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廣州美食篇

2020-12-15 美食網校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叉燒包是廣東具代表性的點心之一,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蛋撻)」之一。以切成小塊的叉燒,加入蠔油等調味成為餡料,外面以麵粉包裹,放在蒸籠內蒸熟而成。叉燒包一般大小約為直徑五公分左右,一籠通常為三或四個。好的叉燒包採用肥瘦適中的叉燒作餡,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微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

蛋撻是一種以蛋漿做成餡料的西式餡餅;臺灣稱為蛋塔,「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相對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的批派餡餅)(pie);蛋撻即以蛋漿為餡料的"tart」。初時茶餐廳的蛋撻都比較大,一個蛋撻便可以成為一個下午茶餐。我國香港特區的不少酒樓的點心中也包括蛋撻仔(小型蛋撻)早在中世紀,英國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製作類似蛋撻的食品。有指蛋撻亦是中國17世紀的滿漢全席中第六宴席的其中一道菜式。

幹蒸燒賣是廣東省地方傳統名點,廣式飲茶中的幹蒸燒賣是茶市必點的人氣點心之一。屬於粵菜系。幹蒸燒賣是用半肥瘦豬肉、蝦仁、雲吞皮和雞蛋為主要原料,以生抽、白糖、鹽、雞粉、胡椒粉、生粉、料酒為配料加工製作而成的。在20世紀30年代,幹蒸燒賣已風靡廣東各地,近20年來,又傳遍廣西的大中城市,成為嶺南茶樓、酒家茶市必備之品。

蝦餃是廣東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屬粵菜系,蝦餃始創於20世紀初廣州市郊伍村五鳳鄉的一間家庭式小茶樓,已經有百年歷史。傳統的蝦餃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餡料有蝦,有肉,有筍,味道鮮美爽滑,美味可口。

雲吞麵或叫做餛飩麵,雲吞麵是廣東省地道的漢族小吃。一般以雲吞拌麵,分為湯麵與撈麵。是一種在中國十分普遍的食品。以煮熟的餛飩和蛋面,加入熱湯即成。廣州人愛吃雲吞麵,一碗上乘的雲吞麵,要有「三講」:一講面,必須是竹升打的銀絲面;二講雲吞,要三七開肥瘦的豬肉,還要用雞蛋黃漿住肉味;三講湯,要大地魚和豬骨熬成的濃湯。小小雲吞麵,承載著豐富的本地元素。

腸粉亦稱卷粉、豬腸粉(因形似豬腸),現小食店、茶樓、酒家、賓館均有供應。它是將米漿置於特製的多層蒸籠中或布上蒸成薄皮,分別放上肉類、魚片、蝦仁等,蒸熟捲成長條,剪斷上碟。腸粉成為不少廣州人早餐必選的食品,它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

荔灣艇仔粥是一道主食,原料為叉燒、魚片、魷魚須、浮皮、海蜇、蛋絲、炸花生、薄脆、蔥花、蕪芫、薑絲、白粥。艇仔粥的由來:「是一個家道中落的廣州「西關闊少」,他於經濟拮据的窘境中,買了一隻小艇,在荔枝灣做起 了賣粥的營生。以油炸花生米、炸魷魚絲、炸米粉絲、生菜葉絲、海蜇絲、熟豬肚絲等作粥料,客人要吃時,就把粥料放入碗裡,臨時加入新鮮魚片,衝入沸滾的味 粥(這種味粥多用雞鴨或生魚的骨熬成),然後撒上芫荽、蔥絲、紫蘇葉,最後加入一小撮蝦子、幾滴麻油,熱騰騰、香噴噴的端到遊客面前。

沙河粉:為特製的薄片粉。產於沙河鎮。產品潔白透明,體薄柔韌,爽滑可口,烹調方便,可葷可素。既可作街頭小食品,又可作正餐主食,可湯、可炒,或與調料生拌,若拌以肉絲之類,其味更佳。

