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研究成果: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安全有效!

2020-12-26 騰訊網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肝慢性、進行性、瀰漫性病變,是在肝細胞廣泛變性和壞死基礎上產生肝纖維組織瀰漫性增生,並形成再生結節和假小葉,導致正常肝小葉結構和血管解剖的破壞。病變逐漸進展,晚期出現肝衰竭、門靜脈高壓和多種併發症。

一、引起肝硬化的原因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在國內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最為常見,少部分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蟲性肝硬化。在國外,特別是北美、西歐則以酒精中毒最多見。

肝硬化治療方法

目前尚無根治辦法,主要預防手段為及早發現和阻止病程進展。治療手段主要包括對症支持治療、藥物治療、內鏡下或外科手術治療。肝硬化的轉歸通常是慢性肝衰竭,除對症治療外,肝移植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但因肝移植手術費用高、肝源不足、免疫排斥等因素,不能大規模應用於臨床,多數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

隨著幹細胞技術的不斷發展,幹細胞分離、培養、移植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並應用于越來越多疾病的治療,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心肌損傷、骨關節炎、卵巢早衰、黃斑變性、糖尿病、肝臟疾病。作為一種新的醫療技術,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證實MSC能夠阻止或減慢肝硬化發展。

臨床案例一:人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肝硬化45例

[1]李卓家,楊桂林,李曉良,吳其愷,鄧欣,李煒,王平,周伯平.人臍帶血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晚期肝硬化45例臨床觀察[J].現代免疫學,2013,33(06):484-487.

選擇失代償期肝硬化住院患者45例為治療組,40例為對照組,肝功能分級屬Child-Pugh分級標準B/C級,治療組接受幹細胞治療+基礎治療,對照組接受基礎治療。

外周靜脈輸入幹細胞2×107個,觀察患者移植後第0、4、8周的臨床療效及術後的不良反應。治療組和對照組乏力、納差、尿少、水腫症狀在第1~2周即明顯緩解,腹脹明顯減輕,2~8周症狀持續緩解。治療組8周後肝功能合成指標(ALB、PTA)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而對照組治療前後比較則無顯著性差異。

臨床案例二:多次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B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2]張駿飛,宋海燕,陳曦,潘勁勁,劉力偉,陳從新,劉波.多次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移植治療失代償期B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臨床研究[J].實用肝臟病雜誌,2018,21(05):693-696.

在60例B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接受單次HUC-MSCs肝內移植治療20例,接受多次細胞移植治療20例,另2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內科治療。經肝內門靜脈穿刺,注入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約4×108個,幹細胞移植治療1~3次,隨訪36個月。

治療前,三組血清TBIL、ALB、INR和Child-Pugh評分比較,在隨訪12個月和24個月時,單次移植組血清ALB水平顯著高於對照組,在隨訪36個月結束時,多次移植組血清TBIL、ALB、INR和Child-Pugh評分與單次移植組和對照組比,均有所下降。在隨訪36月結束時,多次接受細胞移植患者肝臟最大平掃面積較對照組顯著增大、脾臟長度和厚度較對照組顯著縮小。

結語:

臨床試驗揭示了HUC-MSCs移植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改善失代償期肝硬化患者和B型肝炎肝硬化的肝功能,緩解臨床症狀,提高生存率!

