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雙林鎮:盆景變風景,奔向綠富美

2021-01-10 浙江日報

2018-01-16 15:2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黃麗麗 茅雪瑩

走進湖州南潯的雙林鎮,綠樹掩映,河流清澈,青山綠水間散布著一棟棟農家小院,房前屋後紅花綠樹環繞……陽光晴暖的日子,擺幾張木椅,鄉鄰坐在一起喝茶,爽朗的笑聲四溢——儼然一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情畫卷。

雙林鎮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也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近年來,以「財富雙林、魅力雙林、宜居雙林、幸福雙林」為目標,雙林鎮持續推進「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全面打響剿滅劣V類水攻堅戰,逐步改造老鎮區,不斷促進城鎮環境更清潔、更優美,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持續加強,被列為湖州市小城鎮綜合整治的第一批「市級樣板」。

依託日漸美麗的宜居環境和歷史悠久的盆景產業,雙林鎮正積極打造「盆景小鎮」,帶動產業的轉型升級,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又一註解。

綜合整治

美麗環境帶來美好生活

雙林鎮境屬水鄉平原和太湖南岸典型塘浦圩田區,河道縱橫,水網密布,村莊散落其間,臨水居家,開窗見河,出門過橋,依然較完整地體現出江南水鄉古鎮「天人合一」的環境特色,散發著原汁原味的生活氣息。

2017年全省「五水共治」向縱深推進,一場遍及全省城鄉的剿滅劣V類水戰役打響。雙林鎮在這場決勝「最後一公裡」的治水戰役中,緊抓「高、快、細、久」四字訣,以更高的標準、更快的速度、更細的工作、更長效的管理,努力改善提高水質,全面抓好「截汙納管、河底清淤、源頭治汙、生態修復」等工作,讓門前屋後的水溝深塘恢復清澈的本色,守住江南水鄉的韻味和特色。

蓮花兜村因村內滿塘荷花得名,但就在三四年前,蓮花兜村池塘、河道卻讓村民叫苦不迭。隨著剿滅劣V類水攻堅戰的全面打響,村幹部牽頭天天巡查河道,河道保潔、排汙口封堵、違章清理、河道疏浚、水質改善各項工作在蓮花兜村有序開展起來,從前「髒亂臭」村頭河,逐漸回到了水鄉常態。

「以前河道沒人打撈,沒人管,最嚴重的時候,河裡的水葫蘆能撐起一個三四歲大的小孩。」 蓮花兜村黨組織書記姚建利說,現在漫步在蓮花兜村的村道上,粉牆黛瓦小橋流水,家家戶戶院前圍起小籬笆,「這才是我們小時候的蓮花兜,大家印象裡的江南水鄉。」下一步,蓮花兜村將依託生態環境,重新樹立「蓮花品牌」,規劃「花樣」旅行線路,將蓮花兜村打造成雙林「盆景小鎮」的後花園。

與治水同時進行的是緊鑼密鼓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忙碌的工人和林立的腳手架成為2017年行走在雙林鎮目之所及的常態。「每天6點多,就有工人在這兒施工,直到晚上8點左右才收工。」家住雙林鎮的陳女士說,「剛開始,我還以為只有我們這裡在施工,後來才發現,鎮上竟然有十幾個地方在施工。」

短暫的喧囂過後,是全鎮立面、景觀的大變樣。作為全市小城鎮綜合整治的第一批「市級樣板」,雙林鎮在制定規劃上更注重雙林特色、傳承歷史文化,彰顯獨特的水鄉之美、田園之美、古橋之美、盆景之美、古宅之美。在房屋建築立面、城鎮景觀小品、道路橋梁等方面注入古建築元素;在新村建設、綠化亮化、市政設施等方面注入文化元素。

今天的雙林鎮,較好地保存了古鎮街巷的肌理,清朝、民國時期各類民居建築風貌保持和諧統一。而與此相應的,是河流溝渠整體水環境的全面改善,是蔓延環繞在城鄉的綠化帶、景觀帶,是裝點在美麗庭院的綠樹紅花。因為對歷史的傳承與活態化保護,雙林鎮與和孚鎮、善璉鎮等12個鎮(集鎮)獲得湖州市優秀規劃方案。雙林鎮向陽村入選2017年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

