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三坊七巷 體驗古街巷中的「智慧城市」

2020-12-21 天山網

  新華網福州10月12日電(陳丹 楊濛)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於10月12日—14日在福州舉辦。作為此次峰會的重要組成部分,11日,「有福之州·對話未來」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拉開序幕。活動期間,平安智慧城市六大展區亮相三坊七巷主街區,讓市民遊客體驗古街巷中的「智慧城市」。

  走進三坊七巷,平安坊巷、平安驛站、平安醫館、平安私塾、平安虞衡等展示區一一出現在眼前。各個展區通過AR模擬、體感遊戲等多種科技手段,呈現前沿智慧城服務應用場景和實踐效果。其中,在平安醫館展區,市民遊客可體驗AI智能眼部篩查系統、「平安小靈瞳」智能驗光儀等,零距離感受接地氣的醫療「黑科技」。平安驛站則打造「交通事故視頻快處平臺」,發生交通事故後,市民只需現場拍照取證,上傳到平臺,幾分鐘後就能收到交警給出的定責處理結果。

  此外,在三坊七巷景區入口的古榕樹,還搖身變成「AR智慧樹」,市民遊客通過手機輸入祝福語,即可在榕樹前的大屏幕上尋找自己留下的AR祝福。

  平安智慧城市展覽活動將持續到10月14日。

相關焦點

  • 三坊七巷打造城市會客廳
    昨日從市商務局獲悉,商務部22日公布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入選。接下來,我市將根據商務部高品位步行街建設要求,從四方面發力,高標準、高質量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著力將三坊七巷步行街打造成承載閩都文脈、匯集城市智慧、充滿生機活力的城市會客廳。
  • 「活力+智慧+樂遊」,三坊七巷新坐標
    、沈葆楨、嚴復、林覺民、冰心等對中國近現代史產生了重要影響,三坊七巷又被稱為「近現代名人的聚居地」。故宮博物院前院長單霽翔曾讚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現代史。」>三坊七巷步行街由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和東街口商圈組成。
  • 三坊七巷
    一個以士大夫階層、文化人為主要居住民的街區,便在南街附近生成,這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三坊七巷街區。三坊七巷街區,地處市中心,東臨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楊橋路,南達吉庇巷、光祿坊,佔地四十公頃,白牆瓦屋,布局嚴謹,房屋精緻,匠藝奇巧;集中體現了閩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築界譽為規模龐大的"明清古建築博物館"。自古以來,三坊七巷一直是福州最有文化氣息的地方。
  • 福州三坊七巷入選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試點
    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榕商宣  記者23日從市商務局獲悉,商務部22日公布全國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入選。接下來,福州市將根據商務部高品位步行街建設要求,從四方面發力,高標準、高質量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著力將三坊七巷步行街打造成承載閩都文脈、匯集城市智慧、充滿生機活力的海西城市會客廳。
  • 福州三坊七巷重現風採正有時(組圖)
    保護更新後的「三坊七巷」將是福州市的民居博物館、文化名仕匯聚的特色小區。力爭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保護區。  保護規劃編制完畢  朱紫坊將重現千年古河道  與三坊七巷緊挨的朱紫坊歷史文化保護區規劃已編制完畢。
  • 三坊七巷:最美的古巷裡,藏著人間最愜意的生活
    慢慢遊走於三坊七巷。鮮豔醒目的三角梅,爬滿古牆的綠葉青藤,古樸別致的各式大門,幽深靜謐的巷子,白牆青瓦、匠藝奇巧的明清古建築比比皆是。 三坊七巷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
  • 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福州三坊七巷,國家5A級景區。二十二年前,初來福州,逛南后街,大失所望,一個省會城市市中心的主要街道,竟然是一些破破爛爛的瓦房,好像大風一吹就會倒下一樣,還不如我農村老家的破房子。在福州呆的時間長了,才知道三坊七巷不一般,這些低矮的瓦房主要是明清建築,保存完好,有「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這裡人才輩出,是很多名人故居,如沈保楨、嚴復、林覺民、冰心、林長民等。
  • 福州三坊七巷「數字蝶變」 引領智慧文旅建設發展
    福州三坊七巷,這個中國歷史文化街區也因此發生了「數字蝶變」,引領智慧文旅建設發展。  5月8日,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舉辦期間,福州三坊七巷保護開發有限公司與高德地圖、支付寶聯合宣布共建智慧景區,為國內外遊客提供全方位的智慧化服務。高德地圖智慧景區開放平臺,也亮相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分會場,作為數字建設成果,供大眾參觀。
  • 三坊七巷「老古董」被隨意丟棄(圖)
