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蔣介石撤離時,不但帶走了百萬兩黃金,還強行帶走了這三個人

2021-01-20 騰訊網

1949年,每戰皆敗,精銳盡失,不得民心的蔣介石,在大廈將傾之際,做出決定:撤離大陸,去中國寶島臺省。而在撤離時,老蔣密令:「由中央銀行為首,把儲備的百萬兩黃金、白銀以及美鈔等財物全部運往臺灣省。」

不僅要帶走文物、珍寶和搜刮百姓得來的金條,老蔣還強行擄走(帶走)了三個人。老蔣說:「這三位是高人,能夠證明我才是正,不走不行!」

1949年蔣介石撤離時,不僅帶走了百萬兩黃金,強行帶走了這三個人。那麼這三個人是誰呢?

第一位是孔聖人的第77代嫡長孫——孔德成。

民國九年農曆正月初四(1920年2月23日),孔德成出生在山東省的孔府祖宅裡。孔德成出生時,為防有人偷換嬰兒或出現意外,民國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北洋政府派軍隊包圍了產房,做好外圍的保護工作。並讓北洋政府山東省省長屈映光與孟、顏、曾三氏的奉祀官同時在場監督。

孔德成出生後,曲阜全城燃放鞭炮相賀,北洋政府亦於曲阜鳴禮炮十三響。同年農曆四月二十日(公曆6月6日),孔德成滿百日時,北洋政府徐世昌大總統令:孔德成襲封三十一代衍聖公。

1935年,孔德成主動請求國民政府撤銷「衍聖公」之爵號。國民政府以為道統不可廢,乃改衍聖公作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後,蔣介石親臨祝賀。

1949年,蔣介石帶著國民黨敗退臺時,蔣介石說:」孔德成是萬萬不能留在大陸的,必須帶走!」

1949年4月,應蔣介石的國民黨當局之「請」,孔德成去了臺灣省。

2008年10月20日,上午10時50分,孔德成因心肺衰竭病逝。

第二位是道教「張天師」——張恩溥。

張恩溥,生於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為天師道第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之長子。張恩溥自小讀四書五經,誦習道教經典,並習道教之齋醮、符籙。1924年,掌天師道之玉印、法劍。按傳統習俗稱之為第六十三代天師。

有人說張恩溥先生先天駝背。不過,作為天師府的嫡子,這缺陷不算什麼。劉羅鍋不是駝背麼?照樣可以當宰相。

史載:張恩溥先生除了上清宮,還擁有十多處莊園巨宅,以及面積遍及附近八個縣的範圍的,五千多畝不用上官稅的良田。家中僕傭下人上百,山下佃戶僱農無數。據說,他花起錢來一直都比較瀟灑。有人統計,張恩溥先生的常年花費,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目:每年,銀元八萬六千五百多塊!

