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雞飯及其文化

2021-02-12 海南食遊記

不管是旅遊、商務還是其他,但凡去過海南島的人,大概都免不了吃上一頓海南雞飯。而即使沒有去過海南島,在廣州、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地方,海南雞飯店的招牌也是隨處可見。在新加坡,海南雞飯甚至還號稱是該國的國宴 (海南日報 2009),海南雞飯的魅力由此可見。海南雞飯已不僅僅是一種菜餚,更多的是一種眷戀、一種鄉愁、一種由本地味道而延伸出來的文化。


 

在海南,你可能根本找不到「海南雞飯」。所謂的海南雞飯,指的其實是遍布在海南大街小巷的海南的四大傳統美食(文昌雞、東山羊、嘉積鴨、和樂蟹)之冠的「文昌雞飯」(為敘述方便,以下「文昌雞飯」與「海南雞飯」同義)。其特點是肉質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濃,肥而不膩 (百度百科 無日期)。所謂「海南雞飯」,反倒是該美食流傳到東南亞特別是新加坡以後外人的一種叫法 (海南日報 2009)。


 

清代《嶺南雜事詩抄》記載:「文昌縣屬有一種雞,而若牧肉,味最美。蓋割取雄雞之腎,納於雌雞之腹,遂不生卵,亦不司晨,毛羽漸疏,異常肥嫩。以其法於他處試之則不可,故曰文昌雞」這是最早關於文昌雞的歷史記載 (維基百科 2010)。

 

相傳明代有一文昌人在朝為官,回京時帶了幾隻雞供奉皇上。皇帝品嘗後稱讚道:「雞出文化之鄉,人傑地靈,文化昌盛,雞亦香甜,真乃文昌雞也!」文昌雞由此得名,譽滿天下 (百度百科 無日期)。

    

文昌雞出名的說法還有:1936年,當時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回鄉探親 (海南日報 2009),宋子文把部分美食帶回廣州,供眾「官員」品嘗,文昌雞由此傳揚東南亞 (百度百科 無日期)。


文昌雞的祖先,據說發源於海南島文昌縣的潭牛鎮天賜村。村裡有幾棵大榕樹,樹籽滿落地上,雞隻吃進肚裡,從光緒年間開始,一代代的生化作用之下,就逐漸養成了今天這身材嬌小,毛色光澤,皮薄肉嫩,骨酥皮脆的優質雞種。


現代的集約化養殖,雖然沒有那麼多榕樹籽可喂,卻也是十分講究。須於山場樹林之中放養,給它一個空間,讓它自由活動,令其採食到充足的野果以及螺、蟲、蜢等動物蛋白,一早一晚,還得餵養小量大米,糠和番薯之類的農作物。放養約6個月後,雞已可食--不過且慢,宰殺之前,還需將雞置於安靜避光處,不宜讓其隨便走動,連續育肥30天以上。為了使雞肉更加香美,在宰殺前30天的育肥期內,必須用花生餅、椰子餅、椰絲、蕃茨、大米飯混淆著喂,飼料中必須加入適量花生油、魚肝油和硫黃等配料。經過這樣的特殊培育,文昌雞便具有皮脆薄、骨軟細,肉質嫩滑,肥而不膩等特點 (百度百科 無日期)。


 

根據個人的口味喜好,文昌雞還會細分為很多做法,東南亞一帶盛傳的「海南雞飯」只不過只是文昌雞做法中的「白切雞」,這對於正宗的文昌雞美食傳播來講,不免有點遺憾。

 

 

●●●●●

文昌人好吃雞,並常常以此為傲,所以文昌雞其實有很多種做法。最常見的作法是:


丨 白切雞 丨

 

其次還有椰汁燉雞,炒雞,鹽焗雞,幹煸雞等。對於文昌人來講,選擇什麼做法,是一件很講究的事情。

 

白切雞是比較常見的做法。如果是招待客人,無論如何,主人都是要做一道白切雞的。簡單來講,就是把雞煮熟後斬件,蘸佐料來吃。白切雞做的好壞,既體現主人的烹調水平,也體現主人的用心。


第一道學問是原料雞必須質地很好差的雞無論如何都做不好白切的。在鄉下,農民一年到頭也養不了幾隻雞(現在情況可能有所改善),來了客人,免不了殺雞,但殺的是什麼質地的雞,就大概能看出主人的態度了。

