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南埔鎮:特色引領 串點成線 「盆景」變「風景」

2021-01-19 閩南網

近日,泉港區委組織部開展基層黨建示範點現場觀摩活動,區委組織部、各鎮(街道)、石化工業園區、山腰鹽場、村支書導師團等有關成員一行到南埔鎮,實地觀摩、民主測評等的方式,深入了解南埔鎮農村和「兩新」組織基層黨建工作成效,通過交流促進全區基層黨建提質培優,推動黨建「盆景」變「風景」。

南埔之行:黨建+人居環境整治

南埔村黨支部大力實施「黨群聯動,共創美好人居環境」計劃,發揮黨支部核心引領作用,以南埔溪環境整治提升為突破口,實施「南埔生態環境綠」工程,通過踐行「四個一」工作法,開展全村環境大整治,助力實現「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如今,南埔村已建成400米黨建長廊一條,改造提升小公園4處,支部多次獲得「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先進村」等榮譽稱號。

福海之覽:打造「135」黨建創新工作機制

泉州福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黨支部勇於探索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福海「135」黨建工作新模式,以一個黨員活動中心、一條糧油生產參觀走廊和一座企業文化展廳為載體,助力省級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升級蓄能,履行食糧、食品安全的科教社會責任,面向社會公眾開放,廣泛宣傳,倡導愛糧節糧社會新風尚,引領健康飲食新理念,不斷推動黨企融合,成為真真正正的「益嘉人」。2020年10月,企業先後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福建省糧食安全宣傳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

沙格之旅:黨建引領濱海文化名村建設

沙格村黨支部堅持以「黨建+濱海文化」引領鄉村發展,實行以支部為核心的黨建「四好」工作機制(黨建引領好、文物保護好、文化傳承好、鄉村發展好),通過該機制進一步提高沙格村文化建設軟實力,促進沙格村文化繁榮發展。如今,沙格村已落成全區首個「濱海黨建公園」,還擁有靈慈宮、瑞雲殿等一系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村多次被市區兩級政府評為「文明村」。

惠嶼之遊:打造海島主題教育實踐基地

惠嶼村黨支部結合海島實際,充分發揮海島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創新惠嶼「1333」機制,大力加強支部自身建設、黨員和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了富有海島特色的主題教育實踐基地,努力推進「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惠嶼進程,全方位解決村民交通、醫療、養老、環境衛生等民生實際問題,為惠嶼發展生態休閒旅遊產業奠定堅實基礎。(林偉斌)

