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於去年底落成啟用,法鼓山特別製作一支《農禪水月-都會心靈的一方淨土》影片,簡明扼地要介紹農禪寺發展的歷史脈絡,以及聖嚴師父的度眾悲願,讓廣大的信眾更了解農禪寺與法鼓山的傳承故事。
坐落於北投關渡平原的水月道場,除了莊嚴殊勝的大殿佛堂,一旁還有典雅的水池,更可遠眺大屯山景,蛻變成一座即景觀心的景觀道場。
農禪寺是由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的恩師東初老人所創立,最初的建築是1975年落成的一棟二層樓農舍。1977年底東初老人圓寂後,聖嚴法師在此接續農禪寺法務,禪修、念佛、講經、法會、皈依等各項弘法活動,都在農禪寺內蓬勃推展,開創了臺灣的禪修風氣。
過去三、四十年間在聖嚴法師的主持之下,農禪寺接引無數大臺北地區的民眾,乃至海內外各地信眾親近正信佛教,提升心靈質量,不僅成為漢傳佛教的弘法重鎮,更成為廣大民眾的心靈道場。
有鑑於此,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於2004年將農禪寺登錄為「臺北市歷史建築」,獲準擴大改建,2010年農禪寺正式展開水月道場的新建工程,並於2012年底落成啟用,繼續在此傳承東初老人與聖嚴法師度化眾生的悲願,引領大眾培福修慧、安頓身心,接續推動淨化人心的使命。大眾可以訪問以下網址http://ddmtv.ddm.org.tw 觀賞法鼓山特別製作的影片《農禪水月-都會心靈的一方淨土》。
中華國寶:玉雕九龍壁 背刻心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