因綠生金

盆景小鎮催熱美麗經濟

說起雙林鎮的「美麗產業」,首屈一指的無疑是杜鵑盆景。每年杜鵑盆景展都吸引上萬名本地和外地遊客前來,萬眾賞花也催熱了雙林鎮的「美麗經濟」。被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授予「中國杜鵑盆景第一鎮」稱號後,2016年,兩年一屆的盆景園藝界盛會——BWB盆景無國界世界大會暨黑剪刀世界盆景作家大會,將雙林定為永久會址。

據悉,雙林盆景最早可追溯到明清時期,經過幾百年的代代傳承,已發展成為雙林一張響噹噹的名片。雙林如今是全國總量最大、品種最多、質量最好的杜鵑盆景培育基地之一,擁有規模盆景園20個,約有杜鵑2萬多盆,松柏1萬多盆,國際級精品盆景500盆以上,國家級精品盆景4000盆以上。

雄厚的盆景產業基礎,悠久的盆景文化歷史,敏銳的企業家團隊,廣闊的市場前景……成為雙林打造「盆景小鎮」的最好契機。盆景小鎮總規劃面積3.3平方公裡,總投資52億元。到2018年,將打造小鎮客廳區、鳳凰古街區、古鎮民宿區、綜合展覽館、生態主題賓館、精品盆景園、水鄉溼地公園、「網際網路+」淘寶園、「江南五味」養生園共9個典型風貌區。

「目前,以郎櫟盆景園、怡和園、歸然盆景園等為代表的盆景園已經入駐盆景小鎮,我們計劃通過3~5年的時間,打造一個產業定位鮮明、旅遊功能完備、基礎設施完善的特色板塊,從而帶動雙林鎮建設提檔升級。」小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盆景小鎮所在地莫蓉片區主要為毛紡產業,盆景小鎮建設將引導周邊民眾從事苗木種植,帶動旅遊業及配套產業的發展,從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到目前為止,全鎮至少有60多位小毛紡企業主看到鎮上大力發展盆景產業,果斷關掉廠房,轉行投身「花海」。盆景產業已經成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綠色渠道,一棵移栽不到兩年的杜鵑苗能賣到上百元,而造型盆景動輒數萬元。隨著雙林「盆景小鎮」的打造,如今全鎮從事盆景栽培、造型等相關產業的已有近2000人,並帶動了周邊土地流轉、農房出租、民宿旅遊等配套產業,為該鎮創業就業提供新機遇。

「杜鵑盆景為雙林這個傳統工業強鎮開拓了『花海經濟』。以後,雙林要從普通的賣『盆景』,慢慢變成賣『風景』。」南潯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雙林鎮黨委書記陸龍根說,接下來,雙林將以「盆景小鎮」打造為契機,加大古鎮旅遊開發,重點發展杜鵑盆景文化和旅遊兩大產業,3年內把雙林鎮打造成宜居、宜業、宜遊的「中國盆景第一鎮」,形成新型工業、文化產業並駕齊驅的產業新格局。