 


第二道學問是選什麼品種的雞適合做白切雞的就兩種,第一是小母雞,第二是閹公雞。小母雞不能下過蛋,閹公雞不能過冬(超過一年),否則就不好嚼了。小母雞個頭小,骨頭較軟,適合小孩、老人和女孩子,閹公雞個頭大,味道濃,適合年輕人。所以,端上來什麼雞,就能看出主人家的用心了。

 

第三道學問是吃白切雞的季節最佳的季節是每年的下半年到第二年的春天,夏天的白切雞往往就差些。關於這一點,即使是地道的文昌人,也未必明白箇中原因。其實有鄉下生活經驗的文昌人都知道,文昌人過年是要吃掉很多雞的,通常都會把一年攢下來的雞都給吃光,因此,每年春節過後是養雞的季節,夏天的雞還沒有完成發育完成,只有到了下半年,特別是春節,才是雞長得最好的時候。每年都是這樣周而復始。另外,海南島的夏季炎熱這一氣候特點也是原因之一。

 

第四道學問是煮雞的火候。太生或太熟都不行,最好的程度就是八成熟,斬件的時候骨頭裡還帶有些許紅血絲。過去鄉下都是現殺現煮,很容易把握火候。現在有了冰箱,冰凍過的雞有時候會煮過頭,有時候又煮不透,已經很難做回以前的感覺了。


第五道學問就是佐料。通常是酸甜味型,以白糖、精鹽、姜茸、蒜泥配製成。配製的秘訣在於文昌當地特有的青桔,換了檸檬或者白醋等,即使有酸味,但文昌人一吃就知道不是那個味。好吃辣椒著還有文昌人特釀的辣椒醬備用,辣椒是海南野生的指天椒,換了別的地方的辣椒也是不行的。


 

●●●●●

白切過的雞如果吃不完,以前沒有冰箱的時候,只能回鍋炒過以免變質,無意中這就變成了文昌雞的第二種吃法:


丨 回鍋炒雞 丨

 


春節的時候往往就會看到很多文昌人家有回鍋炒雞,這跟文昌人過年祭祀風俗有關。從臘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二,每戶人家每天幾乎都要殺兩隻雞(一公一母)用來拜祭祖宗,通常一頓是吃不完的,所以只好回鍋。炒雞如果加點生薑和蒜苗,或者調點別的什麼味道,對於過年天天吃口味清淡的白切雞的人來講,倒也不失為另外一種選擇。


●●●●●

海南盛產椰子,而且椰子營養豐富,這就產出了文昌雞的第三種做法:


椰子汁燉雞

用來做這道菜的椰子必須是老椰子,椰子肉香味濃鬱而且容易刨碎,雞則是小公雞,燉出來的椰子雞湯不至於太油膩。海南女人坐月子的時候幾乎每天都要吃上一頓椰子燉雞的。


 

●●●●●

鹽焗雞

過去在海南不算太流行,我猜是不是跟以前生活條件太差有關,大家都不太捨得把沒餵大的小公雞(小母雞或其他的雞太肥不適合鹽焗)用來鹽焗。但這幾年卻是滿大街流行起來了。在海南做鹽焗雞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這裡有很好的海鹽,只有那種顆粒很粗的海鹽才能作出味道獨特的鹽焗雞。



 

●●●●●

最後再提一提老母雞燉湯或者紅燒。其實這種做法一直以來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尤其在飯店一般是吃不上的。在鄉下,能夠存活下來有些年份的老母雞不多(多半都沒來得及變老就給吃掉了),碩果僅存的老母雞是用來下蛋孵雞的,一般情況下不會被當成餐桌上的美食。運氣好吃上一頓,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




 

 


總體來講,吃海南雞飯,尤其是白切雞飯,白切雞應該是飯桌上唯一的一道葷菜,再配些雞雜炒豆角(海南本地的四季豆)、青菜或者清湯。有些手藝靈巧的人家還會做道本地的酸菜湯,以解油膩。一旦多了其他葷菜,味蕾中甜美的感覺就會受到幹擾。

 

說到這裡,我們話分兩頭,分別來說說雞怎麼個吃法,而雞飯又是怎麼個吃法。

 


很多外地人吃海南雞,往往撿起肉多骨頭少的雞胸肉來吃,不免會遭到會吃的本地人笑話。其實,海南雞從頭到腳,從身體到內臟,吃起來都有講究。

 

