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民俗進車廂 共品「粽」情「粽」意

2020-12-13 人民網貴州頻道

賽龍舟、包粽子、編麥杆、畫額、擊鼓傳花……端午節期間,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貴陽客運段將傳統的端午民俗活動搬上旅客列車,邀請乘車旅客共品一段「粽」情「粽」意的溫馨旅途。

高鐵上的「龍舟」賽

「一會兒鼓聲一響,咱們先出右腳!」 重慶女孩沈曉靜與同行的兩個閨蜜將「龍舟」道具囫圇個套在身上,蓄勢待發。伴著節奏感十足的鼓點聲,3人邁著整齊的步伐從車廂一端出發,將「龍舟」順利「劃」到了車廂另一端。

D8564次車廂裡龍舟賽火熱進行中。沈向全 攝

「趕快調轉龍頭再回去!加油!」圍觀旅客激情四溢,南腔北調的鄉音和著鼓聲,迸發出強勁有力的吶喊助威聲。這是6月24日,由貴陽北開往廣元的D8564次列車上開展的端午民俗活動其中一個場景。

6歲的可兒在一旁摩拳擦掌,拽住媽媽的衣角想要過一把「龍舟癮」。列車員安排可兒與4歲的劉若菲組隊,兩個孩子煞有介事地齊聲喊著「一、二、一」的口令,提起「龍舟」圍欄小跑的模樣令所有人忍俊不禁。

D8564次車廂裡龍舟賽火熱進行中。沈向全 攝

「16秒!恭喜第一組參賽選手取得本屆高鐵『龍舟賽』的冠軍!少兒組的參賽小朋友同樣有好禮相贈!」列車長劉蓄讓身著民族服飾的列車員為獲獎選手分別送上禮品。

4號車廂內,72歲的民間藝人朱潤甲老人的「粽子攤」前人頭攢動。糯米、粽葉、綠豆、紅棗等鋪滿一簸箕。只見朱潤甲靈動的指尖上下翻飛:時而將幾張綠葉摺疊成漏鬥形狀、撮上米粒、按緊壓實,再捆上繩、系上結。大家就此聊著各自家鄉的端午民俗,體驗著包粽子的樂趣。斜四角形、三角形、菱形、柱形的各型粽子按著巧妙構思被塑造出來,大家嘖嘖讚嘆著中華「粽」文化的博大精深。

D8564次列車上,旅客現場擊鼓為活動助興。沈向全 攝

D8564次列車上,小旅客迫不及待地吃上乘務員送的粽子。沈向全 攝

烏蒙「慢火車」上唱起民謠

當天,在貴陽開往昭通的5645次「慢火車」上,擊鼓傳花、哼唱民謠、方言交流等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慢火車」載著老百姓脫貧後發自肺腑的喜悅穿梭在崇山峻岭的烏蒙高原上。

5645次慢火車上,魏女士和同行旅客合唱歌曲《映山紅》。沈向全 攝

乘坐「慢火車」回家的阿嘎曲撒和他的同學破例沒在車上攤開書本做作業,主動參與到擊鼓傳花的活動中,接過「紅花」,在周圍旅客的鼓勵下,這位靦腆的彝族小夥拉起同學合唱了一首《朋友》。

「這是我第一次在列車上過端午,很溫暖也很感動!」家住六盤水的魏女士感嘆道。在得知安順至六盤水的高鐵即將開通運營時,她喜出望外。魏女士的父輩於1964年來到貴州六盤水支援「三線」建設,親歷了六盤水從窮鄉僻壤一躍而起成為以能源原材料為主的現代化工業城市,還見證著這個依靠資源的煤礦型城市向經營氣候的休閒型城市轉變。魏女士一家視六盤水為第二故鄉,對它的騰飛發展充滿了期待。她興致勃勃地用方言唱起一首《映山紅》。

擊鼓傳花遊戲中,旅客接住了傳來的花球。沈向全 攝

旅客們在5645次慢火車上同框合影。沈向全 攝

和你很「粽」要

當天,由貴陽開往上海南的K112次列車上,旅客張盛將自己參加列車端午活動的組圖曬到了「朋友圈」,「香包、白粽、畫額,粽在無意之中與你相逢!」的配文很快收穫滿屏點讚。

張盛的家裡一直是買現成的粽子吃,他表示「能利用乘車的閒暇時間動手學著包粽子,感受很特別。」臨下車,張盛將粘在手上的糯米抖落下來,拎上親手包的5隻粽子,準備帶回家給父母嘗嘗。

K112次列車上,乘務員和旅客們一起包粽子。楊光忠 攝

幾個孩子相互指著對方額頭上蘸了雄黃書寫的「王」字「咯咯咯」地笑個不停。咂摸著唇齒間餘留的粽香,傾聽列車員吳曉琦講述關於端午的民間故事。讓孩子們在趣味中增長對端午傳統民俗文化的認知。

