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限制三公消費」,公務宴請和商務宴請的客流明顯減少,而且人均消費也有下降,這讓以此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高檔餐廳嘗到了苦頭,只能紛紛轉變過去的營銷思路,開始多元化發展。這不,以往幾乎不可能在團購網上現身的五星級酒店也開始進行網絡團購營銷(以下簡稱網團營銷)。而有的四、五星級酒店則主打婚宴品牌,或者是在美食和服務上下功夫……對於如何繼續良性發展,雲南的餐飲界人士開始反思:「以前的宴請就是拼奢華啊,根本不是餐飲業的發展之道。如今只能回歸到最原始的道路上,那就是我提供給你美好的食物和好的服務,你到我這兒來消費,這就成了!」
亮招一:網團營銷+婚宴
代表酒店:新南亞風情園豪生大酒店
為吸引更多的個人消費者,昆明首家國際知名品牌五星級酒店新南亞風情園豪生大酒店也轉變了營銷思路,主打網團營銷及婚宴品牌。
記者瀏覽「窩窩團」後發現,一則關於該酒店自助晚餐的團購信息,該信息已刊登了73天,還有9天即將結束。內容是:「僅128元,享新南亞風情園豪生大酒店價值170元豪華晚餐自助盛宴!周末節假日通用……」根據圖文介紹,這裡的就餐環境非常雅致,食品種類也相當豐富。
此外,新南亞風情園豪生大酒店還打造了多功能宴會廳,除了具備會議、餐飲等功能外,還推出了婚宴項目。「按照橫向比較,我們的婚宴最低每桌999元,菜品檔次和其他婚宴餐飲單位差不多,但在硬體裝修和服務素質上有明顯不同。」該酒店一位負責接待酒宴預定的李主任這樣說道。
記者還在「團800」,「美團網」的手機客戶端上發現,和新南亞風情園豪生大酒店一樣,一些原本遠離網絡營銷的四、五星級酒店也開始加入團購行列,不少酒店原本近200元一位的自助晚餐,在團購網上僅需160多元即可購買……而各種名目的讓利推廣活動,更是屢見不鮮。
亮招二:提升服務+自降身價
代表酒店:滇池路某四星級酒店
新紀元大酒店
「"限制三公消費",的確對我們的餐飲消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前段時間中餐消費下滑大概在20%~30%左右,我們今年的工資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滇池路某四星級酒店的大廳經理李先生訴苦道,「主要還是源於政府的大額訂單被取消。有些幾十萬元的大型會議預定,在年前突然取消了。這也讓酒店的整體收入下滑,導致我們員工的收入大幅縮水。這樣的情況,只能逼著我們對餐飲消費市場進行重新考量,以往我們的客戶目標定位為"高端",以後可能會逐步向中高端的"商務"轉型,以提升服務,作為突破口。」
為此,該酒店把消費群體鎖定為商務人士,據介紹,酒店最近也開始針對不同的商務群體推出不同的消費套餐,除了價格比過去更實在外,服務也會更人性化。李先生說:「作為四星級酒店,無論在硬體還是軟體上都是拿得出手的。我們的服務員素質、經營環境相比其他餐飲企業,還是有優勢的。」
除了提升服務質量外,「自降身價」在最近也成為昆明四、五星級酒店中的流行詞彙。記者了解到,新紀元大酒店已適度減少菜量,並降低婚宴的消費檔次標準。提供公勺公筷和免費打包服務,提供存酒卡方便消費者存放剩餘酒水。而且,有些酒店的餐飲包廂已取消最低消費,並且有8.5折到9折的折扣優惠。有些酒店還對服務費作出了或降或免的調整。
亮招三:拼口味改為拼文化
代表酒店:
官渡大酒店
老滇緬320餐廳等
餐飲界人士大多贊同「連鎖化和規模化經營」將成為破解餐飲業困局的一個手段,但是他們表示,個性化、精細化將在未來佔據餐飲業半壁江山。
要做到個性化,企業文化也十分重要。「餐飲業已經過了單純拼口味、拼裝修的時代,現在拼的是文化。」這是餐飲界人士最普遍的觀點,為此,有的酒店甚至玩出了這樣的花樣:經理每天從12點到下午1點都站在飯店的大廳和餐廳的門口,問候每一位客人,同他們握手……
