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關注掌上大福
✎傳播:正能量 | 梅山文化| 民俗民情 | 公益資訊
過去在梅山地區還常見一種遊丐,手持一把獵叉,叉上掛一個用紅布纏繞的木雕張五郎神像,邊走門串戶,邊念咒乞討。
梅山水師還有正邪兩派之分,一般來說,正派梅山水師煉的法和水都是為了治病救人,而邪派水師則恰恰相反。
歸蛇、收驚與招魂是在梅山地區最常見的三種巫術,它們雖然玄妙,卻又被梅山人世代口耳相傳,令人不容置疑。
古老神秘的梅山巫術,伴隨著梅山先民紮根於這塊土地,並在此發展、興旺,融入梅山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們的生老病死、勞作生活都離不開巫術,那些在香火中亦真亦幻的巫術之神,千百年來指引著梅山子民的腳步。
古老相傳,梅山巫術的始祖是上古蚩尤大帝,而後世那個雙腳朝上、倒立行走的張五郎(一說為蚩尤的化身)又使梅山巫術的體系臻於完備--千奇百怪的巫術咒語、符水、法門讓梅山籠罩在一層揮之不散的迷霧中。而本文要講述的,就是這層迷霧後的真實傳奇。
蚩尤神、張五郎,梅山巫術兩始祖
梅山,是中華民族三祖之一--蚩尤部族的世居地。相傳在上古時期,蚩尤被黃帝打敗,部族土地也被奪去,只在今天湖南中部保留了最後一塊世外桃源式的飛地,這就是梅山。從此以後,梅山就成了一塊「不服王化之地」,獨立發展了4000多年,直到公元1072年宋神宗「開梅山」之後才融入中央政權的版圖。
據專家考證,梅山的範圍包括現在湖南省中部25個縣的全部或部分,總面積達5萬平方公裡。而其中的安化、新化地區,就是梅山的腹地。
整個梅山地區是一個巨大的迷宮,地形詭異、野獸橫行。就在50年前,新中國建國之初,新化縣的「虎害」還十分嚴重,縣政府為此特地組建了「打虎隊」,一次就打死老虎10多隻。
然而,與險惡的自然環境相比,梅山地區盛行的「巫儺之術」同樣讓外人卻步。時至今日,在梅山腹地,依然存在著「村村有師公(巫師),家家設祭壇」的奇特現象。
梅山巫術的種類有很多,但梅山巫術又不同於湖南湘西的放蠱、趕屍巫術,少了許多陰森恐怖。現在的梅山,仍常見的巫術主要有儺戲巫術、漁獵巫術和治療疾病、超度亡靈的巫術,而這些巫術的起源,追溯起來都與兩個人有關,一個是蚩尤,另一個就是張五郎。
根據梅山當地歷代秘傳的巫術科本(即教授巫術的「教材」)記載,蚩尤是梅山巫術的始祖,他出生在今天湖南新化縣與安化縣接壤的大熊山。蚩尤有母而無父,母親名叫哈霧,蚩尤雖然長相兇惡--頭上有兩隻角,眼睛像牛眼,鼻子像獅鼻,嘴巴像虎口,但非常孝順,不管在做什麼,只要聽到母親呼喚,就會立即回到她的身邊。所以現在梅山巫師在作法時,都要先用牛角吹出「哈霧哈霧」的聲音,祈求蚩尤下凡,降下神力。
除蚩尤之外,張五郎--這個被中國神仙譜遺忘的散仙,是梅山巫術的另一大神(當地也有另一種說法,張五郎就是蚩尤神的化身)。相傳張五郎天生異相,他雙腳朝上,手和頭臉朝下,倒立行走。在梅山當地的傳說中,張五郎曾師從太上老君學習法術,法力高強,梅山巫術中的許多法門都由他所創。在舊時梅山地區,人們習慣隨身配帶一個木雕或骨雕的反腳倒立張五郎神像,認為只要帶了他的神像就能「蛇怪自退,獸怪自藏,瘴怪自隱,妖怪逃亡。」過去在梅山地區還常見一種遊丐,手持一把獵叉,叉上掛一個用紅布纏繞的木雕張五郎神像,走門串戶念咒乞討:「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不怕青龍高萬丈,只要白虎就地趴。」據說這咒語能鎮宅安神,給人們帶來安寧。
符水之術與梅山水師
煉製符水,是梅山巫術的主要法門之一,而專門用符水救人或害人的師公(巫師),在梅山當地也被稱作「水師」。梅山水師還有正邪兩派之分,一般來說,正派梅山水師煉的法和水都是為了治病救人,而邪派水師則恰恰相反,傳說他們煉成的符水可以讓人生病、瘋癲,繼而以「治病」為由勒索錢財。
梅山水師在新中國成立前十分吃香,水師隊伍也很大,在梅山腹地新化、安化一帶,幾乎每鄉每村都有水師,有的村同時有幾位甚至十幾位水師。水師靠治病療傷養家餬口,有名的水師家中都比較富裕,他們弟子眾多,社會地位也很高。而現在,水師隊伍已瀕臨絕跡,年輕的水師很少,年老的大多也已隱居山林,真正懂水師「法術」,能療傷治病、身懷絕技的屈指可數。
家住新化縣姜家壩的姜耀芬是目前梅山地區仍健在的水師之一。在對他的走訪中,姜耀芬詳細向筆者講解了自己的「水師」行法經歷和一些煉水秘法。
