瘞鶴銘和石門銘有什麼區別?

2020-12-21 騰訊網

聽聽楊先生怎麼回答

劉佳易提問:

我特別喜歡楊老師的字,也很希望能和老師學習,您好!我想請教楊老師,點評一下我練習的字。

劉佳易 臨

楊先生回答:

你顏字『多寶塔』臨的基本筆法不錯,就是有些個別字不準確,如果希望在寫『多寶塔』的方面取得進步,你可以試試用帖中的字組詞來寫。組詞練習後,背著可以寫出來,那就是一幅作品了。這樣也會提高你的興趣,而不僅僅是機械的臨帖。尤其再將寫的滿意的作品送一送親朋好友,會更有練習的動力。比如,『千福寶文』就可組個詞,以此類推,會掌握很多字和詞。

另外,在字的大小方面可以有不同嘗試。通常臨帖我建議寫6cm見方的字,創作作品時,『多寶塔』最大可以放大到10cm見方一個字。如果是寫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和『勤禮碑』,則單個字可以寫到50cm大。

崔鈞柏提問:

小編您好,我想請教楊先生,瘞鶴銘和石門銘有什麼區別?

瘞鶴銘拓本,網絡圖

《石門銘》碑帖印譜,網絡圖

楊先生回答:

崔鈞柏,你好,《瘞鶴銘》為五塊殘碑,殘缺的字可不寫,這個碑的特點從字面上看屬楷書,但又沒有楷書的嚴謹,帶有隸書的筆意,有時還有行書的味道,圓筆多,方筆少,建議書寫時用羊毫筆臨習為佳;《石門銘》用筆豪放自然,結構寬舒而無支離之感。字體趨於扁平,撇捺縱伸開闊,楷中兼行,真相灑脫。筆劃道勁,猶如鋼絲之狀。凡臨魏書久者,令覺平整有餘,必臨《石門銘》面獲大益。這兩個版本的字帖,對我寫行書有很大幫助。

Ho.提問:

楊先生,您好。感謝在我學習書法的道路上有您的陪伴,我一直關注和學習著您。感謝您能創建這樣一個平臺,能讓像我這樣的初學者少走彎路,有益進步。最近練習的幾副寫稿,請楊先生指點。

Ho.書寫

楊先生回答:

第一幅行草書非常流暢,如有的字加重筆,更好。

第二幅心經學的書寫速度快了,要慢下來,相鄰的三個「無」字結構要有變化。

第三幅行書條幅行草書不錯,給個贊。

祝大家不斷進步!

