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富灣國際小區住宅「住改商」,擾民情況嚴重,業主忍無可忍!

2020-12-12 芒果都市

長沙市民王女士是湘江世紀城富灣國際小區7棟的業主,該小區屬於商住一體樓,5層以上為住宅區域,可現在,他們這棟樓裡的住改商情況十分嚴重,人來人往給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困擾。

-01-

長沙富灣國際小區

7棟七成住宅「住改商」

大量人流湧入被指擾民

乘電梯難觸發「住商之爭」

業主王女士介紹,他們所居住的富灣國際小區是湘江世紀城的商住一體樓,5層以上設置為住宅用途,可就在近兩年,他們這棟的不少房子都被租了出去,原本的住宅小區大部分變成了商業用途,大量的人流湧入,讓業主們感到十分不適。

業主們介紹,他們7棟共有103戶居民,如今住在這裡的只剩下三十多戶,其餘的住宅幾乎都變為商業用途對外開放,這也使得每天乘坐電梯成了一件難事,引來業主不滿。

業主 王女士 :如果按照一個家庭大概是6口人的話,我們是完全滿足的,我們的戶型是4梯3戶的,但是我們這裡住改商,高峰期的時候這裡有兩百多人,每天至少是有2000人的流量。

9月19日上午,失去耐心的部分業主,採取堵電梯門的方式表達抗議,與樓上的商家們發生了矛盾。

商家 :你們總覺得我們在為難你們,那你們也為我們想一下啊。

業主 :我們同情你們在這裡上班的。但是你們確實找錯了地方。

這棟樓保潔員介紹,由於人流量大,產生的大量垃圾也增加了她的負擔。其中36層的一家服裝公司人數就多達80多人。

-02-

物業拒絕「住改商」

清理私房菜、無證辦學

合規商戶持證經營

社區擬訂「文明公約」

長沙富灣國際小區所屬的盛世路社區負責人表示,由於目前有發展樓宇經濟的政策,除了營業性質的娛樂餐飲場所不能在小區內營業外,符合條件的公司,可通過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

隨後,記者跟隨業主們來到了15層的一家教育機構,得到的答覆基本都是已經辦理營業執照。

小區物業負責人也來到了現場,他表示, 針對小區住改商辦證一事,物業一直保持拒絕的態度,但至於為何還有不少的商戶能夠成功辦證,他們也感到十分不解。

通過聯繫,轄區芙蓉北路街道盛世路社區李主任來到了現場,她表示,早在去年,他們就已經聯繫相關部門採取措施,將私房菜、違規辦學等現象徹底清除。但餘下的部分商戶,屬於發展樓宇經濟,是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因此直接在工商部門辦理的營業執照。

