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鞍山:誰家的非洲雁 請儘快來領走
昨日,雙山街道派出所工作人員介紹,18日晚9點多,接到居民報警,稱在樓道內看到一隻大鳥,疑似野生保護動物,民警就將大鳥帶回派出所。後經市野保站工作人員鑑定,是家養的非洲雁。 雙山派出所工作人員介紹,因居民晚上報警說,看見一隻鳥很像野生保護動物,便出警,在雙山街道新興社區內的居民樓將這隻大鳥帶回。
-
酒店樓頂飛來受傷大鳥 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鴻雁
現代快報訊 10月13日晚上,一隻奇怪的大鳥受傷後飛落在連雲港市海州區新孔路一家酒店的樓頂,酒店好心店主叫來廚師做出魚蝦大餐精心餵養,後進專業人士辨認,確認這隻受傷的大鳥竟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鴻雁。
-
踏訪養雁人家(圖)
幾千隻非洲雁「濟濟一堂」是個什麼樣的景象?昨天記者來到金州區登沙河鎮北關村的生態莊園,大開了眼界。 車行至北關村外,遠遠就望見在一片盛開的桃花叢中綠色大網覆蓋著的大棚。走近大棚,隔著綠色的尼龍網,展現在記者面前的是數不清的紅臉大鳥。它們有的安臥在地上,有的在悠然「散步」。正趕上飼養員到棚中餵食,奇怪的是那些大鳥們卻對這些由糧食和蔬菜混合成的食物無動於衷。
-
一隻土著狗、一隻非洲雁相敬如賓(圖)
一隻土著狗、一隻非洲雁相敬如賓(圖) 一隻土著狗 一隻非洲雁相敬如賓文/圖 通訊員 艾蓮 本報記者 卓升 本報訊 普蘭店古蓮風景區裡的古蓮遠近聞名,而風景區園內的非洲雁與狗和睦相處,許多人可能不了解。
-
「大鳥」撞上麵包車暈倒好心市民收養 竟是非洲雁
市民和他救助的非洲雁。本報記者 禹舸 攝 □記者 牛超 實習生 喬雅雯 本報訊 一隻「鴨子」從空中飛來,一頭撞到麵包車上暈了過去。「除了雞蛋,它啥都不吃,我擔心養不活它,你們還是把它送到專業部門吧。」昨天,市民陳愛菊給記者打電話說。 陳愛菊家住市區彩虹路18號院3號樓。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她家,看到了這隻形似鴨子的小傢伙。它羽毛呈墨綠色,頭部、頸下、翅下和腹下有少量的白羽,嘴的根部有單薄的紅色肉瘤,腳掌呈黑色。有人靠近,它會發出「哪哪」的叫聲。
-
稱奇:天上掉下非洲雁 放入鴨群還生蛋
北方網消息:一隻非洲雁掉進天津市東麗區一座塑料大棚中。菜農將其與家鴨同圈飼養呵護。它還為主人生了一枚蛋。 日前下午2點左右,天津市東麗區大畢莊鎮村民何某,正在菜棚裡割菜,忽聽棚頂啪地一聲響,他回頭竟見一隻大鳥,砸破棚頂塑料落在地上。由於驚嚇,大鳥在菜畦裡跛著一隻腿,亂跑亂飛。折騰一陣後,安靜地臥在了棚內的一角。
-
禪城一褐色大鳥在河邊撲騰翅膀,爪子尖銳腿部受傷
褐色大鳥由於腿部受傷,無法飛翔。禪城公安供圖 南都訊 記者吳曦 通訊員張億 昨日,佛山禪城的環衛工人在禪城區汾江河邊工作時發現一隻受傷的大鳥,由於這隻鳥兒不常見,極有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環衛工便報警求助。民警迅速到場,將大鳥送往專業動物保護機構醫治脫險,原來這隻受傷的大鳥正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它將在傷愈後被放歸大自然。
-
不吃米愛吃肉 受傷大鳥叫紅隼
女研究生買菜回來看見地上有一隻不叫也不飛的大鳥,餵它小米不吃,卻對雞胸肉感興趣。研究生報警求助,隨後警方和野生動物保護部門的聯合救助讓她感到心裡很踏實。這位女研究生叫高夢涵,1995年出生,家住葫蘆島市連山區,目前在貴州大學法學院讀研二。由於疫情原因,現在在家裡備考.
