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一場搶地大戰剛剛平息戰火。4月20日,國土部門再次發布公告,將再推20宗地塊。這次土拍是否會重演之前的瘋狂呢?
記者在人民橋北堍的原南門汽車站的地塊,這幅地塊有18000多平方。規劃用途是作為住宅和商業用地。從區位上來講這個地塊應該屬於南門商圈的一個核心地塊。無論從交通還是人氣上來說,都是極具優勢的。未來在這個地塊的北面還將有一個地鐵站的站口,不過據了解,這幅地塊從2011年就曾經進入過土拍市場,兩次都以流拍而告終。
2011年,原南門汽車站地塊作為商服用地進行拍賣,起拍樓板價12656元/㎡。雖之前一直被大家看好,卻經歷了兩次流拍的尷尬。時隔5年,今天這幅地塊再次出現在了出讓公告中。樓板價翻了近一倍,達到了2萬多元每平米,規劃用途也從單一的商服用地改為商業加住宅用地。
房地產業內人士徐珂分析,該地塊體量相對不是特別大,有可能會開發沿街商鋪,加上後續的不沿街的住宅。
本次推出的20宗地塊,姑蘇區4宗,高新區4宗,吳中區3宗,相城區9宗,元和街道和高鐵新城有多宗地塊出讓。在所有地塊當中,有16宗包含住宅用途。
房地產業內人士徐珂說,這一次繼續加大住宅用地的供給,對於部分區域未來的土地市場的供給應該說會起到增加的作用。
其實,隨著兩周前的土拍落幕,一些地塊周邊的樓盤都是聞風上漲,那麼市場真的像傳說中的那麼瘋狂嗎?來看記者的進一步調查。
下午,記者來到吳中區小石湖附近一家樓盤,精裝修,大平層,均價兩萬五一平。比起一個月前,已經有兩三千元的漲幅。售樓人員之所以說的很有底氣,是因為4月8號,附近的一個地塊剛剛被一家公司收入囊中,成交樓面價達到了18000多元每平米。
售樓人員說,那如果賣毛坯的,至少會賣個3萬6每平米,翻倍。這是最保守的,翻倍才會有點錢賺。
說到漲價,售樓人員底氣十足。不過說到成交量,對方卻有點愛答不理。記者在場時,售樓中心裡空無一人。
而在一路之隔的房產中介,店內座無虛席,不過全是在打電話或搜集房產信息的員工,沒有一個顧客。
房產中介告訴記者,說實話,土拍以後,整個越溪板塊(二手房)漲幅沒有因為最近客源是比較少,不管是成交量還是客源量最起碼折損一半。
麵粉貴了,麵包必然會漲價的道理,大家都懂。不過面對土地市場的瘋狂,購房者卻越來越淡定了。整個3月,蘇州市住宅類房源共計成交9652套,儘管同環比均出現巨大漲幅,但在不少人看來,低於預期成交量,而「銀四」至今,成交也並不樂觀。數據顯示,本月第二周蘇州商品房成交1863套,其中,住宅成交1225套,環比減少了1098套,減幅為47.27%。
業內人士分析,整個市場對價格的承受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特別是在短期內。如果價格上漲,會透支一部分購買力。
一邊是豪擲千金的土地市場,一邊是趨於理性的購房者,面對不斷高企的地價和房價,誰會為此買單呢?或許,瘋狂的「地主們」該冷靜下來思考了。
視頻與本文無關,僅供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