相關焦點

  • 《瘞鶴銘》與《石門銘》的對比研究
    其字體以楷書為主,夾雜有篆書和隸書,整體風格呈現出一種由魏碑向楷書轉化過渡的特徵。這種亦楷亦隸亦篆的書體,被後人稱之為「破體」,在中國書法史中鶴立雞群,標新立異。下面我們來解讀一下《石門銘》。《石門銘》全文融記事、頌功、寫景和抒情於一體,是石刻銘文的代表作,故書丹、鑿刻在當時也是有意識請書法與鑿字高手完成的,這從崖文中也可看出,崖文地處陝西褒城石門東壁,而書丹為「太原郡王遠」,鑿字為「河南郡洛陽縣武阿仁」,並且留名刻記於崖文題記中,可見王遠、武阿仁的藝術業績雖不為歷史所記載,但其高超的藝術作品正昭示了他們在當時就為社會認同的藝術高手。
  • 康有為臨石門銘的技法
    得到石門銘精髓的無疑是康有為,其次僅見的集陳摶字的一個對聯也透露出陳摶的聰慧。臨寫《石門銘》,要得到康有為臨石門銘的技法,需得法,這要看你想寫出其什麼氣質來,如要寫出其舒逸之感,得注意材料的選擇和恰當的方法。
  • 堪稱「神品」的南北二銘之篆隸筆法北銘《石門銘》
    褒斜石門是世界上較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後石門道破廢,北魏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修褒斜道。 《石門銘》就是為紀念此事而作的,為著名摩崖石刻。《石門銘》以首頁「此」字不損者為佳拓。此石刻為正書,凡28行,滿行22字,後段題記為7行,每行9-10字。
  • 臨《石門銘》要領
    石門銘為摩崖刻石,作書者懸臂騰空,書寫難度極大,僅憑功力成字,故點畫多流暢而跌宕,顯筆法圓厚兼有韌勁峻勢,是此碑用筆之典型特徵。所以臨此帖,尤其要注意點畫在中鋒運筆過程中,保持一股氣力和筆勢,呈現「屋漏痕、錐畫沙」之形跡。
  • 大字之祖《瘞鶴銘》,原來是一篇悽美的葬鶴銘文
    宜直示之,惟將進寧,爰集真侶,瘞爾作銘。」《瘞鶴銘》真是一個傳奇。鶴去而主人以隆重之禮葬之,並紀其事,志於石。這大約只是小說中的事吧,如《紅樓夢》裡的黛玉葬花,「我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我知何人?」雖多幾分悽涼,但卻是能啟人心扉的命題。
  • 《石門銘》:飛逸奇渾,分行疏宕,翩翩欲仙
    之後,宋代洪适《隸釋》、趙明誠《金石錄》均有著錄。自清代以來,金石學家對《石門銘》頗為推崇,列為「石門十三品」之一。畢沅《關中金石記》說:「《石門銘》,永平二年已醜正月立,王遠撰文並正書,在石門中,遠無書名而碑字超逸可愛,又自歐、趙以來不著錄,尤可寶貴也。」
  • 在《石門銘》的學習過程中,學習章法是必不可少的!
    對《石門銘》書法學習的運用,既要考慮《石門銘》自身的構字法則和布白特徵,又要兼顧具體的形式要求與書寫內容,從而選擇合理的章法布局。就《石門銘》自身來說,其依崖壁順勢展開,橫有行、縱有列,是打了界格書寫的。
  • 「大字之祖」瘞鶴銘:頗受歷代文人書家好評,究竟何人所書?
    明王世貞評:「此銘古拙奇峭,雄偉飛逸,固書家之雄。 」費聲騫《古代碑帖鑑賞》裡說:「銘字連筆圓潤,落筆超逸,神採脫俗。」康有為贊曰:「自唐以降,楷書之傳世者不啻汗牛充棟。但大字之妙莫過於瘞鶴銘。因其魄力雄偉,如龍奔江海,虎震山嶽。」
  • 黃庭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瘞鶴銘》的?
    古人論黃庭堅書法時說:「蘇東坡、黃山谷其撇、捺拖出姿態宕逸, 皆本於《瘞鶴銘》。」撇、捺拖出特徵黃庭堅書法特色, 而這種特色又出於《瘞鶴銘》。從黃庭堅存世作品來看, 具備「撇、捺拖出」特徵的早期作品蓋有以下幾種:《次韻叔父夷仲詩帖》, 此作結字扁平, 有東坡書法風韻, 而其撇、捺間有拖出, 略具《瘞鶴銘》痕跡。
  • 相傳王羲之所書,《瘞鶴銘》摩崖大字水前拓本
    《瘞鶴銘》大字摩崖,南梁天監十三年刻,署名為「華陽真逸撰,上皇山樵正書。」這裡一篇哀悼家鶴的紀念文章,內容雖不足道,而其書法藝術誠然可貴。此銘究竟是何人所書?歷來就有爭議。宋人黃長睿考證它為梁代陶弘景所書。陶弘景隸書、行書均佳,當時他已解官歸隱道教聖地鎮江茅山華陽洞,故認為屬於他的墨跡。另一說,相傳是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所書。
  • 北魏摩崖石刻《石門銘》高清大圖,霸氣外露!
    新書友,請點上方關注「書法理想」領取書法資料 《石門銘》 北魏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 全稱《泰山羊祉開復石門銘》
  • 臨寫《石門銘》要懂得這些理論,你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臨寫《石門銘》,一要注意結體左低右高的險側,二要注意線條曲曲折折的延伸舒展。這兩個特點與褒斜道和石門的自然景觀相同,《石門銘》 雲;「 白晉世南遷,斯路廢矣,其崖岸崩淪,澗閣堙褫,門南北各數十裡,車馬不通者久,攀蘿捫葛,然後可至。」又雲:「皇魏正始元年, 漢中獻地。
