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帶走的那些道統如今怎麼樣了?

2021-01-20 超哥看歷史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從那以後,蔣介石再也沒有離開臺灣日本半步。從當時的民國總統,打敗日本侵略,名聲達到極致,到情勢急轉直下,困守孤島,前後只有五年的時間,人生的大起大落,莫過於此。

蔣介石

晚年的蔣介石心中是怎麼想的,或許在他現在公布的筆記本中可以窺得一二。很多人在八十年代說蔣介石帶到臺灣的最重要的就是那批黃金,而到了九十年代,大陸民眾可能對黃金無感了,目光又投向了那批故宮文物。而再過了幾十年,估計文物也不再多說,上升到了道德的層面。而隨著蔣介石日記的公開,似乎蔣介石最為在意也不是什麼黃金,文物,而是他心中所謂的道統。也就是我們下面說的「神聖佛「。

在江西的龍虎山上,住著一位」張天師「,初代的道教張天師名為張道陵,自從漢順帝年間創立了」五鬥米教「後,成為了中國本土教派-道教的最大代表。雖然張天師的傳說距今已經將近兩千年,可如果你對道教有一定基本的了解的話,張天師就不可錯過。蔣介石敗退臺灣帶走的」張天師「就是張道陵的直系後人張恩溥。

衍聖公

張恩溥在8008年10月17日去世,張天師的稱號後被他的子孫張道楨在2009年5月繼承。

在中國,成為聖的古代人物有很多,而幾千年一直稱聖的人物只有一人,他就是文聖孔聖人。孔聖人本人是沒辦法跟蔣介石一起去臺灣的,可他的後人可以。

孔聖人的家人應該是祭拜中最為簡單的,畢竟全球除了日本所謂的天皇,直到幾千年前自己家的直系祖宗是誰的,大概就是孔家了。

張天師像

孔家世襲衍聖公有90年的歷史。歷朝歷代,從宋朝開始的衍聖公稱號在每個封建王朝都沒有改變過。而到了近代,雖然孔家的後人覺得衍聖公這個稱號不太適合民國,自請除去封號,然而蔣介石本人對孔家的儒家似乎有著特殊的感情,不到幾年又加封孔家的後人孔德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1949年跟著蔣介石的佛教高僧中,最大牌的要數第七世章嘉活佛,章嘉活佛被稱為藏傳佛教四大活佛之一。章嘉活佛在康乾時期達到鼎盛。

章嘉活佛

辛亥之後,七世章嘉活佛成為了勸導內蒙古各旗歸附民國政府的重要推手,由此還被大總統袁世凱加封為「宏濟光明大國師」。1934年,七世章嘉活佛被國民政府任命為蒙旗宣化使,確立了其在中央政府與內蒙古各旗之間居中斡旋的超然地位。