相關焦點

  • 村莊成風景 田園變公園!姜堰創意農業把「小盆景」串成「大花園」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走進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湖南村「潼享田園」,這裡鳥語花香、綠樹成蔭,流水潺潺、風車吱呀,低聲吟唱著淳樸的田園之歌。姜堰區近年來在美化生態環境、傳承鄉土文化的同時,通過發展特色產業,致力打造多個集休閒、觀光、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用鄉村旅遊帶動產業發展,讓村莊成風景、田園變公園,讓更多當地村民搭上旅遊致富的快車。
  • 這一桌泉港特色小吃「美食宴」,竟是石頭做的?
    掌上泉港 泉港,一座來了你就愛上的城市。我們愛生活、愛新聞、愛娛樂、愛優惠、更愛傳說中的浮粿。泉港文化我們帶你去挖掘!南埔鎮柯厝村村民柯榮盛從徵遷片區搬遷後,在塗嶺鎮前歐村安了家,居住環境好了不說,作為玉石雕刻師的他,把雕刻事業也在塗嶺發展了起來,越做越好。
  • 讓「盆景」變「風景」,泉州石獅市打造這兩條鄉村旅遊振興線!
    我們一起來看下這兩條鄉村振興示範線是如何串「點」成「線」,讓「盆景」變「風景」的振興。另外,沙美村通過農村環境整治打造的微菜園、微花園、微果園等微景觀也成為網紅打卡點。第四站:西偏村。走進西偏村,既可參觀朝天寺等宗教名勝,也能欣賞臨虎岫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蹟。近兩年來,西偏村通過整治提升,改善了村間環境,方便了居民生活出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同時,該村發揮緊鄰寶蓋山風景區的區位優勢,建設旅遊商品一條街,方便遊客餐飲購物。
  • 夏克立欲攜女兒夏天來泉港感受海島生活
    臺灣藝人夏克立、黃靖倫、羅平等接受了泉港電視臺記者專訪,《爸爸去哪兒》的爸爸夏克立表示,有機會他欲攜女兒夏天來泉港感受海島生活。在惠嶼島的兩天時間裡,夏克立和另5位藝人被蒙上眼睛,品嘗泉港傳統美食帶魚面線,又經過層層努力,獲取食材,成功製作出帶魚面線。節目拍攝過程中,不僅美食給各位藝人留下好印象,這個素有泉州「鼓浪嶼」之稱的島嶼更是讓藝人想留下生活。
  • 臨夏州廣河縣: 鄉村旅遊串點成線 一路看盡「新馬太」
    近年來,臨夏州廣河縣依託「四好農村路」建設,將鄉村旅遊由盆景變風景帶動公路沿線群眾增收致富。12月15日,甘肅省交通運輸廳「2020全媒體聚焦交通扶貧」主題採訪走進臨夏州,一路看盡「新馬太」便是廣河縣串點成線發展鄉村旅遊的一個縮影。
  • 悠悠壩頭溪,泉港母親河
    筆架山下,「朝天玉笏」旁,奔騰著一條川流不息的溪流——壩頭溪;寬闊的河床,絢麗的柔波,在每個泉港人的心裡流淌……↑ 悠悠壩頭溪壩頭溪發源於泉港區塗嶺鎮西北部海撥沿壩頭溪從上遊到下遊形成多個避風澳,有塘頭澳(南埔鎮塘頭村)、坂頭澳(南埔鎮文坂村、山頭宮一帶)和龍田澳等避風澳口,從地形上來看,龍田澳是古時最大的一個避風澳。在山形走勢影響和泥沙衝積的作用下,入海口不斷東移。如果說,壩頭溪是條龍的話,那麼這條龍也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是移山填海而成,每個澳口就像龍的胎腹一樣。
  • 臨夏州廣河縣:鄉村旅遊串點成線 一路看盡「新馬太」
    近年來,臨夏州廣河縣依託「四好農村路」建設,將鄉村旅遊由盆景變風景帶動公路沿線群眾增收致富。12月15日,甘肅省交通運輸廳「2020全媒體聚焦交通扶貧」主題採訪走進臨夏州,一路看盡「新馬太」便是廣河縣串點成線發展鄉村旅遊的一個縮影。
  • 揭露泉港百歲人瑞的「長壽密碼」
    「『中國長壽之鄉』如今成了泉港的一張名片,提升了泉港的知名度,反過來又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泉港區委書記梁炳輝說。記者通過走訪發現,泉港「長壽之鄉」的密碼離不開依山傍海的宜居環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平和豁達的心態和適量運動、孝親敬老的良好氛圍以及日益完善的養老保健服務等多種因素。
  • 泉港景點大全、美食地圖
    依山傍海,有深水岸線9公裡,常年可通行25萬噸以下級船舶,走在後龍鎮區主幹道上,海天廣場、東盛小區、棲霞社區、福煉生活區等各式建築群映入眼帘,建行、工行、農行等金融機構,坑仔底花卉基地、東山村豆腐加工業、上西峰前養殖加工業以及各類超市、賣場比比皆是,四通八達的道路、接踵而至的車輛和熙熙攘攘的人流讓昔日的農村鄉鎮充滿著城市的氣息。✿ 暢遊美景 ✿
  • 串點成線,打造「鄉愁追憶首選目的地」
    另一方面整合周邊鄉村旅遊資源,串點成線,構建安豐全域旅遊新版圖,積極呼應東臺大旅遊,融入東臺全域全景旅遊。 打造千年古鎮「鄉愁」聖地 安豐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4A級景區,也是大運河城市文旅消費十佳示範名鎮、省級高品位步行街培育街區。在安豐決策者看來,安豐是精緻的,但稍有遺憾的是,安豐古街有點小,承載不了人們滿滿的記憶。
  • 福建泉港:兩岸交流互補 尋回丟失的記憶