鹹煎餅別稱菜煎餅,是廣東及山東地區的傳統小吃,又名菜煎餅。是不被人廣泛知道的一種美味食品。其烹飪方法簡單,營養豐富,口味鬆軟不粘口,保質期長,便於攜帶,在當地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美食。

銀記豉油皇牛腸是由解放初期的吳銀師傅所創,她得名師傳授,用精製大米磨成米漿,蒸製成拉腸粉,用新鮮牛肉配以姜計、白酒、生抽、生油、麻油、味粉、糖、鹽、胡椒粉等調料作餡,再澆上特級生油、豬油、生抽、味精、糖、開水、梘水配製的醬油,就製成香濃爽滑、白如雪、薄如紙的可口腸粉,深受食客歡迎。早在5O年代已馳名廣州,成為婦孺皆知的西關名小食。1983年還獲「廣州名小食」稱號。

廣州的小吃實在太多,每天不重樣你吃一年都吃不完,除了以上的美食之外還有: 歐成記上湯鮮蝦雲吞、 榮華金牌叉燒酥 、韭黃鮮蝦腸粉 、銀記滑雞粥 、沙基艇仔粥 、新鮮豬雜粥 、秘制滷肉粉、酸辣湯米粉、秘制鍋燒肉米粉、田螺雞米粉 、雜錦桂林米粉、藥制龜苓膏 、蘆薈燉雪蛤 、順德爽魚皮 、自助粥 、醒胃牛三星 、馳名牛腩粉 、匯景古法水蛇粥 、匯景薑汁奶 、中式酥餅 陶陶居、酸辣牛雜湯 、和味中肚粥、香煎金粟餅 、珍珠糯米雞 、精品椰皇酥 、香滑奶黃包、乳香芋蝦 泮溪酒家、和味牛雜 、泮塘馬蹄糕、蜜汁叉燒包 、奇味雞仔餅 、炸面 、錦滷雲吞 、肉丸粥 、茴香豬手 北園酒家 、雞絲春卷 、玉液叉燒包、椰醬蛋角 南園酒家 45、可可奶層糕 、豬腳姜醋 大同酒家 、大同雞蛋撻 、雞仔餅 蓮香樓 、西關小桃酥 、老婆餅 、潮州薄殼餅 潮香菜館 、西安臘汁肉夾白吉饃 陝西大廈餐廳 、清真牛肉串 東來順飯店 、雲南過橋米線 香稻米線館 、西關艇仔粥 西關人家 、薯茸牛利酥 、雙色棉花糕等等。

