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鄉村振興生態美 產業發展百姓富

2020-12-16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參加學習體驗活動的一行人走進有「廈門第一村」美譽的馬塘村。 戴舒靜 攝

臺海網10月1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高山之路悟初心,追尋足跡擔使命。昨天,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走好新時代長徵路」學習體驗活動走進同安軍營村、翔安馬塘村等地,參加學習體驗活動的一行人見證了鄉村振興帶來的山鄉巨變。

在廈門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軍營村,大家看到,昔日邊遠的山村依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躍發展成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在有著「廈門第一村」美譽的馬塘村,一行人看著村內一棟棟整齊劃一的別墅,感受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變化,連聲讚嘆。

軍營村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走上富美康莊大道

成員們走進軍營村,感受高山村的巨變。 黃文水 攝

在同安軍營村,眼下正是高山秋茶的採摘季。同安高山黨校初心使命館廣場上,茶青滿地、茶香嫋嫋,參加學習體驗活動的成員們在高山茶鄉訪村部、探故居、蹚清溪、聽民情……高山的生動變化,讓人感慨。「又是一個豐收季!」軍營村人馬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福利信心滿滿,軍營村約80%的茶農加入了該合作社,從去年以來,合作社推出新品「高山奶茶」,利潤提高了不少。

大家走進「高山初心之路」動線節點——初心使命館,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兩上高山訪貧問苦、指導脫貧的高山情緣。軍營村黨支部副書記蘇海亭說,山高路遠的軍營村已經擺脫貧困,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案例,走上了富美的康莊大道。近年來,軍營村榮膺了「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全國文明村」「全國金牌旅遊重點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等稱號。據統計,2019年軍營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3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32550元,大約是1986年的125倍。

近處翠竹環繞、綠水長流,遠處群山如黛、天藍雲白。母親河九龍溪穿村而過,清溪見底露蒼苔,野花繁盛引蜂蝶。眼前所見,讓參與學習體驗活動的中國優秀五星級志願者王忠武十分震撼。他說:「沒想到能在軍營村看到這麼美、這麼清澈的溪流,讓我仿佛回到了兒時的故鄉,在小溪裡抓魚、嬉戲,這就是看得見的鄉愁。」據了解,軍營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態修復,「山上戴帽,山下開發」換來了滿目青翠。

馬塘村「瘦馬塘」變成「耀眼明珠」 走出一條富民強村之路

「你不說這是農村,我還以為是哪個溫泉度假村呢!」昨天下午,參加學習體驗活動的一行人來到了翔安新圩鎮馬塘村。抬頭仰望的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而更讓人羨慕的是那一排排嶄新的別墅,很多成員都不敢相信這就是藏在我市東北部的一顆「耀眼明珠」。馬塘村在40年間的巨變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一個生動寫照。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為廈門曾經最偏僻小山村之一的馬塘,發展至今,靠的並不是運氣。在「馬塘精神」主題館,大家認真聽取講解員講述了馬塘的發展史。這是一座濃縮馬塘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歷程的主題館。它講述了馬塘如何從一塊土地貧瘠、村民窮困,被人稱作「瘦馬塘」的村莊,靠著「馬塘精神」,走出了一條「以工帶農、以村輔企、依企興村、村企融合」的富民強村之路。

40年間,馬塘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人均年收入從1980年的不足170元,到現在人均年純收入50000元;每年每個村民年底分紅5000元;全村戶戶住別墅、開小車;全村綠化率達68%,真正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美好願景。

「『艱苦奮鬥、拼搏創新』這八個字,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塘精神』作出的高度凝練的概括。」得知大家要來馬塘學習體驗,馬塘村黨委第一書記、銀鷺集團總裁陳清淵特意提前一晚從廣州趕回來。他自豪地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工作期間,先後4次親臨馬塘村指導,提出了殷切期望。陳清淵表示,未來,馬塘人將繼續發揚「馬塘精神」,將馬塘建設成高素質高顏值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參觀完馬塘村,一行人又馬不停蹄地來到位於翔安區馬巷鎮的下潭尾溼地公園,這是廈門最大的紅樹林溼地公園。大家徜徉在海上步行棧道上,迎著海風,眺望環東海域的美景,對廈門島外的發展變化感到欣喜自豪。(記者 黃文水 戴舒靜 通訊員 熊夢怡)

