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進展:幹細胞治癒抑鬱症的臨床案例!

2020-12-21 杭吉泰迪幹細胞生物

抑鬱症(Depression)是一種常見的情感性精神障礙症候群,病因包括疾病因素、生活壓力、情感因素等,以持續心境低落、行為及認知異常等主要病症。患病率、復發率、自殺率居高不下,難以治癒給家庭和社會均造成了沉重負擔。

抑鬱症的主要症狀及病因

(如果你有下圖中以下症狀,並持續2周以上,請及時到正規三甲醫院心理科進行心理評估就醫!)

迄今,抑鬱症的病因並不非常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目前大部分患者發病是因為5-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低於正常範圍。

抑鬱症傳統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是抑鬱症的主要治療措施。目前臨床上一線的抗抑鬱藥主要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代表藥物氟西汀、帕羅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蘭和艾司西酞普蘭)、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代表藥物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鬱藥(NaSSA,代表藥物米氮平)等。

令人失望的是,十年間有75%~80%的患者多次復發,故抑鬱症患者需要進行預防性治療。發作3次以上應長期治療,甚至終身服藥。

幹細胞為抑鬱症治療帶來新希望

近年來,幹細胞在治療腦癱、脊髓損傷、腦外傷等神經系統疾病中獲得了初步的成功,證實幹細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修復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也為利用幹細胞治療抑鬱症提供了理論依據。

幹細胞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潛能特性,為很多不可治癒的神經性疾病帶來了新的方法。抑鬱症的病理機制是顱內海馬的萎縮,體積明顯減小,因此輸入幹細胞的療效,緣於幹細胞再生出新的海馬細胞,幹細胞治療抑鬱症療效明確,幹細胞使每個適合的患者看到了「新生」的希望。

幹細胞治療抑鬱症相關案例

臨床科研人員將60例中風後抑鬱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給予中藥聯合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對照組給予中藥聯合氟西汀治療。

結果分析:8周後隨訪,2組漢密爾頓抑鬱量表(HAMD)評分顯著下降,觀察組HAMD分數為7.01±1.03,抑鬱症狀消失,情緒恢復正常。

【注】HAMD量表評分:(1)痊癒:HAMD<8分,症狀消失,情緒恢復正常;(2)顯效:HAMD評分8~10分,主要症狀明顯好轉,情緒基本穩定;(3)有效:HAMD評分較治療前降低10~18分,部分症狀好轉,情緒稍有改善;(4)無效:HAMD評分與治療前無差異,症狀及情緒均無改善。

另外,兩組血清TNF-α、IL-1β和IL-6顯著降低,說明炎症因子水平下降;觀察組的5-HT、NE和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均增高,尤以BDNF增高最為明顯。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於對照組,幹細胞治療中風後抑鬱症療效更好。

