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20年,寧蕪鐵路終於要說再見了!
就在今日(12.7),寧蕪鐵路擴能改造開工動員大會現場照片曝光,大會將在明天上午召開。
根據文件顯示,寧武鐵路擴能改造工程為全線電化、到發線有效長延長至1050m(部分850m),牽引質量提高到5000t。
主要工程內容為:
寧蕪鐵路南京東(不含)至蕪湖東(不含)段線路電氣化擴能改造及相關工程,既有線全長 101.872km,改建後線路全長 102.170km。主要由以下三部分工程內容組成:
①、寧蕪鐵路滄波門站(含)~古雄站(含)段外繞改線工程:線路起自 DK10+000(=既有寧蕪線 K10+000),終至 DK39+350(=既有寧蕪線 K39+350),改建後正線建築長度 29.690km。
②、寧蕪鐵路城區段貨場搬遷新建江寧鎮南站貨場工程:K49+800至K53+700,正線建築長度 3.90km。
③、寧蕪鐵路擴能工程:寧蕪鐵路南京東(不含)~滄波門站(不含);古雄站(不含)~江寧鎮南站(不含);江寧鎮南站(不含)~蕪湖東(不含)段線路電氣化擴能改造及相關工程。既有線長度 72.522km(南京東至滄波門K0+000至K10+000,及古雄至蕪湖東K39+350至設計終點 K101+872,含江寧鎮南站段正線長度 3.90km),改建後正線長度 72.480km。
另外,本次文件也首次公布了各車站建設方案,具體為紫金山站、滄波門站、雙龍街站、谷裡站、古雄站、江寧鎮南站、馬鞍山站、黃梅山站、毛耳山站、塔橋站等10個站點。
①、紫金山站
採用「單線電化、延長到發線有效長1050m、部分維持850m」方案,該站僅現狀電化,信號樓拆除還建,無其他改建工程。
紫金山站理客貨列車通過、到發、會讓及貨運、軍運、裝卸等工作,其中貨運、軍運裝卸作業在專用線完成,故站內無客貨運設備。
②、滄波門站
採用「單線電化、延長到發線有效長1050m、部分維持 850m」方案,該站僅現狀電化,信號樓拆除還建,無其他改建工程。
③、雙龍街站
新建車站,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為本線會讓站,辦理客、貨列車通過、會讓等作業,近、遠期客貨運通過車對數分別為27(客9、貨18)、28(客8、貨20)對/日。
採用「單線電化、延長到發線有效長1050m、部分維持850m」方案,經檢算,滄波門至古雄段區間通過能力不足,於DK18+800 處新建雙龍街會讓站,車站設正線1 條,到發線2條,有效長為1050m。
④、谷裡站
新建地下車站,位於南京市雨花臺區,為本線會讓站,辦理客、貨列車通過、會讓等作業,近、遠期客貨運通過車對數分別為27(客 9、貨 18)、28(客8、貨20)對/日。
採用「單線電化、延長到發線有效長 1050m、部分維持 850m」方案,經檢算,雙龍街至古雄段區間通過能力不足,於DK28+400 處新建谷裡地下會讓站,車站設正線1條,到發線1條,基本線間距採用 5.3m,並考慮曲線加寬,有效長為850m。車站採用遠控管理,信號樓等設施設備設於地面。
⑤、古雄站
古雄站改建方案為保留工廠站交接場4條股道不動,僅對到發線和正線進行改造。車站南京端咽喉區整體抬高,滿足設計洪水位要求。車站改建後車站設到發線4條(含正線 1條)、牽出線1條。到發線有效長改造為 1050m。工廠站交接線兼存車線4條維持既有。車站設綜合維修車間一處,內設大機停放線1條、軌道車停放線2條,還建軌料基地一處。
⑥、江寧鎮南站及貨場
新建江寧鎮南站位於南京市江寧濱江開發區西北側,北側上跨盛安大道,南側上跨牧龍路,東鄰寧安城際鐵路,西鄰寧蕪公路(國道 205)。站中心裡程為 DK51+350,站場配套用房設在線路右側。
設計在既有寧蕪鐵路正線東側約 13m 處新建寧蕪鐵路正線,設到發線6條(含正線2條),有效長 1050m。
⑦、馬鞍山站
車站平面布置方案維持既有站型及規模,拆除小能力駝峰,牽出線延長至1050m。1~5 道為到發線(含正線Ⅱ到),有效長延長至 1050m;6~12 道為調車線,其中 6-7 道延長至 1050m,8-12道維持既有:另新建一處網工區。原基本站臺、中間站臺及天橋等客貨運設施設備維持既有,信號樓拆除還建。正線縱斷面不調整,車站到發線基本不變。
⑧、黃梅山站
改建後車站原正線(Ⅰ)道仍為正線,原到發線(2)道及(3)道仍為到發線。因黃梅山鐵礦專用線在南京端與到發線(2)道貫通,蕪湖端最外側道岔岔尖距寧蕪改建後直緩點約 1.36km,為減少對既有車站、專用線運營影響及節省工程投資,將(2)、(3)道向蕪湖端延長約200 米,改建後車站到發線有效長均滿足 1050 米;原基本站臺維持既有、信號樓拆除還建。
⑨、毛耳山站
目前車站有效長已滿足 1050m,且毛耳山站至蕪湖方向已擴能改造。所以「單線電化、延長到發線有效長 1050m、部分維持 850m」,該車站無改建工程。
⑩、塔橋站
採用「單線電化、延長到發線有效長 1050m、部分維持 850m」方案,該站僅現狀電化,無其他改建工程。
其中,雙龍街站、谷裡站、古雄站、江寧鎮南站及貨場、馬鞍山站、黃梅山站為主要改建工程,改建後平均站間距10.292km,而江寧鎮南~馬鞍山之間的間距最大,為15.237km ,毛耳山~塔橋之間的間距則是最小,為3.980km。
從2006年開始,寧蕪鐵路搬遷工程就被提上日程,直到今年,這條存在割裂城市、噪音擾民等問題的鐵路終於按下了搬遷的「快進鍵」。
寧蕪鐵路前身是江南鐵路,始建於1933年,迄今有87年歷史,它曾是國內建設時間最短、每公裡耗資最少的商辦鐵路,自南京至蕪湖,全長125千米,貫穿了整個南京市區。
但隨著城市發展擴張,寧蕪鐵路慢慢變成了南京主城區的割裂器,妨礙了江寧濱江、板橋、河西南岸、中華門、老城東等多個區域發展,其中就包括板橋人民期待已久的地鐵8號線等重要市政工程項目的開建。
根據此前規劃,地鐵8號線北起仙新路站,由仙林副城向南進入麒麟新城至靈山站轉向西南進入主城,依次經過雨花經濟開發區、板橋新城和江寧濱江經濟開發區,南至銅井站。寧蕪鐵路實施擴能改造,特別是南京城區段(滄波門至古雄)既有鐵路外遷,將徹底消除區段內平交道口安全風險,解決原線路穿城而過帶來的割裂城市、噪音擾民等問題,既符合南京市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要求,又打通了城市發展脈絡,對加快沿線地區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和城鎮化布局、增強路網靈活性等具有重要意義!更多問題請掃描二維碼添加國際樓市主編孔老師微信詳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