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懷聖嚴法師教澤 法鼓山各道場將同步傳燈
點燃心燈(資料圖由法鼓山提供)法鼓山各道場將同步傳燈,緬懷聖嚴法師教澤 佛教在線臺灣訊 臺灣法鼓山除元宵節時在各地分院舉辦燃燈供佛法會外,也將於2013年2月23日晚間7時至9時30分,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以及十多處海內外分支道場,同步舉辦「傳燈法會」,
-
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落成大典隆重舉行(圖)
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落成大典隆重舉行諸山長老為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佛像開光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致辭與會嘉賓、法師合影留念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除莊嚴殊勝的佛堂與禪堂,一旁還有典雅的水池造景佛教在線臺灣訊 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於2012年12月29日上午舉辦落成大典,共有來自全臺各地約一萬五千位民眾參與。
-
2018法鼓傳燈日 法鼓山各寺院以「責任心」傳遞聖嚴法師師恩
傳燈法會現場佛教在線臺灣訊 恆念聖嚴法師的恩惠,追憶聖嚴法師的身影。臺灣法鼓山僧俗信眾於農曆正月初九的「法鼓傳燈日」,相聚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及海內外各分寺院,藉由「傳燈法會」一同感念聖嚴法師的教澤。方丈和尚果東法師表示,明年即為聖嚴法師圓寂10周年,籲請信眾們把對於師父的感恩、報恩,透過行動輾轉傳遞,提升自己、安定社會。2018年2月24日晚間7點全臺同步的傳燈法會,約有近6千人參與。
-
臺灣法鼓山農禪寺隆重舉行祈福皈依大典(圖)
佛教在線8月28日消息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報導:皈依佛、法、僧三寶,即皈依自己本身具有的佛性,也是成為佛教徒的第一步驟。因此,法鼓山為弘揚正信佛法,普化大眾,接引信眾皈依三寶,修行學佛,讓身心得以安頓,特於8月27日上午十點,在臺北北投農禪寺舉行祈福皈依大典暨會團迎新博覽會。
-
臺灣信行寺邀民眾燃燈供佛緬懷法鼓山聖嚴法師
將代表佛法、智慧與光明的主燈,傳遞給法師;再由法師逐一點燃與會信眾手中的缽燈,燈燈相續,願人人都成為無盡燈!(圖片來源:法鼓山)佛前個人發願,願做一盞明燈,用佛法的慈悲與智慧,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圖片來源:法鼓山)舊傳元宵燈節的習俗,本是源自於東漢明帝依循當時佛教傳統,於正月十五日點燈敬佛而來。信行寺在元宵燈節前,除了舉辦燃燈供佛法會外,也於2013年2月23日晚間7點至9點,邀請民眾一同念佛、傳燈、發願,緬懷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對於社會大眾的教澤。
-
法鼓山各地分院同步念佛報師恩 發願完成法師悲願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09年2月3日下午,獲知聖嚴法師圓寂舍報的消息後,法鼓山各地分院隨即與法鼓山總本山同步舉行發願報恩念佛活動,各地信眾得知最敬愛的聖嚴師父舍報圓寂,紛紛湧入北投農禪寺、臺北安和分院、桃園齋明寺、臺中分院、埔裡德華寺、臺南分院、高雄紫雲寺等分院道場,透過聲聲佛號,表達對法師的感恩。
-
聖嚴法師圓寂10周年 法鼓山全球信眾續願傳心燈
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暉法師開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法鼓山僧團於2月16日13:30,在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舉辦「大悲心起‧願願相續─法鼓傳燈法會」,今年現場與會人數超過上萬,海外信眾亦在全球各地分會同步參與傳燈。在活動現場,一幕幕撼動心弦的影像、文字、音聲,帶領信眾重溫聖嚴法師期以佛法度脫世間苦難的悲願與叮嚀。
-
禮佛感恩 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首辦浴佛法會
誦經浴佛法鼓山北投農禪寺佛教在線臺灣訊 法鼓山北投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於2012年底落成啟用後,禪風建築的景觀道場特色,已成為臺北市近郊兼具「觀光」與「弘化」的佛教新地標。2013年5月18日上午舉行落成後首場浴佛法會,共計有近千位信眾來此虔誠禮拜,感恩佛陀的慈悲與智慧,藉由浴佛來掃除自身的無明煩惱。現場並播放了當年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浴佛節開示的影片,片中聖嚴法師提到,浴佛節的由來是源自於2600多年前釋迦摩尼佛誕生時,有九條龍吐水淨化其身,因此後人特別選在佛陀誕生日以浴佛的儀式表示感謝,紀念自己能夠很幸運的接觸到佛法、修行佛法。
-
法鼓山北投農禪寺動土改建儀式暨浴佛法會舉行