據姜講,他從師的時間是1948年,整整跟隨師父修習了6年,1954年才出師。從出師至今,行法已50多年,足跡遍布湖南新化、安化、冷水江、漣源等地。姜耀芬擅長煉製的符水有如下幾種:用於療傷接骨的開刀接骨止痛水,防身抗打的鐵牛水,消熱退涼、不被高溫所傷的雪霜水,治療無故瘋癲的收猖水等。
當問及具體的符水煉製方法時,姜笑而不答。在筆者一再請求下,姜耀芬才將符水煉製過程簡單演示了一下:
先取清水一碗,左手中指和無名指內屈緊扣掌心,拇指、食指、小指豎立成三鼎足狀端碗;右手拇指扣住無名指和小指,伸出食指和中指呈劍指狀,劍指憑空虛劃,口中念念有詞。據姜耀芬講,煉製不同符水所念的咒語各不相同,如「止痛水」的咒語就是:「風霧霧,雨連連,手提法水遍三千。九龍聖水到此,不怕粉骨碎身,噴水一口,實時入痛。吾奉丹田祖師,急急如律令。」
不光咒語種類繁多,符水的煉製過程也很複雜--一般在每年農曆立春前,第一聲春雷響過後才能煉水。煉水時間多選擇在每天清晨五六點,要連續不斷煉七七四十九天才大功告成,這段時間又要不斷添加一些神秘法式,以助符水功效。
這些符水的功效到底如何?看著筆者滿腹狐疑的樣子,姜耀芬特地講述了他頗為得意的兩次行法經歷。一次是在姜剛出師不久,和人打賭,能不能將灶膛裡的一塊火炭拿出來。姜當場做法,服下「雪霜水」,然後將手伸到燒得通紅的灶膛裡,取出一塊火炭,圍繞房子走了一圈才放下,一點燙的感覺都沒有,在場人都驚得目瞪口呆。當年的目擊者,如今仍有兩位健在。
還有一次是在1980年,和姜同村的一個村民勞作時腳踝部被茅柴刺傷,到醫院包紮處理後,傷口仍不見好轉。過了一段時間後,刺傷的地方完全潰爛,醫院建議截肢。不得已,該村民將姜請來治傷,姜先祭了一碗開刀接骨止痛水給他服下,再施藥外敷,八九天後傷口就癒合了--聽到這裡,筆者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難道這些符水、咒語都是障眼法,真正對傷病起作用的是那些藥物?在姜耀芬家中,筆者確確實實也看到了晾曬著的各種草藥,然而這也僅僅是猜想,沒有最終答案。
梅山秘法:歸蛇、收驚與招魂
如果說梅山巫師的符水之術勉強能用「草藥」來理解,那對於以下幾種巫術,人們就很難給予科學的解釋了。這幾種法術在梅山地區運用最多,它們雖然玄妙,卻又被梅山人世代口耳相傳,令人不容置疑。
首先是「歸蛇術」。歸蛇術是梅山漁獵巫術的一種,意思是人在野外被毒蛇咬傷後,只要請巫師作法,過不久,那條咬人的蛇就會嘴銜解毒草藥,出現在巫師身邊。筆者在新化當地曾仔細了解過巫師行歸蛇術的過程:
巫師先持一道平安符,來到毒蛇傷人的地方,用香在地上插出「山」、「林」、「竹」三字,然後再用香在字旁插出3個同心圓,巫師在圓圈裡盤腿坐定後,立即開始念「歸蛇咒」。一般兩小時後,咬人毒蛇就會口銜解藥現身。據巫師講,蛇回來之後,大多只能在3個圓圈之外遊弋,只有毒性最強的蛇王才可能進入圈內。
其次是「收驚術」。在梅山地區,當某人因受到嚴重驚嚇,神志不清、言語混亂時,他的家人都會請巫師來做「收驚術」,讓受驚者的心緒回歸平靜。收驚術是梅山巫術中較粗淺的一種,儀式簡單,無需預備祭品香燭,也不設祭壇。作法時,巫師用左手撫摸受驚者頭頂,右手在其額部畫一個「雨」、「漸」、「耳」三個字重疊的「符」,一邊畫符,一邊念咒,符咒念完,符同時畫完。然後巫師對著自己的手掌哈三口氣,在受驚者的額頭上摸掃三下,即表示收回魂魄。一般情況下,受驚者在巫師施法過程中會沉沉睡去,待到醒來時,神志也就恢復了--這種法術和當下流行的催眠療法有異曲同工之處。
最後是「招魂術」。招魂術施用的對象,大多是那些重病不愈、久治無效之人。在梅山巫師眼中,這些病人之所以病入膏肓,是因為他們的魂魄游離了肉體,要使疾病痊癒就必須先為其招回魂魄。
招魂術非法力高深的巫師不能駕馭,施法前須大設法壇,雞、魚、肉、果等貢品預備齊全。法壇設置地點也有講究,必須設在村前的十字路口。
招魂開始,巫師身穿全套法裝,手拿鎮邪法器,登壇施法。法壇上的巫師縱跳騰挪,口中呼喊:「屋前屋後失了魂,屋簷童子送回來;廟前廟後失了魂,城隍菩薩送回來;河岸塘邊失了魂,河神水官送回來;山林崖頭失了魂,山門土地送回來……」在招魂法術施行後,十之六七的病人病情都會好轉,原因何在?難道如一些學者所言,是心理暗示產生的作用?筆者不得而知,而梅山巫術的神奇實在也不能簡單忖度。
版權聲明:來源|網絡【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敬請告知,我們將立即處理。】投稿郵箱:6087488@qq.com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