K112次列車上,旅客和列車工作人員一起包粽子。楊光忠 攝

「在列車上播散傳統民俗傳承與弘揚的種子,為旅客提供更開闊的交流空間,為貴州今年決勝脫貧攻堅貢獻鐵路力量是我們的共同心願。」貴陽客運段黨委副書記肖健平介紹說。

隨著鋼軌跳躍的節奏,窗外層巒疊嶂的青山變成了廣袤平原,貴州民居換成了摩登大廈,列車把山裡的貴州與山外的世界,一線勾連。(陸瑩 許毅)

K112次列車上,旅客們展示著自己包的粽子。楊光忠 攝

(責編:吳鋒(實習)、陳康清)

相關焦點

  • 端午民俗進車廂 讓旅客在旅途中「粽」享傳統文化
    D8564次車廂在進行「龍舟賽」。 沈向全 攝中新網貴陽6月24日電 (陸瑩 廖薇)24日,在端午節來臨之際,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貴陽客運段的列車員將傳統端午民俗活動搬上旅客列車,與旅客一起「粽」享中國的傳統文化。
  • 端午佳節 | 濃濃端午情 粽香暖人心
    端午佳節 | 濃濃端午情 粽香暖人心 2020-06-26 0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氣氛日濃 老字號推出椰香粟米粽等新品粽
    東方網5月27日消息:隨著6月的臨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來了,滬上的粽子市場即將進入銷售旺季。除了肉粽、赤豆粽等傳統粽子外,各家老字號又紛紛推出八寶火腿粽、椰香粟米粽等新品,口味較傳統粽子更加豐富之外,接受度也有待市場檢驗,「網紅青團」第二世就可能出在粽子裡。
  • 端午粽子組團「出道」!哪款讓你一見「粽」情?
    每年端午的南北鹹甜之爭總是異常熱鬧。新品:大師手工烏米細沙粽,亦可滿足愛好甜口的消費者。山中採摘的新鮮烏飯葉搗碎取汁,浸潤糯米,包入大紅袍紅豆鏟制的豆沙。閃著光澤的烏糯米,顆顆勁道,粒粒噴香,黏糯不爛。
  • 「粽」情「鄉」約,和美景、萌寵一起趣玩民俗
    「情」:一園滿足鄉愁情南寧園博園收藏全國80座城市美景,每一座城每一份記憶,約您打卡「粽」:粽情打卡指南2020園博端午民俗科普節通過「吃、玩、學、看」等方面,展現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民俗小吃」、「互動遊戲」、「郵政文化「、」非遺知識」、「民俗表演」傳承發揚民俗文化精髓,陪您歡度端午「小長假」。
  • 趣玩端午 「粽」享歡樂 泰安方特端午民俗趣玩節精彩來襲
    粽葉飄香,清爽怡夏,端午佳節臨近。據悉,端午小長假期間,泰安方特歡樂世界將舉辦端午民俗趣玩節,並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為廣大遊客帶來一個別樣的端午假期。熱鬧民俗新玩法 端午立蛋特好玩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俗,此次端午節期間,泰安方特將舉辦「艾葉灑水」、「雄黃點額」、「百人立福蛋」等民俗文化體驗活動,讓遊客充分體驗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
  • 彩麟 | 端午至,人海茫茫,「粽」情於你
    生活擔心人們忘了相聚,便有了節日……這不,剛過了父親節,便迎來了端午節,告訴小編你喜歡吃什麼口味的粽子,甜的?還是鹹的呢?但小編相信,不論鹹甜,「粽」有所愛。端午至,掛菖蒲;龍舟起,糯米香。彩麟屋面系統在端午之際恭祝所有朋友端午安康!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端午究竟有哪些習俗……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端午安康!「粽」意情深!預約遊園,與「粽」不同!
    春秋時期,人們用菰葉將黍米包成牛角狀,這是最早的粽子,俗稱「角黍」;戰國時期:人們用竹筒裝米,然後密封,用火烤熟後食用,俗稱「筒粽」。東漢唐朝時期,端午第一次從民間習俗登堂入室成為法定的「國家節日」。也是在開放包容的大唐,端午節祭祀驅邪之意逐漸淡化,歡慶的成分增多。在唐代時的京城長安,無論貴族還是平民,端午都是一場歡樂的盛會。人們吃粽子,互贈禮物,表達幸福安康的喜悅,同時,人們為了避免生毒瘡,用艾草沾水洗去身上的毒氣。當時的粽子用米考究,形狀樣式也開始豐富多樣,在當時還流傳到了日本。宋代
  • 端午話食粽
    五月初五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五月節等。端,即「初」之意。因農曆天幹紀年中,將五月又稱為「午月」,故稱「端午」。拉露水,曾是島城端午節的重要習俗。據說用太陽未出之前的露水抹臉,會耳聰目明。端午節清早,大人們依俗還會給兒童的手腕腳腕處,繫上紅綠黃白黑五色彩繩。繫繩時不準小孩說話。彩繩要在節後的第一場雨時,扔到水塘、河裡或溝裡。據信這樣可以避開蛇、蠍、蜈蚣、壁虎和蟾蜍「五毒」的危害。此日還有個重要習俗,就是家家戶戶要用葦葉包粽子,吃粽子。《齊民要術》中記載,「用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名『角黍』」。
  • 粽粽粽粽粽粽粽粽……是你
    自治區長城國興金融租賃有限公司駐拜城縣康其鄉墩艾日克村工作隊組織村「兩委」、老黨員、孤寡老人開展「喜迎端午,『粽』享歡樂」端午包粽子主題活動。葡萄架下,工作隊員、村幹部、老黨員和孤寡老人共話團結,一起動手包粽子,品嘗自己包的粽子,聊著家常,進一步密切了幹群關係。