浴佛法會 十方信眾 佛教在線臺灣訊 創建已逾35年的法鼓山北投農禪寺,於2010年5月22日舉行了「動土大典」、「浴佛法會」及「感恩園遊會」等活動。當日上午9點,動土改建儀式在農禪寺原址進行。邀請今能長老、監心長老尼等蒞臨觀禮並參加動土儀式,整個典禮儀式由法鼓山副住持果暉法師主持,與會大眾共同祈福新的農禪寺興建工程可以順利如期完工,繼續接引更多的民眾親近佛法寶山。果暉法師致詞時表示,法鼓山所建立的道場,是為了推廣提升人的質量,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
-
臺灣法鼓山農禪寺舉辦「祈福皈依大典」活動(圖)
聖嚴法師開示認真聆聽佛教在線臺灣訊 2008年1月27日上午九點,臺灣法鼓山農禪寺舉辦2008年首場「祈福皈依大典」活動,約1400多位信眾到場接受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及方丈果東法師的祝福,共同宣示自當下起皈依三寶、遵守五戒,為社會家庭安詳和樂,奉獻一份心力。
-
宗教觀光新地標 臺北法鼓山新道場 莊嚴典雅
臺海網12月30日訊 位在臺北市北投的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昨天啟用,吸引一萬五千多位民眾和信眾參與;民眾讚嘆莊嚴佛堂與大屯山景融合一體,美景逼人,認為未來必然成為宗教觀光新地標。蕭萬長受邀參與大殿佛像開光,贊水月道場是心靈環保的家園。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落成大典由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主持,蕭萬長也參與佛像開光、點燈繞場等儀式。果東法師說,農禪寺是卅七年前由東初老人創建,東初老人圓寂後,聖嚴法師接續在此弘法,進而創辦法鼓山,接引無數大眾與三寶結緣。
-
「空中月,水中花」—— 農禪寺水月道場
最初知曉聖嚴法師和農禪寺是2009年,我從渥太華飛往新加坡,於臺灣轉機。
-
都會心靈的淨土 法鼓山錄影片紀念水月道場啟用
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於去年底落成啟用,法鼓山特別製作一支《農禪水月-都會心靈的一方淨土》影片,簡明扼地要介紹農禪寺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聖嚴師父的度眾悲願,讓廣大的信眾更了解農禪寺與法鼓山的傳承故事。
-
臺灣丨法鼓山農禪寺
-
聖嚴法師大體8日火化 15日舉行植葬儀式
中國臺灣網2月3日消息 據臺灣「中廣新聞」報導,臺灣著名高僧、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今天圓寂,法鼓山將在8日為聖嚴法師大體舉行火化,15日舉行植葬儀式。 法鼓山在3日晚8點正式對外說明聖嚴法師的後事安排,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代表宣讀聖嚴法師的遺言。
-
法鼓山網路電視臺將首播緬懷聖嚴法師特別節目
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等談僧團如何承續師願林懷民與葉樹珊居士分別分享聖嚴法師的身教與言教佛教在線臺灣訊 法鼓山網路電視臺(http://ddmtv.ddm.org.tw/)推出的八集「聖嚴法師圓寂周年特別節目」將於2010年2月3日下午1時進行首播。
-
聖嚴法師舍利函暫奉臺灣法鼓山大殿 15日植存
中國臺灣網2月10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3日圓寂,法體2月8日荼毘(梵語,火化之意)後,舍利函於昨晚11時50分許,在法鼓山僧團全體弟子跪迎下,被暫時奉於法鼓山大殿,15日植存生命園區。
-
聖嚴法師追思法會暨植存儀式在法鼓山舉行(圖)
二月十五日下午,臺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靈骨,由法鼓山新方丈果東法師、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等十五位法眷、法緣代表,依序植入了法鼓山上臺北縣金山環保生命園區的五個洞穴中。儀式雖然簡單卻又莊嚴肅穆。此時,初春的生命園區內,篁竹叢叢、綠意盎然,法師的色身自此也化作春泥,回歸大地。 今天下午一時,聖嚴法師追思法會暨植存儀式在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大殿舉行。
-
農禪寺 水月道場-清靜,心淨 城市裡的一面水鏡
北投法鼓山農禪寺讓人一走進就能感受到此地非凡的氣息,倚靠池邊靜靜的坐著,微風徐徐拂來,似乎全身的疲倦、煩惱都能被清風吹淨,初次踏入其中,很多人都不敢相信,這裡,居然是一座佛教寺廟。很多人會好奇,水月道場的名號因何而來?又因何被設計成這般顛覆人想像的模樣?其實,這源自農禪寺住持——聖嚴法師的一個「夢」。聖嚴法師是法鼓山佛教學院創辦人,是臺灣最具威望和影響力的高僧之一。
-
聖嚴法師:風雪中的行腳僧(圖)
1989年3月,聖嚴法師集合十方信眾擇定此地,命名為法鼓山,建成國際佛教園區。 2008年底,鳳凰衛視《智慧東方》欄目主持人王魯湘前往臺灣法鼓山,專訪了聖嚴法師,這也是法師生前最後一次接受訪問。 法鼓山給王魯湘的衝擊很大,「我去過太多宗教聖地,包括佛教聖地、道場去得太多了,只有在法鼓山,才有人間淨土的感覺,感覺到這個地方一塵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