    福建泉州泉港與臺灣一水相連,特殊的歷史、地域關係,使兩地之間的經貿交往、人員往來、文化交流等各方面聯繫都十分密切。尤其明代,眾多泉港人渡過海峽,在臺灣落地生根,泉港成了著名的臺胞祖籍地。歲月更替,同宗同地域的連接,讓泉港與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兩地之間也流動著一股濃濃的鄉愁。
  • 2017年過年泉港最好玩的地方,史上最全攻略!
    而且山腰鹽場地理位置優越,拍攝點好,是極易出攝影作品的好地方。無需捨近求遠,旅遊攝影首選泉港山腰鹽場,這裡更有海鮮大排檔,讓你攝影加美食不亦樂乎!提起崇武古城,遐邇聞名,而與其同樣具有悠久歷史的泉港區峰尾古城,卻鮮為人知。峰尾本是個半島,峰尾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年間,距今也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
  • 經濟發達之地福建泉港緣何成為長壽健康之城?
    泉港是福建省首屈一指的石化產區,也是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2019年泉港人均GDP名列泉州市各縣(市、區)首位。經濟發達之地,亦是長壽健康之城。泉港有何獨特之處?長壽的民生「帳本」在泉港,老人70歲就可以享受補貼。
  • 【一村一特色 一牆一風景】龍山鎮規劃打造特色文化牆
    近日,針對龍山鎮部分村點文化牆及周邊規劃打造難題,市派鄉村振興服務隊牽頭推進、統籌資源,通過積極對接日照師範學校,為龍山鎮美麗鄉村規劃建設打開了新局面、趟出了新路子。     3月12日,日照師範學校一行四名教師應邀來到莒縣龍山鎮,就龍山鎮南樓村、九裡坡大集、前寨村、柿子園村、千畝菜園大片等村點的文化牆及周邊規劃打造問題展開實地考察與交流研討,為後期特色文化牆及周邊規劃設計作詳細調研。市派鄉村振興服務隊,龍山鎮政府相關領導陪同參與。
  • 乾隆皇帝御稱的「龍鬚粥」,竟然就是泉港的…
    他家的面線糊分量很足,濃稠的糊搭配上足量的配料,一碗麵線糊也夠管一早上的肚子飽。附近很多小區的住戶都是這家店的常客。這富有傳奇色彩的面線糊故事,雖被人津津樂道,但故事是否真實已無從考證。大腸與醋肉在我們的必點菜單上不動聲色地平躺了二十年,蝦仁也是常見賓客。看著店老闆把肥腸剪成一段段放進糊裡,口水早就順著嘴角流出來。
  • 湖州雙林鎮:盆景變風景,奔向綠富美
    下一步,蓮花兜村將依託生態環境,重新樹立「蓮花品牌」,規劃「花樣」旅行線路,將蓮花兜村打造成雙林「盆景小鎮」的後花園。與治水同時進行的是緊鑼密鼓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忙碌的工人和林立的腳手架成為2017年行走在雙林鎮目之所及的常態。「每天6點多,就有工人在這兒施工,直到晚上8點左右才收工。」
  • 串點成線 打造詩畫浦江全域旅遊金名片
    串點成線 打造詩畫浦江全域旅遊金名片 2020-01-18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泉港高鐵站房建設時間明確 預計2022年6月建成交付使用
    圖為泉港區高鐵站房設計圖  泉港區高鐵站規劃建設在南埔鎮天湖村西側,站中心距泉港區現有高速互通約2.5公裡、距通港大道約520米,距泉港生活主城區及石化工業園區均約6公裡。依託未來異常便捷的交通條件,泉港區擬將站前片區建設成集旅遊集散、商業商貿、品質居住於一體的綜合新區。未來的該區域,既是泉港區綜合交通樞紐與城市門戶,又是創新型產業的聚集高地。  記者了解到,泉港區高鐵站房已開展場地平整,待施工圖審查後將著手招投標事宜。其站前廣場和周邊配套工程被列入省、市在建重點項目,現已提前組織徵遷和土石方平整建設。
  • 調查:碳九洩漏一周後的泉港:國際公路自行車賽如期舉行
    ▲地圖紅色區域為泉港石化工業園區。11月11日,泉港一掃幾天的陰沉天氣。當天,2018年環泉州灣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進入第三個比賽日,按原定計劃在泉港舉行了繞圈賽。而在一周前的11月4日,泉港碳九洩漏的第一日,海上吹來油漆味的刺鼻氣味,碼頭浮滿了油汙,村民在近海搭建的漁排也出現被汙染的痕跡。事發地1公裡外的泉港南埔鎮肖厝村,急於清除油汙保護水產的漁民們,因未採取防護措施,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的症狀。
  • ...盆景」變「風景」 | 訪江幹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葉素 
    葉素介紹說,這些年,江幹的社會治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經驗體會:首先是構建了系統的治理體系,江幹區創新實施「五圈五防」建設,全力打造具有江幹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和新時代「楓橋經驗」中心城區樣板。創新實施「雙網共生」社區治理模式,推進「鄰裡坊」建設,坊內問題解決率達90%以上。深入推進基層黨建「同心圓」工程,形成「市域治理治理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