你還吃過令人難忘的廣州美食,請留言好東西大家一起分享。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無錫美食篇
    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作為中國大運河的一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無錫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無錫文化屬吳越文化,無錫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無錫市共有大小河道3100多條,總長2480公裡。市區河道總長150公裡,平水期水體容積800萬立方米。
  • 舌尖上的美食——杭州美食篇
    杭州,簡稱「杭」,浙江省省會,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遊、京杭大運河南端,副省級市,是浙江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交通和金融中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環杭州灣大灣區城市、長三角寧杭生態經濟帶節點城市、中國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之一。
  • 進入美食篇GO!
    展會引進中國咖啡聯盟杯咖啡衝煮大賽、廣州國際調酒大師杯賽、葡萄酒品酒師大賽等精彩賽事,高端技藝盡收眼底。 (原標題:進入美食篇GO!)
  • 廣州80後「靚湯達人」 登上《舌尖上的中國》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燕 攝「廣州哪家的湯最好喝,答案一般是自己家……」2月22日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四集《養》播出,作為食養文化的一部分,廣州湯水成了這集的主角之一。而片中分享美顏湯方,介紹自己「靚湯和公益生涯」的80後鄭雅甄,也在一夜間「紅」了起來。
  • 舌尖上的中國——嘉興美食篇
    嘉興自古為繁華富庶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而且還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勝利閉幕而備受世人矚目,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成為我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嘉興是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的發祥地,距今7000年前市境就有先民從事農牧漁獵活動。
  • 廣州美食篇,一天賣出五百個的鹹煎餅,一賣就是四十年!
    歡迎來到百家號(灰藍色淺灘)我們今天講述的是廣州美食篇,一天賣出五百個的鹹煎餅,一賣就是四十年!哈嘍,各位大哥哥小姐姐們,大家好呀!你的無敵小可耐,上線了~此處應該來點掌聲:哈哈哈......走,出發,本主編,就帶大家一起探討廣州美食篇啦。我喜歡吃早茶,還喜歡擠著隊都要買的早茶。就在還海珠南路的一個早點館,這家店一天能賣出五百個的鹹煎餅,老闆一賣鹹煎餅就是四十年!
  • 《請回答1988》竟是一部「舌尖上的韓國」
    最近《請回答1988》又榮登熱搜榜,這部溫暖無數人的劇又被網友發現一個新的觀看切入點——《請回答1988》美食篇,引發網友無限熱議。「鄰裡之間互換食物」、「狗煥和德善CP故事」、「阿澤和德善」、「小夥伴聚集一起看奧運會」,一個個鏡頭仿佛現在還歷歷在目,有的人看得又哭又笑,而小編看餓了……這明明就是一部「舌尖上的韓國」啊!看到這些圖片是不是感覺發現了一個新大陸?懊惱自己以前光顧著看劇情,忽視這些美食。
  • 舌尖上的江湖《九陰真經2》研發爆料之美食篇
    歡迎走進本期研發手札,《九陰真經2》美食篇,帶你領略舌尖上的江湖。食物分四種,酒水也算,但是不能...在《九陰真經2》中,食物大致分為四種(酒水也包含其中)所以雖然饅頭和米飯算不上什麼美味,但是生存才是硬道理,千萬不要小看饅頭米飯的價值。第二種:特殊用途/環境的食物江湖多變,當你嘗試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時候,惡劣的自然環境會給你帶來較大影響,比如雪山的嚴寒,沼澤的炎熱,或者長時間工作/PK對體力的消耗,這種時候就需要特殊的食物來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了。
  • 舌尖上的美食——台州美食篇
    台州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很多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就好幾次介紹了台州的美食,餃餅筒、羊角腳蹄、蛋清羊尾、泡蝦,錫餅、蕃粉圓、燒餅、仙居「八大」碗、糯米蛋糕、扁豆仁糕、雞子面、糊糟羹、百合苔餅、黃巖蜜桔、三門灣鋸緣青蟹、仙居三黃雞、「溫聯牌」果蔗、臨海的麥蝦,大田大排面,「玉麟」西瓜、玉環長柿、湧泉蜜桔、玉環文旦、桐嶼枇杷、仙居仙梅、豆腐圓子等等都是非常受台州人民喜歡的傳統美食
  • 廣州拍美食紀錄片 《舌尖上的中國》導演穿街走巷帶你覓食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駱昌威 攝      據廣州日報報導:香噴噴的彈牙雲吞麵、回味無窮的叉燒飯、令人稱道的一盅兩件……昨日,由廣州市荔灣區文聯、廣州荔灣發布、荔灣區旅遊諮詢服務中心聯合主辦的「品味舌尖,分享西關」論壇暨「至味西關」紀錄片開機儀式在荔灣區舉行。《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等美食大咖聚焦西關美食,與網友開展互動,熱議荔灣美食特色。
  • 廣州亞洲美食節回顧大片!《舌尖上的東方智慧》