記者走訪了剛剛投入1600萬元進行改造、升級的官渡大酒店,該酒店市場銷售部經理黃初衛表示,他們正尋思著在酒店裡搞一個吸納周邊名特小吃,類似小吃一條街的餐飲模式,希望能藉此吸引更多的個體消費者前來。近期,將組織人就此進行市場考察。此外,酒店還在升級過程中,將原有的不少家具進行翻新,這一方面是出於控制成本的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能體現懷舊的感覺,展現酒店的文化。
記者還走訪了位於世紀城金源大道邊的老滇緬320餐廳,據餐廳經理查應鵬表示,作為傣味餐廳除了在口味上體現民族文化特色外,在餐廳裝修,食材原料的供給等方面也傳遞著民族文化。他們還從寮國引進了可燒烤、可煮湯的兩用火鍋,在向客人敬酒時也採用傣族特有的民俗習慣,讓客人盡情體驗傣家風情。據了解,正是這些與眾不同的地方,使得餐廳的經營情況一直保持穩定。
出路
業內人士:以「三高」應對餐飲業「三低」
今年1月,雲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楊艾軍預測今年的餐飲市場將出現「三高、三低」的局面。日前,記者電話聯繫楊艾軍時,他表示按照目前的情況,總體上和預測沒有出入,但具體的數據還需要統計。楊艾軍所說的「三低」現象,一是商務宴請的消費將大幅度降低;二是大眾消費的消費率也將比起2012年來相對降低;三是餐飲企業的利潤率將更低。楊艾軍認為,「三低」現象將影響到餐飲市場的發展,暴利將不再出現,微利時代、薄利時代將長時間存在於餐飲行業。
作為對策,楊艾軍建議重視「三高」,即餐飲企業應當高度重視食品安全,高度重視後期製作安全,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含量。這也是現階段餐飲業賴以生存的法寶。
網友:讓餐飲回歸到市民需求上來
作為個體消費者,網絡寫手「風之末端」對「限制三公消費」有著更多延續性的思考。
由於工作關係,他經常接觸一些餐飲老闆,已經有不少人坦言過只有承包公務接待才能有錢賺,這也成為他們度量建立一個餐飲市場可行性的首選條件。「風之末端」把這種緊盯公務消費的餐飲經濟稱為泡沫,是一種不由剛需不由人們最基本的需要決定的形態。他認為:「讓餐飲回歸到市民需求上來才能健康發展。最好的出路是,不能再抱著"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心態經營,把消費的重點回歸老百姓身上。在老昆明歷史上,有家飯店叫共和春,二樓盡賣高檔的海參、鮑魚宴,但一樓卻始終走大眾化路線,進城的村民可以廉價享受可口飯菜。這是個不錯的例子。」
張勇
延伸閱讀
「限制三公消費」波及高端日化品
餐飲業自去年以來的低迷一直延續至今。記者日前從部分餐飲上市公司發布的季度財報中獲悉,國內餐飲業仍在谷底徘徊,其中主營高端餐飲的湘鄂情、全聚德在一季度均業績下滑,其中湘鄂情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虧損將擴大至7000萬元至1.2億元。大眾餐飲代表擁有肯德基、必勝客等品牌的百勝餐飲,其一季度中國事業部銷售大跌9%,國內麥當勞今年前3個月淨利潤也出現下降。業內人士認為,餐飲業應加快轉型升級尋找新的盈利點。
此外, 「限制三公消費」的影響力從傳統菸酒、餐飲、高端消費品波及到了傳統日化行業。
《第一財經日報》從不同日化產品經銷商處了解到,包括寶潔公司,聯合利華、歐萊雅等具有一定品牌效應的日用化妝品公司同樣受到影響,在採訪過程中,大多數經銷商和銷售人員對於此次政策的市場反饋都表示「有影響」,至於影響的程度和波及範圍,雖然目前從各大公司的銷售數據中未能得到體現,但更多的聲音認為,「相對於高檔菸酒、餐飲行業,零售日化行業的反饋會相對滯後。」
日化行業專家於斐表示,相較於「簡單粗暴」的公款吃喝,部分更為隱性的高端護膚品、美容院消費將會是下一波「三公消費」限制的重點關注對象,而後者的需求減少將會間接影響到高端日化品的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