相關焦點

  • 花開嵩明鄉村美 產業興旺百姓富
    隨著農村綜合性改革(以下簡稱「農綜改」)試點試驗工作的穩步推進,一朵朵盛開的鮮花悄然綻放出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圖景。玫瑰種植基地花開了,鄉村面貌換新顏花木掩映的人工湖、整潔的健康步道、漂亮的小廣場……正成為嵩明縣小街鎮哈前村的新面貌。
  • 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甘肅酒泉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見聞
    新華社蘭州9月12日電題: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甘肅酒泉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見聞新華社記者王銘禹乾旱少雨、戈壁廣布曾是甘肅省酒泉市農業發展的短板。近年來當地巧打「氣候牌」,利用戈壁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變劣勢為優勢,培育出了高產高效的戈壁農業。
  • 「旅遊+扶貧」助力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
    從優先選擇貧困地區作為旅發大會承辦地,到將扶貧重點區域納入觀摩線路與項目,再到形成一批帶動性強的鄉村旅遊龍頭項目,旅遊和扶貧的關係越來越緊密,動能越來越強大,作用越來越凸顯。「旅遊+扶貧」,助力生態環境美起來。「旅遊+扶貧」,既是改善農村環境的重要路徑,又是打造生態宜居空間的重要手段。
  • 產業興了 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 嘉峪關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產業興了 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嘉峪關市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田野,凝聚著豐收的希望; 鄉村,激揚著振興的號角。近年來,嘉峪關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抓手,努力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生活富裕的西部鄉村,一篇鄉村振興的大文章正書寫在雄關大地上……麥子黃了文殊鎮第三屆鄉村旅遊文化節整潔美觀的村容村貌田野織彩綢
  • 揭東區:生態宜居鄉村美 產業興旺村民富
    近年來,揭東區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抓好鄉村環境整治,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力促現代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一個個生態秀美、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新農村正蓬勃興起。美麗鄉村展新顏走進曲溪街道雲南社區,入眼可見一排排整齊的樓房,道路乾淨整潔。
  • 良好生態為鄉村振興增添顏值
    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推動鄉村振興,要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讓良好生態為鄉村振興增添顏值。  根植生態發展理念。建設美麗鄉村,不僅要追求田園風光之美,而且要保證農民持續增收、過上幸福美滿生活。
  • 【鄉村振興】「農」墨重彩繪就固安富美鄉村新畫卷
    組團發展 全域推進「農」墨重彩繪就固安富美鄉村新畫卷作為京津地區的「菜籃子」「米袋子」,近年來,固安縣立足豐富的資源稟賦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推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號工程」,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引領,大力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
  • 「聚焦」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生態環境……今天的發布會聚焦奉賢...
    「五五購物節」期間,東方美谷上線了首個線上平臺「美谷美購」,打造「新電商、雲空間」在線新經濟集聚地。此次抗擊新冠疫情,美谷企業在美麗健康產業領域的優勢進一步凸顯,表現搶眼,進一步堅定了我區發展美麗健康產業的信心和決心。二是借勢新片區機遇,啟程「未來空間」。
  • 文旅扶貧齊魯行丨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致富經:鄉村美 產業興 百姓富
    通過四年多的環境整治和文化挖掘,原生態的自然景觀和淳樸的鄉土風情,結合「停下養生、融入養心」的隱士文化,將隱士村打造成了集觀光旅遊、農業產業、修行研學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鄉村旅遊度假區。 2020年9月4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隱士村成功入選。在擁有了「國家森林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這些稱號後,隱士村的名字前,又增添了一個新名號。
  • 廈門集美區產業興旺農家富 山清水秀鄉村美
