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賦能鄉村遊 美了山村富了百姓

2020-12-15 瀟湘晨報

本溪縣小市鎮同江峪村將山水資源打造成為發展優勢——生態賦能鄉村遊 美了山村富了百姓□ 作者 遼寧日報記者 叢煥宇

本溪市本溪滿族自治縣小市鎮同江峪村,曾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村。村民說,因為窮,過去村裡適齡小夥兒多數找不到媳婦,本地姑娘則爭著往外嫁。

近年來,同江峪村抓住國家出臺好政策的契機,將山水資源打造成為發展優勢,鼓勵支持村民搞鄉村旅遊,不僅讓村民擺脫了困境,還引得外嫁女紛紛返鄉創業,一起走上致富路。

窮山村端起「生態飯碗」

56歲的於鳳香是同江峪村一家農家樂的老闆娘,儘管已進入冬季,但來就餐的客人依然很多,她一邊招呼著客人,一邊和記者嘮家常。

於鳳香的娘家在本溪縣東營房鄉的一個山村。她說,剛嫁到同江峪時,進村路是一條小土道,又窄又髒還坑坑窪窪。所謂的婚房,是三間趴趴房,跑風漏氣,村裡人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

「以前的同江峪,山多地少,沒有什麼發展項目,村民廣種薄收,靠打工貼補家用,也不過是混個溫飽。」同江峪村黨支部書記柏井華直言。

轉機始於2016年。不甘過窮日子的同江峪人開始打造滿族特色村寨,吸引了國家4A級休閒旅遊度假景區「小市一莊」入駐。發展鄉村旅遊產業,把村莊改造和景區建設完美結合,村民依靠出售本地山貨、從事餐飲、民宿服務等,端上了「生態旅遊飯碗」。

初嘗甜頭後,同江峪人格外珍惜山水林田,通過大力保護、合理開發,不僅讓山林披綠,而且盤活了旅遊資源。隨著國家多種惠農政策的相繼出臺,同江峪村短短幾年間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便民旅遊大路,讓土毛道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家家戶戶的土平房,改造成了明亮的磚瓦樓房;山水得到有效保護與利用,成了小有名氣的旅遊觀光地……

也就在此時,於鳳香抓住發展鄉村旅遊的機會,蓋起了二層樓,不僅開了餐館,還增加了民宿服務。短短幾年時間,她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成了村裡數一數二的富裕戶。

「搞鄉村旅遊讓同江峪人擺脫了貧窮,過上了好日子。現在別說同江峪的小夥子娶媳婦得挑挑揀揀了,就連以前嫁出去的姑娘,也都千方百計想往回飛呢。」柏井華笑著說。

家家都過上了好日子

王立君是土生土長的同江峪人。父親去世後,母親帶著她和7個姐妹艱難度日。

家裡地少,連飯都吃不飽,8個姐妹無一例外選擇遠嫁他鄉。幾年前,王立君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回同江峪開了一家小飯店。隨著鄉村遊日漸紅火,王立君家的飯店擴大了營業面積,蓋起了兩層樓房,還買了私家車。

看著王立君返回娘家過上了好日子,家中的幾個姐妹紛紛回到同江峪創業。她們借著同江峪發展鄉村旅遊的契機,開飯店、賣山貨、搞民宿,家家都過上了好日子。如今,外嫁女返鄉創業在同江峪已不再是新鮮事。

小市鎮黨委副書記付振偉告訴記者,這幾年,小市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同江峪打造鄉村旅遊名品村的發展契機,不斷加大鄉村軟硬體環境建設,持續保護綠水青山,堅持加大投資引資力度,使一站式、多元化、保姆式服務深入每個商戶、每個村民家中。

由當年的男愁娶、女遠嫁,到如今的挑著娶、鳳還巢,同江峪的變化背後,折射出來的是政策的牽引,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轉自11月22日《遼寧日報》)