通常雞紅和雞內臟都會最先被吃掉,尤其是雞肝。因為在煮雞的時候,這些是最先被煮熟的。文昌人家煮雞的時候,小孩子聞到香味往往都是迫不及待的在旁邊等,而雞紅雞肝只需要燙熟就可以吃,雞肝尤其是小孩子的最愛。

 

接下來可能就是雞翅膀、雞頭和雞腳(文昌人將其統稱「雞頭腳」)了。這些部位骨頭多,皮多,嚼起來香味十足。在斬件的時候,這些部位會另外用一個碟子裝上。

 

最好吃的部位應該是雞背部位,有骨頭有肉,汁多,味道最鮮美,骨頭也不會太硬,牙口好的人可以把骨頭嚼碎,品嘗骨髓的美味。吃文昌雞如果不吃到這個份上,那就不是地道的吃法。很多外地人看到血淋淋的骨髓,往往都不敢下手,豈知吃文昌雞的最高境界就在於此。在雞背部位,剁掉雞屁股部位緊接著第二塊,文昌人管其叫「雞二咚(音)」,被認為是文昌雞的精華,所謂文昌白切雞的「皮薄、肉嫩、骨酥」講的就是這一塊肉。在文昌人家,這一塊肉一定是夾給家裡輩分最高的老人,以表孝敬。

 


還要特別提到的就是雞腿。雞腿往往不會剁成小塊,而是完整的一大塊,留給小朋友的。鄉下小孩過節吃雞的時候,手裡總會拿著一整根雞腿左鄰右舍的到處亂串,大人們也會逗小朋友說「你的雞腿不夠大啊」之類的話,過年過節的氣氛全體現在一群啃雞腿的小朋友身上。


只有做白切雞的時候,才會有所謂的雞飯。海南雞誘人的香味來自於雞油,因此,在煮雞的時候,舀上幾勺漂著油花的雞湯煮飯,再加上蒜頭和少許鹽,也就成了香味十足的雞飯。海南雞有些品種皮色偏黃,有些品種皮色偏白,所以煮出來的雞飯可黃可白,不象新加坡人做的雞飯標榜偏黃的才是雞飯。

其實文昌人吃雞的時候不見得一定要吃雞飯的,因為好的文昌雞一定是肥雞,不管怎麼著吃到後面多少還是很油膩,所以很多時候白米飯配文昌雞才是正解。那些所謂食評家極力推薦雞肉配雞飯,其實是沒有完全了解海南雞飯的特點。

 

還有一種雞飯叫「雞糒」,就是將煮好的雞飯揉成圓圓的飯糰。這種做法大概源於過去人們出門的時候為了方便攜帶而做的,類似於今天的快餐。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幾戶人家聚餐時(海南人管其叫「作東道」,不管是雞肉還是雞飯,都會分成一份份的,一手拿著雞肉一手拿著「雞糒」,就是當時的情景。

 


中國人注重過年,海南人不例外,文昌人尤其注重。在文昌人眼裡,不管你當多大官,離開家鄉多遠,春節都必須要回家拜祖宗。

 


祭祀祖宗的時候,八仙桌上少不了兩隻雞。在鄉下,再窮的人家,一年到頭可能都不捨得殺一隻雞,但過年祭祀祖宗的時候,規矩卻是做足的,否則在人前可是抬不起頭來。而且,擺上來的雞一定要模樣很端正,質地要好,雞紅雞內臟要齊全,不然也是對祖宗的不敬。家裡的女人在這個時候很辛苦也很緊張,人們往往通過八仙桌上的表現,來評價這一年來這家媳婦做的好不好。


 

美食,在中國人心裡,不僅僅是美味強體的生理必需品,更是維繫家庭情感的心理維他命。中國人通常把一頓飯看得很重,因為這是一種家庭情感的延伸。重點不在菜品,而是一家人的團聚吧 (lolitalin 2005)。

 

海南雞飯尤其能夠傳遞這種親情。在物質匱乏的過去,只有一家人團聚的時候,飯桌上才會有雞。而小孩吃雞肝,老人吃「雞二咚」,無不體現著中國人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和濃濃親情。


 