【注】BDNF可調節神經幹細胞的生長、分化,樹突和軸突的生長及突觸的形成,可當作神經可塑性的標誌。

臨床研究均顯示,間充質幹細胞可通過調控免疫,成為包括抑鬱症在內多種難愈性神經免疫疾病的潛在有效治療方式。神經系統精神疾病的影響日趨嚴重,隨著臨床應用研究的不斷深入,幹細胞治療技術將為人類的精神健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幹細胞治療心衰的臨床研究:回顧與進展
    幹細胞治療心衰的臨床研究:回顧與進展 2020-08-05 15: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臨床研究新增研究成果,2項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患者主要採用物理輔助緩解關節受累,或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必要時進行外科手術,但以上臨床手段主要以緩解症狀為主,並不能阻止骨關節炎的進展。為緩解現有臨床手段的不足,再生醫學利用幹細胞以及細胞因子發揮效應,已逐漸成為骨關節炎的臨床新方案。經過研究人員的長期驗證與觀察,發現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安全有效,值的臨床推廣。
  • 臨床研究成果: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安全有效!
    病變逐漸進展,晚期出現肝衰竭、門靜脈高壓和多種併發症。 隨著幹細胞技術的不斷發展,幹細胞分離、培養、移植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應用于越來越多疾病的治療,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心肌損傷、骨關節炎、卵巢早衰、黃斑變性、糖尿病、肝臟疾病
  • 「凡是收錢的,都是國家沒有批准的」 幹細胞臨床試驗破局
    在中國,被神秘化的「幹細胞」更多與美容、高收費聯繫在一起,亂象叢生,一度阻礙了嚴肅的科學臨床進展。(東方IC/圖)因混亂不堪被叫停多年後,中國的幹細胞臨床研究正重新得到許可,小心翼翼地重啟大門。最開始,衛生部門並沒有想過讓幹細胞變成藥品註冊,但參與內部討論的20名專家提出,「如果不做成藥,產業的出路在哪裡?」一個行業知情專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按照幹細胞的發展趨勢,有些(如自體幹細胞)可以按照醫療技術管理,有些(如異體幹細胞)可按照生物製品申請臨床試驗,製成藥品。「完全取決於每一種幹細胞臨床研究的進展情況。」
  • 案例分享:幹細胞治療在八大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以下是各類疾病治療的成功案例,我們一起看看吧。已有64位危重症型患者接受治療,一般8-10天可達治癒水平。二、免疫系統疾病幹細胞治療銀屑病人類幹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團隊合作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銀屑病」臨床研究的開展,意味著被稱為「不死癌症」的銀屑病(又名牛皮癬)迎來了治療的新希望
  • 華盛頓大學成功「逆轉」糖尿病,治癒或將成為現實
    2二、幹細胞給治癒糖尿病帶來了新希望糖尿病是多種因素導致的高血糖慢性代謝疾病,現已逐漸發展成為流行疾病之一。目前,化學抗糖藥雖能控制血糖水平,延緩病程進展,但需長期服用或注射,患者依從性差;胰島移植能從根本上治癒糖尿病,但胰島來源不足,且需終生應用免疫抑制劑,故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 臍帶血裡面的幹細胞能治療什麼疾病?
    臍帶血裡面有造血幹細胞,這已經被很多人所知道。隨著科學的發展,幹細胞已經成為了醫學發展的熱點問題,除了臍帶血之外的其他組織來源的幹細胞也漸漸為大眾所知。這也就導致人們有一些困惑:臍帶血和其他組織來源的幹細胞有什麼不同,都能治療什麼疾病?
  • 10個案例證實丨未來幹細胞療法不只是有廣譜上的抗衰,還有具體的...
    《彭城晚報》以《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技術開創生命奇蹟》為題報導了本案例。▲來源:彭城晚報2腦卒中最近的研究表明,幹細胞治療腦卒中(中風)患者也很有希望。4心衰根據最新發表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報告,我國冠心病患者有1100萬,心力衰竭患者450萬,且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逐年上升。
  • 誰持彩練當空舞 :幹細胞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
    了解其背後的科學依據和臨床現狀,有助於行業內外對此進行重新審視。今天,我們分析總結一下幹細胞療法到底能在哪些用途上發光發熱。撰文:步步先生   來源:幹細胞者說幹細胞療法是指利用幹細胞或幹細胞衍生的細胞,以特殊技術移植到體內,取代或修復病人受損的細胞、組織或器官。近三十年來,幹細胞臨床應用發展的趨勢很快。
  • 臨床探究:幹細胞促進腦卒中後的神經修復
