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遊戲中還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能看到的汽車,都擁有大大小小,不同寬度的4個輪胎,它們像汽車的「鞋」一樣支撐著整個車輛。我們穿的鞋有不同的大小尺碼,那麼輪胎又是按照什麼尺碼來分類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汽車輪胎的尺碼規則吧!
我們通常在輪胎側面能看到很多標註的數字和符號,除了輪胎廠商的LOGO,像是PC205/55 R16 92S這類數字都能明確標識出輪胎的規格大小和使用規定,那麼這些數字都標識什麼意義呢?
首先按照汽車種類分,不同的輪胎匹配不同的車輛:PC(轎車輪胎)、LT(輕型載貨汽車輪胎)、TB(載貨汽車及大客車胎)、AG(農用車輪胎)、OTR(工程車輪胎)、ID(工業用車輪胎)、AC(飛機輪胎)、MC(摩託車輪胎)
那麼205/60R16這些數字又代表什麼呢?首先,前一個數字代表的是輪胎斷面寬度,也就是輪胎有多寬,以毫米為單位。後面一個數字代表輪胎的扁平率,扁平率就是輪胎斷面高度/斷面寬度得到的標準,扁平率越高,在行駛時不易發生變形,能提供更好的操縱性,但是舒適性會有所下降,反之亦然。R16的R代表的是子午線輪胎(輪胎按其結構,即胎體中簾線排列方向的不同,分為用D表示的普通斜交輪胎和用R表示的子午線輪胎),16則代表輪胎中間匹配輪轂的尺寸,以英寸為單位。也就是說205/60R16的意義就是胎寬205毫米,扁平率60,匹配輪轂直徑16英寸的子午線輪胎。
輪胎上還會標註出這個輪胎的最高載重標準和最大速度,讓駕駛者心中有一個駕駛標準,將車輛的駕駛狀態控制在輪胎的可承受範圍之內,才會保證行駛安全。
那麼常用的速度等級有:L(120km/h)、M(130km/h)、N(140km/h)、P(150km/h)、Q(160km/h)、R(170km/h)、S(180km/h)、T(190km/h)、U(200km/h)、H(210km/h)、V(240km/h)、W(270km/h)、Y(300km/h)、ZR(大於240km/h)。
那麼常用的負荷等級有:
除了上面已經列出常見的輪胎規格標識之外,在重型載重卡車、工程車輛等特殊車輛所使用的輪胎上還有很多專用的標識。汽車工業發展了一百多年,有太多的知識在等待著我們去深入了解,不管是在現實中還是在遊戲中,只有不斷的學習豐富的理論知識加上精湛的駕駛技術,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汽車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