由此也有了《海南雞飯》這部感人的電影。這部由張艾嘉主演的電影,講述的是珍(張艾嘉飾)自十二年前遭丈夫遺棄後,以祖傳秘方調製的海南雞飯於新加坡開設餐館,獨力養活三個兒子。傳統的珍一直渴望兒子繼後香燈,當發現長子及次子都是GEY(同性戀)後,將希望孤注一擲放在小兒子LEO身上。珍為一盡家庭責任,延續傳宗接代的理想,與好友金水(世界名廚甄文達飾)合力介紹女孩子給LEO,其中法國交換生SABINE與 LEO甚為投契,珍大感安慰。其時金水憑一道新發明的菜式(竟然叫海南鴨飯)一炮而紅,響徹廚壇,他的新菜間接拆毀了珍以海南雞飯起家的生意;珍無形中自尊盡創。珍與金水在一次高手雲集的廚藝比賽中相遇,珍發現,觸動她生命每個點滴的,並不單是一碗海南雞飯…… (畢國智 2004)


 

也正如李安的《飲食男女》裡說:

吃飯是中國人唯一的溝通方式,不管怎樣,這樣總算是溝通了。那麼就讓飯繼續吃下去吧,無論是吃什麼 (李安 2008)。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海南文昌人,文昌雞是我精神的一部分,是我的身份,以及我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鄉土記憶。我想,海南雞飯大概就是一種傳統文化的象徵,是一樣美味,但最終代表一種愛。 

 

參考書目

lolitalin  豆瓣電影  2005年9月16日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05017/ (訪問日期: 2012年11月19日)

百度百科  文昌雞

http://baike.baidu.com/view/66687.htm (訪問日期: 2012年11月19日)

畢國智《海南雞飯》 2004年11月10日 

http://movie.mtime.com/19786/ (訪問日期: 2012年11月19日)

海南日報 《1936年,宋子文第一次還鄉海南的前前後後》2009年4月13日

http://news.hainan.net/newshtml08/2009w4r13/503725f0.htm (訪問日期: 2012年11月19日)

—、海南雞飯傳奇  2009年12月2日

http://www.hi.chinanews.com/travel/content/2009-12-02/2367.html (訪問日期: 2012年11月19日)

李安:雞飯、鴨飯、法國大餐

2008年4月10日.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348982/ (訪問日期: 2012年11月19日)

維基百科  文昌雞  2010年1月9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文昌雞 (訪問日期: 2012年11月19日)


作者簡介

唐志峰,海南文昌人,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碩士(當代中國研究),武漢大學法學碩士。深港執業律師,自由攝影師。

攝影:李子兄弟(L&B)// 視覺編輯:吳思雨(L&B)

關於「海南食遊記」

「李子兄弟」在過去的十幾年間,一直致力於海南(美食)餐飲文化的發現、挖掘和品牌推廣工作。「海南之美,美不勝收。」,海南美食,以其綠色原生態和自然原味等獨特的魅力,揚名於世界。在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進程中,我們一直在致力於海南(美食)餐飲文化的區域性和國際性(美食)餐飲文化交流活動以及高層次的餐飲文化品牌推介活動,使美食成為海南國際旅遊島的重要文化交流(媒介)平臺。因此,為了推動海南(美食)餐飲文化的網絡化進程,可持續的將海南(美食)餐飲文化融入國際旅遊島的日常生活、旅遊與發展,「李子兄弟」將從2015年6月16日開始,在微信公眾平臺設立「海南食遊記」。

在這個微信號中,由專業攝影師、文案與設計師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團隊,以「美食」為切入點,以推動海南(美食)餐飲文化融入生活為目標,在網絡多媒體快餐文化中,保持高尚的生活趣味,快樂的美好的分享海南(美食)餐飲文化之美。