  • 粽香話端午 共敘鄰裡情——端午節主題活動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屈原以其崇高品格而流傳千古,為後人所崇敬,為了紀念偉大的屈原,鳳凰臺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粽香話端午 共敘鄰裡情」端午節主題活動。 下午四點活動正式開始。圖圖小朋友為大家表演了「五月五,過端午」的朗誦節目,表達了自己的喜悅心情。現場居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秩序地領取了包粽子的原材料。
  • 端午說粽,與「粽」不同!辣粽、小腳粽、枕頭粽……
    著名作家沈從文在《邊城》裡這樣描寫端午節,「 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把飯吃過後,在城裡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划船……每當兩船競賽到劇烈時,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上面的描寫裡就有端午節的兩個習俗,
  • 同樣的端午 別樣的粽香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萬達小學 又是一年「端午」到,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孩子們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習慣,感受民族情,激發愛國情懷,萬達小學少先隊大隊部組織全校師生開展「同樣的端午,別樣的粽香」主題教育活動。我們二一中隊全體師生響應號召,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端午節過得充實而快樂。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
  • 廈門端午假期好去處:共享民俗新體驗 「粽」情同安山水間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楊莉莉 通訊員 陳家福 餘雪燕 鄭則仁) 端午將至,粽葉飄香。難得的端午假期去哪玩?不妨到古城同安感受中國傳統民俗活動的魅力。    端午節期間,同安各大景區將推出豐盛的「民俗大餐」,遊客不僅能到「宮廷賽龍舟」、溫泉池邊包粽子,還能前往北辰山「鬥蛋」,在方特園區內穿漢服、祭祀屈原。
  • 來臺北 放「粽」端午節
    端午節民俗端午節在各地都有許多民俗活動,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等等,端午節是中華名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端午節是全年四大節之一。據說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時,居三毒之端。端午節又叫「五月端」。
  • 端午旅遊,來孟子故裡山東鄒城盡情放「粽」吧
    端午情濃,粽葉飄香,轉眼又到「端午」小長假,三天的假期去哪放「粽」最嗨?山東省鄒城市精心為廣大遊客準備了一份節日旅遊「大餐」,歡迎的四方賓客前來盡情放「粽」。  孟廟孟府「盡情放粽」  端午節假期,孟府習儒館不定時面向遊客開展《端午節知識講堂》,講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7日上午10時,孟府小劇場內將開展精彩的「包粽子大賽」「香囊製作」等互動活動,遊客可通過親手製作來感受端午的民俗風情和傳統文化的幽香。
  • 端午吃粽子,南方粽和北方粽有啥不同!!端午包粽、香袋DIY、增值滿送刷卡滿減……
    >中國各地的粽子你最「粽」意哪一個呢?江浙一口粽     湖州枕頭粽    海南那大粽                 雲南四方粽                     鹹蛋黃@麻辣小龍蝦粽第一次嘗試這種網紅粽,麻辣小龍蝦與傳統香糯粽子完美結合
  • 「粽」意布爾津,過一個有「文化味」的端午節!
    如何遇見——端午小長假,去「童話邊城」布爾津吧!6月25日,即端午節當天,在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衝乎爾鎮,將舉辦一場「綠水青山『粽』是情 『粽』意文化布爾津」活動,此次活動可謂「文化味」十足。據了解,布爾津在端午節期間凸顯文化氣息
  • 【記住鄉愁·李家灣民俗(12)】今日推薦:端午糯粽香
    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後人紛紛仿效,進而演變為端午節包粽子、划龍舟、掛艾蒲等習俗。因而,端午節也被稱作詩人節。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 「粽」有萬種風情,我只「粽」意你!
    「在每個傳統節日裡總能尋得一些與節日相連接的味道而關於端午最先想到的必然是粽子這些味道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