    臨床手段主要採用溶栓方法,但由於溶栓時間窗短、出血概率大,多數患者預後較差。NIHSS評分量表: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評價神經功能缺陷嚴重程度的一種表格,也可用於判斷神經功能恢復的情況。評分範圍為0-42分,分數的高低與神經損傷成比例,分數越高神經受損越嚴重。
  • 回輸細胞必看:幹細胞臨床應用中最關心問題解答
    「首先,每個人的應用情況是不同的,有些是亞健康(症狀不一樣)、有些是疾病(病種不一樣),其中又涉及到性別、年齡、地域、遺傳、單病種和多病種、疾病進展狀況等等的因素,造成個體之間的差異千差萬別。
  • 關閉「水龍頭」的幹細胞
    二、臨床治療 目前臨床上多採用生活方式幹預,盆底肌訓練及電刺激療法,治療慢性腹壓增高性疾患,藥物幹預,手術治療等 而尿道周圍注射幹細胞和注射填充劑一樣微創簡便,幹細胞可定向分化為肌細胞,恢復尿道的生理功能,增加尿道的尿流控制能力。
  • 又一名HIV感染者被治癒,幹細胞移植再次立功
    · 患者99%的免疫細胞來源於捐贈者的幹細胞,說明幹細胞移植是成功的。病例報告發表在《柳葉刀·愛滋病病毒》怎麼治的?這次的治療方法,與第一例被治癒的HIV感染者「柏林病人」所接受的類似。他們都接受了幹細胞移植手術,幹細胞來自攜帶抗HIV基因(CCR5-Δ32/Δ32)的捐獻者。理想情況下,移植的幹細胞會在患者體內產生新的細胞,將患者的免疫細胞替換成捐獻者的,從而使病毒無法在患者體內複製。2011年,在治療3.5年後,「柏林病人」被報導為第一例HIV治癒者。
  • 10個抑鬱症不到1個人就診 那9個呢?精神病專家:判斷治癒標準要結合...
    王小平指出,判定患者是否治癒的標準也需要結合症狀和社會功能兩部分。 抑鬱症是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中國是全球抑鬱症負擔較重的國家之一,其患病率增高給患者及家庭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也帶來相對較高的自殘、自殺率和社會成本。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抑鬱症等心理問題的影響更加凸顯,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 超10款產品獲批,商業化待定,幹細胞治療是掙錢利器還是救世英雄
    美國FDA近期也批准了Fate Therapeutics的iPSC分化NK細胞治療多種實體瘤的臨床試驗。其他應用iPSC進行幹細胞治療研發的企業也進展迅速,BlueRock Therapeutics的iPSC分化多巴胺神經前體治療帕金森病已經完成早期研發準備進入臨床;Semma Therapeutics的iPSC分化Beta胰島細胞治療糖尿病也剛剛完成了臨床前概念驗證。
  • 我們離愛滋病被徹底治癒還有多遠?
    愛滋病堪稱是20世紀人類公共衛生領域最大的夢魘,自從1981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通報全球首宗愛滋病毒感染案例起,已有將近4000萬人死於這種疾病。奇蹟發生了,正如胡特醫生期待的那樣,來自供體骨髓的造血幹細胞成功發育成一套不受HIV侵襲的免疫系統,將HIV病毒清除乾淨,並且讓整合進柏林病人自身細胞的HIV基因永遠沉睡不醒。「倫敦病人」被治癒,治癒方法和柏林病人相同有了第一例治癒,醫生們信心滿滿地想要重複這個奇蹟,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奇蹟再沒出現過。
  • 綠葉製藥(02186):抗抑鬱症新藥已於日本提交臨床試驗申請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綠葉製藥(02186)發布公告,鹽酸安舒法辛緩釋片(LY03005),用於治療抑鬱症的化學新藥,已於日本提交臨床試驗申請。據悉,LY03005是一項基於新型化合物平臺開發的中樞神經系統在研產品,該藥物是以緩釋片形式製備的獨家鹽酸安舒法辛產品(一種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三重再攝取抑制劑(SNDRI)),用於治療抑鬱症。
  • 綠葉製藥(02186):治重度抑鬱症藥LY 03005於日本開始I期臨床試驗
    公告 綠葉製藥(02186):治重度抑鬱症藥LY 03005於日本開始I期臨床試驗 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訊,綠葉製藥(02186)發布公告
  • 幹細胞:有望改寫「聰明絕頂」
    近日,《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發表的一項臨床試驗結果表明,幹細胞可讓禿頂的人頭髮再生。脂肪來源的幹細胞提取物可以增加頭髮密度和厚度,成為脫髮患者頭髮再生的安全性治療策略,具有巨大的臨床應用潛力。
  • 讓人活到150歲的研究已取得重大進展!這些黑科技的功勞?
    1.治癒癌症不遙遠——納米機器人怎麼做:通過AI 技術實現細胞修復進展如何:光聲控制的治療性微型機器人產生在未來,類似「阿爾法狗」這樣的頂尖AI 不只是下下圍棋這麼簡單了,它們能植入人體,取代人類的免疫系統,隨時清除病變的細胞。如果進展順利,代替人類的心臟來完成血液循環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