歡迎提供美食資訊

合作熱線:13907644420 李子

相關焦點

  • 美食系列之海南雞飯及其文化
    不管是旅遊、商務還是其他,但凡去過海南島的人,大概都免不了吃上一頓海南雞飯。
  • 海南雞飯,是海南的雞飯,還是海南雞的飯
    只要往東南亞走一召,你會發現遍地的泰國人海南雞飯、新加坡海南雞飯、越南海南雞飯、卻唯獨在中國,只要出了嶺南和海南兩地你就很少能看到海南雞飯的店,以致於絕大多數的人總是到了東南亞旅遊才知道原來有個海南雞飯。於是海南人說海南雞飯是他們的,新加坡人說海南雞飯是他們的,那麼海南雞飯到底是誰呢?或許,我們還得從雞講起。
  • 在海南吃不到的海南雞飯?
    一份地道的海南雞飯通常會用一個託盤盛放,一個碟子,兩個碗,三份醬料。拆骨雞肉切塊整齊碼放碟中,佐黃瓜、聖女果切絲。一碗油光粼粼的雞飯,一碗鮮香四溢的雞湯。另外三個小碟子分別放著頗具南洋風味的醬料:姜茸、黑醬油和辣椒醬。
  • 一曲《文昌雞》帶您感受海南雞飯文化!
    而即使沒有來過海南島,在廣州、深圳、香港、新加坡等地方,海南雞飯店的招牌也是隨處可見,首先我們就先從一段宣傳海南文昌雞的MV歌曲開始我們的食雞之旅吧!在新加坡,海南雞飯甚至還號稱是該國的國宴,海南雞飯的魅力由此可見。海南雞飯已不僅僅是一種菜餚,更多的是一種眷戀、一種鄉愁、一種由本地味道而延伸出來的文化。
  • 海南還有海南雞飯麼?
    說什麼,吉隆坡有個南香飯店,他家店海南雞飯最出名,什麼雞肉經過大廚精心烹製,油飯香綿,雞肉嫩滑。暫且不管好基友有沒有有炫耀的嫌疑,關鍵是海南人打「飛的」去馬來西亞吃海南雞飯,什麼邏輯,難道海南沒有海南雞飯嗎?
  • 海南雞飯,新加坡要申遺
    新加坡要為小吃攤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鄰國馬來西亞廚師憤怒抗議,關於海南雞飯的「版權」屬於誰,兩國一直爭論不休。將海南雞飯形容為新加坡國菜並不為過,新加坡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讓本地人自豪的文化遺產中,海南雞飯不僅榜上有名,還名列前茅。海南雞飯在外名聲最響亮。
  • "海南雞飯"竟不歸海南?
    >    新加坡要為小吃攤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鄰國馬來西亞廚師憤怒抗議,關於海南雞飯的「版權」屬於誰,兩國一直爭論不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將海南雞飯形容為新加坡國菜並不為過,新加坡整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讓本地人自豪的文化遺產中,海南雞飯不僅榜上有名,還名列前茅。海南雞飯在外名聲最響亮。在新加坡,雞飯攤位林立,「海南雞飯」從小吃店的一盤2新元雞飯,到高級酒店的二十幾新元一份雞飯套餐都有。
  • 為什麼海南沒有海南雞飯?
    有人頂津津,有人推薦文東記,大多數人信誓旦旦打包票,堅稱好吃到流淚的海南雞飯一定來自自家附近的小販中心(food centre)。在吃飯這件事上,人總是自己味覺經驗的囚徒。海南雞飯,源自中國海南島,卻為何成為新加坡地道的名菜?一碗好的海南雞飯,到底是啥樣的?
  • 新加坡海南雞飯
    作為海南省的特色菜品。主要食材是雞肉和大米,主要烹飪工藝是燙煮。海南雞飯起源於中國海南島的文昌市。海南人會以文昌當地的白切雞做法,同時配以雞油和浸雞水烹煮的米飯,所以在海南島俗稱為文昌雞飯。20世紀初期,隨著移民潮,這個菜式傳至東南亞,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泰國等地發揚光大。
  • 「海南雞飯」為何會成為新加坡代表菜,在海南當地可不叫海南雞飯
    電影《海南雞飯》便是一部以海南雞飯為線索的美食電影,不得不提的當然是海南雞飯了。電影裡的主人公珍用祖傳秘方製作出獨特的海南雞飯,在新加坡開設了一家海南雞飯餐館,並打響了海南雞飯的名堂。現在海南雞飯不僅名馳中外,還成為新加坡的美食代表,因為《海南雞飯》這部電影,也讓更多的人認識了海南雞飯這道美食,但也讓一些不明所以的人誤以為「海南雞飯」在新加坡才是正宗的,但海南雞飯的起源如同其名字,就是起源於我國海南省文昌市。