-
群眾撿到一隻受傷的大鳥 一查竟然是這種稀有的動物
原標題:群眾撿到一隻受傷的大鳥 一查竟然是這種稀有的動物泉州網6月20日訊(通訊員郭英英 記者吳水保 文/圖)昨日上午,在晉江金井濱海社區,群眾撿到一隻受傷的鳥,並報警求助。經鑑定,此鳥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麻鷺。
-
白色「大鳥」受傷,查驗方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劉青霞 通訊員蔣靜)且末縣警方接到求助電話,一隻白色「大鳥」受傷飛不動 ,民警救治後才知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1月17日下午,且末縣公安局巡控大隊一便民警務站巡邏組接到一名學生的求助,稱在玉泉河邊發現一隻受傷的白色「大鳥」,飛不動,請民警前往救助。接到求助後,巡邏組民警迅速趕赴現場。經現場觀察「大鳥」右側翅膀受傷,神情疲倦一動不動。考慮到「大鳥」受傷,加之天氣寒冷,民警立即將其帶回便民警務站進行簡單包紮處理。
-
江陰小夥撿到受傷大鳥,竟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12月7日,江陰青陽鎮綜合執法局生態環境科的3名工作人員在錫澄運河段日常巡河,沒想到意外遇見了一位「神秘來客」……巡河途中發現被困大鳥當天下午,青陽鎮綜合執法局生態環境科科長鄧曉鋒等大家循著聲音的方向找去,發現固定河堤的鐵絲網上掛著一隻棕灰色的大鳥,它身子半浸在水裡,尖長的喙一開一合,似乎已經耗盡了全身的力氣。鄧曉鋒是第一個發現大鳥的,「它當時已經被困住了,拿石頭砸水面,它只是掙扎幾下並沒有飛走,我想它應該是受傷了。」鄧曉鋒擔心大鳥體力不支,找來幾片菜葉子想投喂,可惜都不吃。
-
天上掉下「漂亮大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翅鳶(圖)
5月10日下午,市民田中晉在晉江龍湖衙口防護林發現一隻漂亮的大鳥被困在捕鳥網中。這隻鳥的形態跟鷹類很像,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而且翅膀受傷不能動彈,他當即撥打了衙口邊防派出所的電話。 很快,衙口邊防派出民警將大鳥救下。據介紹,當時大鳥左邊翅膀有明顯傷痕,翅膀和爪子被網網住。邊防官兵一邊清理大鳥上的網,一邊找來藥物對其傷口進行簡單的處理。隨後,邊防官兵將大鳥送至晉江市農業局。
-
山上撿到受傷「大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家循著聲音的方向找去,發現山坡上「站」著一隻棕灰色的大鳥,感覺像生病或受傷沒有力氣的樣子。「我們都不認得這是什麼鳥,看著可憐巴巴的。」張先生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別看它有些虛弱,還挺兇。」在工友的幫助下,張先生將「大鳥」抓住,將其送到藥山鎮派出所,交給了當地民警處理。
-
黑褐色大鳥受傷落難雪鄉,原來是貓頭鷹!「國二」保護動物~
ZAKER 哈爾濱記者 王鐵軍近日,林區公安局大海林分局民警根據群眾提供的信息,進行愛心接力,成功救助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尾林鴞(俗稱貓頭鷹)。12 月 21 日 13 時許,雪鄉派出所民警接到熱心群眾報警求助,稱有一隻疑似受傷的黑褐色大鳥,趴臥在雪鄉景區五常山門加油站路邊雪堆裡。接警後,民警立即準備好編織袋,迅速前往發現地點。經初步檢查,這隻黑褐色的大鳥雙腿受傷、無法站立,體力虛弱已暫時不能飛行。
-
新安縣農民李黑躍:非洲雁「送」去致富希望
李黑躍和他養殖的非洲雁 昨日,說起家裡的一群「新成員」非洲雁,新安縣五頭鎮亮坪村村民李黑躍臉上滿是笑容 為了讓非洲雁住得舒服,李黑躍特意給它們修了雁舍和活動場地:磚混結構的雁舍上面搭了頂棚,地上鋪了厚厚的秸稈,牆上還留了透氣的窗戶;一人多高的綠色鐵絲網圍起了一塊近30平方米大的活動場地,南側還搭建了可以遮陽避雨的棚子。 剁青草、拌飼料、清雁糞……自從這群非洲雁「落戶」,這些就成了李黑躍夫妻倆的日常工作。
-
山上撿到受傷「大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家循著聲音的方向找去,發現山坡上「站」著一隻棕灰色的大鳥,感覺像生病或受傷沒有力氣的樣子。「我們都不認得這是什麼鳥,看著可憐巴巴的。」張先生小心翼翼地靠近它,「別看它有些虛弱,還挺兇。」在工友的幫助下,張先生將「大鳥」抓住,將其送到藥山鎮派出所,交給了當地民警處理。為使「大鳥」能夠儘早得到救助,民警第一時間通知了岫巖野生動物保護站。
-
孟凡成:養殖非洲雁走上脫貧路
孟凡成:養殖非洲雁走上脫貧路 (鐵嶺日報記者/袁海洋) 6月15日,在鐵嶺縣白旗寨鄉昂幫河村村民孟凡成家,說起家裡的「新成員」非洲雁,他的臉上滿是笑容
-
柳州一小區現從天而降的大鳥 居民都說沒見過(圖)
    一隻大鳥從天降 居民都說沒見過    事發天鵝湖小區,不速之客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葦鳽&
-
李黑躍:非洲雁「送」去致富希望
李黑躍和他養殖的非洲雁昨日,說起家裡的一群「新成員」非洲雁,新安縣五頭鎮亮坪村村民李黑躍臉上滿是笑容。這200多隻非洲雁點燃了他心中脫貧致富的希望。沒想到,村裡給他們送去了好消息:村裡要幫助貧困戶養殖非洲雁,買雁苗和技術學習不用貧困戶掏錢,後期還有企業上門收購併負責銷售。雁苗送上門,忙忙碌碌中日子有了盼頭4月,200多隻雁苗被送到李黑躍家。
-
一年前帶回的非洲雁,如今幫白穴口村村民找到增收途徑
村民生活不僅有了更多保障,3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試養一年的非洲雁也越來越被村民接受和認可,包括周邊村民在內,這種畜禽養殖開始增多。 受訪者供圖 300隻非洲雁推廣到10個村 過去一年,邢臺市公安局駐新河縣白穴口村的扶貧工作隊在扶貧工作之外,還要經常為一群「小動物」忙前忙後。3個隊員,300隻的養殖規模,每天到點餵食,還要時刻注意水量。