相關焦點

  • 臨床研究新增研究成果,2項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患者主要採用物理輔助緩解關節受累,或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必要時進行外科手術,但以上臨床手段主要以緩解症狀為主,並不能阻止骨關節炎的進展。為緩解現有臨床手段的不足,再生醫學利用幹細胞以及細胞因子發揮效應,已逐漸成為骨關節炎的臨床新方案。經過研究人員的長期驗證與觀察,發現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安全有效,值的臨床推廣。
  • 幹細胞治療心衰的臨床研究:回顧與進展
    各種改善冠狀動脈供血的內外科治療雖能挽救部分瀕死的心肌細胞,但對已經壞死或無功能的心肌尚無有效的治療作用。20世紀90年代幹細胞移植技術的出現與發展,為心肌梗死及終末期心衰患者的治療帶來了曙光。幹細胞移植是指把具有自我更新與分化能力的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修復或替換受損的心臟細胞,包括心肌細胞、內皮細胞等,進而增強和改善心功能,抑制心室進行性重構,阻止心衰患者病情的惡化與發展。幹細胞移植已成為當前心血管病領域研究的熱點。幹細胞可分為兩大類:多能幹細胞和成體幹細胞。下文將從這兩類細胞出發,談談各自的臨床研究進展。
  • 幹細胞移植治療小細胞肺癌無效
    幹細胞與再生醫學是目前科學家熱衷的研究課題,再生醫學的一個核心技術就是幹細胞技術。由於幹細胞具有多能性,因此上至科學家下至普通老百姓對幹細胞都寄予厚望。
  • 案例分享:幹細胞治療在八大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二、免疫系統疾病幹細胞治療銀屑病人類幹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科團隊合作的「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銀屑病」臨床研究的開展,意味著被稱為「不死癌症」的銀屑病(又名牛皮癬)迎來了治療的新希望
  • 幹細胞療法對肝纖維化的臨床研究進展!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肝病大國,常見肝病包括慢性B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等。其中,我國的肝硬化發病率、死亡率是全球最高。肝硬化大多由B型肝炎發展而來,若不加以適當治療,會進一步惡化為肝癌。肝硬化不可逆轉,而肝纖維化是肝炎轉向肝硬化的必經過程,它是具有可逆性的。
  • 三大作用機制,幹細胞療法對自身免疫性肝炎前景廣闊!
    臨床上常見的肝臟疾病包括B肝、A肝、C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在眾多的肝臟疾病患者中,以肝炎患者居多。而肝炎可以說是肝臟病變的第一步,肝臟的最初感染反應出來就是肝炎,若不加以控制,肝炎會進一步轉化為肝硬化和肝癌。
  • 「凡是收錢的,都是國家沒有批准的」 幹細胞臨床試驗破局
    新法規列出了開展此類研究的一些必備條件,包括要獲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書,使用獲得獨立機構批准的臨床級幹細胞。同時,法規規定,只能在授權醫院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禁止醫院向移植接受者收費或打廣告。這直接指向的,正是過往幹細胞臨床治療的高收費亂象。郭昕說,在禁令頒布前,很多醫院都曾開展過不少幹細胞臨床治療,希望參與並為此花費大價錢的人很多。
  • 超10款產品獲批,商業化待定,幹細胞治療是掙錢利器還是救世英雄
    仍處於商業化摸索階段幹細胞治療並不是近幾年剛興起的醫療技術,有一種幹細胞治療方案甚至已經完成了高度的市場化,這就是治療血液類疾病的的造血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即骨髓移植,通過向白血病或再生不良性貧血等血液病患者靜脈輸注移植捐獻者的造血幹、祖細胞,重建患者的造血和免疫系統。
  • 科學家們在器官移植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期科學家們在器官移植研究領域取得的新成果,與大家一起學習!醫學博士Matthew Bacchetta說道,肺部是用於移植最不常用的實體器官,因為僅有20%的供體肺部被認為具備移植的充足條件;如果我們能將這20%的接受率提高到40%或50%,或許就能有效挽救等待移植列表上的患者,就能讓更多患者接受肺臟移植手術。
  • 誰持彩練當空舞 :幹細胞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
    撰文:步步先生   來源:幹細胞者說幹細胞療法是指利用幹細胞或幹細胞衍生的細胞,以特殊技術移植到體內,取代或修復病人受損的細胞、組織或器官。近三十年來,幹細胞臨床應用發展的趨勢很快。儘管與細胞治療相關的臨床實驗註冊數目呈現指數型增長。然而,真正有效的案例數目並不多,其背後的科學依據並不清楚,我們需要更加謹慎的審視。
  • 臨床探究:幹細胞促進腦卒中後的神經修復