【來源:本溪生態環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廈門市:鄉村振興生態美 產業發展百姓富
    昨天,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慶祝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走好新時代長徵路」學習體驗活動走進同安軍營村、翔安馬塘村等地,參加學習體驗活動的一行人見證了鄉村振興帶來的山鄉巨變。 在廈門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軍營村,大家看到,昔日邊遠的山村依靠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躍發展成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
  • 加快推進百姓富生態美 王蒙徽到翔安區大帽山農場調研
    (記者 梁偉攝)廈門日報訊(記者 藍碧霞)昨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蒙徽到翔安區百姓富生態美建設試點的大帽山農場調研。王蒙徽指出,要把百姓富、生態美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抓手,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係,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
  • 浙江常山: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浙江常山: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劉青)「常山胡柚碩果滿枝,常山油茶香飄四溢。」浙江常山縣緊盯特色農產品,致力產業培育,拉長的產業鏈不僅富了常山百姓,也成為該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抓手。
  • 「旅遊+扶貧」助力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
    從優先選擇貧困地區作為旅發大會承辦地,到將扶貧重點區域納入觀摩線路與項目,再到形成一批帶動性強的鄉村旅遊龍頭項目,旅遊和扶貧的關係越來越緊密,動能越來越強大,作用越來越凸顯。「旅遊+扶貧」,助力生態環境美起來。「旅遊+扶貧」,既是改善農村環境的重要路徑,又是打造生態宜居空間的重要手段。
  • 西吉龍王壩:鄉村旅遊熱了山村 美了生態 富了百姓
    (龍王壩村供圖)人民網西吉9月7日電(寬容)龍王壩村坐落於紅色旅遊勝地-六盤山腳下,近年來,該村以「生態休閒立村、休閒旅遊活村」為思路,依託本村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2019年度龍王壩村在各部門的大力扶持下,整合資金1.3億元,建成了百畝梯田高山觀光溫室果蔬園、千畝油用牡丹基地、萬羽生態雞基地,農家餐飲中心、文化小廣場、民宿一條街、滑雪場、窯洞賓館、大型會議培訓室、山毛桃生態觀光園、兒童遊樂園、鄉村科技館、路燈亮化巷道硬化等,形成了傳統三合院、多種風格特色民居並存的美麗鄉村風貌,貧困群眾生活得到了明顯改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形成生態良好,環境優美、
  • 文旅扶貧齊魯行丨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的致富經:鄉村美 產業興 百姓富
    那年省領導來我們這調研時,發現這裡原生態保存比較好,提出可以搞鄉村旅遊。2015年,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山東泰山文化和旅遊規劃設計院為我們的一線十村做了整體規劃。從2016年開始,隱士村的鄉村旅遊正式開建。」隱士中心村主任、平安地村黨支部書記劉傑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隱士村脫貧的發展脈絡。
  • 花開嵩明鄉村美 產業興旺百姓富
    隨著農村綜合性改革(以下簡稱「農綜改」)試點試驗工作的穩步推進,一朵朵盛開的鮮花悄然綻放出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圖景。玫瑰種植基地花開了,鄉村面貌換新顏花木掩映的人工湖、整潔的健康步道、漂亮的小廣場……正成為嵩明縣小街鎮哈前村的新面貌。
  • 【時政】黃偉: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醉美遵義新未來
    【時政】黃偉: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醉美遵義新未來 2020-07-26 21:0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江蘇淮安: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江蘇淮安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唱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態文旅品牌,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項目品牌,完善服務體系,推動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提升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牽頭成立淮河生態經濟帶文化旅遊聯盟,舉辦淮河生態經濟帶鄉村旅遊嘉年華,區域鄉村旅遊合作、淮河沿線精品鄉村旅遊線路等成果相繼湧現。
