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鑑】農禪寺水月道場 姚仁喜

2021-02-17 設計部落

      農禪寺及法鼓山佛教學院創辦人聖嚴法師在被問及對未來寺廟的想法時表示,他曾在禪定冥想時「看到」寺廟的樣貌,「有如空中花,水中月,」於是他說:「取名為水月道場吧。」

 

      座落於廣大關渡平原的農禪寺水月道場於焉誕生。面向基隆河,背倚大屯山;利用這地靈人傑的環境,營造一處清雅幽靜的宗教空間。


      訪客一開始先穿越兩面高度不同的牆,作為與外頭高速公路之間的緩衝;一進入道場,即能看到遠方的主講堂,靜靜佇立於 80 m長的荷花池中。超大柱廊在池中的倒影,伴隨著飛揚其間的金色簾幔,自成一虛幻雅致風光。主材料利用建築混凝土,設計上儘量屏除華麗色彩與裝飾,企圖傳達簡樸的禪佛況味。大廳的下半部刻意運用透明設計,為上半部的木頭「盒子」帶來空懸於上的縹緲靈幻印象。

 

 

      大廳西面厚實的木牆上用中文刻著著名的《心經》,當陽光透過鏤刻的經文灑進來時,空間瞬間充滿修養靈性氛圍。長廊外的金剛經則是在 GRC 預製裝配板上用混凝土灌鏤空的字,充當遮陽簾使用時更增添宗教意義。陽光灑落時,穿透經文,銘刻到內部表面,彷彿為眾人揭示佛祖的悉心教誨,無聲勝有聲。

項目名稱_法鼓山農禪寺

項目地點_臺灣臺北市

設計者_姚仁喜

設計組員_張華倚、李國隆、劉文禮、郭貞瑩、李宜芳、戴小芹、周俊仁、林奕亨、張慶宗

委託人_法鼓山佛教基金會

建築面積_3,386.41㎡

基地面積_27,936㎡

設計時間_2006年

建設時間_2010年—2012年

————動動手指————

如果您喜歡《設計部落》每天分享的內容,請您關注《設計部落》並將它推送給您更多好友。

推送方法:

1、在微信界面添加好友一欄中搜索公眾帳號《設計部落》;

2、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也可以加我們微信號:cd-xian(CD網西安站)

或掃描二維碼:

(China-Designer陝西站)

