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頁-臺海網]
參加學習體驗活動的一行人走進有「廈門第一村」美譽的馬塘村。 戴舒靜 攝
臺海網10月1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高山之路悟初心,追尋足跡擔使命。昨天,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走好新時代長徵路」學習體驗活動走進同安軍營村、翔安馬塘村等地,參加學習體驗活動的一行人見證了鄉村振興帶來的山鄉巨變。
在廈門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軍營村,大家看到,昔日邊遠的山村依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躍發展成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在有著「廈門第一村」美譽的馬塘村,一行人看著村內一棟棟整齊劃一的別墅,感受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變化,連聲讚嘆。
軍營村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 走上富美康莊大道
成員們走進軍營村,感受高山村的巨變。 黃文水 攝
在同安軍營村,眼下正是高山秋茶的採摘季。同安高山黨校初心使命館廣場上,茶青滿地、茶香嫋嫋,參加學習體驗活動的成員們在高山茶鄉訪村部、探故居、蹚清溪、聽民情……高山的生動變化,讓人感慨。「又是一個豐收季!」軍營村人馬茶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高福利信心滿滿,軍營村約80%的茶農加入了該合作社,從去年以來,合作社推出新品「高山奶茶」,利潤提高了不少。
大家走進「高山初心之路」動線節點——初心使命館,深刻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兩上高山訪貧問苦、指導脫貧的高山情緣。軍營村黨支部副書記蘇海亭說,山高路遠的軍營村已經擺脫貧困,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案例,走上了富美的康莊大道。近年來,軍營村榮膺了「中國最美休閒鄉村」「全國文明村」「全國金牌旅遊重點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等稱號。據統計,2019年軍營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3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32550元,大約是1986年的125倍。
近處翠竹環繞、綠水長流,遠處群山如黛、天藍雲白。母親河九龍溪穿村而過,清溪見底露蒼苔,野花繁盛引蜂蝶。眼前所見,讓參與學習體驗活動的中國優秀五星級志願者王忠武十分震撼。他說:「沒想到能在軍營村看到這麼美、這麼清澈的溪流,讓我仿佛回到了兒時的故鄉,在小溪裡抓魚、嬉戲,這就是看得見的鄉愁。」據了解,軍營村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生態修復,「山上戴帽,山下開發」換來了滿目青翠。
馬塘村「瘦馬塘」變成「耀眼明珠」 走出一條富民強村之路
「你不說這是農村,我還以為是哪個溫泉度假村呢!」昨天下午,參加學習體驗活動的一行人來到了翔安新圩鎮馬塘村。抬頭仰望的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而更讓人羨慕的是那一排排嶄新的別墅,很多成員都不敢相信這就是藏在我市東北部的一顆「耀眼明珠」。馬塘村在40年間的巨變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發展的一個生動寫照。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為廈門曾經最偏僻小山村之一的馬塘,發展至今,靠的並不是運氣。在「馬塘精神」主題館,大家認真聽取講解員講述了馬塘的發展史。這是一座濃縮馬塘村脫貧致富、鄉村振興歷程的主題館。它講述了馬塘如何從一塊土地貧瘠、村民窮困,被人稱作「瘦馬塘」的村莊,靠著「馬塘精神」,走出了一條「以工帶農、以村輔企、依企興村、村企融合」的富民強村之路。
40年間,馬塘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人均年收入從1980年的不足170元,到現在人均年純收入50000元;每年每個村民年底分紅5000元;全村戶戶住別墅、開小車;全村綠化率達68%,真正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美好願景。
「『艱苦奮鬥、拼搏創新』這八個字,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塘精神』作出的高度凝練的概括。」得知大家要來馬塘學習體驗,馬塘村黨委第一書記、銀鷺集團總裁陳清淵特意提前一晚從廣州趕回來。他自豪地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廈門工作期間,先後4次親臨馬塘村指導,提出了殷切期望。陳清淵表示,未來,馬塘人將繼續發揚「馬塘精神」,將馬塘建設成高素質高顏值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參觀完馬塘村,一行人又馬不停蹄地來到位於翔安區馬巷鎮的下潭尾溼地公園,這是廈門最大的紅樹林溼地公園。大家徜徉在海上步行棧道上,迎著海風,眺望環東海域的美景,對廈門島外的發展變化感到欣喜自豪。(記者 黃文水 戴舒靜 通訊員 熊夢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