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賞析:杭州西湖御筆「花港觀魚」碑,「魚」字少一點怎麼解?

2021-01-09 麓風軒

【麓風軒】跟您一起賞書法——

網友問:杭州西湖的康熙御筆「花港觀魚」碑,其中這個「魚」字為什麼少一個點?到底寫得好還是不好?

麓風軒認為,從書法的角度來分析,康熙御筆行楷「花港觀魚」碑的「魚」字,少寫一點,顯示了康熙皇帝的高超書法技藝,若是寫成四點,不僅不好看,反而有可能成了敗筆!

一、為什麼說若是寫成四點就成了敗筆呢?

其實書法最講究的就是生動和靈氣,最忌諱的就是死板和呆滯。書法家在寫楷書的時候,都要儘量將「四點底」寫得生動活潑,相呼應,何況在行草書當中呢?

看上圖柳公權楷書「魚」字,下面的四點底,每一點都有不同的方向、角度、形態和姿勢,這才是好字!

二、再來看歷代書家的行書寫法,高下自分

王羲之的行書中,四點底簡化成一橫形狀,但是左低右高,起承轉合,連帶呼應,非常漂亮。

歐陽詢的行書中,四點底寫成連筆的三點,形成優美的曲線之形,技法非常高超;

米芾的行書中,雖然寫成四個點,但是大小、角度、姿態,變化非常明顯,相互顧盼,非常生動;

趙孟這個四點底,寫的比較平正,中間兩點有點雷同,比米芾的寫法略遜一籌;

唐伯虎這個四點底寫法,幾乎成了一條直線,沒有疏密、方向變化,幸虧大小有點差異,角度有往右上行,不然就非常呆板了,與前面幾位大書法家的寫法相比,差了不止一點點!

再看現代啟功先生的寫法,寫成連筆的三點,有斷、有連,行雲流水,氣韻生動,妙哉!

三、回頭再看康熙皇上寫的「魚」字

1、康熙皇上寫的「魚」字,四點底簡化成三個,這是行草書中的合理簡化,顯得簡潔明了;2、三個點有輕有重,神態各異,相互呼應,前兩點連,後兩點斷,非常生動,妙不可言!康熙皇上,這字可謂真是出手不凡啊!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相關焦點

