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糖主要控主食
在糖尿病的治療中,「管住嘴」是控制血糖的重要環節。而管住嘴主要又是管住主食。
因為主食的主要成分是澱粉,而澱粉的代謝產物是葡萄糖,為人體提供生命活動的能量。相比蛋白質(肉蛋奶)、脂肪(肉、油),碳水化合物(主食)對血糖的影響最快、最明顯。
吃得太少也不行
血糖控制不好,減少一點主食是可以的;但絕對不能不吃或吃得太少。
主食太少,會導致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的代謝,各臟器能量不足,讓胰島功能更加弱化,同時也不利用營養吸收,長久以來會造成腸胃不適。
主食太少、肚子不飽,為了吃飽也可能間接增加肉蛋類、油脂的攝入,最終反而使總熱量超標,造成血糖長期偏高、波動大,營養不均衡,引發多種疾病。
給主食換個樣
《中國膳食指南》規定,碳水化合物應佔總熱量的45—60%。糖尿病人即使要減少主食,也不能少於全天熱量的40%。簡單的講,一個中等身材、微胖的成年人,一天不能少於3兩主食(生的)。做熟後,大約是4.5兩饅頭、6兩米飯。
吃的比這多,熱量超標,血糖肯定難控制;要麼血糖高、要麼藥物或胰島素用量大。沒吃這麼多的,血糖也不好;主要原因是吃得太精細,白米飯、白饅頭,血糖升得快。能不能主食吃飽,血糖也不高呢?那就給主食換個樣。
加粗糧加蔬菜,吃點紅薯土豆
在白米飯、白饅頭裡加入適量粗糧、蔬菜不僅能讓你吃飽,還可以降低餐後血糖。
國家膳食指南建議:細糧與粗糧的比以6:4為最佳。建議添加低升糖指數而且較柔軟的蕎麥(升糖指數54)、玉米(55)、苦蕎(54)、小麥米(41)等。跟蹤結果表明,同等重量的雜糧飯比純米飯餐後血糖降低20%。
幹一點、硬一點
糖友選主食的時候,應該選擇一些比較幹或者比較硬的主食,比如可以吃一些餅乾和饅頭之類的,米飯應該比較硬比較好,因為水分越多更容易導致血糖升高,就會出現餐後血糖不穩定的現象。
胃腸不好少吃粗糧
如果腸胃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應該選擇粗糧為主食的一半,這平時除了吃大米飯之外,還可以選擇小米和土豆以及紅薯和玉米之類的粗糧來做主食。但是如果腸胃功能不好就應該少吃粗糧,以免加重腸胃疾病症狀。
好吃不升糖的主食
一、紅小豆薏米飯
原料:大米、紅小豆、薏米各100克。
做法:
1、將紅小豆洗淨,浸泡12小時,撈出放入鍋中,添水煮至八成(水要多加些)。
2、將大米、薏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浸泡6小時。
3、將泡好的大米、薏米和紅小豆一起放入大碗中,入鍋蒸熟即可。
二、胡蘿蔔全麥饅頭
原料:全麥麵粉300g、麵粉300g、胡蘿蔔1根(100g左右)、酵母粉5g
做法:
1.胡蘿蔔擦成細絲。
2.酵母化開,加入麵粉中,加入蘿蔔絲、適量溫水揉成麵團。蓋上蓋室溫發酵。
3. 發酵後,將麵團揉成長條,切成幾個大小差不多的劑子。
4. 取一份,再揉幾次;整理成饅頭的形狀。
5. 擺放在籠屜中,再醒5分鐘。冷水上鍋,大火蒸20分鐘即可。
三、苦蕎花卷
原料:麵粉300g、苦蕎粉300g、酵母5g
做法:
1.酵母化開,加入麵粉中,用適量溫水將麵粉、苦蕎粉揉成麵團。蓋上蓋室溫發酵。
2. 發酵後,將麵團揉成長條,切成幾個大小差不多的劑子。
3. 取一份,再揉幾次;整理成花卷的形狀。
4. 表面抹香油,根據口味撒些椒鹽、五香粉、蔥花鹽、香豆粉等。
5. 擺放在籠屜中,再醒5分鐘。冷水上鍋,大火蒸15分鐘即可。
四、玉米麥麩餅
原料:玉米面200克、麥麩100克、豆漿200克、 酵母14克。
做法:
1.將玉米面、麥麩、酵母放入盆中,加入豆漿和少許溫水,和成稀糊狀,用保鮮膜封住盆口,待麵糊發酵半小時。
2.在電餅鐺上薄薄的擦上一層油,用小勺舀出麵糊攤餅子,3、4分鐘後出鍋即可。
吃了薯類別忘了減主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年人增加薯類的攝入,每周吃5次左右,每次攝入50~100克。常見的薯類指馬鈴薯(土豆)、甘薯(紅薯、山芋)、芋頭、山藥等,被公認為是兼有主食和蔬菜特性的天然健康食物。
1、每吃100克紅薯就要少吃30克糧食。如減少50克大米、白麵食品,就可以吃150克紅薯。
2、每吃200克土豆或芋頭,就要少吃50克糧食。如減少50克大米或白麵製品,就可以吃200克土豆或芋頭,飽腹感更強。
3、每吃300克山藥,就要少吃50克糧食。如減少50克大米或白麵製品,就可以吃300克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