1949年,蔣介石敗退時,說:」在名義上。給予張恩溥第二十軍副軍長頭銜。張恩溥是萬萬不能留在大陸的,必須帶走!」蔣介石下令將他帶到了臺灣。

196912月25日,張恩溥因病在臺北市北投區杏林二路25號私邸羽化。

第三位是第七世章嘉(章嘉呼圖克圖)。

章嘉呼圖克圖 ,自清一代,屢任帝師,辛亥之後,七世章嘉被袁世凱加封為「宏濟光明大國師」。1934年,七世章嘉被國民政府任命為蒙旗宣化使。

1949年,敗退時,蔣介石說:」七世章嘉必須去臺,他是藏傳在內蒙古的位於最高位置的。」

七世章嘉赴臺後,成了當選為「中佛會」理事長。1957年圓寂,圓寂後,蔣介石親蒞靈堂致祭,備極哀榮。

相關焦點

  • 蔣介石撤離大陸時,不僅帶走了百萬兩黃金,還強行帶走這三人
    蔣介石離開大陸時,為了在臺灣生活的舒適和在臺灣的發展,他帶走了大量的金銀珠寶,確保在臺灣的生活不會太艱辛;他還誘惑或者強迫打走了大批人才,為了在臺灣的發展和防止大陸利用這些人才得到發展。
  • 這三個人是國之重寶,蔣介石去臺灣時,強行帶走,稱:不帶走不行
    1949年,蔣介石在大陸沒了營盤,只好連夜搬家去了對岸。作為大財主的蔣介石,在搬家過程中,除了將大量從大陸搜刮的金銀細軟裹挾走以外,還一併帶走了三個人。並且蔣介石表示:這仨是國之重寶,必須帶走。那麼,蔣介石到底帶了哪三位大佬,難不成是「天狼星人」,讓老蔣如此重視?
  • 蔣介石去臺灣時,他說:這三個人是國之重寶,必須帶走,不走不行
    從1948年下半年開始,蔣介石的勢力就開始慢慢衰退,在接連敗仗之後,蔣介石計劃逃離大陸前往臺灣。大家都知道,在蔣介石撤往臺灣時,從大陸轉移了大批古文物和大量資金。蔣介石將央行為首的黃金白銀全部分批運往了臺灣。
  • 1949年蔣介石逃去臺灣時帶走了多少珍貴文物?
    1949年蔣介石逃去臺灣時帶走了多少珍貴文物?三大戰役之後,蔣介石被迫下野,三大戰役是國共勝敗的轉折點,總共耗時2個月,國民黨損失總共一百五十萬人,其中大多是國民黨的精銳部隊,再加上一些將領帶兵投降,對國民黨的士氣影響很大。
  • 蔣介石敗走臺灣時,曾下死命令必須帶走三個人,這三個人是誰呢?
    到了1949年的時候,國民政府已經幾乎潰敗,最後蔣介石迫於無奈敗退臺灣。臨走之前,他下了死命令,要求身邊的人必須帶走三個人,這三個人分別是誰,為何會被蔣介石另眼相看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個人。第一個人名叫孔德成,他是孔子的後人,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衍聖公。儒家思想在中國境內傳承了幾千年,在民間有著極強的影響力。
  • 這三人堪比國之重寶,蔣介石去臺灣時強行帶走,稱:不帶走不行
    但是是蔣介石去往臺灣的時候,他有許多的黃金和文物都沒有帶走,卻唯獨把這三個人先帶走了,這什麼人究竟是誰呢?他們在蔣介石的眼中竟然比黃金還要貴重。他們分別是孔德成、張恩溥和章嘉活佛。孔德成,他是孔子第77代子孫,從古至今,孔子的儒家文化,在中國人的心中和教養方面有著很深遠的影響。
  • 1949年蔣介石帶走了三位「國之重器」,他們都是誰?
    除了這些文物,蔣介石還從內地帶走了三個人,並將他們稱為「國之重器」。 他們是誰?他們的身份為什麼如此特殊呢? 一、孔德成 蔣介石帶走的第一位「國之重器」是孔德成,他是孔子的第77代後人,世襲衍聖公,他也是中國最後一位衍聖公。
  • 蔣介石撤退臺灣,不僅帶走了金銀珠寶,還帶走了這三位高人
    抗戰勝利後,大家都沉浸在戰爭勝利的喜悅中,因此對於戰爭深惡痛絕,但是蔣介石卻執意在此時發動內戰,導致民心盡失,而且加上戰略失誤節節敗退,三大戰役全部失敗,蔣介石不得不退守臺灣,但是在走之前他不僅帶走了全國百分之八十的黃金和財富,無數價值連城的文物,還帶走了三位高人,他們個個大有來頭。
  • 蔣介石退守臺灣之時,還專門點名帶走了3個人!全都是國寶級人物
    最後深得民心的中國共產黨以絕對的優勢戰勝了國民黨的八百多萬裝備精良的大軍,蔣介石慘敗,輸得徹底。敗局已定,蔣介石倉皇逃離大陸,全體撤往臺灣休養生息。在全面撤退之前,他已經把要帶走的東西全部打算好了,並已在籌備之中。 他把大陸銀行裡存儲的大量現金和黃金全部取出來,用軍艦全部運往臺灣。還把故宮裡的許多名貴字畫也順走了,紛紛運到臺北博物院。
  • 蔣介石侵吞國家財產,退守臺灣帶走大量黃金儲備,是如何運轉的?
    眾所周知,他走時帶走了大量國家黃金儲備,究竟是如何運轉的?「以福州路、江西路和北京路為界的整個鬧市區,從昨夜十一點半開始戒嚴,所有試圖進入這一區域的行為,都被阻止。仁記路上的國際電臺局房完全封鎖,即便是持有上海吳淞警備司令部核發通行證的報界人士,乃至美軍軍車,都被禁止進入這一區域。
  • 1949年蔣介石運了多少黃金到臺灣 現在還沒用完