  • 2013北京園博會:杭州園再現西湖「花港觀魚」
    2013北京園博會:杭州園再現西湖「花港觀魚」時間: 2013-05-07責任編輯: 楊林旅遊_中國網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北京園博會的杭州園(見圖)展現的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觀魚」景觀,仿佛一幅新古典畫卷在眼前展開。杭州園佔地2650平方米,以西湖十景之一「花港觀魚」為主線展開,配以桶栽桂花、茶花、含笑、缸栽睡蓮、荷花等植物表現杭州地方特色。以「牡丹亭」為制高點,俯瞰全園,「紅魚池」上架設「九曲橋」,池中金鱗紅魚結對戲水,全景展現「花港觀魚」。
  • 環遊杭州西湖——雷峰塔、蘇堤、花港觀魚、林徽因
    該亭建於民國初年,「寂照」二字來源於《大乘無生方便門》,「寂」之意為「不為境之所動」,「照」之意為「用智慧分別一切法」。繼續北行,過堤路西側的石板平橋,可見一座卷棚頂門樓,簷下匾額「花港觀魚」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一任主席舒同所題。1996年第一次遊西湖,最遠的地方就是走到了這裡。花港觀魚是一個佔地300餘畝的大型公園,因西山大麥嶺後的花家山麓有一條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而得名「花港」。
  • 西湖十景之六——花港觀魚
    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燁駕臨西湖,在蘇堤映波橋和鎖瀾橋之間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養魚,築亭建園,勒石立碑,題有「花港觀魚」四字。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碑分為陽文和陰文雙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孫兩個皇帝分別題的字,這在我國碑林史中僅此一塊。 乾隆題詩為:「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最是春光萃西子,底須秋水悟南華!」。
  • 花港觀魚,康熙乾隆祖孫兩個皇帝分別題字,種有杭州唯一的黃舞妃
    杭州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城市,這次是第5次過來了,但每次來都會給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遊玩第一個景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觀魚,花港觀魚,是杭州一個很老的景點。因所在位置水域名花港,別墅內鑿池養魚,故名「花港觀魚」。
  • 風景名勝,杭州悠久景點,花港觀魚魚嘬花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杭州西湖悠久景點。花港觀魚,南宋西湖十景之一,位於西湖的西南隅,其地名來歷,並非以花得名。據志書記載,在西湖群山之中,南高峰之北,有三峰儼峙,稱三臺山。三臺山東北有大麥嶺和小麥嶺。在兩嶺之南有一座花家山,山麓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澗自西往東注入西湖。這條溪以山得名,稱花港。南宋期間,內侍官盧允升在花家山麓建別墅,名日盧園。園內栽種奇花異木,疊石為山,鑿地為池,引花港水於其中,畜養金螂魚數十種,一時遊人雲集,雅士題詠,盛極一時。南宋寧宗(1195-1224)時,宮廷畫院畫師馬遠、祝穆等把盧園列為十景之一,題日花港觀魚。不久,盧園被廢。
  • 花港觀魚曾經是南宋大宦官的私家花園,這是真的嗎?
    據說中國養金魚最早就是起於杭州,南宋杭州賞玩金魚的習俗達到前所未有的盛期盧允升到底是真的愛魚?還是專門建造觀魚的園子來奉承皇上呢,誰也說不清了。1699年康熙遊江南來到杭州重新恢復西湖十景的時候,將「花港觀魚」換了位置不再是盧允升建「盧園」的地方,而是移到了現在蘇堤映波橋、鎖瀾橋之間西面的水域。
  • 杭州西湖花港觀魚遊記
    春暖花開,疫情已日趨平穩,杭州連續數日來為零增,屬於低風險地區了,我也就蠢蠢欲動,就去逛逛西湖,看看風景,走著走著就來到了花港觀魚景區。"花港觀魚"為西湖十景之一。據記載,西山大麥嶺後的花家山麓,有一條清溪流經此處注入西湖,故稱"花港"。
  • 【這就是杭州】花港觀魚
    紅魚池前面石立碑題有「花港觀魚」四字魚為三點水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西湖十景之一。地處蘇堤南段西側。一九六四年二期擴建工程結束,佔地面積達二十公頃。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
  • 花港觀魚,除了觀魚,還能怎麼玩?|遊遍杭州·春
    為了一睹杭州唯一一株「國寶級」綠櫻花的風採,這周選擇了去相對熱鬧的花港觀魚和三潭印月。
  • 康熙、雍正、乾隆御筆碑匾,一飽眼福!