  • 我市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 淮安市人民政府
    近年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唱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態文旅品牌,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項目品牌,完善服務體系,推動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提升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完善體制機制,統籌全域發展。
  • 擦亮生態底色,賦能鄉村振興!佳陽畲鄉這樣下功夫
    煙雨中的佳陽天湖山有機茶葉基地「漲」聲中有堅守,守住的是一方生態;取捨間開新局,開啟的是多彩鄉村振興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佳陽鄉黨委書記何晨旭告訴記者,佳陽山海交融,海岸線長30.8公裡,還有300多畝紅樹林木本生物群落,生態是這裡最亮麗的一張名片,早在2011年該鄉就躋身省級生態鄉鎮之列。近年來,該鄉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持之以恆推進「天更藍、山更綠、海更清」生態文明家園建設,讓綠水青山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最亮的底色。
  • 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甘肅酒泉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見聞
    新華社蘭州9月12日電題: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甘肅酒泉科學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見聞新華社記者王銘禹乾旱少雨、戈壁廣布曾是甘肅省酒泉市農業發展的短板。近年來當地巧打「氣候牌」,利用戈壁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特點,變劣勢為優勢,培育出了高產高效的戈壁農業。
  • 以特色文化品牌造就富美鄉村
    ■訪談錄採訪者:本報記者 王志賢 通訊員 鄭志忠嘉賓:仙遊縣副縣長 吳蘭芳豐富的文化資源大有用武之地記者:仙遊縣以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生態美、文化興」的美麗新仙遊為奮鬥目標,可見文化在全縣發展中的重要位置,在鄉村振興中,文化是否也承擔著重任?
  • 福建東山:生態底色繪就富美海島
    歐東茵 攝中新網福建東山11月23日電 (龔雯 歐東茵)「海水乾淨了,碼頭環境變美了,再加上下西坑海鮮早已名聲在外,遊客自然慕名前來。」福建省漳州市東山縣前樓鎮下西坑村的「90後」許漢乾高興地說。開過船、捕過魚,也曾養殖魚蝦,收入卻不穩定,去年許漢乾找到了致富新路子——接軌旅遊產業。
  • 美了鄉村富了百姓 看安源、靖安書記如何做山水文章
    同樣重視生態旅遊發展的安源區委書記康峰,在11月4日上午來到白源街督導凱光新天地生態旅遊區項目。他們分別說了啥?靖安、安源生態旅遊建設情況如何?生態旅遊又給百姓帶來了哪些紅利?    生態旅遊促進當地百姓增收    靖安生態優越,旅遊資源豐富。隨著藍孔雀生態園、象湖灣、雲必居、靖安禪舍、桂廬等近30多家中高端民宿建成營業,目前靖安共有鄉村旅遊示範點96個,參與農戶近千戶,接待床位達13000多張。
  • 河南焦作:「四好農村路」美了鄉村 富了百姓
    原標題:馬路通到家門口出門就能坐公交「四好農村路」美了鄉村富了百姓春天的金雲路綠意盎然,樹木吐出青翠的新芽,彩色村莊、彩色護欄、彩色路沿石、彩色護坡等特有的生態公學吸引了大批自駕、騎行的遊客。
  • 蕭山益農種植「黃金草」 富了百姓美了生態
    杭州市蕭山區益農鎮搶抓機遇,通過引導農戶種植水生植物,既改善了本地水環境和生態面貌,又成為村民致富的新模式。種植「黃金草」是益農鎮一張閃亮的金名片。無論春秋冬夏,在益農的田野上總能看到一些形態各異、婀娜多姿的水生植物競相綻放。目前,全鎮有鎮龍殿、星聯、三圍等7個村的農戶從事水生植物種植,種植面積達到4000餘畝,年銷售額達到6000萬元。
  • 10條生態遊步道點亮鄉村遊
    「這裡空氣好,風景美,新建的遊步道也貼近自然。」樓玲說,這次來遊玩既鍛鍊了身體,還學到了越王勾踐有關的一些歷史知識。越國古蹟遊步道起於牌頭鎮坑西新村,沿途翻越勾嵊山,終於安華鎮勾嵊村,全長13公裡,沿途設有休息亭、觀景臺、停車場等。自去年遊步道建設完工後,前來爬山徒步的遊客越來越多。「我們在建設過程當中,遵循因地制宜、尊重生態的原則,就地取材,既節省成本又與自然風光無縫融合。」
  • 讓富山村真正成為富裕的山村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駐富山村工作隊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村裡路網建設和改造,完善基層農村便民設施和文娛設施,使得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群眾幸福感、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
  • 麗水慶元五大堡鄉「招商消薄」富山村
    原標題:慶元五大堡鄉「招商消薄」富山村 「『水覓幽谷,藝宿西川』項目計劃用20天喚醒一座山村。」近日,麗水慶元縣五大堡鄉鄉村振興講習所開講,參與宣講的杭州蜂巢網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提出的景區整體提升計劃引發了熱烈討論。招商旅遊大項目促進「消薄」和增收,成為當地群眾最關心的鄉村振興大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