  • 胡問遂臨《石門銘》,渾然厚重!
    歷任上海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教員、上海出版學校和上海市青年宮任書法教師,上海中國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上海文史館館員。書學論文曾入選全國第一、二屆書學討論會。為《辭海》、《美術辭典》書法詞條撰稿人之一。師從沈尹默,為其入室弟子。現為上海中國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上海文史館館員。
  • 藝術尋根 | 訪碑:褒斜古道,石門何在?
    漢中石門水庫大壩後面豎於水中央的巨大石柱,上有一碑,書有「石門故址」四字 ——若從1970年淹沒之日算起,近兩千年來一直是蜀道焦點的褒斜道石門不見天日已43年了,除《石門頌》、《石門銘》等名刻被搬遷外,絕大多數古代石刻則隨石門沉入水下。而當時對水庫的選址決策若北移不過數裡,其實即可保全石門文化寶庫。
  • 鎮江的焦山有什麼特別之處?乾隆六下江南,竟有八上焦山
    根據歷史記載,乾隆六次南巡,有八次登上焦山。在1751年、1754年、1762年、1765年、1780年和1784年共六次南巡,次次都上焦山。為什麼乾隆6次南巡,8次上焦山?那麼,焦山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一、奇特的自然景觀焦山高70.7米,周長2000多米,是長江上唯一一座四面環水的小島,以山水秀麗、古樸幽雅著稱於世。因為四面環水,島上綠樹成蔭,遠遠望去,山清水秀,如碧玉浮江,有江南&34;之稱。
  • 鎮江的焦山有什麼特別之處?乾隆六下江南,竟八上焦山
    根據歷史記載,乾隆六次南巡,有八次登上焦山。在1751年、1754年、1762年、1765年、1780年和1784年共六次南巡,次次都上焦山。為什麼乾隆6次南巡,8次上焦山?那麼,焦山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一、奇特的自然景觀焦山高70.7米,周長2000多米,是長江上唯一一座四面環水的小島,以山水秀麗、古樸幽雅著稱於世。
  • 應是世間第一楷書《石門銘》清晰本 - 耿仁堅說書法
    06康有為在《廣藝舟雙輯》中譽之為「神品」,評曰:「《石門銘》飛逸奇渾,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門頌》、《孔宙》等碑,皆夏、殷舊國,亦與中郎分疆者,非元常所能牢籠也。」07有此個性者,楊風子的《韭花帖》,楊風子韭花帖與那個時代拉開了很大的距離。
  • 重溫經典 ‖「 大字之祖 」 瘞鶴銘高清欣賞,「 大字無過《瘞鶴銘...
    《瘞鶴銘》,大字摩崖,南梁天監十三年刻,署名為「華陽真逸撰,上皇山樵正書。」這是一篇哀悼家鶴的紀念文章。北宋黃庭堅認為「大字無過《瘞鶴銘》」、「其勝乃不可貌」,譽之為「大字之祖」。宋曹士冕則推崇其「筆法之妙,書家冠冕」。此碑之所以被推崇,因其為南朝時代書法氣韻,特別是篆書的中鋒用筆的滲入;加之風雨剝蝕的效果,還增強了線條的雄健凝重及深沉的韻味。此碑的拓本及字帖久傳國際,名震海內外,是研究書法藝術之代表。它既是成熟的楷書,而又可從中領會楷書發展過程中之篆、隸筆勢遺蹤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 漢中石門十三品
    據統計,在石門故址的石刻有104種,僅石門內壁就有34種。上自漢魏,下至明清,儼然一座石刻寶庫。其中13種漢至南宋時代的石刻出類拔萃,蜚聲古今,世稱石門漢魏十三品。1970年,國家在褒河上興建水電站,石門十三品被鑿遷至漢中市博物館保護、陳列。
  • 盤點2大蘭花銘品的區別——環球荷鼎和綠雲到底哪兒不一樣?
    盤點2大蘭花銘品的區別——環球荷鼎和綠雲到底哪兒不一樣?文/三條石世界很大,有的人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生她養她的那個村子。世界又很小,地球現在都統一了一個名字,叫做「地球村」。而這些事情就是正在產生的區別,有了區別,社會才變得不單調,不乏味了。好了,扯了這麼多,或許很多人都覺得我腦子有病吧。寫一篇兩大蘭花銘品的區別,竟然瞎掰扯出來這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但,看懂的人不會這樣認為。那我們進入正題吧。由於價格的差別,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