長沙市開福區芙蓉北路街道 盛世路社區 主任 李青紅 :因為社區不用蓋這個章是為什麼,允許的行業,工商部門直接可以發證,不允許的部門,不存在是我們給他蓋章。

針對於業主們提出的擾民一事,街道和社區將聯合相關執法部門對樓棟進行排查,不符合規定的,將按照要求予以取締。同時,社區將在近日約談商戶,處置擾民亂象。

相關焦點

  • 42戶「住改商」扎堆進駐,長沙富灣國際小區7號棟業主不堪其擾
    位於長沙開福區湘江世紀城富灣國際小區,7號棟屬於商住一體樓,5樓以上均為住宅,但經過初步清算,105套住宅就存在42戶「住改商」。接到業主投訴,長沙芙蓉北路街道盛世路社區約談部分商家,邀請業主代表擬定《自治公約》,而針對影響較大的商戶。
  • 北京朝陽觀湖國際小區33家「住改商」一年清零
    該小區共有332戶,其中約有100戶變成了經營性場所。調查發現,只有25家在工商部門註冊,其餘則未查到註冊信息。「住改商」的現象在一些小區中頻繁出現的同時,觀湖國際小區則通過一年多努力,將小區中原有的33家「住改商」商戶全部清理,這為同樣受困於「住改商」亂象的小區提供了些許治理思路。
  • 長沙富灣國際、四方坪多小區驚現小偷「掃樓」
    前天早上長沙富灣國際的住宅樓上出現了一位可疑人員他的行為可真是讓人捉摸不透探頭觀望 偷瞄一眼↓↓↓縮頭↓↓↓再偷瞄一眼↓↓↓側身悄悄走到門旁用手在業主家門前揮舞業主:當時我害怕極了↓↓↓溜走溜走在業主家門口逗留好幾分鐘之後又跑到了對面家門口↓↓↓男子行蹤鬼鬼祟祟十分可疑隨後業主在群裡反映了情況富灣國際的物業公司的安保人員趕到了現場出了電梯口以後,右手邊剛好有一個消防通道,男子閃身就走,進了消防通道,這個時候我們就在後面追,就問他你沒有必要跑。
  • 「住改商」亂象蔓延 CBD豪宅慘變「無掩雞籠」
    在珠江新城的住宅樓盤,「住改商」現象已屢見不鮮,據說碧海灣近一半的房子都租給了公司辦公。記者了解到,租用「住改商」單位的,以網絡公司、廣告公司、美容院、培訓機構、家政公司為主。「住改商」現象令許多業主怨聲載道。   在全民創業和SOHO辦公的潮流下,以初創為主的小型公司進駐純住宅小區的情況愈演愈烈,由此產生的噪音擾民、公攤水電費增加、安全隱患等,令租戶與小區其他業主矛盾叢生。
  • 長沙北辰三角洲住宅搖身一變改酒店 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
    原投訴帖:長沙北辰三角洲奧城E4區存在嚴重住改商現象紅網時刻5月9日訊(記者 曹佳琪)住宅小區內暗藏主題酒店、民宿,這樣的「住改商」現象早已見怪不怪。這些酒店價格不貴、頗具特色,生意火爆,卻讓周圍業主不堪其擾。
  • 「住改商」多年頑疾難處理 合肥多部門聯合整治餐飲業或成突破口
    【編者按】住宅樓本應是居家生活休息的地方,但在合肥的不少居民小區內,都出現了「住改商」的情況。美容美髮、培訓班、健身房、私房菜、小超市、棋牌室……這些商家雖為居民提供了方便,但佔用公共資源、擾民的同時也帶來安全隱患。這些開在居民樓內的商家生存現狀如何?住宅內開設這些場所又是否符合規定?哪些部門該對此負起監管職責?
  • 小區加裝電梯一波三折,「住改商」業主有沒有投票權?
    小區加裝電梯一波三折,「住改商」業主有沒有投票權?近日,桂馨苑小區業主通過成都市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反映,小區內「住改商」問題嚴重,居民生活受到商戶經營影響,2018年起步的加裝電梯項目受到部分「住改商」住戶的幹擾,遲遲不能動工。這個大坑背後,是小區懸而未決、持續多年的住改商問題。
  • 「住」改「商」辦診所,醫療垃圾還亂扔
    「住」改「商」辦診所,醫療垃圾還亂扔4名業主聯名起訴 法院判令撤出小區華聲在線11月26日訊 自從小區監委會主任在家開了間中醫診所,生活垃圾桶內的醫療垃圾便讓小區業主們慌了神4名業主起訴至法院,訴求判令撤掉經營場所、恢復住宅性質。今日,記者從長沙市嶽麓區人民法院獲悉,該院審理了該起「住改商」糾紛,兩家診所被判撤出小區。醫療垃圾丟進生活垃圾桶,業主慌了「醫館開業以來,每天都有很多病患者進出小區,無疑給小區安全帶來隱患。」
  • 盛世路社區共商共治共管破解「住商」之爭
    在此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芙蓉北路街道盛世路社區針對群眾反應強烈的住改商問題充分聽取多方意見,通過共商共治共管,著力破解了「住商」之爭,贏得了居民群眾真心點讚。 爭!住商資源難共享「住改商」是近年來城市發展的新「痛點」,很多住戶被人員複雜、電梯擁堵、房屋結構隱患等很多問題深深困擾。特別是地理位置優越的湘江世紀城富灣國際小區,「住改商」矛盾突出。 住戶黃女士說:「住宅電梯本就狹小,大量外來人員進進出出,上下班時我們經常等不到電梯。」
  • 汗蒸館「藏身」居民樓引發矛盾 「住改商」不容隨便改