    由南方日報、南方+出品的專題片《舌尖上的東方智慧》,走街串巷尋找廣州的各國美食,記錄廣州亞洲美食節一幕幕精彩瞬間,獨家對話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行業專家。【談廣州美食】《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美食策劃閆濤:「當年我是因為廣州東西好吃才會選擇來到廣州,所以我屬於新廣州人。可能以後會有更多人因為喜歡廣州的美食來到廣州。」亞洲食學論壇主席趙榮光:「中國地域比較大,這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形成的,區域性的風格差異也比較多。
  • 讓全世界都嚮往舌尖上的廣州
    甄文達 北美廚神 首位成功把中國飲食文化介紹到美國及加拿大主流社會的大廚, 其美食節目在超過50多個國家播出,贏得了近20億觀眾的心。作為首位成功把中國飲食文化介紹到美國及加拿大主流社會的大廚,甄文達有著「北美廚神」的稱號。甄文達的美食節目「Yan Can Cook」(中文節目名:甄能煮)做了近40年、在超過50多個國家播出,贏得了全世界近20億觀眾的心。甄文達是地道的廣州人,這兩年,他頻頻回到故鄉廣州,不僅獲得「新時代廣州文化交流大使」稱號,也在家鄉成立「大師工作室」,向世界推廣粵菜。
  • 舌尖上的舌尖
    《舌尖上的中國》熱播,導致「舌尖上的××」句式泛濫。我不能免俗,也想玩個文字遊戲,聊一聊「舌尖上的舌尖」。  說起舌尖,是因為前不久一位同事到杭州出差,帶回一些真空包裝的鴨舌當手信。這是久違了的味道,韌中帶柔,鮮美無比。回到家在淘寶上又買了兩大包,過足了鴨舌的癮。鴨舌讓我想起一位故人。
  • 網曝《舌尖上的中國》竹升面並非出自竹園?
    報導回顧:廣州竹升麵館被「舌尖上的中國」害了?廣州竹升麵店竹園房東現身:我不無良!廣州竹升麵店不用搬了 廣州竹升麵店 「業主家人」微博喊冤 漲價和「舌尖上的中國無關」       「一碗竹升面在廣州隨著《舌尖上的中國》紛揚起來……去的是中國大酒店食街,那是我的愛。當面上桌時發現,影片中的雲吞麵特寫,不是什麼小店,應該是這!」昨日,微博又惹「舌尖」風波。微博資料顯示為主持人的「鮑汁飛哥」指出上「舌尖竹升面」實則另有其「面」。
  • 舌尖上的中國——漳州美食篇
    漳州,福建省下轄地級行政區域,是海峽西岸城市之一,中國「田園都市,生態之城」,生態競爭力位居福建前列 ,國家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漳州是著名的「魚米花果之鄉」,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平原,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2014年當選福布斯中國最佳商業百強城市,先後榮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技先進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世界食用菌罐頭之都 、中國溫泉之城等稱號。東山鮑魚。
  • 舌尖上的中國——揚州美食篇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是江蘇省地級市,地處江蘇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一益二、月亮城。中國大運河高郵段及揚州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揚州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8個申報世界遺產城市之一。揚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位於長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現轄區域在北緯32度15分至33度25分、東經119度01分至119度54分之間。東部與鹽城市、泰州市毗鄰;南部瀕臨長江,與鎮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與南京市相連;西部與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與淮安市接壤。
  • 舌尖上的中國——湛江美食篇
    湛江,廣東省轄地級市,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 雷州半島上,地處粵桂瓊三省區交匯處,湛江海陸空交通發達,是粵西和北部灣城市群的經濟中心,是中國大陸通往東南亞、歐洲、非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城市
  • 舌尖上的中國——紹興美食篇
    紹興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聯合國人居獎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城市,也是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名士之鄉。紹興素稱「文物之邦、魚米之鄉」。紹興菜富有江南水鄉風味,以淡水魚蝦河鮮及家禽、豆類為烹調主料,注重香酥綿糯、原湯原汁、輕油忌辣。
  • 舌尖上的中國——寧德美食篇
    寧德市中國大黃魚之鄉,國家園林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西鄰南平,南接省會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擁有世界級天然深水港三都澳。
  • 舌尖上的中國——衢州美食篇
    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入選中國十大宜居城市。2013年國家首批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城市,成為浙江省惟一上榜的地級市。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49。衢州市人口主要為漢族。衢州是一個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有41個少數民族成份,2.08萬人口,散雜居在衢州市120個鄉(鎮)的山區和邊緣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