    【研究背景】腦卒中具有發病率、死亡率、致殘率三大特點,受損的腦組織與神經修復仍是當前臨床的難點,而腦卒中後的神經修復與神經血管的可塑性密切相關,幹細胞可促進腦缺血損傷區域神經血管的再生,為腦組織修復提供豐富的物質支持。為驗證幹細胞促進腦卒中後的神經修復,研究人員以開展了諸多臨床研究。
  • 雙蛋白食品:精準發力臨床營養
    項目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議進一步加大「雙蛋白工程」深入研究和成果推廣。鑑評會上,專家們一致認為,雙蛋白臨床營養幹預效果顯著,開創了雙蛋白複合營養粉應用於異基因造血幹細胞骨髓移植患者臨床營養幹預研究,對異基因造血幹細胞骨髓移植患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開展為期3年的雙蛋白臨床營養幹預,研究結果表明,雙蛋白營養粉明顯改善患者基礎狀態及生存質量,降低了感染率和死亡率。
  • 神奇的「幹細胞旅遊」治療,真的靠譜嗎?
    「幹細胞旅遊」是指患者前往他國接受通常未經認證、具有潛在危險的幹細胞移植治療。全世界範圍內,各種幹細胞應用眼花繚亂,宣傳的效果令人神往。面對各種神乎其神的宣傳,我們該如何分辨真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器官重建與製造」戰略性科技先導專項首席科學家周琪,在《中國經濟大講堂》指出,「幹細胞旅遊」的經濟價值很大,科學價值卻不夠。我們現在的很多幹細胞治療跟以前的「雞血療法」是類似的。
  • 第一個接受幹細胞治療創傷的II期臨床試驗的患者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第一名患者已登記參加位於休斯頓的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的一項II期臨床試驗,該試驗評估了一種幹細胞療法對創傷性損傷及其後續併發症的潛在早期治療。
  • 關閉「水龍頭」的幹細胞
    二、臨床治療 目前臨床上多採用生活方式幹預,盆底肌訓練及電刺激療法,治療慢性腹壓增高性疾患,藥物幹預,手術治療等 (二)幹細胞修復機制 研究顯示,(1)移植至尿失禁患者薄弱尿道的幹細胞可分化成橫紋肌細胞和平滑肌細胞,修復受損的盆底肌肉組織;(2) 同時,大量證據支持旁分泌假說,即幹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生長因子等可溶性因子,加強組織修復,刺激尿道組織再生:促進血管和肌肉生成。
  • 最新進展:幹細胞治癒抑鬱症的臨床案例!
    抑鬱症的病理機制是顱內海馬的萎縮,體積明顯減小,因此輸入幹細胞的療效,緣於幹細胞再生出新的海馬細胞,幹細胞治療抑鬱症療效明確,幹細胞使每個適合的患者看到了「新生」的希望。幹細胞治療抑鬱症相關案例臨床科研人員將60例中風後抑鬱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觀察組給予中藥聯合人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對照組給予中藥聯合氟西汀治療。
  • 又一名HIV感染者被治癒,幹細胞移植再次立功
    · 患者99%的免疫細胞來源於捐贈者的幹細胞,說明幹細胞移植是成功的。病例報告發表在《柳葉刀·愛滋病病毒》怎麼治的?這次的治療方法,與第一例被治癒的HIV感染者「柏林病人」所接受的類似。他們都接受了幹細胞移植手術,幹細胞來自攜帶抗HIV基因(CCR5-Δ32/Δ32)的捐獻者。理想情況下,移植的幹細胞會在患者體內產生新的細胞,將患者的免疫細胞替換成捐獻者的,從而使病毒無法在患者體內複製。2011年,在治療3.5年後,「柏林病人」被報導為第一例HIV治癒者。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髓移植亞洲領先
    華夏經緯網10月10日訊:據中新網報導,截止到昨天,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已經為七百八十五位白血病和重症免疫缺陷病患者進行了骨髓移植,不僅成功地挽救了他們的生命,也創造了骨髓移植治療的亞洲記錄。  移植來源於人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目前仍是有效治療白血症和重症免疫缺陷病的有效方法。
  • 10個案例證實丨未來幹細胞療法不只是有廣譜上的抗衰,還有具體的...
    2015年7月,在美國《幹細胞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為受損心肌提供幹細胞的新方法已經在治療嚴重心臟衰竭領域取得了初步成效!在這項初步研究中,他們發現將幹細胞用於治療心臟衰竭病人是安全可行的,且在治療一年後,患者的心臟泵血功能都獲得了良好改善。
  • 晚期霍奇金淋巴瘤有了免疫治療方案
    10月29日,北京腫瘤醫院朱軍教授團隊獲邀在德國召開的第11屆國際霍奇金淋巴瘤研討會(ISHL)上口頭報告國產免疫治療藥物PD-1卡瑞利珠單抗治療復發難治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是本屆淋巴瘤學術會議中唯一入選的由中國大陸醫生所主導的臨床研究,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及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