QQ號:1135050066

聯繫電話:18502930990

相關焦點

  • 農禪寺水月道場 姚仁喜
  • 水月道場農禪寺
    座落於廣大關渡平原的農禪寺水月道場於焉誕生。面向基隆河,背倚大屯山;利用這地靈人傑的環境,營造一處清雅幽靜的宗教空間。訪客一開始先穿越兩面高度不同的牆,作為與外頭高速公路之間的緩衝;一進入道場,即能看到遠方的主講堂,靜靜佇立於 80 m長的荷花池中。超大柱廊在池中的倒影,伴隨著飛揚其間的金色簾幔,自成一虛幻雅致風光。
  • 「空中月,水中花」—— 農禪寺水月道場
    聖嚴法師接任農禪寺住持後,寺內空間漸漸不敷使用,農禪寺也面臨著拆遷困境,直到1989年在金山鄉找到法鼓山這塊地,農禪寺也成為歷史建築保留了下來。當法鼓山佛學院創辦人聖嚴法師被問及對未來農禪寺的想法時,他表示曾在入定時「看到」寺廟的樣貌,有如「空中花,水中月。」 於是他說,「我們就取名為水月道場吧。」
  • 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落成大典隆重舉行(圖)
    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落成大典隆重舉行諸山長老為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佛像開光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致辭與會嘉賓、法師合影留念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除莊嚴殊勝的佛堂與禪堂,一旁還有典雅的水池造景佛教在線臺灣訊 法鼓山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於2012年12月29日上午舉辦落成大典,共有來自全臺各地約一萬五千位民眾參與。
  • 在臺北 有一座與眾不同的現代寺院 農禪寺水月道場水月道場農禪寺
    :「取名為水月道場吧。」座落於廣大關渡平原的農禪寺水月道場於焉誕生。面向基隆河,背倚大屯山;利用這地靈人傑的環境,營造一處清雅幽靜的宗教空間。臺灣建築師傅姚仁喜視頻:一條在臺北有一座與眾不同的現代寺院農禪寺水月道場
  • 農禪寺 水月道場-清靜,心淨 城市裡的一面水鏡
    很多人會好奇,水月道場的名號因何而來?又因何被設計成這般顛覆人想像的模樣?其實,這源自農禪寺住持——聖嚴法師的一個「夢」。聖嚴法師是法鼓山佛教學院創辦人,是臺灣最具威望和影響力的高僧之一。水月道場的名號,於焉誕生。但,到底什麼是「水中月,空中花」,聖嚴法師從未加以贅言去解釋。直到臺灣著名建築設計師姚仁喜接到這份方案,這6個字,變成了他有史以來得到的最短的建築任務書!這讓他決定用建築去詮釋對禪宗的體悟。
  • 空中花,水中月 | 臺灣最具「爭議」寺廟~農禪寺水月道場
    ▲ 北投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沒有富麗堂皇的雕梁畫棟,沒有雲煙繚繞的油燈香火,沒有善男信女的三叩九拜,只有空曠而遼遠的莊嚴景象,傳達著簡樸的禪佛況味。很多人會好奇,水月道場的名號因何而來?又因何被設計成這般顛覆人想像的模樣?農禪寺的創建人聖嚴法師(1930—2009)籍貫江蘇南通,13歲出家,人生經歷十分豐富。
  • 臺北的一場夢幻泡影|農禪.水月道場
    當時法鼓山的證嚴法師向建築師姚仁喜提及農禪寺的改建計畫,只說了六個字:「水中月,空中花」,當下姚仁喜便說:「那我們就取名為水月道場吧!」 改建的農禪寺大量使用「清水模」勾勒出整體的建築樣貌,而清水模就是在水泥結構下不在表面多加修飾,而形成的牆面呈現出水月道場的純粹與淨土;輪廓線條的簡單設計,去除傳統的宮廟裝飾與華麗色系,打造超大迴廊的所形成的層疊光影,
  • 臺灣最具「爭議」寺廟|農禪寺 水月道場-清靜,心淨. 城市裡的一面水鏡.
    ▲ 北投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沒有富麗堂皇的雕梁畫棟,沒有雲煙繚繞的油燈香火,沒有善男信女的三叩九拜,只有空曠而遼遠的莊嚴景象,傳達著簡樸的禪佛況味。很多人會好奇,水月道場的名號因何而來?又因何被設計成這般顛覆人想像的模樣?
  • 臺灣農禪寺水月道場:佛教文化與建築美學的完美結合體