相關焦點

  • 浙江德清聚焦「綠富美」:將「盆景」連成「風景」
    目前該縣5大改革領域、18項改革任務、68個改革項目全面推進,將涉農改革「化零為整」,把改革「盆景」連成「風景」,聚焦「綠富美」,推動農業集成發展,釋放出巨大紅利。  聚焦「綠」 提收入  「綠」,意在生態、循環。
  • 湖州南潯雙林鎮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2018-12-19 17:07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張斌12月17日,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向陽村的威風鑼鼓隊迎來了又一次彩排。「鑼鼓隊的成員多是賦閒在家的村民,他們會在國慶、春節等節假日義務為村裡演出。」
  • 用最美盆景串聯鄉村元素 湖州雙林盆景小鎮完成規劃
    湖州在線訊 總規劃面積為3.3平方公裡,計劃總投資約52億元,到2018年,將建起中國精品杜鵑藝術盆景園、花城杜鵑苗木栽培基地、國際松柏雜木精品藝術盆景園等8個重大項目,初步實現培育、創作、展示、收藏、銷售一體化的盆景特色基地。記者從南潯區雙林鎮獲悉,繼今年4月16日被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授予「中國杜鵑盆景第一鎮」稱號之後,雙林盆景小鎮已經完成規劃。
  • 湖州南潯熱度持續 雙林鎮地塊高溢價成交
    湖州南潯熱度持續 雙林鎮地塊高溢價成交 2020-09-08 11:41 來源: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 / 記者:豐方旭 / 編輯:吳洵非
  • 湖州雙林鎮:鄉村產業數字地圖助力農業項目落地
    在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投資農業項目的上海客商朱玉清說。據了解,雙林鎮鄉村產業數字地圖,是今年該鎮推進鄉村產業發展,結合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農業規劃、美麗鄉村規劃等編制的「數字農業」一張圖。點擊數字地圖,該鎮各行政村產業現狀圖、村土地利用圖、航拍影像、圖片展示、行政村簡介盡數顯示其中,企業在雙林投資可以像網購一樣,尋找合適地塊。
  • 浙江湖州雙林鎮「五老志願者」:讓基層治理更溫暖
    央廣網湖州12月5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明年我們黨即將迎來建黨一百周年……」,在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愛國路社區,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志願軍戰士張家樹正在為基層黨員上黨課,烽火歲月的親身經歷讓黨課變得更加生動和深刻。
  • 給農戶送技術 湖州雙林鎮「農保姆」奔走田間地頭
    2019-02-16 07:5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王世琪 通訊員 張斌雙林鎮儒林村「稻蝦共養」模式帶來「一田雙收」。2月15日一早,湖州市雙林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鈕桂香來到湖州宇泉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方小泉正做著龍蝦育種的前期準備。
  • 湖州南潯區雙林鎮 「三張試卷」補環境短板
    圖片來自網絡日前,在湖州南潯區雙林鎮,不少黨員幹部的手機裡多了個名為「幸福家園」的微信群。不論白天黑夜、上班休息、雨天晴天,不斷刷新著各村及主幹道路環境攻堅的進度。鎮黨委書記陸龍根說,今年以來,雙林鎮打響了環境整治攻堅戰,各村(社區)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掛圖作戰,沉到一線攻堅克難。三新線途徑該鎮10餘個行政村,道路兩側有小木業、小毛紡等集聚點。
  • 湖州雙林鎮:愛國路上的「五老志願者」讓基層治理更溫暖
    每周為留守兒童義務輔導學習、為基層黨員上黨課、為社區調解糾紛、社區治安巡邏,在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愛國路上有群可愛的退休老同志,成立了「五老志願者團隊」,5年來,雖然人退休了,但是熱情絲毫不減,讓當地的基層治理增添了一份溫暖。
  • 浙江湖州:雙林鎮的「五老志願者」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
    每周為留守兒童義務輔導學習、為基層黨員上黨課、為社區調解糾紛、社區治安巡邏,在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愛國路上有群可愛的退休老同志,成立了「五老志願者團隊」,5年來,雖然人退休了,但是熱情絲毫不減,讓當地的基層治理增添了一份溫暖。