可惜的是,與孔德成與張恩溥不一樣,七世章嘉活佛並未指定轉世靈童,有數百年歷史的章嘉一系實際上已就此凋零。

相關焦點

  • 國之重寶——蔣介石帶去臺灣的中華道統、教統和學統
    除了上述這些,深受中華文化薰陶的蔣介石,還帶走了中華的道統、教統和學統。道統1920年,出生剛滿百日的孔子第77代嫡長孫孔德成受封「衍聖公」。孔德成世襲了有890年歷史並可追溯西漢時期並且從宋仁宗年前就傳下來的「衍聖公」封號。
  • 1949年蔣介石撤離時,不但帶走了百萬兩黃金,還強行帶走了這三個人
    1949年,每戰皆敗,精銳盡失,不得民心的蔣介石,在大廈將傾之際,做出決定:撤離大陸,去中國寶島臺省。而在撤離時,老蔣密令:「由中央銀行為首,把儲備的百萬兩黃金、白銀以及美鈔等財物全部運往臺灣省。」 不僅要帶走文物、珍寶和搜刮百姓得來的金條,老蔣還強行擄走(帶走)了三個人。
  • 這三個人是國之重寶,蔣介石去臺灣時,強行帶走,稱:不帶走不行
    1949年,蔣介石在大陸沒了營盤,只好連夜搬家去了對岸。作為大財主的蔣介石,在搬家過程中,除了將大量從大陸搜刮的金銀細軟裹挾走以外,還一併帶走了三個人。並且蔣介石表示:這仨是國之重寶,必須帶走。那麼,蔣介石到底帶了哪三位大佬,難不成是「天狼星人」,讓老蔣如此重視?
  • 蔣介石撤退臺灣,不僅帶走了金銀珠寶,還帶走了這三位高人
    抗戰勝利後,大家都沉浸在戰爭勝利的喜悅中,因此對於戰爭深惡痛絕,但是蔣介石卻執意在此時發動內戰,導致民心盡失,而且加上戰略失誤節節敗退,三大戰役全部失敗,蔣介石不得不退守臺灣,但是在走之前他不僅帶走了全國百分之八十的黃金和財富,無數價值連城的文物,還帶走了三位高人,他們個個大有來頭。
  • 敗走臺灣,蔣介石帶走的8千麻袋破紙是啥?為何被稱為無價國寶
    但是,當時蔣介石雖然一心想要反攻大陸,但也留了不少小心眼,比如我國值錢的東西都被他打包帶走了。在他帶走的若干寶貝當中,有一樣東西比較特別,那就是被當時人們視為「廢紙」的明清檔案。
  • 這三人堪比國之重寶,蔣介石去臺灣時強行帶走,稱:不帶走不行
    在淮海戰役結束後,蔣介石就已經為自己考慮以後要走的路了。在他的精心思考和手下人的建議下,他終於下決定要去臺灣,他之所以要去臺灣,主要是張其昀提議的。臺灣海峽海闊浪高,只有它才能暫時阻止沒有海、空軍優勢的共產黨軍隊的乘勝追擊。
  • 蔣介石撤離大陸時,不僅帶走了百萬兩黃金,還強行帶走這三人
    蔣介石離開大陸時,為了在臺灣生活的舒適和在臺灣的發展,他帶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在這一批人才中,有三個人,蔣介石曾說過無論如何也得帶走這三個人。
  • 1949年蔣介石帶走了三位「國之重器」,他們都是誰?
    1949年,蔣介石當局敗退臺灣,國民黨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已經徹底失敗。 當時蔣介石從內地帶走了大量的奇珍異寶,無數的國寶一箱箱地被搬上了前往臺灣的軍艦,如巧奪天工的翡翠白菜、顏真卿的《祭侄文貼》、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 蔣介石從大陸帶走了大批文物藝術品
    國民黨軍隊大舉敗退臺灣之前,根據蔣介石密令,以中央銀行為首,把儲備黃金、白銀等財寶全部秘密運往臺灣。國民黨還將故宮文物分三批由南京遷往臺灣,國民黨從大陸運往臺灣的文物總計五千四百九十六箱,並且這些文物都是自古以來最貴重、最有特色的精品,更加觸目驚心。最讓人痛心疾首的是帶走了大批的人才,人才是一個社會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 蔣介石潰敗之前在大陸瘋狂抓壯丁,最終帶走100萬人
    1949年的蔣介石自己知道快要氣數已盡,想方設法的掠奪了國寶金銀,連哄帶騙地搶走了一部分人才,蔣介石最後的心願就是儘可能多地把部隊帶走。這時候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的蔣介石,手中還剩下哪些家當呢?扯得有點兒遠了,最後算一算蔣介石到了臺灣之後的家當,60萬的殘兵敗將加上幾十萬的壯丁。
  • 蔣介石出逃臺灣時,曾秘密帶走2人,他們的作用比任何財寶都重要
    文/行走天涯蔣介石出逃臺灣時,曾秘密帶走2人,他們的作用比任何財寶都重要蔣介石了敗給了中共共產黨之後,選擇了出逃臺灣。但蔣介石的離開並沒有灰溜溜,反而帶走了近七百萬兩黃金白銀。這對於國民黨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和財富相比較起來,鮮少有人知道蔣介石帶走了兩個重要人物,他們的價值才真正是用金錢難以衡量的。這兩個人則分別是孔子的第77代子孫孔德成,以及道教祖師爺的第63代傳人張恩薄。蔣介石之所以會帶走這兩個人的原因可想而知了!