    關於少林寺的這個牌匾還流傳著三種說法: 1、匾額的「林」字的上方刻有「康熙御筆之寶」方印一枚,可見原來確為康熙御筆,但祥觀此匾額書法,不難發現「少」「寺」二字的筆勢,尤其是字的下部筆觸頗不協調。1928年軍閥混戰中,一場大火把牌匾上的「少」字燒的了無痕跡。傳聞,當時一個自稱是唐代書法家懷素的後代的人,好書法。他仿康熙的筆法修復了這塊匾額。
  • 花港觀魚,最美的不是花也不是魚,而是遇到最美的自己
    西湖花港觀魚,不僅僅是西湖十景,更是物我兩忘,放空自己的好地方,說她是心靈的家一點也不為過。花港觀魚是西湖邊上比較大的一個自然景觀漂亮的公園,從剛開始的一池一碑三畝地的小小盧氏莊園變成現在有花,有魚,有碼頭,還有密林和大草坪的大公園,花港觀魚面積據說擴大了近百倍,達到了三百多畝。花港觀魚,我去過好多趟了,到現在我也沒有把花港觀魚完完整整地逛完。
  • 花港觀魚最初並無花
    「花港觀魚」景觀自南宋以來,就一直是「西湖十景」之一。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南巡時,在蘇堤映波橋和鎖瀾橋之間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養魚,築亭建園。現在康熙御題的「花港觀魚」碑就建在花港觀魚公園東門入口的右側,碑亭為歇山頂亭木屋架,簡瓦,四石柱。
  • 浙江行|(一)花港觀魚
    這花港地處西湖西南,三面臨水,一面倚山,實際是一個西湖外的大型公園。因景色恬靜,遊人萃集,雅士題詠,被稱為「花港觀魚」。康熙三十八年,玄燁駕臨西湖,題書「花港觀魚」,刻石碑建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碑分為陽文和陰文雙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孫兩個皇帝分別題的字,這在我國碑林史中僅此一塊。乾隆做詩有:「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之語。
  • 西湖十景——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是由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西湖十景之一。地處蘇堤南段西側。1964年二期擴建工程告竣後,佔地面積達20公頃。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花港觀魚地處西湖西南,三面臨水,一面倚山。是一個佔地300餘畝的大型公園。
  • 行走浙江 | 花港觀魚·金魚故事
    孩提時的我看魚,要看最大最大的,杭州最大的魚兒,只養在玉泉,這樣,玉泉就成了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 玉泉的最早出名,在水而不在魚。虎跑、龍井、玉泉,它是三大名泉之一。因泉而寺,因寺而放生,放生還專放大的。自宋以來,池內便養五色巨鯉,直到今天,玉泉觀魚,習俗不改。那一畝的大清池裡,遊著幾百條大青魚、大草魚、大紅、黃鯉魚。
  • 花港觀魚
    今來花港中,肯受人拘束?」花港觀魚位於西湖西南角大麥嶺一帶,因在花家山下而得名。南宋時,內侍盧允升築園於此,花木扶蘇,景物奇秀,稱「盧園」。這裡曲水環繞,其中有花港源自花家山,盧鑿池甃石,引湖水其中。池中清澈見底,畜魚數十種,奇異多姿,時人往觀,魚樂可羨。亭後築高軒、環曲廊、壘山石、闢花徑,洵成湖南絕勝,時人以「六橋春浪暖,漲桃雨、鱖初肥」贊之,成為當時西湖的一大景觀,始稱「花港觀魚」。
  • 「花港觀魚」何必去西湖!洛城這個村出現「花港觀魚」景觀
    「花港觀魚」,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可對於咱壽光市民來說,要逛這景兒,不一定非得跑到杭州西湖。
  • 悠悠十景(二)|花港觀魚
    下圖,花港觀魚作為獨立公園時期的門票。我們觀察票面上的照片,發現並無特別特色的牡丹亭成為其中心建築。清康熙南巡杭州,指示要恢復南宋十景,並親筆題名。自此,曲院、花港兩景得以復現,直至清末再一次毀於兵亂。花港一帶,大概因為其位置絕佳(位於西湖、杭州城之間),風景秀美,所以一直是權貴、名人留連居住之處,建有眾多名流私宅。而當有權貴臨幸,常在此處指點江山,不免影響整個園林的規劃與布局。多年下來,面目全非。而當代改革開放以來,花港觀魚最終成為民間公園直至免費開放,大概是此處風景的最佳歸宿。
  • 西湖十景 | 花港觀魚
    1952年,在原來」花港觀魚"的基礎上,向西發展,利用該處優越的環境條件和高低起伏的地形,以及原有的幾座私人莊園,疏通港道,開闢了金魚池、牡丹園、大草坪,並整修蔣莊、藏山閣,新建茶室、休息亭廊,至1955年,初步建成了以"花"、"港"、"魚"為特色的風景點。1963年至1964年又進行了第二期擴建工程,形成了佔地20公頃,比舊園大一百倍的新型公園。
  • 西湖十景之花港觀魚,宋代的私家花園讓清朝兩位皇帝稱讚
    大家好,我是旅行探路排雷的吳貳,前幾天我們已經去過了西湖的雙峰插雲,蘇堤,那麼遊玩蘇堤後,就來到了花港觀魚,這裡也是西湖十景之一,但他整體上來說就是一個花園。我們從它的名字就能看出,這裡以賞花觀魚為主要遊玩方式。這裡也是宋代的一位官員的私家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