    集美區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大為改觀。 昨日,兩個現代農業項目——農鑫農產品收儲運銷及初加工產業中心總部項目、鯨探海洋科技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產項目,籤約落地集美區。 近年來,集美區以市「雙千億」工作為統領,著力打造包括都市現代農業在內的六大產業鏈群以及包括鄉村振興在內的七大投資工程,推動城鄉生活向更高水平發展。
  •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司馬一民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著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 走訪山區農村。 一對50多歲的農民夫妻,投入20多萬元種了十多畝地的中藥材,滿心指望3年後藥材長成賣個好價錢。
  • 孟津縣朱莊村:鄉村振興美了村莊 富了百姓 贏了民心
    花草錦簇,修竹掩映,古色古香的護牆,整潔素雅的民居,空氣中飄蕩著花香,紅燈籠洋溢著喜慶……這裡是孟津縣城關鎮朱莊村,以製作時令美食碾饌而聞名,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正煥發出勃勃生機。環境整治提升 從一處美到處處美「以前俺村可沒現在這麼美,廣場雖然建得漂亮,但村裡豬圈多、廁所多、垃圾多,家家戶戶房門前都是亂搭亂建的棚子……」正在涼亭裡面消遣的朱書剛老人說。
  • 【鄉村振興】村美人富產業興 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創成國家級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省級水美鄉鎮1個、省級水美鄉村2個,建成特色產業基地近1000畝,培育名牌產品6個,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050元,較2018年增長7.84%……日新月異的村容村貌,水清岸綠的生活環境,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在鎮江高新區,一幅村美人富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 生態賦能鄉村遊 美了山村富了百姓
    本溪縣小市鎮同江峪村將山水資源打造成為發展優勢——生態賦能鄉村遊 美了山村富了百姓□ 作者 遼寧日報記者 叢煥宇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同江峪村,曾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村。近年來,同江峪村抓住國家出臺好政策的契機,將山水資源打造成為發展優勢,鼓勵支持村民搞鄉村旅遊,不僅讓村民擺脫了困境,還引得外嫁女紛紛返鄉創業,一起走上致富路。
  • 塔峰鎮六七甲村:黨建引領 產業興 百姓富
    紅網藍山縣分站12月24日訊 (通訊員 潘有娣)今年來,塔峰鎮六七甲村堅持「黨建+產業」引領,帶動了群眾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健康發展,呈現出「黨建強、產業興、百姓富」的良好態勢。湖南智慧型生態循環農業扶貧產業園,是六七甲村通過招商引進的一個智慧農業物聯網新型營銷模式和精準水肥一體化的項目,據技術人員付增同介紹,以前人工灌溉施肥,費時費力,現在引入水肥一體機後節水節肥。離開土壤的瓜果青菜,在六七甲村煥發新的生機。
  • 特色農業「瓜果香」生態鄉村「綠富美」
    原標題:特色農業「瓜果香」生態鄉村「綠富美」   早上6點半,合口村的陳信飛哼著小曲在田間摘黃秋葵,自從村裡發展種植黃秋葵
  • 卡倫湖街道:實施鄉村振興,建設富美鄉村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體工作中,卡倫湖街道結合實際,把壯大集體產業、改善人居環境做為最大民生,將鄉村振興與產城融合有機結合起來,著力探索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振興之路。走進王家村一社石紅梅家中,和煦的陽光撒滿客廳,顯得屋內格外溫暖。
  • 堅持綠色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綠色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作為全國首批生態建設與保護示範區和全市鄉村振興綜合試驗示範區,重慶市南川區將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努力走出一條具有鮮明綠色導向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以田園美鑄就生活美。千百年來,鄉村都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基和社會文明進步的本源。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題中之義。
  • 浙江常山: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浙江常山: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劉青)「常山胡柚碩果滿枝,常山油茶香飄四溢。」浙江常山縣緊盯特色農產品,致力產業培育,拉長的產業鏈不僅富了常山百姓,也成為該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抓手。
  • 同安區軍營村、白交祠村走出「產業生態」融合的鄉村振興路
    看著家鄉一點點變美,越來越熱鬧,更多的青年後生們和高美玲一樣開始考慮返鄉發展。白交祠村村民楊丙鑫就是其中之一。原本在廣東從事地產、菸酒生意的他,現在回到家鄉,在經營農家樂的同時,還牽頭經營一家果蔬專業合作社,帶領社內50多個村民共同致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讓這些年輕人對家鄉的未來充滿期待,幹勁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