    「住改商」麻煩真不少  針對居民樓「住改商」一事,大多數業主不同意居民樓內有店鋪或公司,認為居民樓存在商鋪會影響周圍居民生活。  業主吳先生說,在居民樓裡開公司、店鋪肯定不合適,尤其是老人和兒童較多的居民樓,如果樓裡有汗蒸館或其它培訓班等,每天各色人等進出,會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和安全。
  • 南寧新民路一小區內存在「群租房」「住改商」現象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陸旺 實習生 潘思琴 文/圖去年年底,南寧市新民路一小區業主反映,該小區內有人在搞「群租房」「住改商」,存在安全隱患,且未經利害關係人同意,已違反《物權法》等,業主多次向部門反映卻遭遇維權難。
  • 「住改商」不能想改就改 誠豐水晶座公寓改造成酒店
    這是一起典型的「住改商」行為,希望引起有關部門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維護好城市社區良好的生活秩序。「住改商」的存在,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來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它方便了有關群眾,為流動人口和外來務工人員創造了良好條件,提供了一個新選擇。
  • 廣州「住改商」政策20年:「禁」「放」之間沒有定局
    業內人士稱,天河南育蕾、六運小區內的「商鋪」,約六成依法辦理了「住改商」手續,即房產證上已將住宅用途永久改成商鋪用途,而剩下部分是改了「臨商」,即通過規劃局等有關部門將住宅用途短期性改成商鋪用途;還有部分住宅無辦理任何手續即作商用,是無證經營。 受嚴查影響,在媒體走訪時,天河區六運小區、育蕾小區很多商鋪自動關門避風頭。
  • 長沙富灣國際「天降」玻璃把私家車砸得「面目全非」
    11月2日下午三點,長沙富灣國際小區一棟附近,一塊玻璃從天而降,正好砸中停放在樓下的一臺私家車,導致車頂凹陷、車身多處受損。經過物業方排查,確認是1棟11樓一住戶更換玻璃不慎墜落導致,但針對車輛後續維修,肇事業主及物業方竟踢起了皮球。受損車主周先生介紹,11月2日下午將車停放在靠近富灣國際小區一棟旁邊的停車位後,就到附近的單位上班,沒過多久,物業就打來電話通知,稱他的車被砸了!趕到現場後發現,原來是高層玻璃墜落肇事。
  • 半月談|託管吵,私廚髒,民宿隱患惹人慌 小區新業態擾民該咋管
    湖南長沙湘江邊歐陸經典小區B座的業主們,最近有點煩心。不到一年時間,他們所居住的樓裡就開了8家民宿,20多套住宅用於對外經營。突如其來的住客,打破了業主原有的安靜生活。半月談記者走訪其中兩家民宿,看到原來100多平方米的住宅,均被改造成民宿。正好趕上元旦假日,裡面住滿了客人。
  • 樓下商鋪擾民 業主有權說不
    自本報6月19日持續關注小區物業問題以來,多個小區業主致電本報廣廈熱線82205019,投訴小區存在的各種物業問題。   其中,小區鋪面與住宅之間的矛盾,在多個小區內出現。一樓門面的經營對小區住宅業主的生活帶來了噪音、油煙、交通等各種影響,小區住戶叫苦不迭。
  • 增城一小區住宅裡開早餐店,業主:凌晨四五點就被吵醒
    家住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海倫堡花園小區的陳女士向「記者幫」反映,上周自家住宅樓一樓開了家早餐店,凌晨四五點開始準備營業,十分擾民。開業數天裡,住二樓的陳女士每日凌晨均被吵醒,嚴重影響其正常工作生活。陳女士稱曾多次向物業反映,問題仍沒得到解決,希望記者幫關注。
  • 業主海璟臺北灣小區住兩年多 房子牆上裂縫像蜘蛛網
    楊女士的家位於城北鳳城一路與明光路十字的海璟臺北灣小區北區12號樓。  「2013年7月交的房,當年我就裝修好了。」楊女士的房子是兩室兩廳,住進去時間不長,突然發現餐廳壁紙開始出現一條不規則痕跡。楊女士判斷可能是牆體裂縫了。「當時我還沒太在意,沒想到越來越嚴重。」
  • 小區開民宿,業主的權益誰保障?
    輿論幾乎呈一邊倒的態勢,在很多居民看來,小區裡開民宿,不僅擾民而且存在安全隱患,是萬萬不可的。(7月20日《華西都市報》)共享經濟時代的到來,小區的民宿經營滿足了消費者旅遊住宿的新消費需求。但是,小區裡經常有陌生人進進出出,給業主增加了不安全感。而且電梯的擁擠不堪、居民噪音擾民、亂扔垃圾造成業主不勝其煩。這顯而易見侵害了業主的合法權益。
  • 民法典草案解讀5丨「住改商」需哪些人點頭?業主可「一票否決」
    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張力小區開民宿、住房變餐廳……這些影響業主生活的「住改商」行為有了法律依據,《民法典·物權編》(草案)明確了實踐中有利害關係的業主可「一票否決」。與周某居住在同一住宅樓的鄰居認為,周某的「住改商」行為影響了同住相鄰業主的居住和生活環境,要求其立即停止擅自將住宅用房改造成餐飲營業用房的侵權行為,將房屋恢復為住宅,並將違法拆改的房屋承重牆恢復原狀,以消除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