋、畜牧產業進入漢濱區前三強,產業人均增收 元,實現了產業旺、百姓富的目標。
  • 紅池壩鎮茶山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據文化和旅遊部官網7月9日消息,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了第二批擬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並予以公示,公示期5天。重慶20個鄉村入選,其中包含我縣紅池壩鎮茶山村。2019年茶山村被納入重慶市鄉村振興試點村,2020年以茶山村為主要組成部分的紅池雲鄉國家3A級景區創建成功。
  • 體驗鄉村旅遊魅力 河源打造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體驗鄉村旅遊魅力 河源打造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2019-09-24 11:2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廈門市:鄉村振興生態美 產業發展百姓富
    在有著「廈門第一村」美譽的馬塘村,一行人看著村內一棟棟整齊劃一的別墅,感受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變化,連聲讚嘆。 軍營村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走上富美康莊大道
  • 農行九項舉措支持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
    農行九項舉措支持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建設 2020-12-09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潮州鄉村美產業興百姓樂,鄉村振興繪就新畫卷
    近年來,潮州市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堅持黨建引領、規劃先行,以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為抓手,奮力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逐步實現農村產業提質增效、村容村貌翻新變樣、鄉村文化繁榮發展、基層組織堅強有力、貧困農民脫貧增收。
  • 江蘇22個村入選首批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
    建立首批江蘇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鹽城市大豐區恆北村 近年來,江蘇以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旅遊強省和打造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大力實施鄉村旅遊振興戰略,著力打造鄉村旅遊品牌
  • 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鄉村旅遊帶來新生活
    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6日電題:美了鄉村富了村民 鄉村旅遊帶來新生活新華社記者王雪冰秋意漸濃,天氣轉涼,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岱海鎮三蘇木村的「魚悅農家樂」院落裡,遊客們的歡聲笑語讓這裡顯得格外熱鬧
  • 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公布,寧夏這20個村上榜!
    村企互動、產村融合」的方式帶動附近自然村發展民宿型鄉村旅遊。近年來辛坪村緊抓鄉村旅遊新模式,建有花卉展示、果蔬栽培、食用菌菇培育、鄉村休閒旅遊、循環經濟發展、自駕遊基地六大產業鄉村旅遊主題。紅色旅遊,文化產業,教育培訓」深度融合村集體發展平臺,毛溝村利用將臺堡紅色旅遊資源優勢,建設老窯洞、老四合院風格的民宿,開闢與周邊連線紅色旅遊線路以及旅遊文化體驗拓展項目,帶動毛溝村以及西吉縣大力發展鄉村觀光旅遊,打造鄉村旅遊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