    當年12月,蔣介石突然宣布改組臺灣省政府,任命親信陳誠為臺灣省主席、任命長子蔣經國為國民黨臺灣省黨部主任。這樣,蔣介石就將臺灣黨政大全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隨後,蔣介石就大規模地從大陸往臺灣運輸黃金,作為他敗退臺灣後的立足本錢。1948年,蔣介石國民政府的國庫裡約有400多萬兩黃金。1948年11月,蔣介石下令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運送了200萬兩黃金到臺灣。
  • 蔣介石出逃臺灣時,曾秘密帶走2人,他們的作用比任何財寶都重要
    文/行走天涯蔣介石出逃臺灣時,曾秘密帶走2人,他們的作用比任何財寶都重要蔣介石了敗給了中共共產黨之後,選擇了出逃臺灣。但蔣介石的離開並沒有灰溜溜,反而帶走了近七百萬兩黃金白銀。這對於國民黨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和財富相比較起來,鮮少有人知道蔣介石帶走了兩個重要人物,他們的價值才真正是用金錢難以衡量的。這兩個人則分別是孔子的第77代子孫孔德成,以及道教祖師爺的第63代傳人張恩薄。蔣介石之所以會帶走這兩個人的原因可想而知了!
  • 敗走臺灣,蔣介石帶走的8千麻袋破紙是啥?為何被稱為無價國寶
    但是,當時蔣介石雖然一心想要反攻大陸,但也留了不少小心眼,比如我國值錢的東西都被他打包帶走了。在他帶走的若干寶貝當中,有一樣東西比較特別,那就是被當時人們視為「廢紙」的明清檔案。
  • 蔣介石帶走的那些道統如今怎麼樣了?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從那以後,蔣介石再也沒有離開臺灣日本半步。從當時的民國總統,打敗日本侵略,名聲達到極致,到情勢急轉直下,困守孤島,前後只有五年的時間,人生的大起大落,莫過於此。蔣介石晚年的蔣介石心中是怎麼想的,或許在他現在公布的筆記本中可以窺得一二。很多人在八十年代說蔣介石帶到臺灣的最重要的就是那批黃金,而到了九十年代,大陸民眾可能對黃金無感了,目光又投向了那批故宮文物。
  • 蔣介石從大陸帶走了大批文物藝術品
    國民黨軍隊大舉敗退臺灣之前,根據蔣介石密令,以中央銀行為首,把儲備黃金、白銀等財寶全部秘密運往臺灣。國民黨還將故宮文物分三批由南京遷往臺灣,國民黨從大陸運往臺灣的文物總計五千四百九十六箱,並且這些文物都是自古以來最貴重、最有特色的精品,更加觸目驚心。最讓人痛心疾首的是帶走了大批的人才,人才是一個社會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 蔣介石退守臺灣,執意要帶走三人,這三人是誰?有何特殊之處?
    在蔣介石準備撤往臺灣之際,他下令將中國現有文物古玩,能搬走的絕不留給共產黨。所以無數金銀珠寶被運往臺灣,還有許多珍貴文物也沒有逃過蔣介石的魔爪。臨走之時,蔣介石寧願不要金銀珠寶,也要帶走三人。這三人分別是孔子的嫡系子孫孔德成、道教嫡系傳人「張天師」張恩溥以及章嘉呼圖克圖七世活佛。那麼這三人有何特殊之處,讓蔣介石格外看重?
  • 解放前蔣介石運了多少財產去臺灣? 黃金、古董、設備都有, 現在還...
    抗日戰爭勝利後,隨著國共內戰接近尾聲,眼看著國民黨就要完了,蔣介石開始考慮下一步的打算了。有人提議像抗日時期一樣搬到四川去,有人提議撤到臺灣。考慮到臺灣海峽寬度夠廣浪又大,可有有效的阻擋解放軍,並且臺灣地域也遼闊,還有日本人留下的工業基礎,於是蔣介石決定撤離到臺灣.
  • 1949年老蔣敗退臺灣,臨走下死命令必須要帶走三個人,他們是誰?
    ——餘秋雨 1949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徹底粉碎國民黨的所有部署,在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火聲中,蔣介石帶領蔣經國從成都的府邸乘坐飛機逃亡臺灣,在臨行前,蔣介石專門下達了一個死命令,一定要將三個人帶走,他們是誰?為何受到蔣介石如此重視?
  • 老蔣在逃往臺灣時,為何指名道姓要帶走這三個人?有一個共同點
    但是他在逃離臺灣的時候,指名道姓的說要將這三個人帶走。那麼,這三個人究竟是誰呢?首先就是孔德成。孔德成是孔子的後人。也正是因為這樣,就註定了他一定不平凡的一生。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是無數文學者所崇尚的思想,孔德成作為孔子的後人,也繼承了孔子的思想。
  • 1949年,杜月笙寧可去香港,也不敢跟蔣介石去臺灣,這是為何?
    上海灘大佬杜月笙,寧可去香港,也不跟蔣介石去臺灣,這是為何?解放戰爭爆發後,短短三年時間,蔣介石就不得不敗退到臺灣,在蔣介石前往臺灣時,不僅帶走了大量的儲備黃金,還帶走了許多有影響力的人物,甚至在1949年4月時,蔣介石親自單獨召見杜月笙,希望杜月笙和他一起前往臺灣,杜月笙寧可去了香港,也沒去臺灣,今天筆者就來講述講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