  • 常山縣同弓鄉彤弓山村唱響美麗城鎮「兩山歌」 奔向「綠富美」
    村莊越來越綠,土地越整越美,農民的技能也越來越「富」。為推進「三農」全面轉型升級,今年,同弓鄉還與浙江之江鄉村振興研究院籤訂鄉村振興戰略合作協議,在彤弓山村掛牌建立了浙江之江鄉村振興研究院同弓創新基地。
  • 浙江湖州:雙林鎮的「五老志願者」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 - 中國日報網
    每周為留守兒童義務輔導學習、為基層黨員上黨課、為社區調解糾紛、社區治安巡邏,在湖州市南潯區雙林鎮愛國路上有群可愛的退休老同志,成立了「五老志願者團隊」,5年來,雖然人退休了,但是熱情絲毫不減,讓當地的基層治理增添了一份溫暖
  • 浙江湖州南潯區雙林鎮:打造社區「五老志願者」隊伍 為基層治理...
    愛國路社區被評為湖州市「百姓心目中的平安社區」,同時社區「五老志願者團隊」被評為「感動湖州2013年度先進集體」。 一、背景與起因 愛國路社區位於雙林鎮老鎮區中心,由於建成年代早,存在基礎設施落後、停車配建缺乏、社區管理薄弱等諸多問題。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老社區各類矛盾日益凸顯,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兒童數量多。
  • 從「灰髒禿」到「綠富美」 吳興這個「石頭村」大翻身
    想起當年村裡那股「爭先恐後」的採石熱潮,村黨總支書記陳新龍的心緒至今還十分複雜:「我們是遠近聞名的石頭村,富是富了村裡人紛紛到湖州市區買房子,留下的是大量空置的小樓。  這樣下去,會毀了子孫後代的家園。1995年,村裡先行關停了2家礦山。2002年,湖州市明確提出關礦的要求。那段時間,找陳新龍說情的、理論甚至吵架鬧事的人絡繹不絕。但最終,村裡順利將11個礦山全部關停。  關停礦山後,該如何發展?一系列難題擺在了村幹部的面前。
  • 泉港南埔鎮:特色引領 串點成線 「盆景」變「風景」
    近日,泉港區委組織部開展基層黨建示範點現場觀摩活動,區委組織部、各鎮(街道)、石化工業園區、山腰鹽場、村支書導師團等有關成員一行到南埔鎮,實地觀摩、民主測評等的方式,深入了解南埔鎮農村和「兩新」組織基層黨建工作成效,通過交流促進全區基層黨建提質培優,推動黨建「盆景」變「風景」。
  • 南潯雙林鎮掛牌2宗宅地,約2300元/㎡起拍,位置就在……
    2020年8月14日,湖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掛牌出讓2宗位於南潯區雙林鎮的地塊。兩宗地塊均為城鎮住宅用地。2020-28號地塊,即南潯區雙林鎮2014-73號地塊,佔地12785㎡,容積率1.5-2.0,計容建築面積25570㎡;起拍總價5850萬元,起拍樓面價2288元/㎡。地塊位於雙林鎮鎮區,基地東側為三新公路,南側為長全興路,西側為現狀河道,北側為空地。
  • 住貝殼湖州市雙林鎮酒店,賞江南氣質之城
    愛上湖州,與其說愛上的是一座城,還不如說是愛上她古典與現代交織的獨特氣質。這裡散落著星羅棋布的名人故居和古建築;這裡時尚摩登,繁華如城市高樓,獨據山川湖岸。這座城市的風情多姿讓您輕易淪陷,而貝殼湖州市雙林鎮酒店 (Shell Hotel)更能讓您的旅途多一份舒適與愜意。
  • 分宜縣雙林鎮河長制換來綠水青山(圖)
    雙林河生態景觀帶 姚明憶 攝  大江網/新餘頭條客戶端訊 姚明憶、熊小輝報導:近年來,分宜縣雙林鎮牢牢把握  雙林河生態景觀帶 姚明憶 攝  雙林鎮作為新餘市飲用水孔目江源頭所在,保護水生態環境工作極為重要。
  • 湖州市雙林鎮貝殼酒店——林園書香,古鎮風情
    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城,建制始於戰國,有眾多的自然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如莫幹山、南潯古鎮等。湖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有雙瀆雪藕、太湖百合等土特產品,同時也是近代湖商的發源地。
  • 雙林鎮:河長制換來綠水青山好風光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雙林河生態景觀帶 姚明憶 攝近年來,分宜縣雙林鎮牢牢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推進河長制工作落實,建立長效機制,根據河流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一河(湖)一策」整治方案並按期推進實施,使得青山、秀水、美景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