  • 一碟正宗的海南雞飯是怎麼樣的?
    平時去香港,吃膩了茶餐廳,偶爾轉下口味,吃星馬菜也不錯~喇沙、椰漿飯、咖喱蟹、海南雞飯...想起這些酸辣醒胃的新加坡風味,都快流口水了。其中,最熨帖腸胃的當然是一碟「海南雞飯」:一塊蘸上黑豉油的無骨滑雞,一口帶點斑蘭葉清香的雞油飯,這道漫溢著熱帶風情的料理,很容易讓人忘掉煩惱。
  • 海南雞飯烹飪大賽暨海南優質雞展示推介會在海口舉行_今日海南...
    挖掘和弘揚海南傳統美食文化 助力海口「國際美食之都」建設海南雞飯烹飪大賽暨海南優質雞展示推介會在海口舉行2月23日,由海南省商務廳指導,海口市商務局主辦,海南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協會承辦,海南省酒店與餐飲行業工會聯合會、海南省瓊菜研究中心、海口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
  • 新加坡國菜——海南雞飯 源於海南符氏首創
    新加坡國菜——海南雞飯 源於海南符氏首創海南雞飯是一道中國海南省美食,起源於中國海南省文昌市。
  • 「海南雞飯」在美國
    海南菜系和風味以鮮香甜酸為主要特徵,有人形容它是「背倚大陸,輻射東南亞」,卻誰知,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竟也見到了它的身影。  開車大約15分鐘,來到羅蘭崗商業廣場,一眼便瞥見「海南雞飯」的中文招牌高高掛著。這裡也有海南雞飯?也許因為多年來早已把海南作為第二故鄉,那腳步竟不由自主地走進了小店。   花12.99美元,要了一份海南雞飯,不大功夫,侍者端上一個託盤,盤內擺著雞塊和米飯,旁邊還配上了一大堆佐料,有咖喱汁、酸甜醬、生抽和辣椒。
  • 海南雞飯的美味享譽國際,你知道海南雞飯的來歷嗎
    如今有很多人都會選擇到海南去度假,同時也領略到了海南雞飯的美味。或許你已經被海南雞飯的味道所徵服,或許你也早就聽聞海南雞飯的大名。那麼,你知道這海南雞飯是怎麼來的嗎?關於海南雞飯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家人煮了很多雞肉,留下很多的雞湯,家裡的小媳婦想出了一個辦法,自己正準備煮飯,她就把一些雞湯倒進了米飯中。
  • 最好吃的雞飯並不在海南,那我們該去哪裡吃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到底要去哪裡吃?   這個疑問,或許早已在人們心中激蕩出回聲了。說起海南雞飯,這種流行於東南亞甚至遠播全球的食物,最莫名其妙甚至耿耿於懷的莫過海南人了。
  • 海南雞飯創新發展論壇海口舉行
    本報1月21日訊(記者謝大強 通訊員陸建安)1月21日,中國(海口)海南雞飯創新發展論壇及海南雞飯主題品鑑會在海口舉行。以此促進做強做大海南雞飯品牌效應,帶動海口特色餐飲業發展,推進海口國際美食之都建設。副市長馮鴻浩出席會議並講話。
  • 海南雞飯——」做雞「的最高境界
    作者:滿逗逗      校審:tina糖謹以此文,紀念那些為了海南雞飯而奮鬥終身的吃貨老前輩們,以及紀念我逝去的童年。。。。。正如美國沒有加州牛肉麵,中國沒有左宗棠雞(一道美式中國菜,不好吃 ¬_¬)一樣,海南嚴格上說也並沒有海南雞飯。或者說,海南雞飯並不誕生於海南,而是新加坡。
  • 麻雀銜枝新加坡:海南雞飯
    他在海南島文昌縣文昌鎮有名的「毓葵雞飯店」學過雞飯的手藝,上世紀20年代或者30年代到了新加坡謀生,就挑擔提籃,在海口街沿街叫賣雞飯,顧客就是那些剛剛下船來到新加坡的海南移民。雞是海南傳統的白斬雞,飯糰是香蕉葉子包著的,據說一包只賣一分錢。後來他在海南二街的一家咖啡店裡有了個固定的攤位。人勤快,手藝好,雞飯香且便宜,就這樣出了名。 這雞飯還一度得名「共產雞」。
  • 海南雞飯,誰家最強?
    之前也有分享過幾家關於海南雞飯的餐廳,因為一提及到海南雞飯,總感覺咽不完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