  • 1949年蔣介石逃去臺灣時帶走了多少珍貴文物?
    1949年蔣介石逃去臺灣時帶走了多少珍貴文物?三大戰役之後,蔣介石被迫下野,三大戰役是國共勝敗的轉折點,總共耗時2個月,國民黨損失總共一百五十萬人,其中大多是國民黨的精銳部隊,再加上一些將領帶兵投降,對國民黨的士氣影響很大。
  • 蔣介石退守臺灣之時,還專門點名帶走了3個人!全都是國寶級人物
    最後深得民心的中國共產黨以絕對的優勢戰勝了國民黨的八百多萬裝備精良的大軍,蔣介石慘敗,輸得徹底。敗局已定,蔣介石倉皇逃離大陸,全體撤往臺灣休養生息。在全面撤退之前,他已經把要帶走的東西全部打算好了,並已在籌備之中。 他把大陸銀行裡存儲的大量現金和黃金全部取出來,用軍艦全部運往臺灣。還把故宮裡的許多名貴字畫也順走了,紛紛運到臺北博物院。
  • 蔣介石敗走臺灣時,曾下死命令必須帶走三個人,這三個人是誰呢?
    到了1949年的時候,國民政府已經幾乎潰敗,最後蔣介石迫於無奈敗退臺灣。臨走之前,他下了死命令,要求身邊的人必須帶走三個人,這三個人分別是誰,為何會被蔣介石另眼相看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個人。第一個人名叫孔德成,他是孔子的後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衍聖公。儒家思想在中國境內傳承了幾千年,在民間有著極強的影響力。
  • 蔣介石去臺灣時,他說:這三個人是國之重寶,必須帶走,不走不行
    從1948年下半年開始,蔣介石的勢力就開始慢慢衰退,在接連敗仗之後,蔣介石計劃逃離大陸前往臺灣。大家都知道,在蔣介石撤往臺灣時,從大陸轉移了大批古文物和大量資金。蔣介石將央行為首的黃金白銀全部分批運往了臺灣。
  • 蔣介石退守臺灣,執意要帶走三人,這三人是誰?有何特殊之處?
    在蔣介石準備撤往臺灣之際,他下令將中國現有文物古玩,能搬走的絕不留給共產黨。所以無數金銀珠寶被運往臺灣,還有許多珍貴文物也沒有逃過蔣介石的魔爪。臨走之時,蔣介石寧願不要金銀珠寶,也要帶走三人。這三人分別是孔子的嫡系子孫孔德成、道教嫡系傳人「張天師」張恩溥以及章嘉呼圖克圖七世活佛。那麼這三人有何特殊之處,讓蔣介石格外看重?
  • 蔣介石侵吞國家財產,退守臺灣帶走大量黃金儲備,是如何運轉的?
    但沒過多久,蔣介石就撕毀協議,發動內戰。只不過因為國民黨內部腐敗,再加上違背百姓久經戰亂,盼望和平生活的意願,他很快就面臨失敗,最後退守臺灣。眾所周知,他走時帶走了大量國家黃金儲備,究竟是如何運轉的?「以福州路、江西路和北京路為界的整個鬧市區,從昨夜十一點半開始戒嚴,所有試圖進入這一區域的行為,都被阻止。
  • 民國首任南京市長,曾強拆蔣介石的官邸,逃到臺灣後結局怎麼樣?
    1927年4月,寧漢分裂之際蔣介石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將國民政府的首都遷到南京,並親自指定劉紀文為南京市市長。劉紀文由此成為民國首任南京市長,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民國南京市第一任市長劉紀文逃到臺灣後的結局怎麼樣?
  • 四大家族之一的陳氏家族,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後過得怎麼樣?
    不過,曾經如日中天的四大家族隨著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最終煙消雲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四大家族之一的陳氏家族在跟隨蔣介石逃往臺灣後過得怎麼樣?四大家族之一的陳氏家族是指陳果夫與陳立夫兄弟,陳氏兄弟把持著國民黨的黨務,因此有「蔣家天下陳家黨」的說法。
  • 毛澤東與蔣介石的遺囑是怎麼樣的
    子夜晨鐘響起前的10分鐘的時候,蔣介石衰竭的心臟停止了跳動,享年89歲。但是,人們發現毛澤東和蔣介石的遺囑驚人的一致。《毛主席和蔣介石共同的遺願--兩岸統一》一文講述了毛澤東和蔣介石遺囑背後的秘密。   20世紀70年代上半期,對於毛澤東、蔣介石來說,是他們人生的最後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