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每個傳統節日裡
總能尋得一些與節日相連接的味道
而關於端午最先想到的必然是粽子
這些味道的盡頭
串聯的往往是關於兒時的記憶
亦或是遠在他鄉遊子深深的鄉愁
中華大地,浩浩山河
以粽子不同的食材作為線索
便能繪出一幅華夏風物地理圖譜
下面我們從南出發,一路向北,
賞味一下粽子世界的精彩絕倫吧~
」
海南:肉食者的福利-芭蕉粽
海南的粽子是用大大的芭蕉葉包成方錐形,每個粽子都重達半斤,糯米中包著鹹蛋黃、叉燒肉、臘肉、雞翅等,滿滿的肉肉,堪稱肉食者的天堂。
海口地區還有一種名為煎粽的特色小吃煎粽它雖然名叫粽子,卻不用粽葉包裹。糯米洗好後上龍蒸熟,再加入蓮子、冬菇、幹蝦米、乾貝、豬油、糖、鹽一起攪拌,捏成飯糰。
最後將糯米糰沾上鴨蛋液,放進熱油鍋中慢火煎炸,煎成金黃色即可上桌。金燦燦也十分誘人。
廣東:粽子的天堂
在廣東,粽子除了可以在端午節吃,春節、元宵節、情人節甚至鬼節,都可以做粽子吃。因為粽子是廣東人日常飲食邏輯的一種表達方式。
據說在廣東,一天一個粽子,一個月都不會重樣。早在網絡上粽子的甜鹹之爭出現之前,廣東潮汕地區就有一種獨特的「雙烹粽」。
一個粽子中三分之二的鹹餡、三分之一的甜餡混和,再用香氣十足的豬油點睛,一下解決了喜歡甜還是鹹的問題。
貴州:布依灰粽
貴州貞豐縣的布依灰粽,形狀和平時我們吃的三角粽子不一樣。布依灰粽是將糯米秧子或糯米草洗淨曬乾燒成灰,將灰和泡過水的糯米倒在一起,讓糯米沾上一層灰,
然後取出篩去多餘的秧灰成灰米,再放入花椒、八角、黑桃仁、茴香、豬肉等,用粽葉或竹筍殼包成長方形。
湖南:辣粽
無辣不歡的湖南人真的把辣帶進了粽子裡。將糯米與紅豆混合,放入花椒粉、辣椒粉與
鹽,不愛重口味的人千萬別嘗試。(辣粽在湖北、四川地區也比較流行)
湖北:藕粽
藕是湖北人引以為豪的蔬菜。湖北藕粽分為鹹、甜兩種,鹹藕粽選用的是九孔藕,汁多易爛。用幹紅辣椒、姜、花椒、胡椒、八角滷上10小時,再切塊剁碎,糯米包成粽子。
甜粽則以洪湖香蓮粽為代表,將蓮子加冰糖熬5小時,再加蜂蜜、黑芝麻一起包入粽子。煮好的粽子兼具蓮子的清香、蜂蜜的幽香和芝麻的醇香。
四川成都:臘肉豌豆粽
讓離鄉的成都人魂牽夢繞的是臘肉豌豆粽,成都人喜歡在粽子裡包上自家燻制的臘肉或者臘腸,油分豐腴,薰香強烈,與綠色的豌豆相映襯,視覺味覺都滿足。
安徽:桂花糖粽
安徽的粽子雖也有鮮肉、紅棗等品種,但最具特色的還是摻了米酒的糯米白粽蘸桂花糖吃。桂花糖的清香能將甜粽帶到更高的境界。
河南安陽:竹筒粽
河南安陽的竹筒粽是將糯米、紅豆、紅棗、玉米、黑米等五穀雜糧裝進可拆卸的竹筒裡。蒸好的竹筒粽有竹子特有的清香,可以蘸白糖吃。
東北三省與山東:黃米粽
黃米粽是山東與東北的傳統粽子,主料是黃黏米和小紅棗,有些地區將糯米與黃黏米混合在一起包。吃的時候蘸細白糖,比純糯米粽更香鬱粘滑。
「舌尖上」的嘉興肉粽
這麼多種類的粽子,小編最「粽」意的當屬是浙江嘉興的鮮肉粽,說起浙江的粽子,嘉興的鮮肉粽絕對是稱霸粽子界的一員,甚至還登上過《舌尖上的中國》,俘獲了不少粽子愛好者的吃貨心。
它低調但不簡單,雖原料只用到粽葉、圓糯米和土豬肉。但做法卻很講究,其中肥肉更是精華所在,無論趁熱還是放涼吃都軟糯可口,而且肥而不膩。
一口吃下,箬葉、糯米、油脂的清香相互交融,在味蕾上釋放出讓人慾罷不能的口感和味道。
還有蛋黃肉粽這種加料肉粽,鮮美程度更上一層,酥油的鹹蛋黃豐富了口感,色澤也更誘人。
人人一畝田
唯愛唯美田粽已上市
6月19日~24日4、5星會員
購買還享9折優惠
選用有機食材、源自嘉興
樸實但不普通
甜粽鹹粽一袋全包
鮮肉粽、蛋黃肉粽、八寶蜜棗粽』
3種口味隨心吃,再也不用為
吃什麼口味的粽子發愁
頂高級的食材
配以最傳統的工藝
沾著滿手黏意痛快飽食
便也是不負端午時光。
更多有機蔬菜信息
請諮詢您的營養顧問
或撥打我們的客服熱線
400-658-1300
也可掃碼在線諮詢
關注我們
了解近期產品動態
查看更多企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