    臺灣省臺北市有一座臺灣人皆知的寺廟,農禪寺水月道場。曾經這個地方叫做農禪寺,裡面住著一位佛教大師聖嚴法師。聖嚴法師又叫東初先生,曾經的農禪寺是一片稻田,1975年聖嚴法師來到這裡,效仿唐朝百丈大師農禪的生活而建造農舍並將寺名命名為農禪寺,這就是早期的農禪寺的由來。後來信仰者多了起來,年輕的信徒也多了起來,聖嚴法師就想重新建造農禪寺。時代在不斷的發展,聖嚴法師想要建造一座比較現代而又不缺佛教形式的寺院,然後便找來了設計師姚仁喜。
  • 空中花 水中月——記臺灣農禪寺水月道場
    農禪寺自然也就成為法鼓山佛教文化的發源地。為弘揚正信佛法、賡續普化大眾的使命,聖嚴法師在完成了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後,次年又回過頭來擴建農禪寺水月道場。因農禪寺的地理位置位於臺北市區,扮演著法鼓山承先啟後的關鍵角色。經過幾年的建設,並於2012年12月29日揭幔開光正式啟用。也許有人會問:水月道場為什麼會在短短的幾年內,能成為人們心靈的家園,併名震整個佛教界。
  • 仰望光影經文,安坐水月道場.
    極簡主義的禪點擊標題下方極簡主義的禪  關注中國禪文藝第一微刊空中花,水中月水月道場
  • 臺北小調 | 都市淨土:高架橋邊的水月道場
    現代主義的建築造型屬於法鼓系統的水月道場作為禪寺,同樣強調修行場所的重要性,並沒有沿襲古典宮殿式樣,希望以功能性與實用性作為主軸,在現代主義建築中尋找內外合一的悟道之境。柱廊大殿與水月池構成了農禪寺「水中月,空中花」的建築意象「水中月,空中花」,在聖嚴法師的六字箴言下,姚仁喜開啟了農禪寺的建築設計,柱廊大殿與水月池相映而成的畫面也構成了農禪寺最為經典的建築意象。
  • 【問禪】空中花 水中月——記臺灣農禪寺水月道場
    農禪寺自然也就成為法鼓山佛教文化的發源地。 為弘揚正信佛法、賡續普化大眾的使命,聖嚴法師在完成了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後,次年又回過頭來擴建農禪寺水月道場。因農禪寺的地理位置位於臺北市區,扮演著法鼓山承先啟後的關鍵角色。經過幾年的建設,並於2012年12月29日揭幔開光正式啟用。也許有人會問:水月道場為什麼會在短短的幾年內,能成為人們心靈的家園,併名震整個佛教界。
  • 禮佛感恩 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首辦浴佛法會
    誦經浴佛法鼓山北投農禪寺佛教在線臺灣訊 法鼓山北投農禪寺新建水月道場於2012年底落成啟用後,禪風建築的景觀道場特色,已成為臺北市近郊兼具「觀光」與「弘化」的佛教新地標。農禪寺監院果毅法師表示,農禪寺水月道場於去年底落成啟用後,這是第一次舉行浴佛法會,希望大家往後可以常常到農禪寺修學佛法、護持佛法、弘揚佛法,並歡迎參加25日(六)農禪寺的慈悲三昧水懺法會,法會中同時亦設有消災、超薦燈及牌位。由於法鼓山的建築物一向都以簡約、環保為主軸,今日浴佛法會就有一位從事建築設計工作的陳先生特別從臺中北上,除了參加浴佛,也是來觀摩農禪寺的建築特色。
  • 法鼓山農禪寺水月道場(組圖)
    臺北人文推薦0 1張達利 中國知名設計師聖嚴法師與建築師姚仁喜創造的水月道場顛覆了傳統佛教聖地的儀式與視覺感受。而水月道場全為清水建築,整個佛堂沒有燒香的地方,僅點燈替代,環保、自然、淨化心靈,讓神聖的信仰落了地。內地的寺廟大多建於風景、風水絕佳處,而聖言法師對農禪寺地址的選擇又體現出佛家的大慈悲。選擇在這麼一個多雨常澇的地點建寺,開鑿池塘,竟是為了澇時將周邊的水引過來,減輕周邊村莊受到的損害。
  • 臺北農禪寺:世界上最美的寺院之一
    當我走進農禪寺的時候,恍然以為進了一個博物館公園。
  • 禪宗祠臺灣現代寺廟-農禪寺
    農禪寺及法鼓山佛教學院創辦人聖嚴法師在被問及對未來寺廟的想法時表示,他曾在禪定冥想時「看到」寺廟的樣貌「猶如空中花,水中月」,於是他說:「取名為水月道場吧」。於是坐落於廣大官渡平原的農禪寺水月道場於焉誕生。面向基隆河,背倚大屯山;利用這地靈人傑的環境,應在一處清雅幽靜的宗教空間。
  • 臺灣丨法鼓山農禪寺
  • 「空中花,水中月」,臺北農禪寺應該是世界上最美的寺院之一
    當我走進農禪寺的時候,恍然以為進了一個博物館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