    這是記者連日來在走訪三坊七巷時看到的情景。  據前不久出臺的《福州市三坊七巷、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管理辦法》規定:「古建築各種裝飾裝修構件,亦屬於文物,受本辦法保護管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毀,未經市城鄉規劃局、市文物管理局同意,不得拆除、倒賣。」
  • 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國都市中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的活化石」
    福州是中國東南名城,福州的三坊七巷有著福州的歷史之源與文化之根,早已名聞海內外。從唐五代開始,福州古老的坊巷格局基本保留的非常完整,這裡被叫做中國都市中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的活化石」。她保存著200多座古民居,是非常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 三坊七巷:最美的古巷裡,藏著福州人最愜意的生活
    旅行中的那些愉悅和美好,常常如影隨形,不時在心底回味,不如索性記錄下來, 多年以後再翻讀,會不會歷久彌新?對於喜歡遊走於古街、古村、感受古老的文化氣息我來說,三街七巷也是我來了福州,最喜歡逗留的景點之一。在寫福州西湖公園的時候,就有讀者給我留言,問三坊七巷值得去嗎?
  • 福州的三坊七巷,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
    福州的三坊七巷,仿佛是一個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房屋精緻,匠藝奇巧武夷宮。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
  • 三坊七巷,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
    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黃巷、安民巷等,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
  • 福建福州著名景點三坊七巷譽為我國明清時期建築的博物館
    福建福州三坊七巷是福州唯一的一個5A級景區,從名字上看,顧名思議這個街區是三條坊和七條巷組成的,三坊指的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古庇巷」; 這個古建築群,並不是後來新修的,它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古代是當地的貴族和士大夫居住的地方
  • 三坊七巷歷史遺蹟眾多,值得放慢腳步細細品味
    在自由行中,福州的三坊七巷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2017年2月18日我和老伴兒在福州玩了四天,把遊覽三坊七巷作為第一個遊覽的景點。古香古色的老街,擁擠的人流,滄桑的記憶,悠久歷史,一條條街巷留下我們的足跡。
  • 福建省福州市城市標誌:三坊七巷
    福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的簡稱。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自北而南依次為:「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此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三坊七巷-朱紫坊建築群」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三坊七巷,有哪三坊哪七巷?我來告訴你
    去年到福州出差,在在個雨後的下午,我走進了有名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坐落在福州市鼓樓區,是建國後福州僅存的古城的一部分。也是福州歷史的起源和文化之根。從南后街與馬路的交叉口右轉,就走進了三坊七巷。那麼,三坊七巷,有哪三坊?哪七巷?我來告訴你。三坊:衣錦坊、文儒坊和光祿坊。
  • 福州三坊七巷中的「三坊」是石雕牌坊的意思嗎?
    在福州的三坊七巷的門口,大家可以看到屹立在那裡的很大的石雕牌坊,這個牌坊可以說是比較的好看,而且還透著一些些的古韻,說到這裡就要來說石雕牌坊的建築特點了,這個特點是包含了許多的方面的,但是在大致上還是可以分為三類的,但是在三類當中其實分的並不是那麼的分明,這三者之間是有著很好的聯繫的。
  • 三坊七巷:一核多帶打造福州城市新名片
    遊客遊覽三坊七巷。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新聞網7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 吳暉)三坊七巷列入全國第二批步行街升級改造試點的消息,這兩天刷屏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大家點讚「棒棒的!」  記者23日從市古厝集團獲悉,三坊七巷街區正積極推動高品質步行街申報與建設工作,響應商務部號召,推動街區文化、商業、旅遊高質量發展。
  • 遊三坊七巷隨想
    三坊七巷作為福州這座城市的名片來說其實是名副其實的,單叢外表來看建築的話確實感覺很新好像不符合文化旅遊這樣一種概念,但其實走進三坊七巷各個景點的裡面真的內容還是很多的。民俗博物館裡給大家呈現的是明清時期福州地區的婚嫁習俗以及我們福州人對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